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手头有了300名真正的重步兵,如果让他们能够骑上战马快速四处调动,那我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会强大很多。
所以我专门挑了300匹相对来说温柔一点的战马,给这些铁甲兵用。
这些士兵的身体很好,协调性也很强,所以学骑马并没有太大的障碍。
他们主要是要花时间去和战马熟悉,提高自己的骑术。
这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提高上来的,真得一天到晚的骑在马背上,天天的给马铲粪,喂草喂料,拍马屁。
我把湖南这边的新占领的这个县调理的差不多,就做准备要扩军备战。
因为我掐指一算,这个吴三桂差不多到挂的时间了,然后那个尚可喜也应该快挂了。
而那个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是个典型的墙头草,如果他发现吴三桂完蛋了,他很可能就缩了。
如果那个康熙再做点工作,把平南王的王位给他定下来,这个家伙掉头就会跟我们翻脸。
我从百度上查到的信息,尚之信就是这么干的,吴三桂完蛋之后他就又被康熙收买,等到他把广东都平定下来了,在1680年康熙觉得这个家伙没用了,就把他给弄死了。
所以我得做好同时承受广东方向的尚之信和湖南方向清军的双方面的打击。
我扩军备战的方式其实也挺省钱,也挺省事,因为不用我付工资。
我就拿出了一些装备作为奖励,然后跑到各县去对团练进行检查评比。
训练好的给奖励,不但发钱还给装备,训练的不好的,要挨骂,要挨批,就像当时我训练团练的时候,那帮点验的人干的事情一样。
只不过我的手比较大一些,装备和钱给的相对来说比较痛快。
而我在这上面还又加了一点诱饵,那就是团练训练的好的秀才,就有机会在县衙当中担任一个小小的职务。
我用这招很快就把各个秀才的积极性全都给提起来了,然后我新占领的七个县里面就有了两万多名有了初步训练的团练士兵。
而我也督促我石鼓县和铜鼓县的竹甲制造工厂抓紧时间砍老毛竹,制造竹制的铠甲。
我的计划是,如果真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我就把我管辖区内的所有的团练全都配备上全身竹铠甲,然后一人扛上一杆四米的长枪。
再推上几千辆的独轮车,架上盾牌,把那种小号腹弩多配备一些,对付一般的绿营兵应该问题不大。
真正的硬仗,让那300名重甲步兵去干,我只会用手里这3000名上过战场的老兵用火枪、弩箭去欺负那些步兵。
再用火炮去打他们的帅旗,这三板斧下去,应该可以摆平80%以上的清军部队。
那些真正的八旗精锐我估计还搞不过人家,但问题是,现在八旗精锐还剩下多少?
就我这支小部队,值得康熙派出他的心头肉来对付我们吗?
我使劲的增强我手下的部队的实力,然后等着吴三桂和尚可喜的生命结束。
同时我还抽空跑到了海口,和我的二岳父探讨了一下,吴三桂死后我们的策略。
还跑到制造火炮的工厂研究了一下弗朗机火炮的制造。
弗朗机火炮其实很早他们就搞出来了,我开始想复杂了。
实际上,制造弗朗机火炮和制造其他火炮应该是一样的。
只不过就是在炮管上面开了个口。
工匠们采用的方法很简单,火炮还是像原来那样制造,就是做好了之后用锯子在火炮的后部切下来一块就行。
我主要改进的是弗朗机火炮的子铳。
正版的弗朗机火炮那个子铳和炮管的大小差不多,在前面的部分有一些缩小。
可以把子铳的缩小的前端塞到炮管内部,这样火药燃烧之后产生的气体就不容易从接缝的地方露出来。
这样一来,在子铳当中的火药爆炸时,主要的压力是由这个子铳本身来承受。
所以,弗朗机火炮的炮管厚度可以薄一些。
而我采用的方法则直接是用黄铜做的子铳,把黄铜皮敲的比较薄。
把大部分的子铳都塞进了炮管里,这样火炮在发射的时候,漏气的数量就会更小。
而且为了让子铳在爆炸的时候不会产生较大的移位,佛朗机炮的炮身上都有两个孔。
子铳装上去之后,就在这两个孔中间插上一根铁条作为固定件,卡住子铳。
而我把这根铁条取消了,也不在火炮的身上打孔,这样不会降低火炮炮身的强度。
直接设计了一个铁的架子去顶住子铳的尾部。
当我这个改进版的子铳塞进了工匠们早就做好的弗朗机火炮的炮膛当中,发现火炮的射程和威力都增加了一些。
我让工匠们给我赶制了十个子铳和两门弗朗击炮。
运回前线,去准备找点清军试试手。
目前我用砂模制造火炮的技术,可以说算是亚洲地区,甚至是全球技术最高的了。
当然不敢说质量是最好的,但是生产速度绝对是最高的,因为现在的铁模制炮法还没有成熟。
而且铁模制炮法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金属的导热太快,金属溶液凝结的速度过快,制造出来的火炮很容易产生沙眼容易爆膛。
所以铁模制炮是必须加温的,但这个加温技术一直到18世纪可能才出来。
