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完美时代

塞北寒鸦

https://img.ppxs5.com/98/fb/152d123db7.jpg

首页 >> 回档完美时代 >> 回档完美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112.开启地狱模式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陈宇的一番激励后,同学们倦怠了的上进心又回来了,而且达到了爆棚的阶段。

第二天早读课,班上的读书声都明显比之前要嘹亮许多,吓得过路的老师以为这个班的同学都发疯了!

不过陈宇仍嫌不够!

他知道大家现在的决心是真的,但也知道,这种决心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必须从外界给他们加压。

老师们都觉得学生们的课业压力够重了,所以陈宇只能自己充当这个坏人,上午课间操时分,他像个暴君一样宣布了一系列残酷政令: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全班同学集体到篮球场读书背单词;

下午4点55下课后,晚饭加适当运动压缩在30分钟内,五点半必须赶到教室,在晚读课前做半个小时题。

9点10分下晚自习后,待到10点整才能回寝室,因为进入下学期,高三教学楼和寝室楼就不再定时熄灯了,所以就算通宵学习条件也是允许的。

陈宇当然不会这么干,不过他的这些规定,也基本上把所有可能的休息时间都榨得干干净净。

这些政令一宣布,立即引发了同学们的呜呼哀嚎。

“怎么,这么快就后悔了?昨天不还一个个壮志凌云的,要拼搏到底吗?”陈宇一句反问,所有人都不言声了。

他们都憋着一股劲!

“使劲招呼吧,老子豁出去了!”

“就是干,谁怕谁啊!”

“虐我吧,把我虐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

所有人都豪气干云,场面十分悲壮,对陈宇的残酷又害怕又感激,真是:老大虐我千百遍,我待老大如初恋!

看所有人的斗志被点燃,陈宇露出笑容,感受到了当一个暴君的快感!

当然,他也知道世上很多事光凭一腔热血和努力是不够的,学校里不乏一些极其刻苦但始终成绩一般的学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真的不开窍。

所以要想全班同学的成绩再上一个水平,努力只是第一步,找到窍门才是第二步。

这些日子来,陈宇一直抽空辅导孙雨薇和冷晴,在教她们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知识点明明很简单,可对她们来说就是理解不了。

这让他很抓狂,仔细想想发现,其实怪不了她们。

陈宇反思之后发现,自己犯了“信息谬误”的错误。

什么是信息谬误?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找两个人,一个人闭上嘴哼一段旋律,让另一个人去猜。往往哼歌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哼得非常清楚了,可听的那个人却完全听不懂!

这就是信息谬误!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的人描述一个人长得多美多漂亮,可听的人却完全没有感觉,因为他没见过,脑子里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所以两人无法产生共鸣。

讲题也是一样。

因为双方的基础不一样,陈宇每次都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可别人听的却还是一头雾水,之所以会有这种差距,就是因为这道题在双方脑子里产生的形象是不一样。

发现这个思维差异后他就知道,要想跟他们把题讲明白,必须把双方的信息谬误尽量缩小。

就好比你要告诉别人一个美女有多漂亮,再多的描述也没有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看一眼。

那怎么才能缩小他和同学们的信息差呢?

基础,基础,还是基础!

到高考冲刺前,所有的高三学生都在疯狂地刷题,恨不得把所有的题型全做一遍,到了考场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难题。

这种做法不能说是错的,但不到点上!

因为题型是做不完的,尤其是理科题型,一个知识点可以衍变出成千上万种题型。

而题型千变万化,知识点却是固定的,只要把最基本的知识点弄明白了,再多的题型变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宇对复习也就有了新的思路!

重点无他,就是课本。

既然是要巩固基础知识,那么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陈宇直接制定了一个全班复习方案,暂时抛开纷繁复杂的试卷,回归到了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的课本上来。

当然,要想完成这些,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够的,毕竟他也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拔尖,物理在班上甚至连前五都排不到。

所以他找了罗宏宵、陈昊、王鸿明、赵梦等几个尖子生帮忙,按照大家所擅长的科目进行分类,罗宏宵、王鸿明物理很好,让他们把三年来的物理知识点梳理一下。

只有一个要求:越精炼越好,越通俗越好。

陈宇自己则包揽了数学一科,化学安排给了其他人。

至于英语和语文,他交给了两个课代表,让陈昊收集班上前几名的词汇成语和名人名言记录本,整理成册,并针对议论文和记叙文两种文体,分别归纳出一套万能作文模板,整理好后复印,全班人手一份。

英语也是一样。因为英语大部分都是选择题,即使不会做也可以蒙,所以陈宇的重点放在了作文上。

他让赵梦总结几套经典的作文模板,同时收集一些常用的单词和短语,用高级词汇代替常用词汇,比如用Frommypointofview代替Ithink,意思不变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迅速把作文分提高一个档次。

因为现在离高考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些东西总结出来还要背,还要消化,还要到具体的题目中去演练,所以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紧迫。

陈宇只给了大家三天的时间,好在几个人功底扎实,得到任务后立即着手准备,三天后,两份册子就发到了全班同学的手里。

一份是语文和英语的词汇积累册和作文模板,上面都是几个好学生的三年精华积累内容,只要用心背一背,作文提高一个层次不是问题。

另一份则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重点基础知识点,内容不多,理解起来也不难,但陈宇还是要求罗宏宵几个人利用起晚读课前的半个小时,几人轮流上课,帮助大家把所有的基础知识点全巩固一遍。

一开始,这个做法得到了罗宏宵等人的一致怀疑,问陈宇:“这些知识点老师上课都讲过了,而且高三又都复习了一遍,现在再讲有意义吗?”

