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https://img.ppxs5.com/61/5b/7b9dc3f4d1.jpg

首页 >> 明末称雄 >> 明末称雄最新章节(目录)

第396章 造反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崇祯十四年八月六日凌晨,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那冲天的火光的源头就在京师外运河上,通州方向。

通州是京师东面的门户,也是运河入京前必经之地。朝廷在年前调整京畿九镇前,通州就已经设有一镇总兵。调整后,通州与昌平密云,同隶属于京师警备大营。

天津属于京畿最外围的一镇,而通州已经是京畿防御圈的中层了。

京城的禁卫大营接到禀报后,大为惊惶。禁卫大营协理侍郎张福臻禁卫提督定国公徐允祯禁卫大营内臣提督王德化不知所措。

王德化甚至以为是发生了兵变,差点准备收拾东西逃跑。

还是张福臻和徐允祯稍微镇定一些,派人出城打探。

大人,楚军兵变了,听说楚国公带着十万楚军杀过来了...

楚国公叛乱了徐允祯根本不相信,大行皇帝赐封楚国公为辽东郡王,又任他为顾命大臣,如此荣耀,他又是大行皇帝义子,怎么可能反了更何况,楚国公哪来的十万大军

那报信的人跪在地上,属下也弄不太清楚,通州那边火光耀天,运河上好似一条火龙,无数的船只军舰,有说是通州兵变的,有说是楚军入京的......

赐姓刚在天津遇刺,怎么可能转身就带兵进京来了。徐允祯也瞪了那人一眼。稍可靠的消息是什么

听说楚国公遇刺后,北洋水师就占据了天津镇,解除了天津镇兵马的武装。然后如今又一路顺着运河入京,通州镇试图阻拦,被他们直接击败,夺了通州城。还说要杀入京师,拥立楚国公为帝,要改朝换代

胡说八道徐允祯斥道。他的祖上乃是大明开国元帅徐达,当年徐达死后将魏国公爵位传给了长子徐辉祖。定国公是徐增寿是徐达的幼子,在靖难之变时暗助燕王,为建文帝所杀,后朱棣夺得天下,便封已经去世的妻弟徐增寿为定国公,并令其子袭爵。

开国元帅徐达家族是大明最鼎盛的勋贵之家,徐达生前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郡王,三个女儿都嫁给朱元璋的儿子为王妃。其中一个后来还做了皇后,四个儿子也有两个封国公。并且魏国公定国公两系爵位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延续两百多年。

魏国公一系一直在南京,担任守备重任。而定国公一系在京,也是长盛不衰。如今他又身为禁卫提督,他很清楚在大明勋贵们封爵之难得,爵位虽贵重,但权力却也有限。

朱慈烨以军功封侯,再封国公。如今再封郡王,可谓是大明第一人。他都已经封王了,又怎么可能造反

赐姓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造反要造反。也不可能就这么冒然而来,怎么也会把辽东的精锐一起带来才对。

