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上的阴霾尚未散去,随着陈州通判范仲淹的复出,又使得欧阳修稀里糊涂介入了一场未知胜败的纷争之中。
范仲淹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天圣七年(1029)担任秘阁校理,以正直敢言著称于朝野。
他本人也的确领教过直言极谏的后果。
五年前即上书敦请刘太后还政,莫要试图效仿吕后和武则天故事,以为天下耻笑云云。
其言辞也谆谆,慷慨而激昂。
他的这份上书遭晏殊驳斥,称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这就相当于在幼主视政之前,真宗意让刘后代为管理朝政,为什么要对此遗诏议论是非呢。往好处说,这是做臣的分不清状况,妄议国是。往坏处说,这是对先皇大不敬,无异于乱臣贼子。
结局是刘太后并未还政,范仲淹却被贬出京城,为陈州通判。
刘太后听政时期,多斥异己,起用亲信。
仁宗本非刘后所产,其生母是李宸妃。刘太后无子,仁宗在襁褓中即被其取为己子养之,人畏太后,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李妃所出,迨至刘氏驾崩,方知自己乃李宸妃所生,而李宸妃于明道元年(1032)死于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
遥想李宸妃之死于非命,不免疑窦丛生,以至加深了对刘太后政权的忌恨,故而欲一力清算刘后势力,这其中自然包括现皇后郭氏。
天圣二年(1024),刘太后坚持立平卢节度使郭崇孙女郭氏为仁宗皇后,郭皇后仗太后势力,颇为骄横,这使仁宗更有受制于刘太后势力的感受。
刘氏驾崩,仁宗亲政后,那些曾被太后贬谪者皆复内徙,死者亦复其官阶,于是范仲淹等人得以加官回朝,出任右司谏。
右司谏,又名“右补谏”,属于谏院。在宋代,谏官的官阶不高,只是一种寄禄官,但是执掌规谏讽喻,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凡是朝政疏失,大臣以至百官任用不当,三省乃至一切官署处事若有误,皆可谏正,不惧得罪。
这就等于是一步通天了。
不过,事有利弊,由于谏官职责是挑剔朝政失误,指摘君臣之疏失,常常遭受忌恨和疏远,极易成为朝廷宗派之争的牺牲品,下场凄凉也是经常有的。
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出任这个职务。
范仲淹做右司谏之事,本来与欧阳修没有什么关系,欧阳修本身也不是谏官,按说也没有与范仲淹共事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欧阳修没有表现出对此事的过分关心,有朝一日自己就不会为了范仲淹的缘故受到牵连。
然而欧阳修却十分看重谏职,认为谏官使命神圣,神圣而高尚,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肩负朝政改革的厚望,非公正无私博学高才之士不能任之,他断定此职由范仲淹来担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天下只一个朝廷,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先不说普通百姓,一般在官场的人都不会不知,范仲淹的故事欧阳修自然很早就知道,对他过去的表现深感钦佩,如今眼见他重返谏职,依欧阳修的性格,哪有不发表自己观点的道理。
因此范仲淹进京不久,欧阳修便不揣冒昧,给他写了一封公开信:“上范司谏书”。
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司谏,七品官而已,先生在这个位置上,自是屈才,欧阳之所以向先生表示祝贺,实在是因为谏官可以报告天下之得失,真正属于四两拨千斤。
所以士学古怀道的人在当下,不能为宰相,必须为谏官。谏官秩位虽然低了些,作用却与宰相无二。
天子说不可,宰相说可以,天子说就这样吧,宰相说不能这样了事:坐在庙堂上与天子据理力争的人,是宰相啊。
而天子说是,谏官说不是,天子说一定行,谏官说一定不可行:站在宫殿台阶前面与天子明辨是非的人,谏官啊。
正是这样一封公开信,使欧阳修与范仲淹结识、结盟。
此后,他便追随范仲淹,在范仲淹推动的朝政改革运动中,真正与之荣辱与共、风雨同舟了。
范仲淹却又奏请仁宗:“太后保佑圣躬十余年,宜掩小过以全大德,戒中外无得言垂帘事。”
但仁宗却与吕夷简等谋划,以张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稹、晏殊皆太后所任用,悉罢之,以李迪同平章事,焚垂帘仪制。
如果说,陈州通判范仲淹被召回汴京并被提拔为右司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阳修以后的政治生涯并改变了他的发展轨迹,而此时他并无清晰的感知的话,那么发生在钱惟演身上的一系列变故,则使他对所谓尊贵与卑微、强势与渺小有了新的认识。
与范仲淹的被平反被提拔重用截然不同的是,这一年的九月初四,西京留守钱惟演受到御史中丞范讽弹劾,称其频繁结婚皇室而包藏不轨之心,被罢去平章事头衔,以崇德节度使移知随州(今湖北随县)。
钱惟演在仁宗即位初年,曾经出任枢密使,但他志不在此,暗中觊觎宰相职位。
鉴于自己的敏感身份,他觉得有必要依赖与朝廷权贵的结交,以便形成强有力的保护伞,为此下了很大工夫。
早在真宗一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权势显赫,钱惟演把妹妹嫁给刘皇后哥哥刘美。仁宗即位,郭氏立为皇后,他把郭皇后妹妹娶为儿媳妇。最近,仁宗生母李宸妃谥为章懿太后,他又张罗与李太后家结亲联姻,并上疏请求将章献刘后、章懿李后一同袝葬真宗庙寝。
如果仅仅是这些,或许尚不足以使得形势发生逆转,钱惟演错就错在对先太后刘娥重修晋祠一事所持的立场触怒了仁宗皇帝。
刘娥在世之时重修晋祠,把自己的容貌塑成神像,与武则天龙门奉先寺之举如出一辙。
明道二年二月,刘娥身着皇帝衮服祭太庙,刘娥初献,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果园、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并上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一时大有武则天取代儿子睿宗的架势,令朝野浮想联翩。
仁宗即位后,曾与钱惟演下过一盘棋,边对弈边询问他如何看待此事。
在仁宗看来,刘太后在仁宗成年后一直不归还皇权,执政到她去世之前才放手,这就留给后人的一个天大疑问:刘娥到底想不想学武则天自己做皇帝?
钱惟演毫无防备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说先太后决无此意。
“臣愿以生命担保。”他这样说了一句。
“什么,卿说愿以生命担保?”仁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