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还想在湖南地区搞搞事,但是不得不消停一阵,老老实实的在石鼓县城里面休整了一段时间。
不休整不行,现在的学习越来越紧张,在高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正忙着安排接手贺州和梧州,结果在周德良这边占用的时间有点多。
周小欢那边晚上的学习时间就少了一些,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整个的年级排名落后了将近100。
虽然还在200以内,但是老师和我的爹妈状态明显就不一样了。
虽然我老妈没有拿出她惯用的笤帚疙瘩,但是,她每天晚上给我送水果和牛奶的次数明显增多。
我的各科老师也轮流的对我进行了谆谆的教导,还好我的语文和英语一直比较坚挺,只有数学浮动稍微大一点。
拉分的基本是物理和化学、生物。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对我进行教育。
我现在都有想法,想把这些理科全换成文科,好充分的利用我的两个世界,能轮流记忆的这个优势。
但是为了以后的就业,还是捏着鼻子继续学物理化学吧。
后来想想不学文科也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两个世界的历史早就乱了套了,特别是明清这段的历史很容易造成记忆混乱。
再加上我在这个世界了解到很多和课本上不一样的历史事件,毕竟有不少的历史事件离我们这个年代很近。
比如顺治,到底是被打伤了,还是得天花死的?就有好几种说法。
而在我们这边就认定顺治是被炮击中了,甚至都确定出来当时是哪些火炮有可能攻击到顺治皇帝所在的位置?
给当时操作那些火炮的火炮手们发了一大批的奖金。
我要是在考场上脑子一迷糊,把一些历史事件写混了,那考试成绩肯定崴泥。
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拿着物理化学课本,确实可以在古代复现很多的东西。
甚至生物课本里,也有很多的知识可以用在良种选育嫁接等等这些方面。
以后上大学,只要不学电子专业,无论是学机械还是化工方面,对我在古代都有用处。
这段时间我就增加了睡眠时间,把早上和晚上都留给周小欢加班学习。
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能够让周小欢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多睡一会儿的方法。
其实就是用两个世界的大脑分段记忆的升级版本。
在晚上或者早上刷题的时候,碰到比较难的题,周小欢把题读明白了,然后就打盹。
赵德良这边思考解题方案,进行解题。
然后周小欢再把答案写出来。
如果让旁边的人看到了,就会非常惊讶,我看完一道题之后就打盹,等到睁开眼睛,然后题就做出来了。
甚至一些很难的题,按我的水平,可能要做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可能实验出解题的方案。
这些耗费时间的题目就全部扔给周德良,他可以在处理政务之余,认真的研究这些难题。
毕竟一个四品官还是实权派的知府级的官员,在广东地区,暂时没有比他级别更高的。
所以也没有什么级别更高的官员可以管他每天做什么,赵德良拿张纸随便乱画乱写,也没人敢说什么。
有了这招之后,每个周测和月测,周小欢的成绩明显开始上升。
基本稳定在年级100名以内了,有的时候甚至能杀到前50名。
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一般人没有赵德良的学习时间长。
别看现在周小欢睡眠的时间也得超过十个小时。
但是周德良在这十个小时中间还会花上五六个小时去进行各种难题怪题的研究。
所以一天当中真正没有学习的时间,也就是四五个小时。这可是一般人达不到的。
就算那些强悍的家伙,真的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他的学习效率显然不如周小欢这个每天能睡十个小时的家伙。
而且周小欢真正在床上睡觉的时间也就是八九个小时。
而他在刷题的时候和进行背诵记忆的时候,会采用打盹的方法给自己增加一点睡眠时间。
比如他会在早上起来背诵各种需要记忆的东西。
基本上是看五六分钟,打十几分钟瞌睡。
实际这是利用两个世界的身体进行交叉记忆,赵小欢在记忆东西的时候,周德良坐在书桌之前打个小盹。
等到周小欢闭上眼睛,周德良睁开眼睛,迅速的把记忆下来的东西进行默写。
早晨六七点钟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能够让周小欢记下来非常多的东西,基本上让周德良抄写上两遍,至少一两个月之内是忘不了的。
如果记忆的不太清楚了,就让赵德良再默写上一遍,这个水平比过目不忘,差了很多,但是已经比一般的人的记忆力好很多了。
毕竟过目不忘的那种妖人,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并不太多。
我这记忆力水平已经超过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了。
进入高三之后,学习压力越来越高,周德良这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就是打瞌睡,不打瞌睡的时间就拿支笔在纸上进行各种运算。
这个知府的职责基本全扔给手下的那些幕僚了,每天也就是关心一下康熙的部队打到哪里了?
郑王爷和尚之信开始打了没有?
减薄炮管的实验成功了没有?
