大年初一第一顿饭,自然是饺子。
母亲又熬了菜,猪肉切厚片,炸豆腐切丝、丸子切片,加白菜、腐竹、粉条、木耳、豆芽等配菜,起锅加蒜苗淋香油,连汤带水儿一大勺盖到饺子上,每人一碗,自个儿端着吃,配的是昨晚拌好的开胃蒜菜,能吃多少吃多少,所有人不许留量,往撑里吃,这是规矩。
突出一豪气,俗称“吃粮食屯”。
吃得越多,今年收成越好。
李妙妙和张子琪看着粗瓷大碗冒尖一碗加了料的肉蛋饺子,全都傻了眼。
这一碗她们能吃上一天。
“吃吧,不够锅里还有,再加。”
母亲这样说道。
俩小女人上愁,瞅瞅,周文还不在,身边连个救星都没有,这可咋整?
周静见了,出主意道:“嫂子,你们就蒜菜吃呀,蒜菜开胃,下饭。”
啊,还要吃别的?
所谓蒜菜,就是红萝卜切丝、配菠菜、粉丝、蒜苗等焯水凉拌,红油重蒜,两人拣两根蒜菜里的红萝卜吃了,还别说,香香的,辣辣的,的确开胃。
周武抱着个大碗胡吃海塞,“嫂子,吃呀,好吃滴很,香着哩,我都能吃三大碗呢,再加一个大红薯包。”
俩女人看那红薯包,碗口大,更上愁了,因为母亲说最好能再吃一馒头……
可这么多,猪也吃不完呢。也不是,周武不算,死小子太能吃了!
二十八,把面发。
周文回家那天,家里蒸了很多馒头,圆的、方的、馒头、花卷、枣馍、糖包、红薯包、红豆包、粉条豆腐包……满满的摆了两个小竹床,李妙妙觉得都够她吃一年的了。
不过味道很好,比城里的好。
昨晚两人还乘兴合吃了一个红薯包来着,面筋道,分层的,很香,很甜。
要是让她们带回城里满满吃,那是乐意的,可要是让她们把一碗浇卤饺子外加一馒头全吃完,那她们都得歇菜。
父亲看看她们,说:“别管那混小子,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完剩下。”
剩饭呀?那多不好意思。
周静这才看出她们的难为之处了,毕竟她也是很能吃些的,将心比心,认为俩嫂子应该也能。她到底是昨晚受了俩嫂子太多的好处,此时不好干看着,于是出主意道:“剩下也不怕,给我哥吃呀,他能吃得很,不怕。”
竟还可以这样?
俩女人眼睛一亮,大喜。
周文去哪里了呢?
他去村南边爷爷家里了,大年初一第一碗饭,要先给家里的老人吃,周文是周家嫡亲大孙子,送饭是他的任务。
责无旁贷。
所以,饺子一出锅,周文就用提盒提上两碗饺子,去南边看爷爷奶奶了。
到地方的时候,爷爷奶奶刚起床不久,爷爷在扫院子,奶奶在生火烧水。
烧水是为了洗漱,不为做饭。
这几天他们都不会做饭的,四五个儿子呢,个个都成家了,一家送一碗就够他们吃三四天的了,最多烧火热热。
“爷呀,我来扫雪,你个奶奶趁热吃饺子。”周文抢过爷爷手里的扫帚,同时把食盒递给爷爷,“刚出锅的。”
“文文,你啥时候回来了?”
爷爷惊喜。奶奶闻声也从灶间出来,颤微微的,周文忙抢上去扶住。
奶奶出生在旧社会,裹小脚的。
“文文,你回来了?”
“夜儿个回的,天都黑了。”周文说。
“雪这么大,咋回的?很挤吧?”
