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世子李建成抵达东都洛阳,守军闭门不战。李建成派人前去招降,触怒了正攻打洛阳的李密,双方发生小规模冲突,然后各自退兵。
城中有很多人想做内应,李世民说:“我们才平定关中,根基未稳,即使攻占了洛阳也守不住。”于是李建成没有接受城中人的建议,引军退还。
“城中守军看到我方撤退,必来追击,我们不妨暗设伏兵以待追兵。”李世民建议。敌方果然率领一万多人前来追击,被打得大败而归,伤亡四千人。
此时的南方,宇文化及拥兵十万,占据江都,结果比炀帝还昏庸奢侈,上位没多久就绞杀了帮他篡位的功臣司马德戡。而西边的前梁朝后裔萧铣(xiǎn),趁天下大乱自称梁王,后即帝位,重振了梁朝。于是东起九江,西抵三峡,南达交趾(越南),都是他的统治范围,拥兵四十万。
618年5月,戊午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因为之前被封为唐王,建国号为“唐”。任命裴寂为右仆射,与司马刘文静一同修定法令,设置太学。任命李世民为尚书令、大将军,进封秦王。唐高祖李渊对裴寂非常优待,赏赐不可胜计,群臣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不仅每天将御膳赐他食用,上朝时还请他坐在自己旁边,回到寝宫还邀请他一同前往内室,他说的话没有不听从的。
辛未日,突厥始毕可汗派人前来恭贺,朝廷特意大摆宴席,殷勤款待。当初高祖起兵时突厥曾资助兵马,前后还赠予了许多粮饷,所以高祖很感念他们的恩义。且此时的突厥已经十分强盛,从东边的契丹、室韦族,到西边吐谷浑、高昌等国,全都臣服于它。突厥因此开始傲慢无礼,高祖总是宽容优待他们。
炀帝的噩耗传到洛阳,留守的官员推举越王杨侗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皇泰。皇泰主杨侗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容丰富沉稳庄重。宇文化及得知后,亲自前来斩草除根,整个洛阳人心惶惶。皇泰主于是赦免了李密,命他进攻宇文化及来戴罪立功,希望他们两败俱伤。
此时的李密与洛阳对阵已久,如今又得对抗东边的宇文化及,还得时刻担心从后方袭击的守军。所以他接到诏书后十分开心,立马上表请降,请求消灭宇文化及以将功赎罪。
宇文化及渡河准备围攻徐世勣,李密就带兵两万牵制住宇文化及的后方。两人隔水对骂,李密说:“你本来不过是个匈奴的奴隶,父子兄弟全受隋朝恩典,君王有错,你不能死谏反而弑君。你这样的人,天理难容,还妄想能成什么事?不如快快归顺,我还可以为你保全后代。”
宇文化及被说的默不作声,俯视良久,气得眼睛都睁大了:“我现在只要与你杀出个胜负,管你讲什么道理。”徐世勣趁机暗中挖通地道,出兵进攻,宇文化及大败。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粮草将尽,假意和他讲和。宇文化及十分高兴,不再节省军队口粮,肆意吃食,觉得反正用完了李密也会赠予他。结果李密部下有人犯罪,逃往宇文化及处,说出了李密的计划。宇文化及大怒,但粮草已尽,只得强行出兵决战。双方从辰时打到酉时(早7点到晚7点)。李密被箭射中,从马背上摔下,一时昏厥,左右护卫全跑散了,敌军迅速围了上来。眼见凶多吉少,多亏秦叔宝挺身而出,只身一人奋力保护,李密才幸免于难。之后秦叔宝收拾残军与宇文化及再战,打退了他。宇文化及向周边郡县索要粮草未果,只得撤兵。
宇文化及败退后,苏威跟随众人又投降了李密,李密对他十分礼遇。但每次拜见,苏威只字不提隋朝宗室的危难,只字不提匡扶社稷的请求,只是再三向李密行天子之礼,舞蹈而拜。当时的人都十分鄙视他,觉得孝经真是白读了。
李密获胜后,皇泰主和满朝文武都很欢喜,唯独王世充忧心忡忡:“这些目光短浅的人早晚会被李密所擒,也不想想我们之前多少次和他作战,杀死对方多少将帅士兵,那可都是人家的父兄子弟啊。一旦我们沦为李密臣属,怎能善终?”于是发动兵变,诛杀朝中李密的支持者,替换宿卫挟持了皇泰主,自己总领朝廷内外军事,聚集党羽,开始作威作福起来。
正在河间(河北)作战的窦建德,因当地守将王琮的坚固防御,足足打了一年多都没有攻克。这时炀帝的死讯传来,王琮领着全军发丧,守城的人都哭了。窦建德派遣使者慰问,王琮向使者表达了归降的心意,每次说到隋亡的时候都低头痛哭,窦建德听后也感慨流泪,准备接受纳降。手下将领都不同意:“王琮对抗我军甚久,杀了我们许多兄弟,现在兵力用尽才投降,该当斩首!”
