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吟打定主意,秦凤路和荆湖北路他是决计不会交出去的,临安朝廷若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为难龙吟军,他也会给朝廷几分薄面,起码明面上不会让临安朝廷难堪。倘若赵构不要脸了,那就该图穷匕首见了,反正临安那块烂疮迟早要剜除的。
想到这,他给参议司和李仲达去了封军令,要求洞庭湖水师加速扩张,争取明年要达到万人规模,如果新式战船不够,就用老式战船顶数。
安排好这件事后,赵龙吟打算去永兴军路和秦凤路看一看。关中是赵龙吟的白月光,他觉得不仅仅是他,只怕所有汉人都会对关中有别样的情愫,秦时明月汉时光啊!汉唐盛世啊!自从关中在唐朝没落以后,后世的汉人竟再没雄起过,彷佛汉人的脊骨随着长安的消沉也一起被打断了。
所以,汉人是不是可以从长安再出发?重现雄风?
赵龙吟看着地图,打算沿着黄河北上,走到永兴军路北部边境绥德军,然后转向西,沿着边境走到兰州,然后返回到京兆府,也就是以前的长安,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
八月,赵龙吟在家过完中秋之后,带着六丙的游隼军出发了。
他停留的第一处是潼关,潼关仍有三千龙吟军驻守,并且配备了十门火炮,对这样的战略要地,他可不敢掉以轻心,小心一点没有过逾的。
当晚,赵龙吟一个人坐在潼关城头,看着黑乎乎的对岸。那里是风陵渡,在小说里,几十年后小龙女和杨过会在那里初次相会。
赵龙吟感觉很奇妙,虽然那只是小说,可是赵龙吟却觉得,如果他没来这个世上,没有干预世事发展的进程,也许这事真的会发生。
小时候他看小说的时候,非常羡慕杨过有郭襄这样美丽的女子的惦记。现在他娶的几房娘子,容貌应该都不会输给郭襄,他应该知足对不对?
坐在城头,夜深人静中,他能听到黄河水在秋风中呜咽。过去一千多年,就在这条河边,就在这座城方圆一百里内,有多少兵士在这里厮杀过?又有多少人埋骨于这泥土之下,又有多少冤魂还在这四周游荡?
越想他越觉得恍惚,那种不真实感又在脑子里蔓延开来,是啊,自己到底是在现实还是在梦中?是人还是鬼?
越想越糊涂,他摇摇头,走下了城头。
第二天,他没有渡过黄河,尽管对面就是河中府,是蒲津渡,是他最喜欢的西厢记故事发生地,他很想过去看看,看看那普救寺还在不在,感受一下张生和崔莺莺在那里发生的点点滴滴。然而两万多人渡黄河太麻烦了,即使舟船够,过去只怕也得三天。
所以他继续向西走过黄土荒原之后到达渭水边的华阴县,他打算在这里渡过渭水,然后沿黄河北上。
渭水对面是古老的河西,当年秦国和魏国为了这一小块土地,打过五万人以上规模的大仗不下五次,至于五万人以下的,则不计其数。
龙吟军花了两天才悉数渡过渭水,然后又花了十五天左右到达永兴军路北部边境绥德军州。
绥德军东面,过了黄河就是吕梁山,虽说是金人的土地,但是被狄浩的飞豹军占据着。
北面则秦汉时修筑的长城可惜现在落入西夏人之手,西夏在这里部署了祥祐军司和左厢神勇军司。
永兴军路由孟塘的左军驻守,两万人主要分布在与西夏国接壤的边境上,东边由狄浩守着,所以驻军不多。
赵龙吟站在一处叫御谋城的地方,拿着望远镜看着前面几里之外的长城。此处的长城经过上千年的风沙侵蚀,已经残破不堪。赵龙吟放下望远镜,叹了口气,这些长城夺下来容易,只是夺下来后还要如前辈们一样,死守它们吗?
那样,不过又是一次轮回!
最好是把边境线推过河套,推到阴山,整个黄河沿线都就在汉人的控制之下,就像汉唐做过的那样,这样起码可保汉人两百年平安。两百年后这个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谁知道呢,反正那会儿自己早就变成白骨了,哪还管得着那时是否洪水滔天!