所以现在我们这里的砂模制造火炮的技术是最先进的,靠着这个制炮的速度,现在海南地区的几乎所有的火炮全被重新换过了。
于将军现在也兴致勃勃的搞了一批大木头准备制造几艘大夹板船。
南京地区想搞点制造大船的木头比较费劲,毕竟浙江、福建包括江苏地区开发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找那种生长了上百年的木头很困难。
而于将军身处海南,挨着越南和广西、云南,想整点百年大木,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原来于将军只是搞点贩卖的活动,把收起来的大木头送到南京去,挣点辛苦钱。
他为什么不发展海军?并不是他不想发展,而是延平王府的海军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了,在亚洲南海地区,基本没有什么敢不服延平王的舰队的。
而且由于外贸相对来说已经开始萎缩,已经有一部分商船不怎么挣钱了。
所以海南方向也就是点运输需求,并没有作战的需求。
但现在,于将军的身体恢复,特别是我分析的还挺有道理,吴三桂和广东的尚可喜那岁数随时都有可能挂掉。
然后康熙就可以好好的把吴三桂的手下和尚之信收拾了。
与其这些地盘被康熙收入囊中,增强清军的实力,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捞到手里面作为本钱,这样一来就牵扯到和广东的清军水师作战的问题了。
当然,我们可以找延平王要求海军帮忙,但是打下了广州之后,就有些麻烦了,战利品怎么分?地盘怎么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还是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广东的清军水师作战,现在的这点儿军力量就有点薄弱了。
不能说打不过清军的水师,但是海战的偶然因素非常强,特别是海战当中,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经常是两败俱伤。
不管是打输的还打赢的,损失的船只都不会太少,为什么现在一说海军的力量,先说你有多少只船?然后再说你有多少艘大船?
就是一打起海战来,你首先得先损失的起,第二,你有大船可以扛揍,能够撑得久。
你的大船很抗揍,而且你的船多,那么打海战的时候你就赢了五分了。
剩下就是战术,技术以及运气了。
于将军现在决定要打了,那就得赶紧把后备的战船准备好,不能打的半截,发现没船了,已经打没了。
而且现在木头的价格大幅下降了。
我当初给海军和陆军出的主意,确实挺好使,郑经现在都高兴的很,因为他有真正的辽东人参鹿茸,可以补养身体了。
而我们的部队占领了辽东半岛附近的那些岛屿之后,通过各地的商人弄了很多的农奴到岛上去开垦。
结果农民们发现,土豆这种植物在东北这块儿土地上生长非常的适宜。
而且土豆这个玩意儿非常的顶饿,配上一些蔬菜和蛋白质完全可以把土豆当成主食吃。
而这些疯狂的商人们,很快就把辽东半岛的那些少量的驻军全给收买了。
然后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成了那些商人们的农场,清朝的柳条屯边能挡住陆上的人,但是挡不住海船。
他们干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种土豆,种小麦,然后用土豆酿酒。
再把土豆酒卖到蒙古那边去。甚至这个卖酒的过程都是清军的那些军官们带人干的。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光在旅顺要塞附近就有将近一万的农民进行耕种,而雇佣这些农民的商人们把旅顺要塞里面的几个清军个个都喂的脑满肠肥。
简单统计一下,沿海的那些岛屿,还有旅顺等地耕种的农民已经超过十万人。
海军去攻占的那个济州岛也轻松的拿下,而且通过和蒙族的酒水贸易,很快给济州岛上运过去了上千匹的优秀的蒙古马。
让济州岛上的战马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好的提升。
甚至延平王府的骑兵都是到济州岛上进行训练。
至于我出的让海军去欺负鲸鱼的主意也挺不错的,现在水军当中有1/3的船只都跑到了对马海峡附近捕鲸。
一些商人在对马岛设立了屠宰场,雇了一些朝鲜人和日本人。
海军的船只出海去寻找鲸鱼,发现鲸鱼群之后就用我们特制的标枪放到大弩上,射死鲸鱼。
然后再把抓到的鲸鱼拖回对马岛,因为那个地区纬度比较高,海水温度比较低。
所以从海里拖回对马岛的鲸鱼,至少还不会腐烂,然后一群对处理鲸鱼比较有经验的工人就开始肢解这些鲸鱼。
鲸鱼身上的油脂提炼出来的油是非常高级的灯油。
鲸鱼的肉随便一只,那就是几十吨,虽然没有牛肉好吃,但那是肉啊!是肉就不便宜。