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

王德化这会也清醒了一点,这些话不能信。真要造反,早杀到京城了,还打什么通州啊。

就在大家胡乱猜测之时。一队人马奔至。

锦衣卫指挥使刘侨到了。

圣谕到

王德化三人带着禁卫大营的一众军官们连忙上前,东卿,这是怎么回事

是郡王接太子旨意到京了。刘侨回道。

然后他向禁卫大营官员们宣读了太子圣谕。永定门守卫交给锦衣卫

这,怕不好吧徐允祯犹豫着道。

这是新皇旨意,郡王是奉旨入京的。刘侨再次重申。

张福臻黑着脸,陛下召郡王入京,但郡王带兵入京,这却是不合规矩。

两边人正在相持不下之时,有禁卫营的军官赶来报告。

锦衣卫已经接管了永定门,楚军已经护卫辽东郡王入京了

张福臻一声怒喝,他怎么敢

刘侨这时在一边道,郡王不但是顾命大臣,还是直隶总督,京畿九镇兵马皆受郡王节制。眼下皇帝刚刚大行,新君还未登基,郡王带些兵马前来,也是为了加强京畿防卫,保持稳定。

京畿有九镇兵马,难道就保护不了京畿安全非要从外镇带兵入京

刘侨站在那里也不说话,反正刘钧已经带兵入京,成为事实了。

不行,我们禁卫大营才是负责京师内外的安全,赐姓入京可以,但他的兵马不能入京,必须驻扎于通州以外。赶紧传令下去,把永定门控制权再拿回来,让楚军立即撤出城去。他大声喝道,若让楚军入城了,那就全乱了套了,祖宗制度何在

这...徐允祯站在那里犹豫不决,这楚军都入城了,再想让他们出去,只怕很难了。

定国公,你这是在犹豫什么

侍郎,万一楚军不肯听令呢难道要打起来徐允祯道,我看此事,不如还是先禀报四顾命,让他们决定吧。

不说刘钧如今是郡王,刘钧还是直隶总督呢,是他们禁卫营的顶头上司,而且人家现在还兼着一个顾命大臣,上司的上司。徐允祯这个禁卫提督,其实也只是相当于挂名,真正实权还不如内臣提督和这位协理侍郎,禁卫营三镇兵马,实际上都控制在三镇总兵和下面的各师协的副将参将手里。

张福臻一阵恼怒,他望向王德化。可王德化明显也不想得罪如今红的发紫的新顾命大臣,根本不接话。

咱家马上去禀报太子,一切听太子发落。说完他先跑了。

张福臻一阵无名火起,我去禀报三位顾命。

张福臻费了好半天的功夫都没见到三位顾命,他们都在皇城内阁里,最后好不容易只见到兵部尚书陈新甲。

本兵,赐姓入城了。

我已经知道了。陈新甲有些无奈的道。

那本兵怎么还不下令让楚军退出京城,怎么任他们进入京中

陈新甲叹了一口气,惕生啊,你不知道啊。郡王可是带了整整三万楚军入京,他们自永定门入京,这份功夫,外城七门,内城九门,已经全部为楚军所接管。换句话说,如今京师内外,除了皇城和宫城为厂卫侍卫把守外,京师已经被赐姓控制了。

朱慈烨带了三万大军入京他这是要干什么,好大的胆子

哎。本官也去派人去问过了,他们说是护卫郡王入京,以免再遭刺客。

胡说八道,护卫入京,需要三万人护卫

陈新甲咂巴下嘴,也不尽是护卫郡王,他们还运送了许多粮草钱饷入京。

张福臻有些疑惑,运钱粮入京

嗯,说是给京畿三大营的粮饷。还有百官的俸禄,以及给大行皇帝举行丧葬营建山陵的钱粮。银子是郡王自四海银行借的款子,粮食等也是早就购买好的要用北洋水师护送运输入京的,因为天津遇刺。加上皇上突然大行,郡王接到太子召入京师的旨意后,便带着运送钱粮的北洋船队一起入京了。

这番话说的,让张福臻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郡王带三万水师入京。原因不过是顺路同行,因为北洋是来送钱粮的.....

可这终究太过有违制度.....

陈新甲笑着道,惕生兄你有些过于担忧了。楚军虽然入京了,但他们的纪律很好。城中秩序井然,没有士兵趁机做乱。他们入城之后,既没有抢劫,也没有扰民,连借宿都没有。楚军就一队队的坐在大街两边屋檐下休息,而且他们确实是带着许多粮食和银子入京的。说到这里,陈新甲有种很复杂的感觉,京畿九镇都已经断了三月饷了,将士们怨气不小,若是再不能解决,还真有可能闹饷兵变,现在有了这批钱粮,起码能稳住京畿将士的心了,要不然,在这个时节闹出点子事来,那才是要命呢。

