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2的成功主要还是基于对苹果二代电脑的完全兼容,继承了苹果二代电脑上的庞大的软件库。
并且它在完全兼容苹果二代电脑的基础上还大幅度提升了性能以及提供了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并且华兴电子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上还提供了完全图形化操作的WPS办公软件系统。
MATE2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相对于丽莎电脑和之后的麦金塔电脑而言,MATE2的整套办公解决方案的价格要优惠很多。
相对于IBMPC其继承的苹果二代电脑软件库就是其最大的优势,至于价格则是排在第2位的。
虽然说MATE2让华兴电子站在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技术前沿,但是由于其是香江电脑生产厂商的原因,在欧美市场上的技术接受度相对立邦市场而言就差了许多,其市场占有率才达到了两层多一点。
虽然其有着众多的竞争优势,欧美市场上的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相信牙美利尖的计算机生产厂商所生产的个人计算机。
华兴电子的MATE2在立邦市场上之所以能够占据60%的市场份额,完全是因为MATE2能够原生的支持日文。
相对于欧美生产厂商而言,华兴电子本来就是华夏的计算机生产厂商。因此他在开发系统的时候就很注意系统的多语言支持问题,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大中华文化圈内的中日韩语言文字支持。
并且在之后编码的编制过程中还加入了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圈国家的文字支持,通过统一的编码使得MATE2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编码支持下显示并处理整个东亚的多种语言。
当然完美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有完美的结果,出于某些考虑蒋湾还是继续采用了GBK编码方案,华兴电子出于市场的考虑在MATE2的多语言选择支持向上可以直接选用GBK编码方案,算是照顾到了蒋湾政府的面子。
但是在私下,大多数蒋湾公司使用MATE2电脑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把系统语言选择为CJK编码,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跨国公司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cjk编码。
而跨国公司又与岛内的许多公司有着合作关系,经常需要交换些文件,因而就带动了岛内许多公司也选择了cjk编码。
因为原生的语言支持和完善的WPS办公软件,MATE2电脑在亚洲的多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7成,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9成。
可以说从mate2开始,亚洲算是成了华兴电子的基本盘。
在这几年华兴电子并没有醉心于mate2电脑的成功,它下面的开发部门日以继夜的加紧研发MIPS芯片。
在这几年里相继开发成功了32位的麒麟一代芯片和64位的鲲鹏一代芯片,不过限于内存及其它零配件,华兴电子在开发个人计算机mate系列的时候完全是基于麒麟芯片进行开发。
至于64位的鲲鹏芯片这对于华兴电子用作了泰山工作站和河图超级计算机的开发。
要说MATE2还算是勉强挤入欧美市场的一流梯队的话,那么MATE2后面的各个升级小款这是让它站稳了欧美市场的第一流梯队。
等到华兴电子的MATE3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强大的32位鲲鹏计算机芯片和已经打磨完善的LIUNIX系统则完全让欧美市场上的用户唱起了征服。
当然严格的来说MATE3的成功还得益于它有着相对于同时代其它32位计算机而言庞大的内存,可以充分发挥32位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华兴电子之所以敢给MATE3配上大量的内存,完全得益于已经独立出去的华芯国际集成电路代工厂生产工艺的大幅度提升。
当然华芯国际生产工艺的提升离不开余元浩暗中的帮助,为了强行提升其生产工艺水平,余元浩把不少的生产工艺发展方向暗示给了下面的工艺开发人员,并且在开发下一代光刻机的时候还直接提供了现成的光源组件。
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多方面帮助之下,到1985年的时候华芯国际的生产工艺可以说是领先同时代的其他生产厂商5年左右的时间。
实际上准确的说来,自从1982年的时候华芯国际的工艺水平便已经是世界一流啦,只是限于产能有限和前期必要的磨合及人才培训才没有取代立邦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内存来源。
在1983年到1985年期间,华芯国际除了在发展技术的同时还一直在扩张产能,如果不是为了维持高额的利润及从其它公司获得必要的专利技术,到1985年的时候其内存市场占有率肯定不会止步于50%这个水平。
为了让MATE3电脑获得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华芯国际与华兴电子内存结算价格做了相对于其它采购商而言大幅度的让步。
有了巨大的硬件优势的情况下,MATE3电脑虽然芯片与MATE2电脑并不一致,但是通过虚拟机还是实现了软件兼容,并没有像苹果公司那样把苹果二代和丽莎电脑麦金塔电脑那样弄成完全不兼容的体系。
在有着巨大的硬件优势和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巨大的诱惑终于战胜了欧美市场用户心中的偏见,MATE3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在32位个人电脑里最终占得了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