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千叟宴

沧海一叔666

https://img.ppxs5.com/5d/83/f3beb7f843.jpg

首页 >> 风雨千叟宴 >> 风雨千叟宴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五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到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地处湖北荆门的圣境山,绿树如盖,流水潺潺。

从远处看,像一条绿色巨蟒,蜿蜒逶迤在大地之上。

可以说,这里才是真正的风景如画、一步一景。

人在画中游,景在眼中过。

圣境山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这里确是人间圣境,不可多得。

比之赏心悦目、宛如画卷的自然风光,行走在山道中的人们,却是行色匆匆,神神秘秘。

时不时有操着不同口音的江湖人士,从山脚下的小镇子向山中走去。

两个约摸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吃力地在不断抬升的山中小道上行进着。

从二人气喘吁吁的状况看,显然是不事稼穑的公子哥。

“我说,申大哥,你可真不行。这才多少里地的山道啊,看把你给累成这样。是不是已经筋疲力尽爬不动了?”

年纪稍轻的小伙子,问那个身材微胖的青年人,言语中充满了调侃和不屑。

“安老弟,你还笑话我,你不是和我一样嘛,呼哧带喘的。大哥别说二哥,你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年长点的青年人也不客气,反唇相讥道。

“你懂啥,小弟我这是故意做给这帮反贼看的,说不定这树林子里就埋伏有跟踪和盯梢的暗探呢。”

福康安把嘴凑到和珅的耳朵边,压低声音说道。

和珅顿时明白过来了,怪不得这个有一身武功的世家子弟,怎么和自己一样呼哧带喘的呢。

原来,这小子是装的。

城府够深的啊,不愧是傅恒的老儿子,遗传了父亲足智多谋的本领。

实际上,为人处世的本领哪能遗传啊。

这是人家福康安勤奋好学、博闻强识、经风历雨的结果。

他的姑父乾隆皇帝就十分欣赏这个外侄,动不动召进宫去,耳提面命一番。

外人无从知晓,姑父和外侄之间到底谈了点什么。

只是弄得朝野内外都知道,这福康安的前程恐怕比他爹傅恒还要远大。

民间更是传闻不断,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乾隆皇帝是为了笼络傅恒一门,以便依为柱石,巩固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也有人说,那是乾隆皇帝把对富察皇后的爱,移情到了皇后的弟弟和儿子身上了,这叫圣眷不衰。

更多人说,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

乾隆做人不地道,把小舅子傅恒支使到京外办差,自己和傅恒的夫人也就是妻嫂私通,生下了福康安。

所以,乾隆格外疼爱这个不能封王的私生子,年纪轻轻就屡屡委以重任。

这种谣传像盛夏疯长的野草,禁止是不可能的,让乾隆无比苦恼。

又没有任何抓手,追踪到谣言的起源。

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

人红是非多,古今同理,概莫能外。

福康安就是当今大清朝野的第一红人,只是当时没有网络,不能称为“网红”。

这次,朝廷选派福康安带着御前侍卫和珅,到圣境山来化妆侦查,是背负着重大使命的。

使命太重大了,肩负是负担不起来的,只能背负。

临行前,二人好好合计了一下。

一路上,二人互称对方为“安老弟”和“申大哥”。

和珅的“珅”与“申”谐音,叫起来也方便,更是为了容易记住。

两年前的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朝廷奔波一生的傅恒突然亡故。

死因后来查明:傅恒在征缅时,染过瘴疫落下了病根。偶感风寒后,带出了旧疾,不幸英年早逝。

乾隆为傅恒举办了一时无两的风光国葬。

亲自到灵前祭奠,御制悼念诗词,谥号文忠,赠太傅,入祀贤良祠。

这些都是表面文章,是做给全天下人看的,也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你看看我乾隆,是不是很讲感情,很重义气,为国尽忠、勤于王事的忠臣良将,我不吝一切名与器。

这是乾隆的初衷和出发点。

他想一石二鸟,既能借傅恒的葬礼,制止住有损自己权威的谣言,又确实想表达痛失良佐的悲悯心情。

可是,事与愿违。

总有好事之人,将这一切进行曲解。

很快,乾隆上述举动被解读为:

因为对不起傅恒,乾隆觉得问心有愧,才打出又祭奠又悼念又赠名等一系列组合拳。

乾隆听到这些新谣言后,大为光火。

他觉得,这不是简单地为了搞臭他的名声,而是有幕后黑手在参与推动,是有组织有预谋对抗朝廷的行为。

这就是政治敏锐性,乾隆天生具备这一点。

不为外人所知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福康安从亡父傅恒手中接过了“护龙局”的重任,担任了这个神秘机构的统领。

和珅就是乾隆派给福康安的得力助手,也是“护龙局”的二把手。

护龙局的头两号人物都上了圣境山,看来这次任务非同小可啊。

是的,这次山上开的大会叫“屠龙大会”。

谁那么胆大包天,敢在煌煌大清的地盘上,堂而皇之地开这个大逆不道的会议?

