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

https://img.ppxs5.com/2f/d2/6a465fecf0.jpg

首页 >> 贞观无太子 >> 贞观无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卷五 第749章 士族的反击,石破天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姑且不论李二是如何的愤怒。

不过几天时间,大明三文钱一本的各类书籍便在大唐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就这价格,放在后世那都属于买回去放在公共厕所都不亏的那种。

要知道,年前的新粮还六文钱呢!

而在博陵、清河、范阳、荥阳……这些地方,形势更加严峻。

大明对他们是格外的照顾,甚至在这几个地方,不管你买什么书,都附送一本三字经。

换言之,在这几个地方,李承乾所著的三字经,免费!

他们将此次事件,称之为,士族之劫!

这不,士族的那些老家伙,再次齐聚一堂。

“那位,是想刨我们的根啊!”卢家的老人,一脸愤慨地说道,“如今,我范阳一地,近乎人手捧着一本三字经。

就连那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贩夫走卒,亦是如此。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他那个气啊,心中有万千怨言,却又无处施为。

“我们难道不是一样?”郑家老人无奈道,“如今,总得想个应对之策才是,再这么下去,士族危矣!”

“岂止是危矣?”崔家老人说道,“如此下去,我等士族都快成笑话了。”

一时间,众人也是抱怨不已。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恰在这时,陇西李氏的老人说道,“我士族之所以传承千年不倒,依仗的其实并非是族里积累的那些书籍。

说到底,书籍本身终究只是死物,我们最大的依仗,是一代又一代人,从不间断的去钻研、去体悟先贤的思想和智慧。

你让那些贩夫走卒拿着一本书,姑且不说他们识字与否,你们觉得他们是能理解先贤所说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熟之过?’

还是能理解‘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

他们理解不了。”老人摇了摇头,继续道,“而这,才是我们的依仗。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早晚也会慢慢的理解这些先贤之经义,但和我们无数代人的积累相比,他们的底蕴何其浅薄?

只要保证永远都走在他们前面哪怕一步,我士族岂会衰败?”

这就是李承乾嘴中的聪明人,他其实一早就知道,这些书籍,至少在暂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因为这个老人说得没错,士族的底蕴,都在他们脑子里。

不是说李承乾将那些以前众人视若珍宝的书籍,廉价卖遍大唐,那些买书的人就能马上成为饱学之士。

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才能质变引起量变。

但至少在短时间内,李承乾的这招,其实只能恶心人。

只要士族愿意沉下心来,继续在学问一道上继续探索,他们终究还是天下士子的引路人。

“话是这么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代人之后,我们今日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道理大家都懂,可隐患始终是存在的。

学问确实晦涩难明,可这么多人都去钻研,终究是能得出答案的。

这就是人性,哪怕你现在还没从我手中夺走什么,但你将来会从我子孙手中夺走,那也不行!

“现在说这些没用。”郑家老人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

大明此举,不单单是在刨我士族的根,也是在挑衅我等!

若是无动于衷,我士族终将被人看轻,长此以往,谁还敬我士族?

而且,此番,使得那位名声暴涨,街头巷尾无不是称赞那位之贤明,对我士族,嗤之以鼻。

别忘了,我们如今正在做什么。”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士族,说白了,活的就是一个名。

没有了名望的士族,也就是个诗书传家罢了。

闻言,众人皆是闭嘴了。

要是知道怎么办,他们早就去做了,不就是因为没有解决之法,众人这才齐聚一堂么?

一时间,顿时就安静了下来,见半晌都没人说话,陇西李氏的老人却是站起来说道:“老夫有一法,可破此局,不知道诸位愿不愿意尝试一番。”

“我等都不知如何破局,怎么尝试?”顿时便有人说道。

老人倒也不急,似乎在组织言语,半晌才说道:“其实老夫之策很简单,就两个字,放手!”

“嗯?”众人有些不解。

“老夫的意思是,放弃对学问的把持。”老人说道,“传道天下,广开学堂,大兴文教……”

“什么?”都不等李家老人将话说完,便有人站了起来,说道,“你是在消遣吾等不是?之前你说的倒也在理,但你明知,我士族的依仗是什么,反过来你就让我们放弃最后的依仗!

真当李氏皇族和你陇西李氏是一家了?”

说这话的是崔氏老人,崔民干!

早些年,就是李氏夺了他崔民干的士族第一等。

虽然他知道这是李二故意恶心人的行径,但有些时候,他对这陇西李氏还是抱有一丝怨气的。

这会儿,他更是没忍住。

而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

“李公不可。”有人应承道,“此举,无疑是自掘坟墓之举,岂能做得?

正如李公之前所言,对学问的理解和明悟,才是我等士族最大的依仗,岂能轻贱?”

听到他们的话,李家老人有些无奈。

沉吟了良久,他才继续说道:“世道不一样了。

对于如今的我们,只有彻底放手,才是我们的最优解!

否则,我士族再无名声可言!

而且,你们只看到了弊端,但没有看到益处,若是我们处理得当,真正的获益的,还将是我士族!”

一听他这么说,当即便有人问道:“此言怎讲?”

“此举处理得当,当为天下师!”李家老人沉声道,“就如今的局势而言,我们无力阻止大明将各类书籍卖遍天下,这是大势,谁也阻止不了。

而且,陛下一旦知晓,更是会大力支持!

别说那位是不是在邀名,陛下只看利益!

既然我们无法阻止,那为什么不顺势而为?

那位不是邀名么?

我们要是传道天下,广开学堂,这名,难道我们就邀不得?

届时,天下不论士子还是贩夫走卒,谁不得说一句,士族高义!