“他是位忠臣,一个为主君尽忠竭力之人应该受到褒奖。”窦建德十分坚定。于是任用王琮担任瀛洲刺史,并下令军中那些有冤仇的人不许报复伤害他,否则夷灭三族。其他郡县听闻这个消息,都很感念窦建德的仁义,争相归附。
起初,窦建德攻破景城,抓了当地的户曹打算杀掉。结果县里百姓一千多人嚎哭,要求替他受死,最终窦建德也释放了他。
王世充独揽大权后,重赏将士,修治器械,暗中筹划着消灭李密。此时隋军缺少粮食,李密军缺少衣服,于是王世充提出拿衣服交换粮食,李密同意了。谁知民以食为天,原来洛阳归降李密的百姓每日多达数百,交换有了食物之后,归降的人越来越少,李密十分后悔。
之前李密为了击败宇文化及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精兵良将伤亡甚多,整个军队都疲劳多病。而王世充这边一直卧薪尝胆,从没忘记自己当年大败给李密的耻辱,一直在等待机会。而这回,胜利的天平终于缓缓向他倾。
壬子日,王世充拣选精兵两万亲征李密,旗帜上写着“永通”二字,阵容十分强盛。将士大多都是楚人,相信巫祝妖言。所以起兵前王世充特命巫人宣称是周公让他们征讨李密的,定能立大功,不然就都会得瘟疫而死。于是更加士气如虹。
李密得知后,在金墉城留下部分守军(洛阳的外城),亲自来会王世充。将领们觉得王世充是手下败将,之前早被打得吓破了胆,兵力少又缺粮,都看好这是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唯独魏征不建议出战:“我们虽然之前多次取胜,但勇将劲卒死伤太多,整个军队都很疲惫。况且王世充缺乏粮食,志在死战,锐气正足。我们应挖深沟,筑高垒,避其锋芒。不过数月,等他粮尽撤退再追击,定能取胜。”魏征这个思路,和后文李世民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可见他就是上天为李世民准备好的谋臣。不过此时他的主君李密却并没有采纳这个思路。
李密和程咬金带领骑兵到北邙山上安营,命单雄信在偃师城(河南)北安营。王世充渡河进攻单雄信,被前来支援的程咬金打退。
李密轻视王世充,不加防范,王世充趁夜派遣二百余起兵暗中进入了北邙山,埋伏在溪谷中,下令军士将马喂饱。第二天早晨准备出击之前,王世充对军队宣誓道:“今天这一仗,非争胜负,但分生死。倘若败了,咱们没人能够幸免,诸君请为自己死战!”说完率兵直逼李密军营。
李密派军迎战,阵势还未列好,王世充已纵兵攻击。王世充手下全是江淮精锐,出入如飞。又提前找到一个貌似李密之人,交战正酣时,命人将他捆好牵出并大声呼喊:“李密抓到了!”王世充士卒都大呼万岁。趁对方军队动摇,王世充让预先埋伏的骑兵从高处往下冲,直逼李密军营,放火烧毁屋舍。李密军队大败,只剩一万人逃往洛口,单雄信率军投降了王世充。
当初,单雄信擅长骑术长枪,英勇善战,诸军之中名列第一,但生性不忠易反叛,房玄龄的叔父房彦藻曾劝李密除掉他,李密爱惜他的才能没忍心,结果最终还是印证了对他的判断。
兵败的李密恨不得自杀谢罪,被手下将士紧紧抱住,大家都流下了眼泪。李密说:“感谢大家没有抛弃我。从时局来看,目前最好的选择是归顺关中。我李密虽没什么功劳,但和唐公李渊也算同族,而且没有咱们帮忙阻挡洛阳兵马,断掉隋军归路,他也没办法这么顺利攻下关中。投奔他,你们的富贵就都能保住了。”于是,李密身边的人心怀感激地随他入了关,众达两万。