鱼的内脏也都是宝贝,鱼肝油就是从鱼的肝脏提炼出来的。
鲸鱼的心,那更是成吨重,按照中医的说法,吃啥补啥,吃了鲸鱼的心,那心脏肯定好。
所以,腌制好的鲸鱼的心头肉,那是可以卖出天价的。
鲸鱼身上最贵的部分是公鲸鱼的那个玩意,成年的鲸鱼,那个东西得有好几百斤重。
那些奸商把那个玩意儿配上一些中药直接当特效药卖,而且确实也有一些疗效。
一头公鲸鱼的那个东西就可以制造几万枚特效药。不知道解决了多少家庭问题,让多少男人恢复了自信。
这个捕捉鲸鱼的买卖,我的岳父还插了一脚,当然,去捕鲸的不是我岳父,而是我岳父的那个弟弟。
在对日的贸易开始萎缩之后,我的那位叔叔带领的船队收入也开始下降,而我恰巧的提出了捕鲸的这个事情。
所以还没等军方的船队开始动手,我岳父和我岳父的老弟就已经开始下手了。
提前的找好了会捕鲸的日本渔民,还专门设计了能够在海上使用的弩箭,对鲸鱼杀伤比较大的标枪。
关键是在对马岛上搞到了一块地,建立了一个小工厂可以用来处理鲸鱼的身体。
当海军的船队杀到对马岛然后开始捕鲸的时候,我岳父他们已经占领了先机,抓到了十几只鲸鱼。
关键是培养出了一批能够快速处理鲸鱼身体的熟练工人,可以给军方提供屠宰服务。
我岳父偷偷的告诉我,一只中等大小的鲸鱼随随便便处理一下就能挣出四千两银子的利润。
如果是那种体型大的,一头鲸鱼赚上一万两并不稀奇。
甚至我的那位叔叔已经请人设计专门的捕鲸船,就是那种能够把鲸鱼拖船上去处理的大号的船。
这样他们就可以省掉把鱼拖回对马岛的时间。可以出海一次,多捕捉两只鲸鱼。
不过捕捉鲸鱼的这个买卖基本都在北方进行,在南方地区也能看到鲸鱼,但是因为气候的问题,捕捉到的鲸鱼很难及时处理。
很可能在海上逮到一条鲸鱼拖回港口,鱼已经臭了,纯粹的费力不讨好。
除非是我那个叔叔搞的大号的捕鲸船,能够在船上就对捕到的鲸鱼进行处理,才有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捉鲸鱼。
我真是感觉到了捕鲸的好处,就是我的大岳父送来的几百个平方的大张的鲸鱼皮。还有给枪支武器做保养用的高级的鲸油。
当然我给陆军和海军甚至兵部都出了主意,怎么着也得有点回报?
所以在不久之前,我的从四品官位提升到了正四品。这是那些得到了实惠好处的大佬们对我做出的感谢。
当我又组织了一批秀才,组团去南京参加举人考试,这个考试团队刚刚离开不久就传来了吴三桂挂掉的消息。
然后是吴三桂的皇孙吴世璠继承了大周的皇位,但是吴三桂手下的将军们各有鬼心思,很快就陷入了内斗。
最后,长沙和衡阳就被清军占领了。
还没过两个月,尚可喜挂到的消息也传过来了。
这次康熙没犯糊涂,直接派人把平南郡王提升成了平南亲王,让尚之信继承王位。
本来这个尚之信就是因为这个王位问题,和他爹闹别扭,顺便看着吴三桂那边占便宜了,他也想占一把。
结果康熙这头直接把他的王位给确定了,而且吴三桂也报销了,他也不闹腾了,马上就给康熙当了孝子贤孙。
然后那些被吴三桂策反的部队,还有一些民间剪掉辫子的地方势力马上就成了他的敌人。
他这一变脸,郑经立马上头了。
马上调集大军,就准备把广东的地皮扩大一下。
当初我跟郑王爷要了很多的委任状,要给我周围的那些清军的县令送一送我们明朝的委任状。
就算他的不心动,也让清军对他产生一点怀疑,或者把县令的委任状给主簿、县丞,让他们之间互相猜疑。
郑王爷有学有样,时间不长,就搞了一大批非常正式的委任状,派人有选择的就往各地,专门给县级的官员添堵。
还别说这种广撒网的方式,还真有收获。
在尚可喜父子两个闹别扭的时候,就有一些县里的官员和我们这边联系,觉得这父子俩太不靠谱,还是投靠明朝这边比较好。
等到尚可喜死掉之后,这个尚之信又从吴三桂这边投到康熙这边,有几个县中的官员就觉得受不了了。
我们这刚把辫子剪了没几天,你又变回去了,让我们怎么办?
于是在广东的东部,我们明郑的势力兵不血刃又增加了好几个县的地盘。
而广东的西部也有人来联络我们。
在吴三桂去世之后,他的孙子继位,他对手下将领的掌控能力可比他爷爷差远了。
随后,长沙和杭州相继失守,我曾经帮过忙的梧州和贺州的官员就开始联络我,意思很简单。
我们的原老大死了,新老大看着不太行。咱们打过交道,能不能递个话?我们跟你们玩算了。
这还用问吗?肯定得说行啊!
我只给延平王写了封报告信,还没等他回信,我的二岳父已经派出人马驻扎在了梧洲和贺州。
一下子我们的地盘就大了起来。
广东的西部地区,广西的东部地区,都在我和我的二岳父的掌控之下了。
在湖南地区,我虽然只控制着一个县,但是周围几个县级的部门已经有人开始和我有联络了。
这其实也怪我发的那些委任状,某些对自己地位不满的同志开始想着干不正经的事情了。
虽然不能够立刻投降,但是至少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县城内部的布置和兵力情况,真要动手的话,这些是很好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