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战锤在中古震旦嘎嘎乱杀

一剑之刃

https://img.ppxs5.com/05/12/770646f6bb.jpg

首页 >> 我拿战锤在中古震旦嘎嘎乱杀 >> 我拿战锤在中古震旦嘎嘎乱杀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八章:夺取玉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1280年5月,回到京城之后不久,蒙古汉兵都元帅、镇国大将军、麾下数十万兵马的张弘范便得重病,倒在床上难以起身。

忽必烈命御医前往护视,诏令停止一切外人对病人不必要的干扰,不允许朝中官员探视。

同年十月,张弘范意识到自己的病不会好了,要求从病房回到自己的旧居室,把亲戚宾客们召集来,和他们一一告别,握着儿子张珪的手,珍重地交付给他。并且说:“我当年用这剑与甲为国家的统一立过功劳,你佩带宝剑、穿戴盔甲时,不要忘记了父亲的功劳!”后端坐而逝。

忽必烈听闻后,追赠张弘范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谥武烈。

但之后没多少年,张珪及五个儿子便被元廷斩尽杀绝,女眷被奸杀或为奴。张弘范绝嗣。

1282年,文天祥被囚禁三年,威逼、利诱、亲情、酷刑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当面许他宰相高职,又被他严辞拒绝,并说:“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但愿一死!”

忽必烈无奈,答应他的请求,下令行刑前优待文天祥,给他上等饭食。文天祥让人转告说:“我不吃官饭数年了,现在也不吃。”

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态度从容,周围围观者众多。即将受刑时,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围观众人无不伤心流泪。

尹青松和张角在台下看完行刑过程,不禁摇头叹息。伸手一张,一块泛着乳白色光芒的玉牌落在手中。

这十年来,张角传道效率非常高,华北已经遍布太平信徒,这给尹青松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再走出城池后,眼前的灰雾都被自己信徒们身上的白光驱散,再加上足够的能量储备,让他可以离开邢州,远来京城送文少保最后一程。

接着,尹青松便把目光瞄向了大都皇宫之内。而他的目标,则是南宋投降时献上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始于秦始皇,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秦亡之后,这方玉玺经由投降的子婴转到了刘邦手里。以后王莽、刘秀、董卓、孙坚、袁术、曹操、司马炎、石勒等纷纷对这方玉玺展开争夺,由汉至晋,从未停息。玉玺经由南朝宋、齐、梁、陈以及隋唐六朝更迭,最后在唐末群雄争夺中遗失。

此后,很多神棍借名献宝,飞黄腾达。后晋、后周都是自刻玉玺。

1005年宋辽檀渊之盟后,宋辽都想证明是中原正统,于是1021年,辽国有百姓献宝,说从家中挖出传国玉玺献上。辽圣宗耶律隆绪大喜,不但大赦天下,还乘兴写了一首《传国玺诗》: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鹿,此宝归北方。子孙宜慎守,世业当永昌。

然后大宋就很不服气,于是到北宋哲宗时,同样有人进献“宝玺”说是在挖地时发现的,宋哲宗大喜,举行隆重的庆典,还改年号为“元符”。

但大概率,这两个传国玉玺都是伪造的。

后来金国崛起,先灭大辽,得了辽国的传国玉玺。又在靖康年间破汴梁,俘虏徽钦二帝,大宋“传国玉玺”也被金国掠走。但金国只承认在辽国的才是真正传国玉玺。

1234年金国被蒙古所灭,金国的传国玉玺再次失踪不见。

1276年南宋投降献上南宋的“传国玉玺”,忽必烈不屑一顾,但尹青松却很感兴趣。

因为玉玺从来不是一块玉石那么简单,当大家都认为这块玉石就是真品时,它也便拥有了聚集国运的能力。南宋自1127年立国,享国152年,上面蕴含的国运应该也不少。

但当尹青松半夜潜入皇宫,摸到府库,拿到玉玺的时候,却不禁有些失望,因为上面的金色能量,只比冉魏那枚多了五倍而已。

尹青松一琢磨,大概明白其中的缘由了。国运这东西,并非只积累不消耗。很有可能,它拥有类似一个抛物线一般的轨迹。早期积累上升,到了国家鼎盛时期达到峰值。但国运衰减之后,便开始消耗以前的国运弥补颓势出现出现下滑,直到国家灭亡时,国运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自己总是捡国运衰亡时的玉玺,那当然没多少能量留存了。上次的冉魏玉玺,能有一条水桶粗的金龙留下,应该是石勒辛苦经营几十年,外加冉闵十战十捷打出来的一丝国运。

