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

样样稀松

https://img.ppxs5.com/4d/4e/1a03c52593.jpg

首页 >> 我真是大昏君 >> 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百五十六章 决战前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天空晴朗,本是令人心情愉快。但阿瓦的缅人,心头却笼罩着沉重的阴霾。

前天,缅王还发布安民告示,说是已派人与明军谈判。同时,数万大军严阵以待,凭借阿瓦河阻隔,必定能抵挡明军,守住阿瓦。

可从昨日起,大明军队便开始陆续抵达,沿阿瓦河设营立寨。与明军营寨隔河而望的阿瓦城,人心惶惶,如临末日。

没错,缅军确实还有数万,沿河布防,且已准备多时。

但明军推进迅速,攻势猛烈,携胜利之威抵达阿瓦,还是给缅人带来了如山般的压力。

缅王派人与明军谈判,有缓兵之计的意思,但他确实怕了,如果明军肯停手,他所拿出的条件也颇具诱惑。

但随着皇帝决心的改变,伐缅之战的目标也升高了,占领阿瓦大粮仓,是明军要完成的任务。

而缅王又是不能放弃阿瓦的,双方既然谈不拢,就只能在战场上说话了。

说到底,缅王还是有侥幸心理的。数万缅军以逸待劳,又有阿瓦河之利,明军想要越河攻城,哪有那么容易?

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军心民气,缅王还在阿瓦城坐镇,并命令城防军严加盘查,不许王公大臣逃跑,以使人心混乱、不可收拾。

未必有与城同亡的决心,但却要表现出这样的意志,缅王的操作也是正常。如果他先逃了,民心士气一发不可收拾,几万军队兴许都要不战而逃。

可为了以防万一,缅王还是偷偷把儿子送走。而派出的谈判使者也被明军放回,带回了明军停战的条件。

“称臣纳贡,割地赔款,质子入明……”

缅王没有召集群臣,准确地说,他只召来了几个亲信大臣,商议这丧权辱国的条件。

称臣纳贡倒是好说,缅甸原来就是大明的藩属,再改回去,也只是名义上的事情,损失并不大。

可割地赔款和质子入明——

“大王。”变牙简作为缅军的总指挥,表示出了明确的反对,“割让安正国城及以北的地方,实在不能接受。安正国城离阿瓦不过几十里的距离,日后明军可以随时攻到阿瓦,稍有调动,我军朝闻夕惊,穷于应付,很快就会被拖垮。”

缅王他隆皱着眉头,不置可否。他不能先表态,总要等大臣们陈述完意见再说。

另一位大臣上前说道:“既是谈判,便有来有往。明国的条件苛刻,我国可与之力争,当然不能全部接受。比如割地,孟养、孟密、木邦等宣慰使司,皆可暂弃。”

孟养、孟密、木邦等宣慰使司本来就是明国的藩属,连缅甸都是,只不过后来被缅甸逐渐吞并而已。

况且,现在这些宣慰使司基本上都归顺于明国,拿这个当筹码,肯定是不够的。

“目前的关键是稳住明军,哪怕是条件苛刻,也可暂时答应。”缅王的弟弟毕隆沉声说道:“先摆脱明国与暹罗两面夹攻之势,再徐图对策,至少也要先击退暹罗,形势才有改观。”

说完,毕隆转向变牙简,问道:“明军若发动进攻,我军可有拒敌于河北的胜算?”

变牙简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军与明军兵力相当,又有阿瓦河之利,短期拒敌,当无问题。”

短期!这个关键词被缅王及大臣们听懂了,虽然之前也知道,但依然心情沉重。

缅甸的优势有两个,一是地形地势,二是气候环境。现在,拖延到春夏,迫使明军撤退的企图算是基本落空。

缅王无声地叹了口气,说道:“如能挫败明军的一两次进攻,再行谈判,或可令明人降低条件。”

既然不能接受明军的条件,那就只剩下打了。

彻底击败明军是不可能的,但能让明军意识到困难,从而获得比较宽松的停战条件,恐怕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至于援军,短时间内是不用指望了。暹罗在蒲甘的胜利,不仅掐断了阿瓦河南面的航路,也使中缅甸的部队遭到了重创,重整也需要时间。

下缅甸就更不可能了,不仅路途遥远,孟族还在伺机而动。一旦军队调动,岂能不趁虚发动?

商议草草结束,各人散去,都是心情沉重。

可惜,缅人还想着争取条件,用谈判来解决问题。而明军却在紧锣密鼓的布置,要一举渡河,攻破阿瓦。谈判只是烟幕,除非缅人无条件投降。

船只沿阿瓦河不断南下,会聚于河边。随行的土兵扎起了无数木筏竹排,为渡河作着准备。

“河宽不到百米,水流亦不算湍急,搭浮桥或航渡皆可。”

王三善听着军官的汇报,举起望远镜,了望着河对面的缅军防御情况。

有超远射程的重迫和火箭,隔着河便能为明军提供火力掩护,轰击对面迎战的缅军。

不管是搭设浮桥,还是船只航渡,只要能在对岸占据稳固的桥头堡,利用犀利的火力大量杀伤敌人,集结一定兵力后发起冲锋,缅军的阿瓦河防线,也就土崩瓦解了。

军队将领们是这样的想法,比较简单粗暴,可也直截了当。考虑到双方武装装备的差距,也是完全可行。

“沿途搜集的大小船只已有上百艘,一次可渡三千人。若加上木排竹筏,可增加到五千人。”

王三善放下望远镜,微微颌首,说道:“一次性投入五千人,分批登岸。突击队要强,保证登陆场顺畅。只要全部登岸,便足以抵挡缅人攻打。

登陆作战最怕的就是后继无力,五千人不可能同时登岸,突击队能否抵挡住敌人的反扑,保证后续部队登陆,至关重要。

“为了稳妥起见,明日发动进攻,木排竹筏还要再增加一倍,作搭设浮桥之用。”

王三善知道这将是伐缅的最后一战,只要突破阿瓦河,阿瓦城就旦夕可破,伐缅之战也将划上圆满的句号。

所以,再稳一下,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不仅要胜利,还要代价最小的那种。

两百多门重迫,两千多火箭发射器,此次渡河登陆,明军的火力将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决战,即将在明日展开。历史上投放火力最多的纪录,也将在明日书写。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