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逃回了魏县(河北),军势衰弱,心腹死尽。无计可施的两兄弟只能终日饮酒,与女作乐。有次喝醉了,宇文化及责备宇文智及:“我本来什么都不知道,你非拉我谋反,如今不光背负弑君的骂名,还一事无成。将来宇文家灭族,就是你害的!”说完搂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哭了起来。宇文智及也没好气地说:“成功时你可什么都没说,现在失败了跑来怪我了,实在不行你可以随时杀了我去投降窦建德。”
两人整日争吵,不分长幼,酒醒了又喝,手下都逃走了。宇文化及知道自己必败,感叹说:“反正终有一死,不如当一天的皇帝试试。”于是在魏县即皇帝位,国号“许”,改年号为天寿。
听说李密要来长安,高祖大喜,特别派遣使者在路上迎接慰劳,络绎不绝。等李密到了长安之后,招待就没那么周到了,部队多日没有饱饭吃,大家都颇有怨言。不久后,高祖任用他为光禄卿、上柱国,与他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朝中大臣大多轻视他,一些掌权之人还向他索取贿赂。只有高祖亲身礼遇,称他为兄弟,没有计较当年的无礼,还将舅舅的女儿独孤氏嫁给了他。
王世充得到了李密留下的美人、珍宝以及将卒十余万,荣归洛阳。皇泰主任命他为太尉、尚书令,统领内外诸军。李密旧臣徐文远在洛阳,每次见到王世充必然先拜行礼,有人问他:“您见了李密尚且态度傲慢,为何见到王世充却十分尊敬?”徐文远说:“魏公是位君子,能够礼贤下士,我并不惧他;王公可是个小人,老朋友都杀,我哪敢不拜。”
陇西(甘肃)军阀薛仁果,承袭父亲薛举的王业,割据在关中附近,时刻威胁着唐军。唐朝骠骑将军刘感特来攻打他,没有获胜反被包围在了泾州(甘肃)。城中食尽,刘感杀战马分给将士,自己却一点肉没舍得吃,只是将马骨头掺些木屑煮来果腹。后来薛仁果使计诈降,大败唐军,俘获了刘感,命他劝城中守军投降,他连连答应。等到城下,刘感大声疾呼:“诸军勿忧,秦王李世民已带着几十万援军四面而来,这些叛军粮食也吃光了,个个饥饿气馁,灭亡之日不远,请好好守城!”薛仁果大怒,将他活埋。刘感至死都大骂不停,声色俱厉,没有任何求生乞降的行为。
不久,秦王李世民率军而来,坚壁不战。薛仁果手下将领宗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手下将领也多次请战,但他仍坚守不出,对属下说:“我军新败,士气沮丧,敌人恃胜而骄,轻视我们。此时须等待时机,一举击败他们。”下令私自出战者斩。双方对峙六十多天,薛仁果粮食吃完了,部将都跑到李世民那里投降。
李世民知晓薛仁果的将士已有离异之心,就命行军总管在浅水原安营扎寨以引诱他们。宗罗睺果然派出所有兵马前来进攻,唐军据守险要不出战。然后宗罗睺才发现上当了——附近根本没有水源,自己的人马好几天没有水喝,于是急忙全力进攻唐军以求突围。李世民估计贼人已又饥又渴,下令:“这回可以出兵了!”