而南宋这个玉玺能保留比冉魏多五倍的能量,则是因为南宋灭亡的太快了。从1273年襄阳城破,到1276年就献城投降,玉玺也被收缴走。文天祥、张世杰此后四年的抗争,消耗的却是他们自己的命数。

“唉,时也,运也,命也。”

五倍就五倍吧,总算有些收获。尹青松将大宋传国玉玺带回了顺德府。

而这也给尹青松提了一个醒,以后再想获得传国玉玺,不能再选择王朝末世了,而应该在能量最巅峰的时候出手。

1293年,忽必烈病重,感叹时日不多,便准备从太子真金的儿子们中选择一个作为继承人。

这时,突然传言,有太平道人将一方玉玺献给忽必烈之孙,太子真金第三子,孛儿只斤·铁穆耳。铁穆耳又把玉玺献给忽必烈。

忽必烈一看大喜,一口咬定此物便是中原传国玉玺。认为这是祥瑞,是自己继承华夏正统的明证,不但重赏太平道人,更是立铁穆耳为皇世子。

1294年,忽必烈病逝,享年80岁。铁穆耳在老太师伯颜扶持下,成为大元第二任皇帝,太平道人献宝有功,修筑道观,允许太平道传播天下。

铁穆耳在位期间,施行轻徭薄赋政策,停止大兴土木,限制诸王势力,重修律令。任用汉臣,推广儒学。缓和外交关系,与安南、缅甸、扶桑等国交好。平定西北叛乱,使得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归附,确立元朝宗主国地位,元朝社会出现清平的局面。

但铁穆耳在位后期,毫无节制地对贵族宗戚大加赏赐,导致国库空虚。同时,铁穆耳起用、提拔大量官员,使得政府机构臃肿。由于病重,朝政实际由皇后和右丞相哈剌哈孙所控制,贪污贿赂之风弥漫,朝政日益腐坏。

1307年,正月,铁穆耳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1307年,五月,铁穆耳的侄子海山继位。海山在位不足四年,却实施了许多改革。他标榜“溥从宽大”,大范围地封官赏赐,在中书省外另立尚书省,兴建元中都,推行理财政策,发行“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强化海运,增课赋税。文化上,推广太平道与喇叭佛教对抗的同时,延续宗义自由政策,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1311年初,海山驾崩于大都,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

1312年爱育黎拔力八达继位之后,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停止浩大的土木工程,限制诸王驸马横行害民,开始编纂律令,推行“以儒治国”的政策,并在1314年施行科举。

1316年,在太史令上为官多年,主持无数工程的郭守敬,以八十六岁高龄告老还乡,回到家乡邢州顺德府。

在城门口遇到了84岁的张三丰。

“张贤弟,你可寻得长生了么?”

多年遇故知,郭守敬不禁打趣起来。

“长生如缥缈云烟,可预见却不可触摸。”

张三丰如今已在武当山立下道统。他把儒家倡导的仁义与道家炼丹的铅汞画等号,称“仙家铅汞即仁义的种子”。在他那里,阴阳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义礼智信、人体五经的肝肺心脾肾一一对应。

他在《五德篇》中说:“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心有五德,身有五经,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德包乎身,身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经,德失经失,德成身成,身成经成,而后可以参赞天地之五行”。

凭借着自己的五德学说,他已成为一方得道高人,虽未长生,却已得长生之要。

这次游历天下,回到家乡,见熟人多已去世,心生寂寥。突然遇到故友,也颇感欣喜,所以相约入城。

咸亨酒店,三楼雅间。

周老板亲自接待,将酒菜奉上,两个八十老翁兴致勃勃,饮酒叙谈。

忽然,他们从窗户里看到依然年轻的张宾和依旧保持在六十岁样貌的刘秉忠在大街上走过,周围无数百姓躬身施礼。

“这,这是.......”

张三丰愕然指着楼下的两人,有些说不出话来。

“哦,两位客官是说张通判和刘司马?他们可是我们顺德城难得的好官啊。”

周老板一边给两人倒酒,一边介绍道。

“原来长生便在眼前,我竟兜兜转转了四十年!”

张三丰恍然大悟。

郭守敬则是感叹的摸了摸自己苍白的头发,心中暗道:“恩师啊,恩师,您可骗的我好苦啊。我还以为您早已圆寂,怪不得不让我参加葬礼。”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