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婴老祖穿成炮灰真千金后

初景

https://img.ppxs5.com/64/7d/cf69fbc91a.jpg

首页 >> 元婴老祖穿成炮灰真千金后 >> 元婴老祖穿成炮灰真千金后最新章节(目录)

第221章,堵西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东厢房三间,正中间这间比左右还能小一点。

不过摆上桌,坐野蔓和三个丫鬟还行。

王素宁十分敬业,一边吃饭一边摆着她的石头看。

天暗,屋里点了一盏灯,照着石头更好看。

这是比她手稍大的一座山,竖起来摆着,越看越好看。

翠玉说:“这是个笔架。”

王素宁仔细看,山是完整的山,但沟确实能做笔架。虽然她不爱读书。

王素宁催苒若:“把你的拿出来看看。”

苒若最小、后来的,性子本来就不强,这也不算什么,就把她盒子打开。

王素宁看着,里边是一支笛、石笛。

苒若就喜欢了,这支笛子好漂亮。

王素宁羡慕:“你学过吗?”

苒若说:“学过一点,不算好。”

野蔓说:“那你空了多练练,回头吹给咱自己听。”

苒若高兴。听着西边那吹拉弹唱,她若是再来两个人,一定不比那边差。

不过那边卖艺又卖身,这边就不卖了,自己玩。

王素宁向主子馋:“苒若的声音真好听。”

野蔓哄丫鬟:“你不是有福气了吗?”

苒若笑笑。

翠玉也乐,虽然妖精见多了,但天生有这好嗓子的、真没比得上的。

野蔓吃个半饱,出来。

翠玉忙给她穿上披风,到傍晚更冷了。又盯着王素宁。

王素宁高兴:“主子的药可真好。”

翠玉就说:“以后注意点,别糟蹋主子的药。”

王素宁不敢。

野蔓听着前边的动静,大石头拉来了。

院子里好些人来看,外边大街上也是看的。

四头牛、二三十个人,老大的车运着极大的石头。

银秋城运大件并不少,反正这宅子更吸引人,尤其,今天把提督的亲戚都打了。

一些人闲的,都跑来看。

有人拉着方必健问:“买这个做什么?”

方必健看着妇人,还想占他便宜?直接怼:“干你屁事。”

妇人来气儿,但看着野蔓老祖在那儿,还是忍了。

那位小娘子,小小的个子,都快打出名了。

一般人如果被打、多半是白打。就算去衙门、赔点银子、能顶什么?

卖石头的管事、那位温润的公子跟着来了。

管事直说:“对这宅子好奇,能进去看看吗?”

野蔓点头。

从侧门进,看那些人忙。

影壁挡在那儿其实挺碍事的。野蔓都觉得,将影壁砸了也不错,完了再修。

管事看着这院子,问小娘子:“这石头准备放哪儿?”

野蔓指着影壁里边:“就那儿,修一个半月形的石台。石台稍微大一点,周围能坐人。用白色、黑色、素色都行。”

管事干脆:“石头我那儿有,这石台就给你修了,你看哪天方便?”

野蔓说:“这场雪后吧。”

管事看看天:“没问题,到时叫人来说一声。”

李崇明过来看:“半圆形的石台这样吗?放那个石头是可以了。修个二尺高。”

管事的人也来看:“前边就修到一丈长了。”

管事说:“一丈长、深就不够,一丈二正好。”

影壁长是一丈八,这样一边还有三尺,是可以的。

野蔓看着好极了。

她是准备堵门的:“石台的这边种一点竹子,这边种一株栀子花。”

栀子花开花的时候香飘出去,不开花了也是常绿。

正屋的门一开,有晚霞,有翠绿,极好。

管事看她,这要搞成花厅了?

一个小娘子的大宅,还真由着她折腾。

毕竟,正式待客还要到后边。花不花的谁和她计较?

这边、要修石台、将大石头搬上去,那边就不卸车了,实在是费劲儿。

眼看会下雪,罗发拿不少稻草来盖一下。

有大石头、不好盖,一群人折腾半天。

等把牛牵走,天就完全黑了。

野蔓看着大家,不好意思:“买石头耽误了买床。”

武守仁说:“不至于。床没买好,后边也是能住的。”

随艳好奇:“这石头就放在门口吗?”

野蔓和自己人没什么不能说:“拿它堵门。还有浣洗房前边那侧门也可以堵了,省得看。”

随涛想想:“那边的门是能堵。夜里可真热闹。”

王素宁问:“夜里很吵吗?”

随艳说:“也没有,可能这阵也忙?”

王素宁想想知春馆,不过,客栈那边也热闹,对睡觉不是很影响。

只要不影响主子睡觉,别的都是小事。

衙门。

这会儿该休息了。

一个衙役非要拉汪汝迁说话。

汪汝迁忙着呢,手停脑子也不停。

衙役在他耳边聒噪:“你这样的才华,将来必能出人头地。”

汪汝迁没反应。

衙役很可惜:“不过,就算卖身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汪汝迁说:“你没有我这样的才,是不会懂的。”

走了。一边拿卖身踩你一边可惜你疼了,这是什么鬼?他还不如多干点正事。

衙役追着后边扯,拐个墙角扯了县尊。

知县说:“在这儿当差耽误你了,你明天就别来了。以后飞黄腾达,别忘了大家。”

衙役懵哔,为什么要赶他走?他做错了什么?

老吏听说了、也来掺和:“在衙门、和奴才也没多大区别,有好前程就赶紧去。”

有人就嘲讽:“天生的奴才命,以为离了这儿就能做主子?”

大家动作很快,吃顿饭的工夫,就把人清理了。

知县将刘采叫来,服差役,一天补贴一两银子。

刘采快被馅饼砸蒙了。一天一两银子虽然比不上知县,但能赶上主簿。或许还有一些油水。

他本来就帮汪汝迁,这是给他名分、更名正言顺了。

说实话,能在衙门当个差可不容易。尤其海城县这么富,不知道多少人削尖脑袋要进来。

那家里有银子的,也要来、因为多少有点权。

至于刘采顶了人家、得罪人、就不算什么了。

主要是汪汝迁能干,连老吏都能偷懒了。

刘采不偷懒,他能和老吏学的也不少。做学徒多干点有什么说的?

于是,衙门的局面就这么有点奇怪。

又热火朝天!

大家吃了饭继续干,今天收入不错,一人至少能分五两银子。

那被撵的,就后悔去吧。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