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逍遥录

我欲归去

https://img.ppxs5.com/ff/e1/7645d55908.jpg

首页 >> 烽火逍遥录 >> 烽火逍遥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四章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孔先生啊,这段时间你就安心住在土谷祠,缸里有米,橱柜里还有几条咸鲞,一包梅干菜。

这是两块大洋你先拿着,有要买东西的话就找隔壁老王头,让他帮你带一下。我还要出趟远门,元宵左右回来,到时候带你去个好地方落脚。”

一大早,李同便收拾好行囊,对孔乙己道。

“啊...啊,这...这如何是好。快过年了,怎的又要走?”

看着手里塞过来的两块银元,孔乙己嘴唇蠕动着,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半天憋出一句自己也不知道意思的话。

“你啊,别老是说什么‘君子固穷’‘不食嗟来之食’不着四六的话。我救你肯定是有理由的,将来也需要你帮我做事还这笔账。安稳住在这里,该吃吃该喝喝,要买啥就叫隔壁老王头帮你去买,我都跟他说好了。”

李同几句话堵住了孔乙己顾虑。

这家伙以前手脚确实有不干净的时候,不过像他这种读书读傻了的人,以为读过书就高人一等,还不屑也干不了力气活。

本身又没啥家当,靠帮人抄书能赚几个钱。

再说了,帮人抄抄书,写写信也不是常有的事。

给人家做账房先生又抹不下脸。

还没能力考中秀才,真正文人阶层不会接纳他,给人做师爷的资格自然不可能有。

连范进都比不上,至少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的秀才。

而孔乙己一辈子就卡在童生这道槛上。在官府眼里,与寻常老百姓身份是一样的。

也不知道孔乙己家人以前不知怎么想的,没财力还要供他读书,读到最后家当都没了,人也就跟着完了。

“呃...我只会抄书写字,君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伺候人的活...干不太来。”

“嘿,我说老孔,”李同气的心口疼,“你家祖宗的话倒是记得一套又一套的,当初你偷丁举人家书,被强压着写服辩,打断双腿的时候咋不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了?”

“窃书,窃书怎么算偷,读书人的事......”

“你别给我整这套文字游戏好伐,”李同挥手打断孔乙己,“别觉得我没读过书你就敢糊弄我,老子读的书可不比你少。”

说着,李同索性反问道:“我今天倒真的要跟你说道说道,《孟子》有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人哪个不比你牛?哪个在发迹之前不是干着所谓的低贱活?你为什么不行?”

孔乙己张口结舌的看着李同,嘴角蠕动着说不出话来。

他本来就把偷书那件事当做自己奇耻大辱,旁人笑话他,便以书上的文字强行狡辩,如同阿Q精神胜利法一般麻醉自己。

哪知道李同不仅同样用书上的话反驳自己,把他伤疤无情揭开,进而连读书人这层唯一的遮羞布都没了。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孔乙己惊骇的问道。

“我?呵呵,我是一个不屈服与命运的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老孔,一时荣辱得失算得了什么,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拍拍孔乙己肩头:“可能你现在还不明白,没关系,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跟着我,你就知道什么才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才是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

李同走了,背着背篓迎着阳光走了。

孔乙己却在房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李同,我真的教过他‘茴’字四种写法麽?怎的他对儒家经义如此娴熟,竟能信手拈来?”

......

对于孔乙己的疑问,李同不想,也没心思再跟他辩论。

一个只知道死读书,一知半解的家伙,跟他说那些有啥用。

只要让他保持着对自己好奇心,跟着自己干不就完了。

给他设置好做事范围,给口饭吃,像孔乙己这种死脑筋,自然可以循规蹈矩过完他一生。

你看他实在过不下去了,才敢偷几本书出去换钱。

要不然在这个佘酒挂账习以为常的鲁镇,孔乙己只不过欠了十九文酒钱,就可以看出这货品行还是可以的。

换了卫老二,阿贵这样的人试试看,做出来的事亮瞎你钛合金狗眼。

要知道阿贵是真的进城跟着那些小偷偷过东西的。

而未庄所有人只要能在他这里买到便宜货,根本不在意是否是贼赃。

人们笑话孔乙己,并不是他偷书这件事。

而是竟然不看对象,偷到了心狠手辣的丁举人家里去了。

更何况孔乙己平时家境贫寒又自命清高,与他们格格不入。看他倒霉,便有了落井下石的快意。

“看看,这家伙穿长衫又怎么样,读过书又怎么样,还不是做了贼骨头,还不是被丁举人打断了腿,活该!”

其实这种心态在后世依然存在,所谓言论杀人,只要是同类人,便会被大家不自觉的开脱。

但要是行为举止迥异众人的异类,那所有过错都有可能被放大,打倒之后踩上一万只脚,抹杀了才好。

这或许才是老鲁这样开眼看世界的清醒文人,用近乎冷酷的笔法揭露这愚昧落后状态的原因。

他们试图告诉所有人,我们正处在这个充满恶意,愚昧的年代。

把问题赤果果摆在世人面前。

让心怀大志的仁人志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对于李同来说,这个课题太大了。

他钦佩他们,但商人本能就是趋利避害,在大潮中找机会攫取利益。

他还没有伟大到牺牲自己,来追随这些做大事的人。

他能做的,就是完成系统任务,活的自在逍遥一些。

顺带手的,帮助那些对自己展露善意的朋友。

比如贺老六,祥林嫂这些贺家坳的山民。

毕竟,他把贺家坳当做了温暖的港湾,避开人世纷扰的人间乐土。

当然,目前贺家坳也是他改变自己窘迫经济状态的最佳地点。

把贺家坳建设好了,自己也就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管他外面天翻地覆,我只关起门来过日子。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