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负责在辽河西岸建立棱堡,利用大炮、火铳随时骚扰辽河东面建奴占领区;近几年明军对建奴作防守反击,不可主动过辽河进攻建奴。
他还支援在辽东山区打游击的张神武部,通过老谭与察哈尔蒙古商人的渠道,提供兵源、兵器、铠甲、粮食等必需品的供给。
张神武部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对建奴交通线、农耕区进行破坏、骚扰。
他早已在辽东山区建立了根据地,正在按照王宏宇给他的游击战争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与建奴周旋。
以柔克刚,阴阳消长。
张神武充分领会了后世军神总结出来的游击战争精髓,现在已经运用自如,几年来建奴后方始终不得安宁。
袁可立直接支配毛文龙的行动,辽南辽阳以南西部归袁可立指定的总兵组织屯田、建立棱堡;辽南东部靠近高丽一带毛文龙已经占领的区域归毛文龙组织屯田、建设棱堡。
鲁直总督韩浚利用山东、南直隶力量支援登来巡抚袁可立;并且切断直鲁富商与建奴商业联系,发现商人与建奴有贸易往来,按汉女干处理,没收所有资产,对参与者严格法办。
这样整体落实到位,战略战术稳步推进。
不论是拼人力、国力,还是比火器装备,明军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只要别葬送宝贵的野战兵马,别给敌人走私送粮食,努尔哈赤根本发不了盘。
......
对付南边尼德兰、倭国也要发挥整体的优势。
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八省曾经有商家、官吏与尼德兰、倭国有贸易往来者,主动去所在州县、府衙报备,终止双方贸易活动。
即日起,但凡有商家、官吏仍与建奴、倭国、尼德兰有贸易往来者,没收其全部资产,主要人员按汉女干处置,违反者严惩。
同时鼓励与葡萄牙、艾斯板鸭的贸易,从官方立场上,支持海商跟友好、中立者贸易。
现在西南五省、广东、浙江、南直隶、江西经济均有好转,大明收取的钱粮逐年增多。尤其是东南沿海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发育,商业税已经超过农业税。
工矿、作坊已经以城镇、地区为单位大量发展起来了,外贸收入增多。
大明已经不再发愁军费开资了,减少了对西北灾区税赋,也没像前世一样征收辽饷。
东南和辽东也发下新的一批军饷和武器装备,虽然新式装备只在部分精锐配置,但是循序渐进,明军实力进一步提升。
另外,西南的成果也渐渐体现出来了。
桂林东北部灵川的有色金属矿开发已经全面展开,边缘山区的少数民族不愿意去人口逐渐增多的矿区附近生活,他们仍然居住在山区。
没有了山匪、河匪的劫掠,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他们利用山区的山珍卖到贵阳,从贵阳西部两河口附**原购买廉价的大米,山区肉来自然不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矿区开发按照王宏宇环境保护法,开采与治理并进,两年来没有出现污染湘江上游湘水源头和漓江源头。
况且带动了运输业与商业的发展,大量的汉民从湖广南部迁徙而来,他们的到来还带来了湖广山区的小麦种子,这里的山区凉爽、雨量充沛,适合小麦生长。
人口的流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两年来随着大量商人来往,桂林、南宁与云南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景点附近的商业也日新月异。
云南、广西与其他省份的联系大幅增加,水运和道路交通也日益便捷。
不仅如此,西南五省的货物都要经过南宁、钦州、梧州出口,运输业、商业迅速发达起来了,广西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湖广、云南的汉人源源不断涌入广西。
此时广西的客家人已经超过了到当地少数民族,这正是王宏宇希望看到的结果。
富裕起来的广西百姓没有忘记两位广西开拓者:五省经略王宏宇,以及已经晋升广西巡抚的曹学全。
至今人们没有忘记当年王宏宇那句口头禅:“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走海路。”现在广西的水陆交通发达,出口量可与广东、福建媲美。
代替压舱石的廉价东南亚大米源源不断运到广西,广西本地的粮食卖到偏远山区,客家富商赚得盆满锛满,开始兴起建设家族性土楼——承启楼。
四川乃是天府之国,可是距离海边太远,依靠对外贸易发展经济肯定不行。
不过王宏宇为四川设计了一条发展经济的新思路——依托建设军屯,搞公有制的手工业、大工业,吸收东西合璧的加工技术和新科技,创造大量财富,满足国内各地的需求。
四川专做技术含量高、投入成本高、未来潜力大的产业,还能让一些冶炼、造炮、天文、地理的人才汇聚,还吸纳葡萄牙等友国人才,甚至计划派留洋学生把科学技术学回来。
四川留洋学生,近代以来可是对华夏造成决不可忽视的影响。
现在提前了300年。
在成都、重庆办了两座西南联合学堂,其他省份只有一座。通过在学堂学习可以不用出国就能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可以用国外教授引进技术人才。
现在许多研发机构就在成都、重庆、遵义。
这些科学技术为四川、贵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许多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聪明人还用脚踏燃煤机器制出了塑料布,于是四川的纺织机,走出了与历史上英格兰珍妮纺织机不一样的样式,布匹渐渐供不应求了。
枪管再不用钻孔制造了,钢板压制的工具逐渐增多,皇宫里已经安装了自来水。
玉米、红薯、土豆可以在北方种植了,但是产量还不算高,只能慢慢培育优良品种。
各级技术学堂培养出一批新的人才。
这第一批人才,首先在西南任职,然后延伸到两广。
其中部分被蔡复一调到马来半岛,搞开发建设。
部分被曹学全带到广西,也大搞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