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北世子

https://img.ppxs5.com/c0/ce/2408fe9eeb.jpg

首页 >>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九章 武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朝堂上,轻声细语不断。

“这人是谁?”有人低声问。

“可能是雍凉的降将?”又有人猜测。

“仅仅是个降将,怎敢在朝堂上如此嚣张?”有人冷嘲热讽。

“年轻人不知藏锋守拙,实属寻常。”

虽然议论四起,都以为是一名普通降将,因为姜维身上并没有显著的标识性服饰。

对于姜维的真正身份,朝臣中了解的不多。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姜维仍然是一个生面孔。

而像吴懿、关索这些熟知军事的将领,则是端坐,静观其变,他们深知这个年轻的将领能有何等的能耐。

潜龙在渊,岂与鱼虾为戏?

刘禅皱了皱眉,显然对那些议论的官员不满。

“各位稍安勿躁,让这位将军先说完。”

他的声音虽然平缓,但却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是刘禅与姜维的第一次见面,他却隐约感到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有一种莫名的亲和感。

因此,在言语之中,颇有维护之意。

朝堂之上,姜维声音响亮:“陛下,臣乃天水姜伯约,现扶汉将军,于军中统率赤甲军。”说完,他上前一步,抬头看着众官,眼神坚定。

整个大殿仿佛被他的声音笼罩。

先前聒噪的百官顿时愕然,再不敢窃窃私语,一时之间,大殿寂静如鸦。

朝堂之上,姜维声音响亮:“陛下,臣乃天水姜伯约,现扶汉将军,于军中统率赤甲军。”

说完,他上前一步,抬头看着众官,眼神坚定。

先前聒噪的百官蓦然间寂静,只听得几声倒吸冷气的声音。

“天哪,这就是姜伯约?”一名年长的大臣震惊地喃喃。

另一位官员紧握袍袖:“原来他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姜将军!”

“可曾听说,他是周朝姜太公的后代?”中间的一个年轻官员眼中满是敬仰,他兴奋地向身旁的人说。

旁边的关索若有所思:“难怪感觉姜维如此耳熟,原来他就是那个扭转战局的人。”

“真乃国之栋梁。”

整个大殿上,先前的喧嚣骤停,只留下低声议论,一片哗然。

姜维之名,试问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前线战报送抵成都后,抄录百份,送抵上下官府。

满城张贴告示,风雨无歇,可谓人尽皆知。

就连七岁的黄口小儿都知道,天水出了个姜将军,年轻有为,有勇有谋,胆识无双,镇守街亭破张郃,转战斜谷赢曹真,更有永安一战,携天威怒涛,力挫徐晃,震慑魏吴双雄。

可以说,最近半年以来,前线的捷报,就是姜维一人的功劳簿。满纸写满的都是功劳,几乎快把封侯拜庙贴在了脸上。

再加上传言,说姜维是姜太公后裔,更是给他的身世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此人横空出世,惊艳绝伦。

人人皆言,姜伯约之于季汉,宛如卫霍之于前汉。

要知道。

季汉于三国之中,国力最薄,财力最弱,兵力最乏。

姜维却凭借着个人对战场局势的判断,硬生生抹平了差距,在吴魏之中从容斡旋。

这份胆识,已经超出了所有人对于战事的认知,简直天渊之别。

这种情况下,姜维在大朝会上,向季汉皇帝刘禅进谏的奏章,必然也非同寻常。

大殿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刘禅目光快速望向诸葛亮。

只见诸葛亮微笑点头,

群臣之中,诸葛亮地位最高,既是先帝托孤重臣,又是大汉丞相,兼刘禅相父。

每当刘禅拿不定主意,都会询问诸葛亮,一来二去,两人的默契已经能够达到眼神交流。

大殿之上,刘禅剑道诸葛亮肯定的点了点头,心中顿时有了主心骨。

“原来足下就是姜伯约将军!”

“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快快快,把奏本呈上来。”

群臣惊愕,没想到刘禅会如此明显地对姜维表示出深厚的倚重,愈发不敢乱说。

再也没人敢提降将之类的话语,生怕触了逆鳞。

“陛下,臣所奏之事,均为军中事务,共计七条,并称为——武策七略。”姜维向前一步,朗声说道。

其实,称之为武备七略更妥帖,因为都是为了备战筹划的建议,但是为了避先帝刘备之讳,这才改成了武策。

刘禅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的光芒,他微微地挺直身体,双手轻轻搁在龙椅的扶手上。

“朕洗耳恭听。”

刘禅轻轻点了点头,那声音中透露出了一丝不常见的期待。

姜维踏前一步,语气坚定道:“所谓七策,从兵、城、人、法、略、阴察、赏罚七个角度出发。”

“一者,兵也。”

“兵士乃军事之本,国家立足之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首先需选取勇武之士,严格训练,以求锐不可当。每日练习武艺,弓箭、枪矛、骑射之术,使之成为攻坚克敌的锋锐之刃。”

“二者,城也。”

“城池是国家之屏障,抵御外敌之要害。城垣要坚如铁石,挖深沟、筑高垣,加设箭楼、烽火台,以警示远敌。城内存粮,足以支持长久之围。”

“三者,人也。”

“人才为国之宝,英勇善战,机智过人。臣建议设立武艺学堂,广纳英才,不论贵贱。使之经过严格选拔,再由将领、军士培训,磨练成为军伍之栋梁。”

“四者,法也。”

“军中之法,既要严明,又要公正。规矩方圆,不可有失。军规一出,令行禁止,无论将领或士卒,都要一视同仁,不得有所偏颇。只有严明的军纪,才能确保军队的战斗力。”

“五者,略也。”

“战争非单纯的武力对决,更需智谋与策略。每次作战,都需详尽的策划,充分的准备。须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六者,阴察也。”

“情报为战之关键,探子乃是眼睛与耳朵。他们需深入敌后,了解敌人的每一个动作。一旦有重要情报,必须迅速回报,以便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七者,赏罚也。”

“军队之中,赏与罚并行不悖。表现出色者,应给予丰厚的奖赏;而犯规者,严惩不贷。此外,军中之人,也应定期进行考核,通过赏罚来提高他们的士气与斗志。”

“陛下若要提振国力,当从这七点入手。”

姜维如数家珍,一一阐述,龙椅上的刘禅聆听入神。

这七条,几乎涵盖了武略军事的全部纬度。

简单来说,想要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就要从这七点出发,才有可能提升。

然而,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效呢?

大道理谁都懂,但是如何落实,却并不容易。

刘禅望着姜维眨了眨眼,说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所谓……”

然而,还未等到姜维开口,忽然一人打断了姜维的话语。

“姜将军,你哗众取宠,所言未免过于空泛!”群臣之中,只见马谡缓缓走了出来。

————我是哗众取宠的分割线————

“谡与维有宿怨,二人性格戾异,盖因谡以智著称,初受亮公重任,然因战事失策,遭公斥责,由是心生芥蒂,每念及失势,皆觉因维起势。故于朝堂之际,常攫维,欲寻其疏忽。”——《世说新语·纰漏篇》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