天色将明,李世民派遣军队在浅水原列阵。宗罗睺奋力进攻,唐军前军很快就抵挡不住。这时李世民率军从北面突然杀出,顿时呈夹击之势,出人意料,宗罗睺急忙掉头应战。李世民带领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攻杀,呼喊之声响彻天地,宗罗睺军队大败,被斩首数千人。李世民率领两千骑兵追杀,秦州总管窦轨拉住他的马苦苦劝谏:“宗罗睺虽然战败,后方的薛仁果还有坚城可守,我们不该轻易冒进,先侦查一下再说吧。”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现在我军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了。”李世民挥鞭而前,继续进军,与薛仁果隔泾水而阵,薛仁果手下兵将临阵投降的不计其数。薛仁果大惧,入城据守,被李世民大军重重围住,无计可施,最终投降。李世民收获精兵万余人,百姓五万口。
诸将都来道贺,趁机询问李世民:“您一战而胜宗罗睺,却舍弃步兵,又没有攻城器械,轻骑直攻敌方城下。大家都觉得您不能成功,结果竟然攻克了城池,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说:“宗罗睺率领的都是陇西(甘肃)之人,将领骁勇,士兵凶悍,这次虽然被我们出其不意地击败,但其实损伤不多。如果让他们逃回城中,薛仁果加以抚慰,将来势必又会是一场恶战。所以我不断追击,就能持续逼迫他们向陇西溃逃,这样城中的守备就会虚弱很多了。加之薛仁果已被打怕,又没有时间谋划,所以就投降了。”众将听完都心悦诚服。
李世民将获得的降卒,全数交给薛仁果的兄弟以及宗罗睺率领,还跟他们一同射猎,没有任何猜疑防备。贼人既害怕他的威名,又感念他的恩德,最终都愿以死效劳。高祖认为薛仁果父子之前杀死太多唐军将士,应杀尽他们同党以告慰死去的冤魂,经李密劝谏,最终只杀掉了薛仁果,赦免了其他人。
高祖后来又派遣李密前去迎接李世民,李密仗着才略威名,面有傲色。等见了李世民,不觉惊讶,私下和心腹说:“秦王真英主也,不是这样的人,何以平定祸乱?”
徐世勣占据李密旧地没有依附任何人,碰巧跟随李密到长安的魏征被高祖任用为秘书丞,他特地写信劝说徐世勣归降。徐世勣于是决心向唐,说:“这些百姓和土地,都是魏公的。我如将他们献出,等于用主君的失败来追求自己的功名富贵,是可耻的。我应该编算好户口、士兵、马匹的数目交给魏公,让他自己献出。”
后来徐世勣的使者到达长安,没有拜见高祖,而是留下一封书信给了李密。大家都非常奇怪,问了使者才得知徐世勣的心意,高祖叹道:“不贪功,不背德,难得的忠臣!”赏赐徐世勣姓“李”,改名李世勣,命他镇守虎牢(河南)以东的所有州县。
李密骄贵日久,又自负归降之功,总觉得朝廷对他不够礼遇,常郁郁不乐。唐朝的国宴大典,让李密负责膳食,他深以为耻,于是假意向唐高祖献策:“臣空蒙陛下宠爱,安坐京师却没有功劳。河南之众都是臣昔日的部下,臣愿意前去招抚他们,然后攻取王世充以报圣恩。”高祖早就听闻李密旧将大多不愿依附王世充,欣然允诺,但朝中大臣都不同意:“李密狡猾无常,放他离去等于纵虎归山。”
高祖说道:“帝王自有天命,如果他真要背离而去,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正好让他和王世充鹬蚌相争,朕则坐收渔翁之利。”于是派遣李密前往河南,临行前,赐酒给他说:“咱们共饮这杯酒,就表明是同心,希望吾弟建功立业,不要辜负朕的好意。丈夫一言许人,当值千金。很多人坚决反对你前往,但朕对你推心置腹,不是他人所能离间。”李密受命再拜,高祖任命王伯当担任李密的副使。
出发没多久,军中长史就密奏李密要造反。高祖也有些后悔,于是下旨安抚,命令李密留下军队自己先返回朝中,说对他另有安排。
“无故召我回朝,必是之前说的那些反对我的人起了作用,我如果回去,必无存活可能。不如攻陷周边郡县,收拢士卒粮草,北渡黄河去依靠李世勣,诸君认为如何?”