陈宇笑道:“其实我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我觉得,学生讲课比老师讲课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更能了解,同学们的理解难点在哪里,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分析。而且都是同学,遇到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发问,比跟老师上课要自由一些。”

这个说法说服了罗宏宵、王鸿明几人,于是地狱般的监管模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复习手段,随着四月的降临,一同朝同学们碾压过来。

……

24班的反常,很快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

刚开始,大家注意到的是,这个班的同学利用一切时间学习,那精神头比起创新班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师们又诧异又震惊又欣慰,纷纷感叹,24班的成绩蹭蹭蹭地往前走,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来,老师们又发现,这个班的前几名竟然利用晚自习前的空挡,直接上讲台给同学们讲课,讲的还是最基本的课本上的知识点。

这一下,老师们可坐不住了,纷纷涌向了卢宝平的工位。

“卢老师,你们班的同学搞什么名堂?这都进入冲刺阶段了,别的班都在攻重点难点,你们班同学却带头看课本,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就是,这么搞可不行啊!我听说这是你们班那个陈宇出的主意,他也太自大了吧,就算他成绩优秀,也还不到能给学生上课的地步吧?16班的厉云杰也没看他这么干呀?”

“就是啊,再说他一个人讲课还不够,还把你们班前几名全拖下了水。现在时间这么紧张,万一这几个好苗子高考没考好,怪谁啊?”

……

老师们议论纷纷,连周光远、杨丹等几个科任老师都对此颇有异议,让卢宝平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他加入筠州中学三年,从高一干起,这还是头一年带毕业班。

从前辈们传授的经验来看,越到考前冲刺阶段,越应该是查漏补缺、专攻重难点的时候。

而陈宇的做法与前辈的经验完全相悖,理性告诉他,这么做是大错特错的,可感性又告诉他,这么做也未尝不可。

毕竟前辈的经验再好,卢宝平也没有切身体会,而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来说,基础知识的确十分重要。

从这一点上看,他还是支持陈宇的,唯一的质疑点在于,本应该在平常学习中打好的基础,到了冲刺阶段再来专攻,到底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平常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呢?

他也没有确切答案,想来,同学们的这番操作都在课间,没有占用平时的学习时间,他也就懒得管了。

把管闲事的老师们应付走,他当作完全不知道这件事,要真有效果是意外之喜,要没有效果,反正复习复习基础知识也没坏处。

卢宝平想得很开。

……

这头,老师们的议论纷纷被压了下去,那头,24班的复习却渐入佳境。

同学们经过了刚开始的不适应和心里没底后,慢慢的跟上了几个好生的节奏,对很多看起来简单和看起来很难的知识点,都有了新的领悟。

这其中,陈宇讲的数学是分数最重且难度系数最高的,而经过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之前看起来很难的内容,慢慢的也变得清晰简单了起来。

比如说最基础的排列组合题,陈宇跳过花里胡哨的插板法、捆绑法,而从最基本的“排列”“组合”两个词入手。

什么是排列,就是把一堆东西排排站,什么是组合,就是把分散开的几个东西凑在一起。

这两个词其实是相对,甚至是反义的。

搞明白了最基本的定义,至少不会在做题时把方向搞反,人家问排列种数,你算了半天算出了一个组合数,南辕北辙。

说完定理,陈宇又把最基本的计算公式写出来,像教小学生一样耐心地讲解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算,把原本死记硬背的公式,换成具象的理解灌入同学们的脑海里。

这一点也是陈宇在教孙雨薇和冷晴的时候发现的。

每次讲到某一种题型,当要用到某一个公式,他的做法不是直接把公式背出来,而是现场推导。

比如等差数列公式,他永远只记得一个求和公式,而当总和是已知数,让求公差或某一项时,他的做法是把求和公式写出来,再转换成题目所需要的公式。

这一点,和其他同学大大的不一样。

孙雨薇会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公差公式、求单项公式全部背下来,一旦要求某个问题,立即调出相应的公式。

这么做看起来效率更高,可实际上只能做一些基础的傻瓜题,一旦题型变化或者与别的知识点结合,她就傻了眼。

归根结底,还是对公式只是死背,而并非完全理解。

陈宇明白了这一点,才会在讲课时特别注重帮助大家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让大家背,而是告诉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这个公式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旦把最基础的公式理解透了,相应的拓展公式也就一通百通,面对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就不会心慌意乱、无从下手了!

虽然陈宇这么做只有七八分把握,但很显然,在同学们身上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别的不说,就说陈宇再给其他人讲题时,明显能感觉到他们能跟上自己的思维了,不至于自己讲得头头是道,对方听得一头雾水,两人根本不在一条线上。

罗宏宵、王鸿明几个人听了他的课,也纷纷吸取经验,把这些方式用到了自己的课上。

可喜的是,陈宇发现自己听完罗宏宵讲物理课,很多之前会搞混记岔的物理知识点,也慢慢地理顺了。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物理思维重新建立的一个过程,但很明显,同样是电磁场题型,之前做得非常费劲,左手定理右手定理怎么也搞不明白,现在至少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向,不至于绕来绕去把自己绕晕了。

同学们看到明显成效,自然喜不自胜。而一连两次模拟考,班上同学的分数都有明显提升,越发证明了陈宇的办法的确奏效。

尤其是4月底的这次模拟考,全班65个人,有39个上了500分,连孙学军都考到了470多分,这是他在半年前想也不敢想的分数。

如果按去年的分数线,全班有62个同学都过了三本线,这对于有小半花钱买进来的对比班来说,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成就了。

之前说风凉话等着看热闹的老师们,这下全都闭上了嘴!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