枪管里面加膛线的工具制造出来没有?
抽空指导海口的火炮厂,把弗朗机炮的轻型型化完成了。
把一个口径超过十公分的佛朗机炮重量降低到了200斤。
但是射程和500斤的前装火炮基本一样了。
减重主要是在火炮的炮膛厚度上。
因为我们用子铳装填火药,相当于子铳和炮膛,同时承受火药爆炸的膨胀力量。
而我们经过多次实验之后把子铳的结构做的更加的科学。
已经和后世的炮弹有五分相似了。
甚至我还仿制后世见到的火炮炮弹,在子铳的铳口装了一个木塞,把球型的炮弹和木塞连接在一起。
这样就保证了气密性,炮膛中,工匠们用手工拉出来的浅浅的膛线,还能让炮弹有一定的旋转速度。
这样一来,就让火炮的炮弹初速比较高,而且稳定性也比较好,精准度提高了一个档次。
当然,这种薄皮的火炮也就能连续的发射五个子铳,炮管就烫的没法碰了,必须要进行降温,才能继续发射。
不过一门火炮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连续开火五次就已经够让人知足了。还想什么自行车?
我推出这种火炮之后,很快就大量的使用在了战船上。
聪明的工匠很快就设计出来能够打散弹的炮弹。
其实也不难,就是做一个尺寸合适的小木桶,后来多用竹筒代替。
先把竹筒塞进炮膛,然后再把子铳顶上去。
正常开火之后就是散弹炮了。
两三百米之内,小桶里面装的铅子、铁蛋、小石子、可以把人打成筛子。
这个玩意儿对付骑兵非常的管用,一炮下去,子弹是呈一个扇面飞过去的,就算你骑兵跑的很快,只要你没跑出这个杀伤范围,就得被打下来。
我还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仿照在拿破仑时代大量使用的一种炮车,给这种小火炮专门设计了一个炮架和轮子。
这样一来,火炮可以在炮架上直接开火,不用像原来我们的火炮开火那样,需要拿沙袋把放火炮的两轮车先支撑起来。
否则一炮下去,那个两轮车就散架了。
有了这种炮车之后,火炮的开炮准备时间就大大缩短,差不多停车一两分钟就可以开炮了。
当然,这种200多斤的佛朗机炮的炮车很好制造,很快就投入了使用。
原理相同的炮车只要扩大尺寸就能装载上1000斤左右的火炮使用,但是再大就够呛了。
因为轴承一直没有制造成功,所以重量太大的火炮,我设计的这款炮车就承载不住了。
运输还问题不大,但是只要开上几炮,炮车上面承受重量的轮子和车轴就会变形,最后没法正常前进了。
但是能够让1000斤以下的火炮跟随步兵队列一块行动,就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更何况我制造的这些火炮射程,远超同样重量的那些红衣大炮,关键我把这些火炮的炮管都加长了。
炮身的长度基本都超过了火炮口径的30倍。
而我让工匠们经过多次实验,把火炮的炮口部分的厚度大幅度减少。
不光是那些弗朗机炮,连那些前装炮,我也让他们减少了炮身的厚度。
当然,火炮的尾部厚度不变。最后发展出来像细口花瓶一样的火炮炮身。
再到后来在我不断的巨额奖金的刺激之下,工匠们想出来了一种锻造和铸造相结合的双层炮体。
进一步的减轻了火炮的重量,而且让火炮能够承受更大的火药量。
实际上我在网络上就看到过明清两代制造过铁心铜炮,用生铁做火炮的炮芯,然后外面裹上柔软的不容易开裂的青铜。
但是我觉得这个成本有点高,而且制造工期偏长,想要弄个里面的小炮管,然后在外面再包裹上一层。
远远不如一次浇筑成型的这种速度快。
但是在我用奖金诱惑,工匠们想办法给我减轻火炮重量的时候,有些工匠就想出了这种双层炮管的方法。
因为火枪的枪管是锻造出来的,用铁锤不断的敲打铁片,然后再弯折起来卷成一个枪管。
火炮当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是因为需要的铁板太大,弯折一圈太费事,所以干脆也用铸造的方法,先铸造一根粗铁管。
然后利用水利的锤子,把一根铁棒插在炮管之内,放在锤子下面反复的砸。
一直把这个生铁的铁管砸的变薄了,基本达到熟铁的水平。
当然,技术高超高超的师傅能够控制整个的锻造过程,让这根铁管成为钢管。
虽然没法儿确定到底是高碳钢还是低碳钢,但是就比熟铁或者生铁的性能要好的多了。
如果要膛线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在炮管的内部进行刻画。
后面的事情就和原来的铸造程序是相同的。
只不过放在模具当中的那根铁棒变成了一根铁管,或者说是钢管。
在这根铁管的外侧包裹上一层溶解的铁溶液之后冷却下来基本上不用修整,就是一门合格的火炮了。
通过这种锻造工艺我们的火炮的重量进一步降低,200斤火炮能够承受的膛压已经超过原来千斤火炮。
