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弟先别忙着登基,朕还没死

烟熏小黄鱼

https://img.ppxs5.com/f4/d2/dda05fa37f.jpg

首页 >> 皇弟先别忙着登基,朕还没死 >> 皇弟先别忙着登基,朕还没死最新章节(目录)

第42章 辽人守辽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王在晋这样的做法,自然也不会得到朝中主政之人的支持,毕竟国土沦丧,可是言官弹劾的主攻点。

于是王在晋只能黯然去职,辽东就换成了孙承宗来主政。

他上任之后的思路是:欲保关门,必先固辽西;欲复辽东,亦必先固辽西。

孙承宗刚一上任,就积极开始构建一道从山海关到宁远,再到锦州的防线。

从天启三年九月,到天启五年夏,大明在整个辽东先后修了宁远城,大小凌河城,四十七座城堡,以及数百兵台。

辽东军队的人数也从原来的五六万,迅速膨胀到了十四万。

想到此处,朱由校沉吟道:“孙先生,辽东糜耗甚大,可能速战速决?”

“辽东之战,绝无速胜之法,陛下不见当年萨尔浒之事乎?”孙承宗道。

朱由校微微点头,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递了出去:“这是户部给事中黄承昊的奏折,你先看看吧!”

孙承宗才刚翻开,就面色巨变,颤声念道:“今年出数预计共五百余万,而岁入恐不过三百二三十万,即登其数,已为不足,而重以逋负,实计岁入恐仅二百余万耳!”

“今年预计有两百万两银子的亏空!”朱由校坐回椅子,轻揉着额头,长叹道:“九边每年需要三百四十多万两;辽东十万大军加上筑城所耗,需四百万两;天津、登莱、通州、密云、蓟镇也要一万二十万两。三项合计,共需八百六十万两,朕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要放弃辽东吗?”孙承宗问道。

朱由校摇了摇头,问道:“孙先生可知长平之战?”

“陛下以为我孙承宗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吗?”孙承宗不满道。

朱由校道:“朕是担心自己成了赵孝成王,最后因拿不出军饷粮食,而要逼前方大将主动求战。”

“长平之战,赵国也没有必败之理,秦国同样没有必胜的把握。臣以为还是因赵括无能,才导致赵国战败。”孙承宗辩解道。

朱由校道:“朕相信按照孙先生的办法来经略辽东,终有彻底消灭鞑子的一天,可朝廷现在却拿不出那么多钱了啊!”

表面上看,大明幅员万里,尽占膏腴之地,所辖之民有万万之多,鞑子完全不可能相比。

按照孙承宗这种拼消耗的办法,终有一天能取得胜利。

可实际上,随着天气不断恶劣,吃不饱饭的百姓会越来越多,高迎祥之流会趁势而起,不断压榨大明国力。

“陛下,臣以为当迅速肃清吏治,张江陵主政之时,我大明每年可入两千八百余万两银子,而现在却只有这么点,肯定是被官员贪污了。”孙承宗还是不愿意放弃经略辽东之事,思虑良久后,才想出了一个岁入减少的原因。

这确实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明末官场的确贪腐成风。

仅魏忠贤一案,到现在都还没有厘清查抄的银两,可想而知数量是有多大。

朱由校也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却不是动手的时候。

首先是现在没有足以信任的监察机构,指望现在在任的官员去查贪腐,只能掀起无穷无尽的党争。

其次是朝中的官员缺额实在太多了,就算官员都是韭菜,割了一茬后,也得让他们慢慢生长。

“孙先生,对于处理贪官之事,朕已经有了一点想法。咱们还是先说说辽东战事究竟该怎么办吧?”朱由校朗声道。

“臣还是以为万不能放弃辽东,现在放弃容易,将来要想打回去,非得花上十倍、百倍的代价。”孙承宗拱手道。

朱由校问道:“那朕现在没钱,每年只能拨给辽东两百万两,能否维持住局势?”

“两百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孙承宗眉头紧蹙。

若是不在辽东大搞建设,两百万倒也勉强够维持局势了。

除非自己还能找到财源,否则绝无可能在辽东建功立业。

可自己又能去哪里找到这么大的缺额呢?

“有了!”

孙承宗当即眼前一亮道:“陛下是否听说过辽人守辽土之策?”

“当然!”

朱由校微微点头。

这是前辽东巡抚王化贞提出来的策略。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好弟弟登基后,就是采取的这个策略。

结果显而易见,辽土没见着守住多少,将门军阀倒是培养出来不少。

“此策容易造成地方尾大不掉,实不可取也!”朱由校道。

“这......”

孙承宗没想到皇帝居然直接拒绝了此策,顿时哑口无言了。

朱由校沉吟道:“朕现在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怎么处置辽东之事,要么干脆放弃辽东、辽西,屯兵于山海关一线;要么就砸锅卖铁,想办法凑出银子,明年和鞑子决一死战。”

孙承宗听见这话,神色顿时剧变,颤声道:“陛下,决战之事,实不可取!”

朱由校摆手道:“朕还没有想好,你也帮朕好好想想,若是决战,怎么才有胜算。”

“臣......臣明白了!”孙承宗稍一犹豫,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朱由校又道:“孙先生,你还是先回内阁视事吧。”

“臣遵旨!”

孙承宗轻轻点头,显得心事重重。

待其离开后,朱由校又将东厂提督卢九德召了过来,询问道:“可统计好查抄出多少银子了吗?”

“回禀万岁爷,奴婢亲自带人点验,现已清点出白银一千三百余万两。”

“才这么点?”

朱由校不由得心生疑惑。

后世传言,仅魏忠贤就贪污了上千万两白银。

可现在总共才这么点,难道是有人贪污了?

若是明年要发动和鞑子的决战,这笔银子可谓是至关重要。

朱由校目光紧紧盯着卢九德,质问道:“这其中是否有人贪污?朕听闻仅是魏忠贤就贪了好几千万两。”

卢九德连忙低头道:“万岁爷,魏忠贤府邸是东厂和锦衣卫一起去查抄的,所获确实只有几千两银子。”

“嗯?那他贪污的银子去哪里了?”朱由校心下暗想。

史书上记载,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后,也只查抄到了几千两银子。

难道这厮真的不贪财?

绝不可能,史书也有记载魏忠贤的奢华。

想到这里,朱由校喃喃道:“那他贪污的银子到底去哪里了?”

卢九德答道:“奴婢不知!”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