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雪豹导弹

https://img.ppxs5.com/f7/29/d74d7560ff.jpg

首页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第434章 王宏宇指点孙传庭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朱由校已经成长为一位尽责的皇帝。

王宏宇从天津南下,英国公也在南直隶一带,很明显大明这次除了军事上的行动,在政治和经济上也要让江南再次振作起来。

江南工商业比较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错,一些纺织、陶瓷、紫砂壶作坊比王宏宇的家具作坊规模还要大。

但是许多都是家族垄断。

晚明的家族垄断有他的好处,但也有很明显的问题。

一不交税、二技术为私密、三官商一体化、四扶植代理人、五私养大量人口。

就这五点影响就很不好,还不算盘剥雇工、私养大量人口、产品囤积抬价、制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舆论......

总之,目前这个局面算是野蛮生长。

朱由校在看到京城出版、煤炭、钟表、自行车以及枪炮等产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后,期待江南能搞出更大规模的产业发展。

朝廷为江南提供了安全与良好的交通和秩序,相应的产业自然该有税收。

但这件事就触碰到了一批反对者的利益。

“皇室太贪婪了,被武勋引着要与民夺利。”

“天启皇帝还是太年轻了,耳根子也太软。”

“这回英国公、定远侯都南下,就是要拔了士大夫的根。”

京城渐渐出现各种谣言。

虽然一批新学学子和比较进步的传统学子都很厌恶这样的谣言,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被影响。

孟彪、魏良卿这边则是“用魔法对付魔法”。

他们则大搞另一种谣言,说是一批士大夫因为走私货物,尤其是跟后金、倭国和尼德兰有走私贸易,所以专门诋毁前线将士。

听到这些行为,绝大部分人都很生气。

前线将士驱逐倭寇、流血牺牲,还开拓宝岛与新加坡,带回来大量廉价大米与水果,结果被一些士大夫背后打黑枪。

太可气了。

两种舆论争斗起来,渐渐泾渭分明。

普通百姓不论是出于实际利益,还是朴素的感情,都希望大明与华夏更好,出征的武勋和将士都是值得尊敬的。

那些唯恐自家产业被收税,强烈抵制外人介入自己家族产业的人,终究是百姓中的极少数。

诋毁天启、王宏宇和朝廷的舆论渐渐败下阵来,只能在见不得光的地方传播。

可是他们背后很有钱。

富商与官员的家底真的很厚,所以在他们内部圈子里,诋毁依旧不停,较量进入了新的阶段。

王宏宇沿大运河南下,路上见了一个年轻人。

“你叫孙传庭?”

“回定远侯,在下正是万历四十六年进士、商丘知县孙传庭。”

王宏宇看着面前的孙传庭,只见他面容祥和、经常挂着笑容,可是细细一看眉宇间带有一种凌厉之气,眼睛虽小却目光深邃。

这就是农民军惧怕的阎王、官场中软硬不吃的硬骨头、历史上大明最后的希望孙传庭啊......

“听说你已卸任,要到京城述职?”

“正是。”

“韩总督跟我说过,你虽是县令,但是颇有杀敌立功的志向,在对付山东白莲叛军时,做出贡献。既如此,未来应当出将入相。”

王宏宇知道像孙传庭这种人,呆在官场混那就浪费了,到地方上做事、不怕得罪人又能做出成果,这才是他的优势。

孙传庭认真回道:“这是在下该做的事,我反倒是有个问题想问定远侯。”

王宏宇微微一怔,这个孙传庭还真是比较直,怪不得会官场混不下去,回到

故乡好多年。后来出名以后,大明官场也是许多人喜欢洪承畴,却大多不喜欢孙传庭呢。

“但讲无妨。”

“辽东建奴近在迟尺,占领的辽东有我许多百姓。定远侯却要大费力气,去对付倭国和尼德兰,就算有后勤的原因,这也有点舍近求远了吧?”

孙传庭在提问的时候,就说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毫不隐瞒他对王宏宇先南后北的质疑。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看出我对后勤的考虑,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

“定远侯没回答,要先反问卑职吗?”

“哈哈哈~”王宏宇反而觉得跟孙传庭交流,比跟其他许多文官交流方便多了。

“我不是反问,而是通过这个问题,给你点拨先南后北的道理,看看你怎么思考和应对。”

孙传庭想了想,也不惧怕:“定远侯请问。”

王宏宇表情忽然严肃了一些:“我大明嘉峪关外便不是治下,北边出了大同就有许多蒙古部落,还有河套肥美却两次收复两次丢失。如今为何不收复嘉峪关外、肥美河套与近在迟尺的坝上草原?”

这......

孙传庭陷入深思。

他是山西代州人。

对边疆情况比较熟悉,深知出了太行山,外面不是什么肥美草原,而是一大片沙漠草地交替的环境。

蒙古人每年迁徙游牧,是因为一个地方的草场很快就会吃光,

“大明出了关就没吃的,必须从后方运输。这个补给线很脆弱,容易遭到威胁,就算是河套看起来丰美,也不能像关内一样每年耕种,否则就会很快荒漠化。”

孙传庭就回答的出来,也很重视后勤补给。

洪承畴就不行,本土对付流窜的农民军当然厉害了,可是出关的生活、作战经验,以及见闻就太少了。毕竟他是南方福建出身,确实对北方出关以后的情况不了解。

王宏宇对孙传庭的分析比较满意。

北方的后勤补给太关键了,在南方就可以就地耕种,就地从农村征集相当多的食物。

小冰河时期的关外......种地真是太难了。

孙传庭说道:“当年汉武帝,本朝成化帝,都收复河套却站不住脚,就是因为留的人多了就没吃的,留的少了又被敌人占据优势。”

“我觉得你应该能想到一些应对办法吧?不是靠后方运输,而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孙传庭听了以后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他还真想过。

“两个办法。”

“但讲无妨。”

孙传庭很有信心地说道:“第一,在环境险恶地区,一定要贯彻精兵战术。如我中原粮食充足地区,用兵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是环境险恶、补给短缺的地方,就要用精兵疾驰,切忌多而迟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