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我穿越到秉昆爷爷身边

狐影孤航

https://img.ppxs5.com/a1/9d/cc2b19a9b8.jpg

首页 >> 人世间:我穿越到秉昆爷爷身边 >> 人世间:我穿越到秉昆爷爷身边最新章节(目录)

010章 别人家的孩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能增加吃食的事,在这个年头都是大事,头等大事!而且没有之一。

对这个半农半渔的古村落来说,鱼也是粮食,能提高捕捞效率的工具,都是革命性的大事,不论大鱼小鱼,麻虾海蟹,都能在他们手里变成可口美食。

他们不挑。

虾皮、虾酱、鱼露、蚝油……全是化朽木为神奇,变废为宝的创举与杰作。

这时的渔业资源还很丰富,不用考虑保护问题,有了地笼,哪怕地里粮食欠收,养活这个村落也不再是难事。

这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好处。

渔,每年两次,一直是周村繁衍生息,延续至今的最重要秘密。

当初想出沿河而下,去两三百里外出海捕鱼的那人,绝对是这古村的大功臣,他为后辈开辟了条大道,否则,仅凭不足千亩耕地,小村肯定过不安逸。

在人类所从事的所有职业中,渔民是最古老的一种,渔业被称为是人类最后的捕猎行为,渔民就是最后的猎人。

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枪而是网。

从最早的鱼叉,到后来的鱼钩,再到后来学会了结网,人类的捕鱼水平随着技术的提升而不断的提高。

到了现代,机械化的远洋捕鱼船成为主力,不同的渔船使用不同的方式捕捞,提供了丰富的各种不同海产品,而他们使用最多的就是拖网、围网两种。

拖网就是用船拖着渔网前进,把海里的鱼给“兜”进去,然后收网,主要捕捞虾、蟹、底层和中层水域鱼类。

从最初的桁杆拖网,到这个年代兴盛的网板拖网,甚至更为简单粗暴的用两艘船各拖动渔网一端的拖网捕鱼模式,无一不是依赖设备,讲究技术的。

用人话说就是船要好,网要大,相关设备——起重、侦测等必须要先进。

所以,这一切对这个远离海岸,半农半渔的古村落来说,都有些勉强了。

更不用说用于捕捞海水顶层鱼群的围网了,那不但要求船要好,还需要一种叫普里蒂克动力滑车的高级装备。

所以,村里人用得最多的,还是拉山网和定置网两种,都是浅海捕捞。

拉山网,是依靠腰力和手工拉网的古老捕鱼方式,其具体作业方式,是先驾小船将一张长达几百米不等的渔网沿海岸横向撒入附近海中,然后渔网两端用绳索固定,牵引至岸边两队收网渔民的腰上,网撒好后,岸上的渔民双手抓住大绳子,靠后退的腰力往岸上拉网。

渔网吸足了海水,加上海潮的阻力和进网的鱼,会相当的沉,所以,这种捕鱼方式跟纤夫拉纤也不差啥了。

除了这个,拉山网还有一个缺陷。

那就是讲究地利,无法追逐鱼群。

定置网则要简单得多。

其原理就是把渔网固定在海中,使鱼群在自由移动中自己入网,一般只需要一膄小舢板,甚至不需要船出海作业,在潮汐退却后安置在海滩上就成。

网墙、口袋网、迷宫阵……

但这种捕捞方式不但要讲究地利,还基本上都属于守株待兔模式。

能捞到什么、捞到多少全看运气。

由此可见地笼能起的巨大作用了。

它虽然也是定置网的一种,但捕鱼效率要高得多,主动性强,机动性高,而且还不挑地儿,不但不用管涨潮退潮那些外在因素,连礁石区、珊瑚区都可以用——那里的渔往往也是最多的。

关键是它还不占劳动力。

也正因为有以上这些基础,周文提出的地笼创意,村里人没有丝毫怀疑。

反倒兴奋的围在一起商讨起来。

村里经验最丰富的一群人围着一商量,不一会就琢磨出很多改良措施,适应不同水域的地笼变种随即应运而生。

等肉粥熬好的时候,他们不仅材料,连制作工序、人员分工都安排好了,人人一碗肉粥喝起——其实也就借个肉味罢了,但未来有了更好的希望,连这肉味薄粥也觉得越发的香甜了。

周志国高兴,喊过来周文。

“说吧,想要什么,队里奖励你。”

哟呵,还有这好处。

这队长是个好的,知道有功必赏。

“我想学本事。”周文当仁不让。

“学本事?”周志国诧异,“你不是在读书嘛,还有啥本事比得上读书的。”

“书本以外的本事。”

呵!这还是孩子?

周志国立马就明白了周文的用意,禁不住心中暗叹,小小年龄就知道为大人分忧,志刚大哥有个好儿子啊!周叔周婶养老有望,这辈子无忧了。

但这事还是不能就这么答应他。

“想学什么,老六不刚收你做徒弟嘛,那打猎的本事还不够你学的?”

“艺不压身,”周文掰起指头,“酿醋、做豆腐、竹编、木工、泥瓦、打铁、捕鱼、打猎、采药……什么都学。”

嚯!

围坐的几人齐齐震惊。

手艺代表了饭碗。

在农村,谁家会打铁,谁家会木工,谁家会磨豆腐……往往在整个村里都有排面,哪家有事都会求着去帮忙的。

有本事人的情分还是很有价值的。

可这么多你学得会嘛?!

老人言:贪多嚼不烂。

“我学东西很快的。”

周文有庞大的理论知识库,有力气还有更好的肌肉、身体控制力,所欠缺的,不过是行家点拨和熟练度而已,再加上他写真般的记忆力,过目不忘,学东西自然很快,回来路上听小丫头说了小村里的那些手艺,他觉得不能放过。

在坐的几位都是这村里台面上的人物,听周文这样说也不禁面面相觑。

“有多快?”周队长问。

“反正很快。”

“老三不是答应你编竹笼嘛,你先学那个,让我们看看有多快。”

很快,周文就用实际行动,给村里所有人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学得快”。

从取竹、刮青、分竹、晒竹、燃烤、起片、分丝……等材料整备,到起底、经、纬、疏、插、穿、削、锁、钉、扎、套、锁口等编织技法,周文统统都是一遍会,两遍熟,三遍通。

在图案、器形设计方面还青出于蓝,大约甩了三伯有几条街那么远。

周文前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篆刻和木雕、玉雕等各种雕刻,而这些,均需要有极高的美术素养和绘画基础,应用到竹编上那是驾轻就熟,溜溜得很。

所以,只一星期,三伯已经教无可教了。

惊得老汉那是站坐不下,以为神人,村里更是跌碎了一地的眼镜片。

关于他的事,一时间成为村里大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谈资,迅速跃居周村闲话热搜榜第一,在村里广为传颂,使得他迅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副作用就是周文和村里孩子们的关系从香油降至棉油水平,声望值从“崇敬”状态快速下滑,虽不至于一下子就到“一见即杀”的“敌对”程度,至少也达到了“不相交互”的“冷淡”状态。

这些都对周文造成了相当的影响。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