此时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不严重,荒漠沙地还不多,一眼望去都是大片的草原和山林。要想保住这块土地,需要严格控制这地方的人口数量,以及他们的牛羊数量,严禁滥砍滥伐。只要水土不流失,这块土地应该不会贫瘠。
李纲和黄塘陪同他巡视边境,见赵龙吟若有所思,便说道:“王爷,对面西夏人部署的兵力不多,我们应该可以守住。”
赵龙吟摇摇头,指着远处的长城说道:“那是我们汉人修的,咱们要拿回来,不拿回来,我心中始终难安。”
黄塘拍了拍胸脯说道:“只要大帅一声令下,一个月之内,永兴军路对面的长城我保证全部拿下!”
“不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河东晋地的金军,等解决了他们,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再拿下这里就是举手之劳了。”
“你们的军粮怎么解决的?”
“目前是从京西南路走黄河运来的,”李纲答道:“给我三年时间,三年后,他们的军粮我们自己解决。”
“为什么是三年?”
李纲苦笑着说道:“金人临走之前,各级州府发了通告,永兴军路免三年赋税,之前他们已免过两年了。”
“金人这招真是阴损啊,完颜宗弼这人不简单。”
“金人免了三年,咱们不能一来就收税,真这么干,民心尽失啊。”
“也罢,免了就免了吧,大不了黄塘你们也屯田,李相,这里的沙地是无主的吧?”
“不要说沙地,就是好的田地,大部分都荒了,如今整个陇东高原,人口已不足二十万。”
“几百年的厮杀,这里还能有人算不错了,你让书院派几个土豆种植方面的农学博士过来,这里的沙地是种土豆的好地方,说不定亩产比那些肥沃的土地还高。”
“果真?”
“我不确定,但是呢,总要试一试。土豆这东西,不比麦子、高粱那么娇贵,埋到土里,差不多有口水就能活。黄塘你们没有战事时,在练兵之余,自己动手种点地吧,能收多少收多少,不够的,就从其他地方调。”
“喏!”
“李相,陇东高原要控制外来人口的进入,原来户籍在此,且有地契的,允许他们回来,没有户籍没有地契的一律挡住,这地方能荒着就荒着吧。”
“这是为何?历朝历代,像这种人口稀少的地方,朝廷都是强制其他地方百姓迁入,以充实人口的,怎么你却要求荒着?”
“黄河为啥叫黄河,李相是饱学之人,当知道吧?”
“我当然知道,”李纲捋着胡须卖弄起来,“黄河在上古时不叫黄河的,就叫河水,到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才始见黄河一说。盖因黄河所流经之途,沿岸泥土被雨水冲刷入河,导致黄河水浑浊,世人才称其为黄河。”
“李相既然知道缘由,就应该明白我为啥要控制陇东高原的人口了吧。人口一多,必然继续开垦耕地,原本应该是草木森然之处,被开垦成田地后,会加剧水土流失,如此,黄河就愈发浑浊,陇东高原也会愈发贫瘠。”
“而且因为黄河水中泥沙过多,冲到下游后,水流变缓,泥沙会沉淀下来,导致河床抬高,黄河在雨季泛滥越来越频繁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成了必然。”
“如今黄河沿岸大部都在我大宋控制之下,黄河泛滥,受灾受苦的还是我大宋的百姓,所以啊,咱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爷高瞻远瞩,老朽佩服,只是这可是百年之事,怕是一时难以建功。”
“是啊,是个大工程,可总要开始做才有希望啊。”赵龙吟说完,又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对面,突然有了个想法。
“黄塘,咱们最近的补给点在什么地方?”
“边境线一带,永兴军境内最大的补给点在保安军顺宁寨,秦凤路的在会州会川城,再往西就是兰州了。”
“六丙,你准备一下,带着游隼军越过边境沿着边境线自东向西冲击一下,注意,不要走远,以长城为限,不以交战为目的,主要看看西夏人的反应。如中途遇到危险,随时返回境内。”
“喏!”六丙一听可以出去放风,顿时兴奋起来,恨不能马上就出发。
赵龙吟瞪了他一眼,“都是带着两万人的大帅了,还这么猴急不着调!先找黄帅了解一下边境形势,水源这些,地图也要带着,我跟你说啊,人你带出去了,损失太大我可要找你算账的。”
李纲一见他们要出兵,连忙拦住,“大帅,你说好只是来巡边的,怎么就突然要出兵了?朝廷知道了不好交代。”
“朝廷问起来,就说咱们头一次巡边,不熟悉地形,迷路了,有什么不好交代的?”赵龙吟此时又把他的厚脸皮祭出来了。
“巡边迷路?”李纲差点跌倒。
黄塘在一旁捻着胡须微笑不语,大帅的腹黑他真要学上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