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的问题能解决,可是瞄准的问题可就解决不了。
腹弩制造出来之后,要比原来的弓弩尺寸大了不少。
如果尺寸小了,根本没法装卡槽装置什么的。
还有加上一个半圆形的,顶着肚子的腹托,比原来的弩,大了得有1/3。
原来的半跪,用膝盖和小臂进行支撑的方式就不适用了。
这怎么办,再准备一个支撑用的托架,还是干脆搬个弩炮上去。
我的岳父是紧盯着我,一有点风吹草动,他就会跑到训练场上来看看我。
可以说,为了让自己家里能够出一个秀才,他连生意都不做了。
当他发现我的这个能够用肚子上弦的装置,饶有兴致的使用了几次。
就去找木匠做了一个大号的。
然后就发现以我岳父那180斤的庞大的体重,给这张大弩上弦一点都不费劲。
就又换了一个拉力更大的弩臂,然后我的岳父非常惊讶的发现,这支弩射出的弩箭直接钉进了石头墙里面(因为没射中靶子)。
用钳子拔都拔不出来。
我的岳父又试了几次发现这张弩的威力挺大,非常兴奋的扛着这张弩就跑了。
后来知道我的岳父直接去找他的爹,就是现在已经赋闲回家的我的爷爷。
现在那个参将的职位已经交给了家里的大儿子,但是为了能够顺利的交接这个职位,家里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影响最大的就是我家这个参将的管辖地域又缩水了不少。
现在郑氏政权实际上有点畸形,特别是在军队管理方面。
军队和军职的家族化非常严重。
在海军方面还不是特别明显,而且因为海军的力量非常的庞大,除了几只实力最强大的作战舰队由郑家人直接掌管。
其他的那些小舰队那就是各显身手,哪艘船最大,战斗力最强,那船长就当指挥官。
而且海军作战单元是以舰船作为个体的,一艘船上有可能是一家子人或者一个家族的人。
也可能是一个村子,一个镇子里的人。
想当船长看本事说话,作战舰艇和商船还不一样。
商船是谁的船?就得听谁的,打仗的船,那可就是谁能打赢听谁的。
在陆军方面,从郑成功开始就是弱项。
他的手下基本没有什么陆军人才,你指望一群海盗跑到陆地上能有多大的战斗力,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些年来虽然郑成功和郑经两代人都在努力的加强陆军的建设。
但是目前地面作战,还是主要依靠从清军那边投降过来的绿营将领。
而绿营的战斗力,那是随着敌人的强弱随时变化,万幸的是康熙继位的时候应该只有五六岁。
这段时间清朝的军事行动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比较大,我们这头占了三个省还要多的地盘。
而本应该在1662年在云南病死的李定国却没有死。一直带着他的队伍在云南和缅甸边境附近游来逛去。
蒙古草原的准格尔汗国也非常的不老实。
四川地区也一直不太平静。
陕西的回民起义也时断时续,清军一直没法全心全意的对付南京。
所以靠着原来的绿营士兵,这些不太靠谱的战斗力竟然一直还和清军打的有来有往。
所以郑成功和郑经对各地的大小军头都是尽量的收买,但是有机会就会削弱。
特别是老军头去世之后,在部队职位和士兵的继承问题上面基本都要插一腿。
基本上是职位和工资不变,但是你手下的兵或者地盘都得缩点水。
除非你的部队实力非常强悍,或者得有足够的战功,让郑经或者郑成功不敢动你。
而我的这位参将爷爷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的交接,自己提前退休。
花了不少代价,把自己的儿子扶上了参将的宝座。
但是他能不能坐稳这个参将的位置,就得看他自己了,如果被上边抓到了毛病,剥夺了他的官职,那手下的这支部队也就保不住。
等到我的岳父发现,这只腹弩的潜在威力,赶紧去找他爹,这个玩意儿要运作的好,能够推广到部队上,那就是一个不小的功劳。
有这份功劳,至少他的大哥参将的这个椅子就能坐的稳一点。
而我根本就不操心这些事情,我现在头疼的是怎么能够让这个弓箭考试达到及格分数?