还有一事,郡王是被抬着入京的,我刚去拜访过他。躺在病榻之上,脸色苍白,连站都不能站立,若非太子急召,他根本不会入京。

一夜过去。

天亮之后,京师内外城的百姓打开屋门,突然发现,街道上一夜之间居然满是穿着蓝袍外罩红号坎的士兵。

这些兵就一队队的坐在他们家的屋檐下睡了一睡上,他们居然丝毫不知情。许多百姓惊惶的把门又关了起来,过了会,见毫无动静,忍不住又悄悄打开了一丝缝往外面看。

大叔,我们是辽东郡王麾下的北洋水师兵马,借你们家屋檐下睡一晚,多有打扰了。一个年青的蓝衣军对着露出一口大白牙,然后笑着说道。

门里的大叔听说外面的居然就是名满天下的楚军,充满惊讶,然后忍不住把门又打了一些,原来你们是国姓爷的部下啊。

你们怎么入京了啊

回大叔,我们是押送粮食和银子来的。

这时外面响起了哨声,有楚军军官骑马缓驰而过,留下大声的命令。

集合,所有人集合,太子殿下要在承天门前检阅我北洋弟兄,大家立即集结,前往承天门前等候检阅

刘钧入京之后,便立即禀报朱慈烺,得到入宫允许后,刘钧先去崇祯灵前祭拜哭丧。刘钧是让人抬着入宫的,不是摆架子,而是他表面上的样子伤势还很严重,走不了路,只能抬着走。

刘钧祭拜崇祯后,不等周延儒等人发炮,立即就向朱慈烺禀报,称自己带来了大批钱粮。

臣尚在辽东之时,大行皇帝就曾告诉我朝中财政困境,京畿九镇兵马已经缺饷数月,朝廷国库内帑都已经干渴。此次奉诏入京前,臣就已经四方筹措了一批粮草,并抽调北洋水师运送。不料在天津遇刺,耽误许多时间,然后竟然就此与陛下天人永隔,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刘钧说话的时候,声音虚弱,但所说的内容却让太子等人都听了大为感动。

臣听闻皇帝大行,知道丧葬更需要钱粮开销,又怕值此之时,欠饷已久各镇兵马闹饷,便不及请示殿下,直接押送粮草赶来京师,还请殿下降罪。

周延儒看着刘钧那虚弱的模样,心里不免暗暗高兴。不过他还是不想轻易放过刘钧,就算你押送钱粮入京,可也没必要率兵入城。

首辅大人说的对,等钱粮与朝廷官员交接过后,我便令他们撤出城,驻于城外。刘钧说道。其实只要能把这些楚军驻扎在京畿,对刘钧来说目的就已经达成了。他又不是真的打算要马上兵变造反称帝。

昨夜带兵入城,不过是为了今天好退一步,只要这支楚军驻留京畿,刘钧的目的就达到了。

听到刘钧如此痛快的同意把楚军再撤出城外,周延儒和吴甡等人都有些意外,太子倒是没太大的反应,不过周皇后明显脸色好了许多。

郡王带了多少银子入京刘宗周问。昨天他们商量了半天,可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可以弄到那大笔治丧费用和营建山陵的费用,更别说京畿九镇的军饷了。

两百万块银元。

只有两百万银元么。吴甡有些失望。

到月底,我还能筹集三百万银元,应当能顶一阵子了。刘钧道。

有了这两百万现银,和三百万块的承诺,再加上刘钧痛快的同意马上把兵撤出京城,也许还要加上刘钧那副虚弱的模样,最终周延儒和吴甡刘宗周三位顾命大臣,以及其它大臣,最终没有再深究刘钧率军入京的事情。

不过太子也提了一个要求,在楚军撤出京城之前,他要在承天门亲自检阅一下押送钱粮来京的北洋镇兵马。

臣朱慈烨遵旨

出了宫中,刘钧立即派人传下令去,让各部集结,开往承天门,接受新君检阅。

从今天起,刘钧就是大明的辽东郡王了。

钦差直隶总督掌中军都督府事,少师少傅少保,上柱国加兵部尚书左副都御史上将军衔,顾命辅政大臣辽东郡王朱慈烨。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