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寇,下官几人已经查明贼人作案的过程,前来复命。”
后半夜,前去地道内查探的刑部名捕们回来了。
这次的大案牵扯太大,刑部把还在东京的所有名捕都带来了,太皇太后已经下令限期破案,朝堂上的大佬们也都关注着,这次的案子不能没个结果。
这个站在刑部尚书面前躬身行礼的人,是刑部八大名捕排名第一的追魂手,最擅长的就是迷魂摄心之术,被他审问的犯人没有不招供的,是刑部尚书最倚重的下属。
“行了,站好说话。”
刑部尚书不想听废话,继续问道。
“这个消息,之前你派回来的人已经和我说了,说说新的线索吧。”
“是。
卑职在地道的出口带人侦探,发现在户部的人进入之前,已经有人从那里往返过多次。
循着线索行动,到了一处河湾,在那里发现了船舶停靠的痕迹。
卑职以为,贼人就是从那里运走盗窃的金银钱,恐怕现在已经离开了东京,不知所踪。”
刑部尚书听完汇报,在心里盘算。
‘既然自己最得力的属下都说不知所踪,看来这次的案子还是要按在户部的头上了。’
看了眼站在一群户部官吏中间的户部尚书,暗道。
‘老朋友,这次只能是怪你时乖命蹇了,不过你自己选的那种废物当心腹,也怪不了别人,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又把整个案子的线索在心里复盘了一下,刑部尚书下令。
“把所有的嫌犯带回刑部大牢,好生的招待,别怠慢了。”
说完自己先走了,明天一早还要去找大相公商议,这次真是犯难啊。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五月时节的苏州,虽然已经过了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是有一番别样的风光。
李明哲和李氏一群人,已经回到了苏州,这次回来,一路上风光无限好,新科进士的名号也引得沿途的官员们热情招待。
十七岁的进士,也是少有的,更不要说还是出自世家大族,苏州李氏的名头,在大宋的官场还是有几分名望的,现在结识一番,也好给日后留个善缘。
每到一地,李明哲自然是要和长辈们拜访故旧,给长辈们显摆的机会。
每次参加宴请,不免要交流下文学,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加上李明哲现在也是博览群书,谈经论典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诗词上就有些辣手,免不了做做文抄公,搬运一些后世的诗词,等回到苏州的时候,李明哲已经是文才远播了。
用那些长辈的故旧们的话说就是:好文采,这大宋的文脉,最多二十年你就是扛把子了。
然后画风一转,找到李明哲的长辈就是。
李老兄,我家有个某某女,贤良淑德,慧外秀中,可谓良配,……
……
李明哲他们一群人是坐船去的东京,自然也是坐船回来的。
这次去东京不只是带人入国子监,顺便也带了一船的苏州特产,在东京发买,不然李明哲当时哪来的钱买通考官。
不过回来的时候,他们又新买了一艘大船,载满了从东京购买的各地特产,运回苏州。
宋代船运发达,南北商业交易繁茂,像李明哲他们这样的举动一点都不显眼,大家都是这样干的。
就连买船的钱都是从东京的苏杭商会钱庄垫付的,等李家人回到苏州后,自然会还上本金加利息。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掩饰李家人乘坐的那艘船吃水过重的异常。
他们去东京时乘坐的船不是大船,主要是为了舒适,载货也只是顺带的,载货量不过百来吨。
三万两的黄金大概一吨多的重量,一百多万两的白银重量大约四十吨,要是再加上返程时带上的各种财货,太容易露馅。
要是返程时没有顺带运货,简直就是给刑部里的名捕们指明方向,李明哲和长辈商量之后,直接买了一艘大船。
不错,国库的案子就是李明哲他们干的,密道的消息还是那个在东京做官的同族长辈说的,是在他和李明哲这些后辈讲古,然后绕到朝廷上的权贵们如何贪污时,讲的一个趣闻。
李明哲听到以后,就记在心里,开始悄悄的打探,最后找到了那个码头。
找到几个长辈一商量,这个计划就出炉了,他们李氏本来就和姓赵的有仇,何况那些权贵偷得,我们就偷不得?