身边人说:“陛下十分厚待您,且现在天下统一才是大势,图谶预言都说‘李氏将为王’。您既已投降为臣,又生异心,恐难为天下所容。且咱们这边早上反叛,唐军晚上就能赶到,就算攻陷郡县,哪有时间去筹划呢。不如暂且接受诏命,表明忠心,再慢慢等待时机吧。”
李密怒道:“李渊姓李,我同样姓李,都符合图谶的预测,怎知我不是真命天子?而且我一个功臣,却管理膳食,如何能忍?纵使李渊将来占据大半个天下,太行山以东还是我的,天予而不取,势必受制于人。”
手下苦苦劝谏:“现在海内分崩离析,枭雄人人都想自己称帝,谁会主动拥戴您呢?而且翟让被杀后,人们都说您忘恩负义,谁又敢将兵马交托给您呢?忠言逆耳,若不是受您大恩,谁会冒死劝谏呢?希望您仔细考虑。”
李密大怒,挥刀要砍死劝谏的人,副使王伯当等人坚决求情,才放了他。王伯当也劝李密不可妄动,李密始终不听。王伯当叹道:“胸怀大志,不因存亡而改变心意。李密就是为争夺天下而生的,成也凌云之志,败也凌云之志。伯当只有与他同生共死,但只怕终究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李密因而斩杀使者。第二天一早蒙骗县官说自己奉命返回京师,让家人暂时寄居在县里。然后选拔骁勇数十人,身穿妇人衣服,头戴障面巾,裙下藏刀,装作是自己的妻妾,趁机攻下了县城。掠取县城钱粮兵马后,直走南山,越过险要向东而进,派人通知前方旧部前来接应。
当地行军总管盛彦师得知后,笑道:“李密虽然勇猛多奸,但我盛彦师必能砍下他的头。”于是带着几千士兵越过山南,占据险要路径,命令弓箭手在两旁高地埋伏,刀盾手埋伏在下面溪谷,下令说:“等贼人走到一半再进攻。”
“李密明明要去洛阳,咱们为什么进入山地?”有人询问。
“这是他故意放出的风声。李密其人诡计多端,假意去洛阳,实际上是想出人意料地逃往襄城(河南),他的旧部张善相就在那里。只要他们走入这个谷口,我军就从后方追击。这条山路又狭窄又险峻,一人从后面抵住,敌人全军都不好使力进攻。现在咱们先行进入谷口,擒他必矣。”盛彦师气定神闲地说。
李密穿过陕州(陕西)后,自以为安全,拥众慢行,果然越过山南而出。盛彦师两面夹击,李密首尾断绝,不能相顾,最终和王伯当都被盛彦师所杀,首级送往长安。
盛彦师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物,论权谋更是差李密甚远,但在这关乎成败生死的一战中却改变了历史,为什么?因为李密急功近利,逆势而行。当时的情境明显不利于反叛:百姓人心思治,唐朝上下安定团结,周边郡县武装完整,李密手中没有兵马。但他却十分急于求成,分析他的心理,可能觉得这是自己成大业的最后机会吧。还是应了那句“胸怀大志,不因存亡而改变心意”,李密这辈子因之而生,因之而死。
李世勣在黎阳(河南),高祖派人将李密的首级拿给他,并告知反叛的情形。李世勣伏拜嚎哭,上表请求能为李密安葬,高祖诏命将尸身交给了他。李世勣备行君臣之礼,盛备仪卫,全军都穿着白色丧服。李密平时深受将士爱戴,许多人为他痛哭到吐血。
王世充将隋朝名士都纳入自己麾下,总揽朝政,事无大小都要向他禀告。在府门口立下三个牌子:一求有文学才识之人,二求武勇智略之人,三求身有冤情之人。于是每天上书陈情的人很多,王世充都亲自接见,殷勤抚慰,收获了许多人心。后来大家发现他说多做少,渐渐不再上书。皇泰主知道他有反叛之心,但也没有能力去制约他。
马军总管独孤武都是王世充的亲信,步兵总管崔孝仁对他说:“王世充只会施些小恩小惠去讨好手下那些愚蠢之人,为人狭隘卑鄙,贪婪残暴,哪像个能成大事的?图谶文字都说李氏当拥有天下,现在“唐”兴于山西晋阳,拥有关中全部土地,军队所至,没有不受欢迎的。且唐王待人真诚,不念旧恶,各路英雄纷纷归附,咱们不如也去归降吧。”独孤武都听从了。后来事情败露,王世充将他们全都杀了。
