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陈到当即领命。
姜维是诸葛亮亲自提拔的人才,而且作为统帅三军的帅才来培养的接班人,重要性不言而喻。
姜维此时正在上庸城内安顿兵马,清点战场,收集散落战场的器械,掩埋双方阵亡将士的尸体,将缴获的物资、甲胄、兵器收拢归库。
他的性命存亡,直接关系到北伐的后续,作为丞相的唯一传人,姜维的安危也时刻牵动着诸葛亮的心绪。
不仅是诸葛亮着急,就连永安督陈到也是同样急迫的心情。
陈到虽然身体旧伤未愈,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派遣永安城内剩余的白毦军出动。
姜维之于诸葛亮,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而姜维之于陈到,更是是救命之恩。
早在永安之战,姜维布衣泅渡、踏江驰援,在此之后,陈到更是借助姜维之手,铲除了豪强蹇氏,剪除心中一大痼疾。
所以,陈到与姜维的关系,亦是深入骨髓。
陈到眼神坚定地下令:
“白毦军,即刻出发。”
军营之中,号角声声,白毦军挥舞的戟刃闪烁着冷光,奔赴前线。
如今,已经是深秋时节,按照惯例,战火渐消,还民以安,然而,曹魏在荆北的布局,以及陆逊的插手,使得这个秋天并没有如期来临的宁静。
局势的动荡,使得全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荆北战场上,更准确的说都聚焦在九口山下。
曹魏的徐晃在上庸城大败,只能途径房县道退回襄阳。
徐晃的必经之地,就在九口山下。
东吴的陆逊则在九口山下设伏,酝酿着天大的阴谋,只是所图为何,尚不为人所知。
可以说,三国的风云局势,全都汇聚在这九口山之中。
九口山,山如其名,山势陡峭,九座山峰犹如九口宝剑一般,高耸入云。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傅佥望着高耸的九口山,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傅佥遥望这九口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杂感交织。
“丞相的命令已至,我们且观陆逊的兵马,决不可轻举妄动,援军随后即至。”傅佥手持丞相所赐信物,低声叙述。
傅佥虽是中郎将,身份尊贵,但其所率部下僅有千人,相较之下,陆逊的军队浩如烟海,似乎难以匹敌。傅佥的脸上虽带有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决。
“为今之计,唯有静待良机。”
傅佥低声说道。
深秋的季节,山林间落叶飘飞,秋风瑟瑟,悠悠的声音与飘动的叶片,交织出深秋的凄凉。
傅佥的父亲傅彤,随先帝南征北战,终在夷陵英勇献身。
陆逊正是元凶之一,他不仅是东吴的都督,更是傅佥的杀父仇人。
复仇的思绪,在傅佥的心中深深烙下痕迹。
复仇乃春秋遗风,《礼记》中更有“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的记载。
自汉代开启独尊儒术的风潮以来,百家争鸣被罢黜,《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也成为了天下的学子修习冶学的必备书目。
更何况,傅佥与陆逊,不止是杀父之仇,更是国仇家恨。
夷陵一战,先帝精兵损失殆尽,死者无数。
回想起夷陵那场烽火连天的战役,先帝带领的精锐军队损失殆尽,死者无数,那场惨烈的战斗震撼了每一位参战者的心灵。
那是一场摧心刻骨的战争,双方将士众多,蜀汉在战斗前期派出了吴班、冯习、张南、傅彤、马良等人,后期则有沙摩柯等五溪蛮夷加入。
而孙权则派出了右护军陆逊担任大都督,他统帅着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人,诸葛瑾、骆统、周胤等人配合侧翼,他们在夷陵与蜀汉军队展开了残酷的激战。
这是一场血与火的交织,夷陵的火焰,燃烧了蜀汉的希望,也干涸了一代人的血液。这是一场血海深仇,是无法抹去的恩怨。
然而,在如今这样的局势下,傅佥不能报复,不能杀他以泄心头之恨。他的内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无法宁静,只能忍受着这痛苦的煎熬。
……
陈到率领白毦军从永安城出发,帐下精锐倾巢出动。
永安乃巴蜀重镇,又名白帝城,即先帝托孤之所。
如今再度出兵,却别有一番滋味。
“丞相,您怎么也跟来了?”
陈到惊讶地看到,诸葛亮的车辇竟随军而出。
“如今战场的局势,全都汇聚在九口山一带。将士们在前线奋勇厮杀,我身为丞相,却枯坐城中,实属不妥。”诸葛亮抚扇说道。
“但是……”陈到依旧犹豫,“永安城内防守空虚,若被敌军趁虚而入,后果堪忧。”
诸葛亮淡然一笑,看透了一切。
“荆北战场的核心,在于上庸和房陵。现在陆逊的军队已经暴露,他们不可能突然出现在永安,调虎离山必不可行。所以,我们可以安心地调度兵力。”
他接着道:“陆逊深入魏国腹地,身为西陵都督,一万兵马已经是他的全部力量。他不可能再有分兵之力。如果真有小部队,那也只可能在九口山的侧面战场上进行侧翼骚扰。”
诸葛亮洞悉了整个战局,还未交战,他就已经预见了陆逊的全部布局。
诸葛亮羽扇纶巾,恍惚间有些风姿绰约,虽已不惑之年,却犹有卧龙之姿。
“丞相,全依丞相所言。”
陈到躬身一礼,自知诸葛亮算无遗策,全心全意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再无任何反驳。
陈到是军中宿将,又是四大都督之一,心里门清儿,当然知道诸葛亮话语的分量。
经过数日行军,跋山涉水,白毦军终于在开战的前夕,赶在徐晃与陆逊交汇之前,到达了九口山下。
九口山在这一刻,宛如三国群雄的逐鹿之地,可谓是风起云涌。
曹魏有征东大将军徐晃,位高权重。
东吴有前大都督、现任西陵都督陆逊,谋略超群。
季汉则更是重量级,不仅有永安都督陈到,甚至诸葛亮也亲至。
兴云际会,风虎云龙。
诸葛亮的到来,无疑给傅佥注了一计强心剂。
“丞相,都督,你们终于来了。”
傅佥潜伏于九口山中,盯着陆逊的动向,已有数日,始终不敢有任何行动,生怕败坏了大局。
如今看到了诸葛亮和陈到,心中大喜,连忙给二人作揖。
陈到心急如焚地询问傅佥,“子言,九口山的战局如何?”