结合当时的情况,李明哲他们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大家是知道宋神宗就快要死了,等宋神宗死的时候,就是他们动手的时候。
当时候朝堂上都是一片混乱,国库暂时没人注意,安全率最高。
谁能想到宋神宗死的时间那么巧,科举后新科进士都有返乡的假期,这个时候李明哲离开东京绝对没有人会怀疑,真让他们无惊无险的把钱运回来了。
啧啧,价值一千多万贯的金银,在这个购买力还没贬值的前徽宗时代,绝对是巨款了。
元丰年间北宋官府有次在开封拆迁,共拆除130户百姓房舍,平均每家拿到了173贯钱的拆迁费。
那可是开封啊,北宋的东京城,就算拆迁的地方是平民窟,也是很强的购买力了。
……
夜,李氏一族的宗祠,今夜这里灯火通明,外围也是布满了守卫,全都是李氏几脉的嫡传子弟,真正的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李氏现在留在族地里所有能做主的长辈,全都在宗祠里端坐,李明哲就站在大堂中央,侃侃而谈。
“有宋以来,大河更道,时长泛滥,数年一决,京师诸公自喜,当以此阻辽,北方诸路民怨已深,若非辽人残暴,恐以引兵献城。
西夏者,撮尔小国,赵室竟不能制,每攻其国,损兵折将,元丰五年,五路兵败,折兵二十万,赵顼以此病死。
西南羁縻诸部,历代皆乱,虽有赵室代有名将,然自狄枢密后,武人俯首,不敢望阶,朝中皆是韩琦谓好男儿是也。
好水川之败,罪在韩琦,然其权势滔天,指鹿为马,责罪刘沪、董士廉,好男儿如斯,蔚然大观。
中原腹地,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虽有永佃制,田底一主,然一户之田不知田面几主,偶遇天灾便是流离失所,遍地灾民,况尚有人祸。
江南同中原,虽鱼米丰产,桑陌连阡,亦抵不过人心鬼蜮,年年有饿死,岁岁弃新儿。
赵匡胤欺柴氏孤儿寡母,谋逆以登大宝,赵室得国不正,恐有后来者,以文制武百三十年。
各地厢军,名为军,实为各地私产奴仆,不过赵室安置流民之用。
今岁幼帝登基,主少国疑,高氏临朝,牝鸡司晨,天下纷乱,明道二年,刘氏着衮冕祭于太庙,高氏远乎?
朝堂之上,两党攻讦,今日贬谪,明日复起,一岁之中,重臣半行于道。
国事荒弛,今日新政,明日异弦,朝令夕改,地方离心,豪强渐有盘踞之势。”
李明哲一番长篇大论,听的宗祠内的众人浮想联翩,本就是叛逆之后,这次还盗了国库价值千万贯的巨款,本来不想反,现在也要反了。
一名族老开口问道:“如你所说,这赵宋已是亡国之相,我李氏当何处,计将安出?”
李明哲就等着这句话,环顾一圈后,见众人没有插言,站直了身体,高声言道。
“我李氏自有兵法韬略,择族中子弟勤学以用。
江南水道密集,太湖水匪猖獗,其主不过慕容氏。
区区鲜卑杂胡之后,也敢觊觎天下,窥视神器,养匪为军,孰为可笑。
我李氏可联络知州,为朝廷分忧,练民兵用以清剿水匪,逐其出境。
斩其首领,收纳匪众,练兵淘汰,控制水道。
到时候,匪越剿越多,民团越剿越大,引中枢禁军平叛,内外相合,灭禁军于此,戳破中枢强大的伪装,天下间自然有为王前驱者。
到时我们…………
我李氏自可掌控东南,招纳流民,静待天时。
自是这东南之地,唯有钱氏多有妨碍,吴越钱氏两百年来盘踞江浙,五代战乱时保境安民,后又纳土归宋,免江浙于兵灾。
百姓感念其恩,百年未有中断,我李氏欲坐断东南,钱氏不可不防。
还请诸长教我。”
听到这里,宗祠里的长辈们激动的心情全都平静了,钱氏还真是绕不过的一个槛。
不过,李明哲提出的计划,前景太诱人,最少也是个坐断东南,沿袭东吴的格局,没有人不动心的。
最后,族老和族长一致决定,就按李明哲的计划来,钱氏的问题到时再说,如果李氏真能起势,钱氏估计也不敢顽抗。
……
三个月后,李明哲的返乡假期已经快要结束,此时的他刚从大理返回东京。
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这种好东西,李明哲怎么会放过,而且秘籍他又没有拿走,不算坑了段誉。
回京之后,李明哲就去崇文院点卯销假,离开东京前,他已经打点好一切,如愿进了崇文院,当了一个编修。
之后几年的日子里,他过的相当潇洒,手里有钱的他,直接在皇城边上租了个小院子一个人住。
北宋时期,东京城里已经有了各种家政和外卖服务,李明哲每天在宫里面的崇文院打卡上班,中午是管饭的,伙食还相当的不错。
每日都不重样,全都是时令鲜蔬,外加各类肉食,讲究一个营养搭配。
早晚餐就需要自己解决了,李明哲租住的地方在东华门外,就是韩琦说:“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男儿。”的那个东华门。
东京最出名的樊楼就在旁边,走几步就到了,早晚两餐李明哲都去那解决,顺便还能娱乐娱乐,樊楼除了是吃饭的地方,其他的功能也是不少了。
唱戏的,说书的,跳舞的,应有尽有,樊楼还是东京最好的烟花之地,李明哲有时候晚上不想一个人,也会在那里留宿。
并不是李明哲喜欢去那种地方,实在是秘密太多,放个人在身边不安全,不管别人信不信,李明哲就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