当然是天下那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各路秘密社团。

这次可以说是反清社团的大聚会,召集人是号称“鬼谷子转世”的严金龙。

这个严金龙是湖北京山人,从小追随当地白云寺和尚正秀大师,遍访名山大川、海内古刹。

有一天,严氏学成归来。

自言偶遇世外高人,得赐神兵利器、神符印信,能差遣神兵天将,甚至能预知未来。

因为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的缘故,信众都认为,他是鬼谷子在当世的肉身。

借着声名鹊起的威望,严金龙在钟祥、京山、荆门一带创立了流传甚广的“鬼谷道”。

一年前,他就开始广撒英雄帖,邀遍了天下英雄豪杰。

目的只有一个:农历九月初九,前来参加在圣境山竞秀峰顶黑龙庙中举办的“屠龙大会”。

屠龙大会的消息被朝廷获知后,乾隆竟然没有生气,这就是肚量。

有多大肚量,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情,支撑多大的局面。

你天天自称真龙天子,人家要反你,当然要叫“屠龙大会”了。

所以,无需为了这点区区名号生气。

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正中敌人的下怀。

既然民间要秘密屠龙,那朝廷的秘密机构“护龙局”自然是针锋相对,责无旁贷出击了。

这次深入虎穴的主意,是福康安出的,和珅可不想以身犯险。

但是,福康安官大,他和珅反对也无用,徒显自己胆小如鼠。

一咬牙一跺脚,和珅硬着头皮跟着福康安,上了这吉凶未卜的圣境山。

一路上的圣境,和珅实在无心观赏,只惦记着如何蒙混过关,保住肩膀上扛着的吃饭家伙。

这几年,刘统勋、尹继善、傅恒相继离世,朝廷上打击江湖帮派、找回《千叟盛宴图》的任务,已经落到了福康安、和珅这两个年轻人身上。

为了让名义上设在刑部的这个机构更加健全,乾隆额外从状元出身的翰林中选调了一人加入他们。

这个人写的一手锦绣文章,圣贤书更是没有少读,在乾隆元年就中了状元,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乾隆也是另眼相看,此人官运亨通,已经做到了吏部侍郎的高位。

他叫于敏中,四十多岁的年纪,眉清目秀的外表,实在是一表人才。

在京城也甚有名望,整日里流连于文人雅士、优伶秀女之中。

让于敏中加入这个团队,乾隆是有考虑的。

于敏中不仅仅是一名官员,他在字画的鉴定方面也很有造诣,可以很轻松地搞定字画的真伪和年代。

对于已经流落江湖三十多年的《千叟盛宴图》,乾隆一天也没放下过。

这里有他爷爷康熙的心血,更有他父亲雍正的寄托。

作为爱新觉罗的孝子贤孙,乾隆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代表大清国运的名画呢?

所以,于敏中的加入,就是要加快追踪《千叟盛宴图》的下落,尽快将这幅流落江湖的名画重新请回庙堂。

这些年下来,在民间流传的《千叟盛宴图》太多了,必须加以鉴定才行。

否则,极有可能拿着赝品,白白空欢喜一场。

想当年,在龚鹏举和刘在松里应外合的操作下,兆慧在伏虎峡内死于非命。

兆慧的副将乌尔迪,事后赶到了现场。

只发现受伤后晕死过去的龚鹏举,并没有抓到先期已经逃走的刘在松、洛玉荻他们。

现如今,乌尔迪已经以提督身份致仕,他的儿子海郎察已经成长为一名干练的能吏。

乌尔迪在致仕的奏折中,向朝廷举荐了自己的儿子。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这是乌尔迪表面上的意思,在他内心深处是怀着愧疚之心的。

他一直认为,兆慧的死和自己脱不了干系。

而且,他还怀疑当年的襄阳知府龚鹏举,可能是潜伏在朝廷官员中的内应。

临到致仕,他想向朝廷表表忠心,把自己心中的内疚和怀疑报告了乾隆,顺便举荐了自己的儿子。

他这个儿子不是一般人物,一身武功不说,脑子也好使。

兵书战策无所不通,不仅仅是嘴上说,似战国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

海郎察在九门提督衙门和刑部衙门,从最基层的笔帖式做起,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破案经验,累迁至主事的级别了。

乾隆很重视乌尔迪的举荐,将海郎察破格提拔为御前侍卫兼刑部郎中,专门负责配合抓捕与朝廷作对的钦犯,尤其白莲教刘在松这帮人。

班子已经有了,文有于敏中,武有海郎察。

领导力量也很强大,乾隆御座下冉冉升起的两颗政治新星福康安与和珅。

但是,乾隆觉得还是少点啥?

于是,刘统勋的儿子刘墉和大学士纪晓岚也加入了进来。

他们是作为平衡牵制的棋子,而被摆进这个《风雨千叟宴》棋局的。

平衡牵制从来都是帝王心术,秘而不宣,君臣皆知。

目前,上山的是福康安与和珅,实际上,海郎察也带着各色暗探,潜伏在圣境山的山前山后,只需一声令下,就可以驰援他们。

一切好像都已经就绪,就等着比赛的哨声响起,看看是屠龙队大获全胜还是护龙队技高一筹了。

人世间一切事,往往都是出人意料的。

谁又能知道明天的太阳会不会升起?

即使太阳升起,谁又能知道自己会不会看到明天的太阳呢?

结果,都是诸多因素无序运动出来的。

既在掌控之中,又在掌控以外。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