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之少平的奋斗

狐影孤航

https://img.ppxs5.com/a4/bd/5c81930a85.jpg

首页 >> 平凡的世界之少平的奋斗 >> 平凡的世界之少平的奋斗最新章节(目录)

123章 激荡大时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少平直接找了系里,申请参与社会实践,为此,他直接拟了一个课题:渭北高原水土治理。

“你说你不上课,去研究那个……水土?”

“嗯!”

“一个人?”

“现在是一个人。”

“话有未尽之意,你意思是以后会人多?”

“我没说,这也不是重点啊。”

“你怎么让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件事呢?”

少平早有准备,拿出了原西县测调报告,加上了一份“关于水土治理和农村生产生活关系的猜想”,一并递了过去。

“哟呵,看来是早有准备……我看看啊……嘶,这是你做的?!”

“严格来说,是我和一帮高中同学一起做的,测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开始,现在基础已经打下了,进行研究正当其时。”

“事倒是个好事,可你的学习怎么办?”

“我找老师列个书单,期间自学,期末回来参加考试,保证过关。”

“还挺自信?!要是人人如此,还要学校干什么?同学,学校要对你负责,你也要对自己负责。”

“其实,我也想知道学校在干什么?学校对学生是不是负责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我对自己是负责的。”

“话里有话?”

“老师,你又扯远了,现在说的是我参加社会实践的事。”

“那个……我暂时不能答应你,等着吧,学校研究一下,再答复你。但你要把刚才的话说完……”

“那,王老师,咱哪说哪了,出了这个门,我绝不会不承认自己说过这后面的话,而且,你还要答应我,在社会实践方面,要尽力帮我促成。”

“行,行,你先说……”

“好吧,王老师,说实话我失望了,对同学们失望,对学校也失望,就拿最近图书馆丢书一事来说吧,虎兕出于狎,谁之过?谁丢了书谁负责就是,现在可好,老师当侦探,学生人人自危,嫌疑人没有根据的相互猜疑,搞的有的同学神经都错乱了,这是学校?”

……

“你是因为这些才申请外出的?”

“怎么可能?!我好容易考上大学,来学校是学知识的,怎会因这些惩罚自己。那个课题,也只不过是给自己施压,逼自己努力学习罢了,王老师您是前辈,肯定知道书到用时学起来才会更有效率……”

“你还是有所保留,好吧,你回去先等消息吧。你们这一代学生啊,经历太不正常了,学生是,老师也是,唉……不管怎样,谢谢你的提醒啊。”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

“学校原则上同意,不过不是你一个人,是一个课题组……”

“啊?”

“而且,一个学期最多给你两个月外调时间,每期都要有具体的分解课题,有事前申请,有结果报告。”

……

“那是谁带队?”

“杨老!怎样,还满意吧,由他把关,就是学校对你的负责。”

“噢……那行!我谢谢学校。”

杨老,太熟悉了。

前世自己学习的很多资料,都是出自此人之手,只不过无缘见面罢了。

而且只是把关,那就好,自己的自由度还是有的。他已经想好了,用这段时间把前世的一些成果放出来,学术出名;同时,锁定几个行业,为以后的事业做前期铺垫,争取先发优势。

一九七八,激荡四十年的开端。

这一年之前,整个国家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体,无论农业还是工业,所有的生产和物资,全部由国家调控和分配。

从这一年开始,“市场经济”开始被正式的提了出来,整个国家像一列正在变轨的火车,不可避免的会伴随着钢轮摩擦铁轨,发出刺耳且巨大的声响。

不过,在这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此时火车上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听到,只有火车头里的司机和极少数的精明乘客意识到了。

这极少数精明的乘客里,就有日后电脑行业的领跑者,那个以后的商业大佬刚三十四岁。

这一年开始他还在科学院计算所担任工程技术员,这年底,重要报纸上的一篇关于“如何科学养猪”文章让他激动不已,因为他从里面读出:风向要变了!

也是这一年,另一位大佬,年仅三十三岁的任老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

六千人的大会,年龄三十五岁以下的,仅有一百五十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任老因刚刚获得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而受邀,十年之后,他去了南方,以两万元资金创业,打造出了一个市值万亿的华为。

还是这一年,相比前一年的仓促,高考真正全面恢复,六百一十万人报考,最后录取了四十点二万人。

这里面有——

现在的铁路工人,二十年后招商银行的大佬马蔚华。

平京一七六中学的老师,六年后创办四通公司的段永基。

川蜀以后的全国首富刘家三兄弟,不幸的是,因为出身原因,过了分数线的他们并没有被录取,三人无奈之下,办了一个小养殖场,二十年后,小养殖场成了希望集团。

考进华南理工大学的三个同学,黄宏生创办了康佳,陈伟荣创办了创维,李东升创办了TCL。

……

还是这一年,川蜀另一位奇人马上就要出狱了,他很快就创办了一个销售部,日后成长为南德集团,完成了用罐头换飞机的壮举。

还是这一年,日后奶制品行业大佬的养父去世了,他接班当起了养牛人。五年后去一家奶制品当刷瓶工,十六年后,他当了老板,蒙牛正式启航。

还是这一年,改革春风还没有吹到的南方鹏城,某个建筑工地的竹棚里,二十七岁的王大佬,还是每月领四十二元的工资的粤省铁路局工程五段的排水技术,兼职业余文艺青年。

日后,他创办了一个有名的地产帝国,给无数家庭提供了没有牲畜恶臭,没有蚊虫叮咬,但却昂贵无比的房子。

还是这一年,皖省凤阳小岗村,华夏伟大的农民又做出了一个新创举,机缘巧合下,引爆了一场宏大的农村改革,并迅速蔓延至全国。

与他们不同,数百公里之外的苏省华西村,与小岗村单干思想不同,他们走向了集体式的民间公司模式。

固定资产一百万,银行存款一百万,还有足够全村人吃三年的粮食,而这其中,就有一直不敢声张,背地里搞的小工业在起作用,它成了日后乡镇企业的开端。

所有这些人,他们聪明、勤奋、上进,在华夏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他们如同野草一般生命力旺盛,只要稍稍给一点点阳光和雨露,他们就会抓住机会,冲出泥土,然后迅猛而卖力的成长。

同样是这一年,国家领导人开始频繁出访,为发展经济开路护航,“让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的理论被正式提出,大量被列举的城市之中,鹏城被放在第一位。

招商引资被正式试行,中粮和一个叫亨达的美国人签订了一份协议,可口可乐被获准,于次年一月一日首次正式来到华夏。

这样的大时代开端,相比那些先行者,少平的起点可不低,至少他能动用的资金,比当下那些人的总和还要多。

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怎么能安然呆在学校里呢?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