哪怕是从中真走出几个了不得的惊世大才,难道他们还能不念我士族的好?

别人问其师承何处,他得不得说一句,晚辈师承陇西李氏?

今后,这些人哪怕成了一代大儒,成为了新的名门望族,他得不得谨记这授道解惑之情?

如今,我们既然不能把持文华,那就开枝散叶,让天下士子,皆出我士家高门!

哪怕到时候,我们丧失了在朝堂上的权柄,那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清贵士家,届时,我们还何惧之有?”

听他说完,众人都给干沉默了,一个二个都是一脸的欣喜。

这话有毛病么?

没,一点儿毛病都没!

哪怕是崔民干,这会儿也觉得这话有道理!

大势不可逆,那就顺势而为!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士族这些家伙,是真的有些东西的。

更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

他们只是眼界兴许窄了那么一些,但脑子,真就不一定是一个后世人能比的。

饱读诗书的他们,不敢说他们都从先贤的巨著中学会了多少治国之道。

但一肚子的坏水,怕是没少憋……

“老夫也觉得此法甚好!”崔民干这会儿也不反对了,当即说道,“的确,大势之下,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这大势带来的便利。”

他说完,众人也都没有反对。

很快,众人便着手开始商议具体方案。

有了决计,士族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第二天,士族广开学堂,授道解惑的消息便开始传了出去。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

要知道,这些士族最庞大的便是他们遍布半个大唐的分支!

而此番,广开学堂,这些分支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既然要传道天下,当然是渠道越广越好!

而这些分支,便成了他们天然的渠道。

一时间,四方震动,石破天惊!

……

这天,高州。

房玄龄主持完高州的府试,正准备去高州的藏书阁看看。

作为昔日的当朝宰辅,他还是很愿意在市面上多走动走动的。

不管是体察民情,还是什么,总之,他乐意。

这会儿,他刚好钻进了一家粮铺,用手抓了一把粮食问道:“掌柜的,如今这粮食是什么价?”

“客官手里那是年前的新粮,八文钱。”掌柜的见来了生意,当即也就凑了上来。

房玄龄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道:“长安城的粮食才六文,同样是年前的新粮,为何高州就要八文?”

别看两文钱并没有贵上多少,但多少百姓家,就是被这两文钱给压塌了脊梁。

“客官想必也知道,如今陛下来了,又在用兵,这粮食自然是涨了些许。

当然,若是客官觉得贵,小店还有前年的粮食,七文。

如今刚刚开年,前年的粮食都算不得陈粮。

当然,还有更便宜的,大前年的粮食才五文半,虽然成色是差了点儿,但果腹没问题。

像小老儿这等糙人,家里也是吃的这粮食。”

房玄龄闻言,点了点头,他担心的就是因为朝廷用兵,影响百姓的生计。

“将那陈粮给老夫装上一……”

“掌柜的,喜事啊!”就在房玄龄话都没说完之际,一伙计便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说道,“长明商号在卖书了,三文钱一本!不管是什么书都只要三文!

你家公子不是快要蒙学了么,赶紧去买几本啊!”

一听这话,掌柜的当即就嚷嚷道:“对对对,老夫这就去,铺子里你就先看着了。”

说罢,掌柜的扔下手上的伙计就往门外跑去,跑到门口的时候,可能是想到了什么,这才停下来对房玄龄说道:“客官,抱歉,贵客要什么只管跟我伙计说就是。”

“罢了,回头再说,这三文钱一本的书籍,老夫也没见过,这就和掌柜的一道去看看。”房玄龄其实也被惊住了。

三文钱?

什么时候书籍都便宜到这个份儿上了?

长明商号?

他当即就想到了什么。

“也罢,咱们一道去!”掌柜的也没矫情。

很快,两人便一道直奔长明商号而去。

而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都直奔长明商号而去,等房玄龄等人赶到的时候,长明商号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不管家里有没有读书人,这三文钱一本的书籍,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要买上几本。

不是说万一有天就用上了,关键是,谁不想自家孩子未来有出息?

房玄龄他们算来得早的,收到消息就来了,就这,也排了将近半个时辰。

房玄龄一向都是个极为守规矩的人,虽然他知道,只要自己自爆身份,他决计不用排队,但他却是没这么做。

等排到他的时候,房玄龄问道:“老夫能先看看都有哪些书么?”

伙计闻言,当下也是笑道:“我们店里的书籍,应有尽有,若是贵客有什么要求也可以跟小的提。”

“有启蒙的书没?”旁边有人问道。

“要说启蒙的话,当是三字经最为合适了。”说罢,伙计就从柜台上挑出了几本书,道,“这几本书都极为适合启蒙。”

“那这几本书读完了呢?”那人又问道。

他想趁着现在便宜,都给准备好。

未来,谁知道还有没有这么便宜的书籍了。

“客官倒是不用着急,我长明商号的书籍,都是这个价。

我家殿下说了,这是惠民之策,永不涨价,所以现在倒是不用着急。

最重要的是,这些书籍,我长明商号每年印刷不下百万册。

未来,你家贵公子,断然不会少了书读。”

一听这话,众人都震惊了。

一年印刷百万册?

“都是三文钱?”有人不敢置信地问道。

“那是自然,我家殿下还说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该是牟利的工具!

只有这天下人,人人都知理、明理,这天下才会长久的太平。”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房玄龄轻声呢喃了一句,半晌才说道:“把每种书都给我拿一本。”

“一样一本的话,那着实不少。”伙计闻言,当即从一旁拿出了一个册子和一支炭笔,“这样,贵客将地址填上,回头小店派人给贵客送上府,到时候一并结账就是。”

房玄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利国之大事,也着急向李二回禀。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