过了两天,受到腹弩结构的启发,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上弦装置,这可不是杠杆结构了。
把用胳膊的力量拉伸的动作改成用脚进行踩踏的动作。
结构其实挺简单,就是找一根长点的木棍,木棍的一头钉上两根钉子。
然后把弩弦挂在这两根钉子上。再把木棍竖起来,用脚向下踩踏弩臂,利用身体的重量把弩张开。
这个装置除了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脚丫子踩不住,有可能弹起来把人打伤之外,还是可以用的。
当我练习射箭的时候,被我的武术教练看见了,他哈哈大笑。
显然,他是被我小心谨慎的踩着弩上弦的动作给搞笑。
他倒是没说别的,就是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过了一会儿,拿了一根有点儿怪的皮带出来。
那根皮带要比一般的腰带宽的多,而且腰带上面还挂一个钩。
胡师傅把这根腰带系在我的腰上,安装了那个钩子的位置就在我的肚脐上。
然后他让我坐下,坐在地上把弩弦挂在这个勾上。
然后双脚蹬住弩臂,我顿时就明白了,双腿用力,这张弩就被张开了,然后把弦挂在弩机上,就算完成了一次张弩。
吴师傅,看我上完一次弦之后就笑着跟我说:“你那个用脚上弩的方式,早就有人想过了。”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慢,你可以试一试。”
果然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别看只增加了几个动作,往地上一坐,把弩弦挂在钩上。
然后双腿收回来,蹬在弩臂上,再用力向下一蹬,把弩张开。
低下头把弩弦挂在弩机上。
然后站起来,装上弩箭,瞄准射击。
感觉并不比站着上弦费多大的事儿,浪费更多的时间。
但是我连续射了十箭之后,就发现越到后面动作就越慢了。
只是坐下再起来,连续十次并不费什么事,但是再加上一个用两条腿张弩的动作,时间可就长了。
不要觉得两条腿要比两只手有劲儿,上弦会轻松一点。
两条腿确实要比两只手用力拉要轻松很多,但是连续上七八次之后,腿还是在抖。
总体来说还是体质太弱,这还只是让我射20米左右,如果是成年组的,目标是最远的那个靶,基本就没有用弩的了。
不是弩射不了那么远,而是能够射那么远的弩拉力就很大了,不是一般人能够张的开的。
而用弓箭的话,可以采用吊射的方式,就算弓软一点也能吊到靶子上去。
而弩箭走的是直线,准确度确实提高了,可问题是需要的力气也更大,大多数人都没那个力气。
而且就算是有力气的那帮家伙,也没有弩弓给他进行练习。
现在民间是禁弩,禁铠甲,不禁弓箭刀枪,你家里藏上几把火枪都可以,但是不能有弩和铁甲,棉甲,连皮甲都不能有。
因为皮子是统购物资,牛皮必须是上交的,你家里有皮甲那肯定是军用物资。
你说是自己做的,那更成问题,牛皮你敢不上交,找收拾。
除非你把牛皮甲穿在衣服里面,敢把牛皮穿在身上还敢上大街的人,基本都被抓去服劳役了。
除了躲在山里的那些猎人,他们的猎弩,只要不带到城镇里面,用用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就造成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允许携带弓弩进行考试,可是又不允许私人拥有弓弩。
然后你就不知道那些拿着弓弩来考试的人的弓弩是从哪来的。
所以能够拥有弓弩的人才能够练习使用,一般的人家根本就摸不着这玩意。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考场上提供的那几把性能存疑的弓弩。
可问题是根本就不允许你练习,直接上手就考,时间一到你就得下场,后边还排着队等着考试呢。
各项考试里面就是弓箭考试是时间最短的。
你的动作稍微一慢,你可能就射不完十箭。
而用弩的话,要比射箭慢的多,考试时间是按照射箭的速度来的,你一个拿弩的混进来,还敢要求延长时间吗?
我练习了四五天之后,发现能够保证射准的也就是前三、五次。
后面的几次,如果认真瞄准,很有可能时间就不够了。
如果追求速度,准确度就会大幅下降。
后来我都想出个偷奸取巧的办法,坐在地上干脆不起来,减少一个站起来的动作节省时间。
半躺着就瞄准靶子,把弩架在自己的膝盖上。
准确度倒是不差,可惜上不了靶。
如果把这个靶子垂直放置的话我这个方法是没问题的。
可惜这种靶子是专门给弓箭用的,向后仰30多度。
这种的放置靶子的方式,纯粹就是为了给那些力气不足,只能采用仰射的方法凑足射程的人准备的。
所以对弩这种弹道比较直的非常的不友好,经常因为入射角度不合适而在靶子上被弹飞。
考试的规则中说的是上靶,必须得箭留在靶子上才能算数,你再准,没有留在靶上,那就不算数。
不过我觉得这种考试规则还是挺合理的,本来人家是考射箭,结果你扛个弩混进来。对射箭的人就是不公平的,因为弩的弹道曲线非常平直,相对来说好瞄准的多。
甚至好的弩上面都有望山,相当于比较原始的瞄准器,比较好练习。
所以在时间上和靶子上,对用弩的人不那么友好,也是对射箭的人的一种公平。
可问题是,按照目前的状态,我在射箭项目上能够及格的可能性,也就是只有50%。
按照评分规则,只要有五项能够及格就进入,秀才的大排名当中。
可问题是,五个及格排名肯定是在最后了,而我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能够让数学和语文得到良好以上的成绩。
天知道那些出卷子的官员们会开出什么样的脑洞来,我做了差不多十年的数学考试题。
基本是一年一个套路,年年套路都不同。
去年出一堆面积题,今年弄上一堆体积的题,再过一年,弄了一堆路程问题。
还有一年,最后一道大题直接让大家算二的20次方是多少?