王世充进攻谷州(河南),任命秦叔宝、程咬金为将军,十分厚待他俩。但二人厌恶王世充的为人,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公气量狭小,没有诚信,并非明主。”于是和唐军交战时,二人领着数十骑,到阵前下马叩拜王世充道:“蒙受您的恩遇,本应好好报答。但您性情猜忌,喜听谗言,不是能托付之人,请允许我们就此拜别。”说完跳上马背,投降了唐军,李世民素闻他俩大名,引为左右。一起投降的还有罗士信和李君羡。
窦建德和宇文化及连续交战,打败了宇文化及,将他逼回了聊城(山东)。窦建德四面猛攻,守城将领支撑不住,开门投降。窦建德入城后活捉了宇文化及,然后去谒见萧皇后,说话都自称为臣。穿上白色丧服祭奠炀帝,哭得特别伤心。收好隋朝的传国印玺以及车驾仪仗等器物,最后将宇文化及和其同党在百官面前处死,首级悬挂军门之外。
窦建德每次攻克城池,得到的资财都拿来分给将士,自己丝毫不取。平时只吃菜蔬和糙米饭,很少吃肉,妻子穿得也都是简陋的衣物。打败宇文化及后,俘获仆人上千,全部遣散。有不愿意留下想前往关中或洛阳的人,也听之任之,还供给他们路上的口粮财用,派军护送出境。然后送信与王世充结盟,上表给皇泰主,皇泰主将他封为了“夏王”。
王世充暗中让依附自己的文武官员上不断上奏,催促皇泰主禅位于他:“天命无常,王世充功德隆盛,希望陛下能依从当年尧舜禅位的做法,成为一段佳话。”
皇泰主气得拍案大呼:“天下,是我大隋高祖的天下。假如国祚未亡,你们这些话就不应当讲,假如真要亡我大隋,又何须朕禅让?你们当中,有多少都是朝中的老臣、旧臣,有多少是身居高位的重臣,你们尚且这么说,朕还有何希望?”面色严厉,满朝文武紧张得汗流浃背。退朝后皇泰主偷偷跑到了太后那里默默流泪。后来王世充还是派人伪造了皇泰主的命令,禅位给了自己,将皇泰主幽禁了起来。
619年4月,乙巳日,王世充即帝位,国号“郑”,改年号为开明。
窦建德听说王世充废了皇泰主之后,立马和他断绝往来。自己也开始设立天子仪仗,出行都会清空道路,警戒严备。
王世充每次上朝,言语重复,思绪紊乱,把百官弄得疲惫不堪。礼部尚书裴仁基父子颇有威望,受王世充猜忌,于是密谋刺杀王世充,重新尊立皇泰主。事情泄露,被夷灭三族。手下对王世充说:“他们之所以谋反,是因为皇泰主还健在,应趁早将他除掉,以绝众望。”王世充听从了他的建议,下令赐皇泰主毒药。
死前,皇泰主焚香礼佛,说道:“愿自今以往,生生世世,不复生在帝王家。”说罢将毒药一饮而尽,结果没死成,执行官只好又找来一条布将他勒死——和隋炀帝同样的死法。
长安官员安兴贵的弟弟安修仁,是凉王李轨手下的部将。安兴贵上表希望能去游说李轨前来归降。高祖说:“李轨仗着军威,勾结吐谷浑、突厥,朕兴兵攻打都未必能取胜,你如何用口舌就降服他?”安兴贵请求再三,高祖才答应排他前去。
安兴贵抵达武威(甘肃),对李轨说:“凉州不过方圆千里,土地贫瘠,百姓穷困。而大唐兴起于太原,得到关中,进据中原,战必胜,攻必取,此乃天助,非人力所及。如果您能献出河西,则是顺天而为,将来能够既得富贵,又取功名。”
“凉州河山坚固,唐虽强大,能奈我何?你居然敢替唐来做说客?”李轨怒道。
安兴贵赶忙解释:“臣全家都在凉州,世代为豪门望族,弟弟又是陛下您的亲信,荣华富贵都是您给的,我怎么可能归附唐呢?只是将想法说出来,是非对错全由您决定。”
说完便退下和弟弟安修仁商议,暗中结交外族蛮兵攻打李轨,李轨出战失利,退守城中。安兴贵对众人说:“大唐派我前来诛杀李轨的,谁敢帮他就夷灭三族。”城中百姓争相出城投降,李轨无计可施,最终兵败被俘,河西全部平定。
这一战可以说是唐朝最早的“一人平定一城”,之后还有数次类似的壮举。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翻翻历史,这样的英雄还少吗?
