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更为深入的解读,众人看着陶若霖在那沙盘之上来来回回,并用一个个红色的小签插上坐标,陵山郡的地貌环境在沙盘之上呈现的更为明显。
“这里是靠近大江的第一道防线,刚才听闻老将军说,这里河流不急,且水位偏高,大部分的渔民都将自家的渔船停放于此,所以我认为这里才是越国此番骚扰我边境选择陵山郡的主要目的。”
“哦?桂公公有何解释?”
“齐国,临靠大江,东临项国,西接越国,而北面还有蛮族,这蛮族嗜血好战,又以铁骑战马闻名,所以,齐国必然跟越国达成了某种承诺,许他越国绕境来攻我陵山郡,其目的就是逼我大陵主动求和,而后他们在以割让陵山郡为要求,在这里建立水泊船坞。这样一来,便有进退之路。”
李牧绕着沙盘来回走了两圈,站在了陶若霖手指的地方低头看了半天,怔怔地问道:“你是说,齐国想在此建立船务?”
陶若霖回应是,一边的参将不解的问:“为何不在他们自己江边建造?且这条大江连绵数千里,这里又有什么奇的地方?”
陶若霖用手顺着沙盘上划的大江顺势往下一划道:“因为这里地势搞,水位也高,而且两面环山,接越国,如此一来,水路两条道,都可阻碍来犯之敌。这边是一道天然屏障。”
李牧恍然大悟,盯着陶若霖的眼神愈发的火热道:“我大陵向来有行军配监军随行的说法,此行边境,桂公公看来是要随三殿下同行,担当这监军一职了。”
陶若霖一惊,懊悔自己说的太多,转而想,这寺官担当监军一职实属祸国之策,如果自己开了这先河,岂不是在这个世界成了罪人?忙开口道:“回大将军,小奴不过纸上谈兵,当不得这监军要职。此番跟随殿下西行,本就是小奴的本分。”
李牧笑了笑便不再言语。又在沙盘之上跟手下的将士推演了一番后,命人将这沙盘整理好,率众人回到的大帐前帐中。谈论了一些西行边境的事务后,又领着众人前往练武场,将新士集合起来,让姜咏淳挑选。
姜咏淳看着黑压压的一大片穿着甲胄的新士们,内心无比的亢奋,转头看了一眼陶若霖。
陶若霖笑了笑,行了一礼便带着秦寿跟庞光二人走下台去,在新士中间来回穿梭,但凡被他们点到的人,全部被集中到了左侧的练武场上。
“三殿下手底下这位小寺人真是个妙人啊。可如此挑选要到什么时候?”李牧看着在新士群中穿梭的陶若霖不禁地问道。
“哦,无妨,让他慢慢挑就是。”
李牧微微侧头,看着陶若霖似乎子啊挑选人员时似乎都在问话,而后笑着要么点中,要么拍了拍走开,奇怪的问道:“这是作甚?”
姜咏淳摇了摇头。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后,挑选出来的2500多人整齐的排列站在了左侧的练武场中。
陶若霖有些疲累的走过来对着姜咏淳抱拳道:“回殿下,全部挑选完毕,共计2620名新士。”
姜咏淳用力的点点头‘嗯’了一声,一旁的李牧出声问道:“这位寺官,恕老夫多问一嘴,我观你刚才挑选之时好像在问话?”
“回将军,是。”
“哦?问了什么?能否说一说?”
“回将军的话,就是一些简单的问话,问问是否独生,有什么特长罢了。”
看着李牧盯着自己的眼神继续解释道:“此去边境,虽说不一定会有战事,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在跟羌国与项国的交涉出现纰漏,所以小奴在挑选新士之时,尽量避免是家中独子,至于特长,那些做过工事的则优先。”
李牧点了点头,略有深意的望了一眼陶若霖,转身便离开。
下午,陶若霖将挑选的2000多名新士整合到一起,向他们表述了将他们挑选出来所为何事之后,便于众多新士融合到一起,有说有笑。
刚开始,这群新士对这名皇子身边的寺官还是非常的抵触且忌惮,但随着陶若霖与他们聊的越来越开,众人便放下了戒备,与他打闹在一起。
“桂公公,听闻公主是我陵国第一美人,是也不是?”
“这个你问错人了,我一个寺官,你跟我谈女子长相如何?是不是有待商榷?”
众新士哈哈大笑起来,一个新士站起身举了举拳头又问道:“此去边境,就真的没有我兄弟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有啊,知道我为何不选那些家中独子的新士?此去还是有危险的,各位都是我陵国大好男儿,到时候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是必然。”
“我怎么听说这次边境之行,我们的主要责任就是保护三殿下,前方战事若起,并不需要我们的?”
“谁说的?切不可有这样的想法,如若再有人这么告诉你,转告我,我回禀殿下,切了他。”
“那可不行,那不是便宜了他?”
陶若霖笑道:“为何是便宜?”
“能跟在桂公公身边去伺候殿下,还能去公主府上当差,这不是便宜是什么?”
众人听后哈哈大笑,陶若霖也跟着笑起来。
当晚,为了更好的体会军中气氛,姜咏淳申请留在营中,与众位将士同食。
陶若霖为躲李牧那眼神,告知姜咏淳自己去跟那群新士一同用餐后,便退出了中军大帐。秦寿留下师弟庞光,跟着陶若霖一起来到了新士这边。
军营中人,大都都是劳苦出生,参军只为了填饱肚子,生来就大咧咧的性格,这一点颇为对陶若霖的口味。于是,在与众新士一起便彻底放开了心结,与他们一边同饮,一边开怀大笑。
“桂公公,听闻你在公主府内那兰香阁当过差,据说那里藏书无数,你既在那里当差,必然看过很多书籍吧?”
陶若霖喝的有点迷,这酒虽不如前世自己喝过的那种白酒那么烈,但是后劲还挺大,迷糊中,陶若霖站起身来,手举杯一口饮完道:“那是自然。你想知道什么?”
“都说这人要是书读的多了,都会做些诗词,不如桂公公就借着今天,给我们大家作诗一首,壮我等西行。”
众人哄笑,更多的人还是不信陶若霖能做出什么好诗词来,跟着起哄,陶若霖见状,又倒了一杯酒,一口饮下,将手中杯盏一摔而下大声念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群新士听完,也不明其中道理,都跟着说好,殊不知,新士中有一双眼睛,在陶若霖念完这首诗词后,看他的眼神格外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