据说当年只那道题就直接枪毙了90%的人。
为什么我要努力多考一门?
这就是掌握内部信息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大多数参加考试的人都会考五门,很少有人会努力的多考。
多考一门就要多准备一门考试的设备,东西,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盯准自己的优势项目得个良甚至优。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的把考试细则搞清楚。
这个考试细则实际上也是给那些真正的高官留下的小漏洞,一般的人都不会想到。
考试当中,一共是七门考试,两门必考,三门选考。
当然,你把七门都考了,也是没问题的。
而大多数都只会选上三门。
但是如果你参加考试的时候,七门全考,而且七门都及格了,那么你就要排那些考了五门的人前面。
那么,六门及格的人也要排在那些考五门的前面,就算哪些有两个三个优秀的,都排到后面去。
再往后排才是那些五门都及格,而且当中优秀或者良好比较多的。
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只要五门都及格了,就有很大的概率能混上秀才。
所以大家根本就没人去考虑多考一门,能把这五门课考到及格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是近两年,五门都及格的人能够混上秀才的几率已经变小了。
一是参加考试的童生的数量逐年在增加,而且大家对考试的流程细节方面了解的越来越深入,考生的成绩在逐步的提高。
比如数学,原来只要是能及格那就是上帝保佑、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保佑了。
近几年,数学考试已经有人能达到良好甚至优秀了。
在中原大地上,永远不会缺少妖孽,特别是对付考试,咱们都已经有两三千年的经验了。
其实,在隋朝大规模的进行科举考试之前,我们的老师们教学生的时候就经常的给学生们考试。
在论语当中,经常的就记载,孔子问这个学生,问那个学生,然后孔子在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评判。
那个时候就相当于一种口头考试了,简称口试。
我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其实是不太稳定的,也就能保证能得个及格以上的分数。
毕竟我的岳父能找到的辅导老师,也就是个秀才的水平,特别是当成作文的那个策论真的是很烧脑的。
万一你写的和阅卷老师的风格口味相差比较大,那成绩就不会太好。
所以要想尽办法多考一门,这样我才能够有比较高的把握,在这次考试过程当中混个秀才。
而且我已经意识到这个秀才的身份对我相当的重要,甚至直接和我的生命挂钩了。
现在我已经大概的猜测出来,对我下手的人到底是谁了。
那个家伙应该是我的某个表兄的小舅子,从我媳妇这头说是我的堂大舅子的小舅子。
他的这个小舅子已经找了好几个媒人,想要把我的媳妇儿娶回家。
但是我的岳父大人拦截了好几次,最终没有成功求亲。
这个小舅子的年龄和身份性格以及家庭的背景非常的符合。
关键是这个家伙背景足够强大,而且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买凶杀人。
关键是他有非常大的动机,先不说我的媳妇儿漂亮不漂亮。
关键是我媳妇家有钱,他要娶上了这媳妇之后,就相当于娶过来岳父家的一半财产了。
因为我的岳父只有两个女儿,他没儿子,所以刨除他管理的那些家族财产,他私人名下的那些都得落到女儿手里。
巨大的利益能够让人丧失理智,能够让人泯灭人性。
而作为绊脚石的我的堂哥和我就遭了毒手。
也就是在关键时候,我的这个特殊的能力突然送过来一只尖尖的铅笔,如果没有这支铅笔,现在和我睡一床的新媳妇应该是躺在别人怀里了。
目前我是全力备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每天骑马围着我们的院子转一圈,现在我都不知道我住的这个院子是在县城的哪一边。
要是能考上秀才,那么我的安全系数就会增加很多,干掉一个童生造成的社会影响,可比干掉一个秀才的社会影响小的多。
真要是一个新考上的秀才突然死于非命,各级官员所受到的压力就会非常大,那么查案的力度就要大的多。
真要查出来一些什么东西?负有责任的官员,可就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了。
先把我的官位保住再说,有怀疑就先抓住,管你是什么身份?先把自己摘清楚再说别的。
所以这个秀才身份对我来讲就相当于一件重型的防弹背心。
如果我今年没有捞到这个秀才的身份,我就得小心谨慎,深居简出的再躲上一年。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娶一个丧偶的寡妇,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情,就算带个一儿半女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