“开车,奶奶。”
“哟,我们家文文会开车了呀,真有本事,比你爸还能呢,文文,公家的车不能随便开吧,你可别犯错误。”
周文不好给奶奶解释。
不能说是丈母娘送的,也不能说是自己买的,农村不比城里,若是风言风语的传开,会麻烦得很,反而奶奶的这种说法相对靠谱,不惹人道长论短。
于是就默认了。
为转移奶奶注意力,他说:
“奶奶,我带了您孙媳妇回来了。”
“啊?文文都有媳妇了?老头子,听到没,咱大孙子有媳妇了!你能抱上重孙哩!这下你死都能闭眼了。”
爷爷呵斥:“大过年的说啥死不死的,不吉利。”随即笑道:“文文,是真的呀?”周文回道:“可不,吃过饭我妈指定会带她们来看您。”爷爷疑惑,“她们?”周文这才发现是说秃噜嘴了,忙道:“另一个是她姐,年岁差不多大,这次代表她家里一同来家里看看。”
“噢……”爷爷恍然。
“看来还是大户人家。”
爷爷能有这份见识,是因为周文祖上是大地主。全周村的耕地,外加邻村大部,全都算是周家土地,可谓是家大业大,单祖坟都大到哪怕被分出去的那部分,后来都建了一所乡重点中学。不过,周文爷爷并没有占多大便宜。
甚至还算是吃苦了大半辈子。
原因就是解放后分家时,大爷爷太过强势,分走了几乎全部土地,只给周文爷爷一点浮财就打发了弟弟。只是天道无常,没几年,喜闻乐道的事就出现了……大家肯定都猜到了。
就是后来的划分成份,跟那电影里的徐富贵似的,周文爷爷因祸得福。无独有偶,周文姥爷倒是徐富贵的翻版。
也是赌,也是赌尽浮财上岸。
不过爷爷怎么都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毛丫头乱来造成的误会,孙媳妇家不但不是大地主,还跟他一样都是农民。
不过人家命好,挨着城市。
“啥大户不大户的,都是过去老黄历了,现在都是凭个人本事吃饭。”
周文把爷爷奶奶都请到屋里,让他们自己安置吃饭,他则操起大扫帚,三下五除二扫完院子,惊得爷爷连赞。
“娃呀,你这是长本事了呀。”
“那是。”周文曲起胳膊,做孔武有力状,“上山能擒虎,下海能捉鳖。”
奶奶笑骂:“小猢狲,快来吃点。”
“我回去吃。”
周文进屋,把身上揣着的三个红包拿出来,“奶奶,孙子孝顺您点东西。”
“啥呀?你要给奶奶钱花呀?”
“必须的。”
“咋还包仨?”奶奶笑着问。
“这个大的,您和爷爷放着自个儿慢慢花,谁也别说,谁也别给,连我爸也别让他知道。”周文做着安排,“这两个小的,待会儿您孙媳妇儿要过来……”
“噢!噢……奶奶明白了,还是大孙子想得周到,你这是怕花着你爷爷的老底儿呀。”奶奶恍然,忽又说:“咋包两个?不会是……”
周文忙解释,“姐姐虽是跟着来看看的,咱也不好厚此薄彼不是?”
奶奶接过去只一捏,当头就给了孙子一巴掌,“你呀……我看是学坏了,罢了罢了,我和你爷爷老了,管不了隔代事,回头还是让你爸收拾你小子吧……”
周文只好继续糊弄:“刚才我爸就想灭了我这个孽障呢,奶奶,您和爷爷别想多了啊,二十三祭灶供刀头,不就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儿嘛,人家大老远冒雪跑来,也很辛苦不是?咱不能让人家白跑,花点小钱买几句好话,您大孙子这婚事不就稳了嘛。”
“臭小子,当我不知吗?”
奶奶教训道:“那为啥两个红包一模一样,有零有整,快两千了吧。”
“啊?奶奶,您只一捏就……”
“混蛋小子,你奶奶也是吃过见过的主儿,就这点小技俩,还敢在奶奶面前耍呀,你小子呀……可不许乱来,至少也得人家丫头愿意……”周文忙道:“那是必须的。”奶奶又打他,“还有你媳妇儿也得愿意,大房不同意,不许进门!还有啊,不许委屈了人家丫头。”
周文想:奶奶这是传授他经验呢。
“不成,回头我还得给老大再念叨念叨去。”奶奶自言自语道。
周文忙道:“别呀,八字还没一撇呢,奶奶,您可不能乱掺和,未来咋样还不一定呢,变数很多,再说孙子也不一定要那样,这事吧,得慢慢走着看,现在只是为人家着想,您想呀,人家大老远瞒着家里跑这么远,不管怎样,咱也不能让人家寒心不是?”
奶奶笑,“我大孙子竟还是个情种,怪体贴人哩,好吧,你小子放心就是,奶奶心里有数,以前这样的事多了,都有章程……咦?”奶奶忽的一顿,有些恼怒的看乖孙,“瞒着家里?”周文心想坏菜,又说秃噜嘴了。
正想咋解释呢,爷爷却开口了。
“想是还没到那种程度呗,家里自然不知,你别说了,回头我找老大。”
周文知道爷爷是真明白了。
“爷爷,您可得好好说啊,万一我爸非要灭了我,您可就没大孙子了。”
爷爷一滞,怒道:“滚!”
正这时,周文爸爸忽然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