做了几门500斤的火炮经过了破坏性的测试,发现他们比原来2000斤的火炮射程都不差。
这项技术我很快就用到了制造火枪的枪管上。
利用水力驱动的,锤子的力量足够了,直接用铸造法制造一些长一点的铁管,然后在铁管中间插入尺寸统一的铁棍,放在短床上进行反复的捶打。
一直把铁管敲打成钢管,如果敲打的过分了,变成了熟铁,再重新用渗碳工艺让枪管成为低碳钢。
甚至我专门让工匠们制造出凹槽,把铁管放入凹槽中,用铁锤进行击打。
最后把这根铁管打造成像螺丝母那样子的六棱形的棱柱,再把枪膛用钻床修整一下,制造火枪的枪管的速度立马就提升上来。
而且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枪管直径是统一的。
这给准备子弹的后勤军官省了好多的事情。
但是在枪管里面拉膛线的这个技术难题一直没有解决,我使用的米尼弹飞出枪口之后,仍然是翻滚着前进。
最后我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枪口刻出了几道凹槽,这样枪口在子弹离开的时候,会在米尼子弹的尾部留下几个小豁口。
经过试验之后,留下六个豁口是比较好的,然后子弹就会像羽毛球在空中飞一样,至少圆头在前,不会翻滚。
射程也能再增加一些,精准度似乎也能好一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这个乱世当中称王称霸,那你的装备一定先得准备好。
就算你不想称王称霸,只求自保,有利器在手,别人就不敢对你动手。
我非常老实的蹲在石鼓县,重新成为清朝打手的平南王尚之信不想让我老实的待着,他派人给我送信,要收回当初让给我的那六个县。
我连信都没给他回,直接把那个信使拎过来,用了一个字,“滚!”算是给他有了一个回信。
我都做好准备,利用高二升高三那个寒假那可怜的几天假期,好好和这个尚之信过过手。
结果尚之信这个家伙竟然认怂了,连句狠话都没敢跟我说就,跑到广州的东部,去收复那几个叛变到延平王府的那些县城。
显然郑王爷不会把吃到嘴里的再吐出来,广东东部又开始燃起了战火,但是烈度不大。
估计尚之信也不想和郑王爷打的两败俱伤,他还是有了保存实力的想法。
我的观点一向都是你不打我,我就老老实实的睡觉,你敢影响我睡觉,我一定把你打服了。
但是广西方面大量的州县,在清军的威胁之下纷纷向海口地区送信,要求归附。
本来广西是孙延龄的地盘,后来被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综占领了。
结果在清军攻打梧州和贺州的时候救援不力,最后是被我带着3000的士兵把清军给打跑了。
这让贺州和梧州的官员们对吴世综的战斗力非常的看不上。
在吴三桂死后,清军开始反攻,大家看的势头不对,直接投降了海口方向,他们认为战斗力更强的于将军。
果然,当1000名的于家军士兵驻守贺州之后,清军派小股的侦察部队转了一圈,就没在庆州城下出现过。
虽然清军没有攻打贺州和梧州,但是却杀向了桂林,直接把吴世综给困在了桂林。
整整打了半年,沿海地区的那些州县感觉到大事不妙,这个吴世综的战斗力比吴三桂差远了。
面对清军有可能的清算,这些州府的官员直接选择投降了明郑这边,甚至都不能算投降只能算投奔。
因为原来就不能算非常严格的敌对关系,当初吴三桂起兵的时候,还立一个永立皇帝的儿子当皇帝。
而我们延平王府的势力一直还是用的永历年的年号,算是一波的,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老大投奔到这个老大的麾下而已。
于将军把部队总算调派开了,顺便给郑王也报报喜讯。
延平王郑经差点没在自己的宝座上乐的背过气去。
直接小半个广西已经归他所有了,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实际的控制是归于万年于将军。
但是这并不能拦住郑王爷也高兴。
掰着手指头算,就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他所控制的地盘已经增加了将近一个省的面积了。
战场上的利好,一下子让整个朝堂上都欢歌笑语,地盘的增加就代表着官位的增加。
很多朝堂上的五六品的官员,如果追求外放的话,就可以到地方上去担任知府之类的职位,能够在向上升一升。
现在增加了那么多的地盘,少说得多出四五个知府的位置。
整个朝堂都很高兴,郑王也更高兴,连后宫的嫔妃们都高兴了起来,因为郑王爷在心情愉快之下,体力都显得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