七月,唐朝开始设立府兵十二军,以天上星辰为名。每军设置将军、副将各一人,以素有威望之人担任,平时督导耕种,战时督导行军。唐朝逐渐兵强马壮,所向披靡。
高祖派遣李靖进攻南梁萧铣,李靖到达峡州(湖北)后受到南梁军队阻挡,久久不能前进。高祖恼怒他延误军期,加上对他一直以来的成见,暗中下令刺史许绍杀了他。许绍爱其才能,接连向高祖求情,才赦免了他。这是李靖第二次从高祖手中死里逃生。
易州贼帅宋金刚,善于用兵,为窦建德所败,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早闻其名,特别高兴能将他纳入麾下,将军事全部交给他掌管,还把一半家财分给了他。宋金刚献策刘武周向南争夺天下,开始进攻山西各郡。刘武周迅速攻破了介州(山西),高祖立刻诏令周边守军进攻他,又被打败。高祖因为刘武周的进犯而担忧,右仆射裴寂请求率军抵抗,于是任命他为晋州行军总管,征讨刘武周。
尚书刘文静,最早提出起兵建议并迎立高祖之人,自以为才能功勋都在裴寂之上,官位却低于他,常愤愤不平。每次朝廷议政,必与裴寂唱反调,多次侮辱欺凌他,曾喝醉后拔刀砍柱子说:“看我早晚砍下裴寂的头。”高祖深知他的不满,对他也很不满。
刘文静有个小妾一直不受宠,后来竟密告他造反,高祖顺势将他交给有司治罪,让裴寂来主审。向来实话实说的直臣李纲、萧瑀都上奏说刘文静根本不会造反,李世民也坚决为他辩护:“最早在晋阳,确实是刘文静先定好非常之策,我们才告知裴寂的。现在二人地位待遇都相差悬殊,刘文静心有怨恨是正常的,但怎么会因为这点事造反呢?”裴寂对高祖说:“刘文静才能卓著,但性格粗鄙凶暴,留他必为后患。”高祖一向和裴寂亲善,沉默思虑了许久最终同意:“刘文静分明是想要造反,理应判罪处死。”可怜刘文静,本应作为“开国功臣”光荣而活,结果成了“判国逆贼”窝囊而死。
但这件事可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高祖明明知道刘文静不会造反:首先,兵马在哪?没有军队如何造反?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任何刘文静的募兵行为,再说他要真有那个带兵打仗的实力,在太原做县令时就自己干了,何必鼓动高祖起兵?且当时唐朝在关中根基已稳,百姓爱戴,精兵猛将也多,刘文静作为一个管理户籍的尚书跑去造反不是送死嘛。
至于为什么杀他,还得从唐朝内部讲起,任何政治团体都是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李”家朝廷也不例外,暗中涌动着两股势力,相互冲击,那就是“得天下派”和“取天下派”。高祖李渊就是“得天下派”,这也成了他最大的软肋,根本原因就是他心里清楚——这个天下不是他“取”来的:起兵全靠李世民的逼迫,刘文静的献策,他俩才是“取”天下的功臣。而畏畏缩缩的李渊,未曾主动做过什么决策,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丰功伟绩,天下却最终被他“得”到。所以作为“得天下派”的李渊、裴寂,包括日后的李建成、李元吉,内心是不踏实的,因为他们清楚夺“取”天下的不是他们。于是对“取天下派”的威胁感就越来越重,敌意也越来越大。所以当刘文静带着“取天下”的不满来到李渊面前时,点燃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积压的那团火。而李渊就是要通过对刘文静的制裁,敲山震虎——震的其实是背后的李世民,要让他知道我李渊还是大唐的主君,还是你老子。就算你功高盖世,也不能乱了君臣父子、主次先后之纲常。
可惜,历经此事的唐朝,内部斗争也没有缓和,最终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冲突和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