傅佥没有绕弯抹角,直接说道:
“战争已经打响了。”
“啊?”
陈到如遭雷击,震惊地问道,“已经开战了?我军的伤亡情况如何?”
陈到深知,傅佥手下的兵力,虽可伏击徐晃,但与陆逊的上万大军对垒,绝无胜算。
“都督想多了。”
傅佥摇了摇头,指向山谷后方。
“这场战争,并不是我们挑起的,而是东吴与曹魏的战争。”
局势豁然明朗,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
“陆逊与徐晃,开战了!”
诸葛亮立即醒悟,心中长舒一口气。
此前的种种疑惑,都在此刻烟消云散。
陆逊在此时与曹魏选择开战,毫无疑问是一种示好的举动。
吴国与曹魏交恶,自然会和季汉交好,吴蜀联盟依旧能维系着以前那样运转。
这对于迫切需要安稳局势的季汉来说,属实再好不过。
“陆逊竟然没有坏心眼?”陈到大为惊讶,不禁惊叹出声。
在此之前,陈到与丞相的种种猜测,都是基于最坏的打算做出的决定。
此刻拨云见日,简直喜不自胜。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嘴角升起一抹笑意。
但随即,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
“不过……”
“徐晃自上庸新败,迄今为止不过五日,陆逊却是何时起在此伏击?我们与伯约有书信往来,但陆伯言却又从何而知,上庸的情报?”
诸葛亮挥舞羽扇,细细揣摩道。
“倘若是曹魏传递的消息,为何陆逊却在此时选择与曹魏开战?”
“倘若与曹魏没有联系,为何永安之战,东吴却又作壁上观?北伐之时,为何没有在合肥方向策应?还有那情报网,如今了无音讯,说好的互通有无呢?”
一连串的疑惑,萦绕在诸葛亮心头。
此时,却随着东吴与曹魏的开展,一切疑惑迎刃而解,犹如抓住乱麻中的线头,瞬间理清了头绪。
“原来如此……”诸葛亮眉头舒展。
“丞相,有何发现?”
陈到见状,知道诸葛亮心中有了定论。
其人开口询问,却见诸葛亮微微一笑,轻摇羽扇,竟直向山上走去。
“丞相,等等我。”陈到神情肃然,立即跟了上去。
麾下众位亲信侍从,以及傅佥等将领,也纷纷紧随其后。
众人登高而望,视线越过峭壁的边缘,掠过山谷的沉寂。秋叶如火,树影婆娑,覆盖着山林,一片金黄。
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位于众人中央,一众将领立于身后。
他们居高临下,位于山谷之上,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整个战场。
战场所有的情况,全都尽收眼底。
在山谷深处,陆逊麾下的士卒与徐晃撤退的残部正激战在一起。
尘土飞扬,剑光凛冽,血沫横飞,战况极为激烈。
陈到目睹这场激烈的战斗,惊讶地喊道:“竟然是真的……陆逊果然与徐晃交战了……”
未曾设想的局面,居然真的发生了。
“丞相,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傅佥等人询问道。
眼下的局面,虽然三国各自出兵,但宛若是曹魏与东吴的交战,而季汉,却似乎无从下手,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成为了一个局外人。
“哈哈哈!”诸葛亮从容地笑了起来。
只见他轻摇羽扇,神情自若,一切了然于胸。
“本以为东吴无人能察觉此局,没想到却是陆逊率先醒悟。如此审时度势,可见东吴并非没有能臣啊!”诸葛亮语气中充满了赞叹。
“丞相?究竟发现了什么?”陈到困惑地问道,他的眼神中满是疑惑。
“罢了,罢了……”
诸葛亮轻轻摇头,却不以为意,终究没有说出口。
他将目光投向了战场之上,众将士神情凛然,亦随之望去。
只见战场之上,吴魏激烈交战。
徐晃绝境之中,迸发出阵阵怒吼。
吴国士卒之中,一名手持短刀的将军,竟直奔徐晃而去。
“今日,且观陆伯言破阵。”
诸葛亮淡然道。
————我是了然于胸的分割线————
“九口之峻峰,孤峙壁立,武侯诸葛居轼上,亲信戎臣侍左右。高临下望,鼓声霆起,陆逊与徐晃残部交兵,震天疾呼,此乃天地悲壮歌。”——《季汉英雄传》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