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雪豹导弹

https://img.ppxs5.com/f7/29/d74d7560ff.jpg

首页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第71章 启程辽东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泰昌皇帝朱常洛,日后庙号为明光宗。

光宗这个庙号出现很少,解释的含义很多,但从文官集团支持朱常洛,朱常洛也投桃报李来看,光宗很可能指他有光复朝廷正气、光明而又耀祖之意。

不过在王宏宇看来,光宗就是如光一样飞逝,一闪而过的一位倒霉皇帝而已。

朱常洛病逝以后,朝廷立刻发生三大案中最惊心动魄的“移宫案”。

此时正在发生,王宏宇给过魏进忠些许暗示,但并不打算介入。

按照《明史》的说法,这个移宫案就是众多正义文臣,大战邪恶李选侍、魏进忠,拯救小皇帝朱由校的童话故事。文人的逻辑很清晰,邪恶的一定是后宫和阉竖。

想到这王宏宇就想笑,来看看他们的逻辑:

朱由校自己亲妈被李选侍这个恶毒女人残害致死,然后这个恶毒女人还和他亲妈的嫡系太监魏进忠合伙,企图囚禁控制小皇帝当傀儡,自己当武则天。

正义勇敢的东林党们,突破老迈昏庸不作为的首辅阻拦,冒着生命危险勇闯皇宫,从她们身边救出小皇帝。

标准的正义击败邪恶,文人最憧憬的剧情,假设漂亮国知道了,都要叫个好。

然而,这个小皇帝转头就变了一个人,把那个背叛他亲妈的死太监魏进忠当最亲的亲人重用起来,五年之后突然翻脸把那些营救他的“正义英雄“们一个个贬的贬弄死的弄死,投身于木工的伟大事业,大权全都交给魏进忠定夺。

还因为魏进忠与李选侍等存在友谊,就把害死他生母的恶毒女人由一个没地位的选侍封为康妃,伺候着她在宫里颐养天年……最后这个恶毒女人活到大清康麻子时期,八十多才寿终正寝。

没几十年脑血栓,灵长类生物真做不出这种事来。

这就是东林党的逻辑,一切树立自己为正义,从职位较低的地位一下子成为拥立的大功臣。

也许事情本身并没有多么玄乎,但是东林党擅于编故事、搞事情。

其实,朱由校是光宗长子,是泰昌亲自确认他继承的,郑贵妃等任何人都动摇不了,更可况作为朱由校的养母李选侍,不可能阻止他继位。

其次,李选侍是可以被尊奉为太后,也可以不被尊为太后。立不立她,决定权首先在泰昌皇帝朱常洛手中,泰昌在红丸案中暴毙,没有做出决定,那决定权在天启皇帝朱由校手中。

然而,东林党替天启朱由校做了决定!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搞事情、编故事,东林党完成自己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事情的根本。

东林党作为文官中最激进的一群,先是污蔑李选侍和后朝太监们意欲控制朱由校阻止继位,伙同英国宫张维贤、太监王安拼命夺走皇长子又扶他马上即位,促成拥立之功。

同时把李选侍和后宫太监们泼了一身污水,把李选侍打得彻底无法翻身,营造自身永恒正义的人设。为了阻止她成为太后,直接骂“武氏之祸”,当时各类小说已经盛行,武则天靠着“母子”上位,这是当时文人的一个非常恶毒的攻击话语。

明朝不可能有武则天,万历的母亲李彩风与张居正何等坚固同盟,能力、谋略、手段都非常厉害,还不是没有一丝丝可能。

天启恰恰不是脑血栓,也不是忍气吞声的懦弱者,他看得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所以,杨涟等人结局如此。

立不立李选侍为太后,首辅方从哲没有权利决定、英国宫张维贤也不行,东林党更是轮也轮不上。

顾命大臣是决定朝廷事情,不是插手甚至闯入后宫夺人。

东林党等激进文臣,把这件事做成了,自己利益最大化了。

其实,顾命大臣中位高权重的方从哲,从实际表现来看,并没有想阻止李选侍成为太后,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该做的。

结果自然是,那些不支持夺走朱由校、不支持抹黑李选侍的大臣们统统是东林的敌人,以后要被他们赶走。

顾命大臣之首方从哲、三边有大功的兵部尚书黄嘉善、火器与刑法样样都通的刑部尚书黄克缵等人统统在列。

......

此时插手对抗东林党的事非常危险,但也不能坐以待毙。

王宏宇给了小舅刘时敏,以及合伙人魏进忠一个建议:

“如果对方只有文臣,则坚决把他们赶出去;如果对方有勋戚,则避免正面冲突。”

几天后,短暂而激烈的交锋结束了。

魏进忠通过秘密情报渠道,传来了具体实情,第一时间告知了王宏宇、周敦吉等。

“果然是英国公张维贤。”

光靠杨涟等人冲入皇宫,和太监王安配合,最多把朱由校骗到手,但绝对抢不出来。

但是,冲进去把朱由校抬出来的四个人是,英国公张维贤、吏部尚书周嘉谟、内阁成员礼部尚书刘一璟,以及兵科右给事中杨涟。

李选侍、魏进忠真要是叫人拦,皇宫的大汉将军也根本没有人敢动。值此危难之际,京城的兵权在张维贤手中呢。

魏进忠就算以后飞黄腾达,也就能对付东林党,碰到英国公以及兵权,就算天启亲自出面,也躲不掉“落水”的结局。

换个说法也是一样,如果朱由校非不配合,坚决要立李选侍为太后是什么结果?

那当然是“陛下何故谋反?”

既然没发生这些,那表示历史总体上还按照原方向发展,一切还在按照计划推进。

那么自己对于历史主线的把握,这一巨大优势就依然健在。

东林党掌握朝廷后,天启皇帝暂时受他们主导。

这些“正直”文官掌权以后,急迫需要建功立业。

集结在京城的大军接到北上命令。

南军这段时间基本集结完毕。

共有川兵4000、石柱白杆兵近5000、酉阳土司兵4000多、浙兵3300人,以及部分广东兵、蓟镇兵1000多人,合计一万七千战兵。

这一万七千南军兵马,仅有1000家丁和斥候是骑乘作战,其余战车、辎重运输使用的骡马并不用来作战,所以有一万六千人是步兵。

王宏宇和周敦吉、张神武、陈策、童仲揆、戚金、秦良玉等众将,准备好开赴辽东大战。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