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中兴

天煌贵胄

https://img.ppxs5.com/c4/ae/bb242d5d53.jpg

首页 >> 大汉之帝国中兴 >> 大汉之帝国中兴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 差点儿装批失败!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刘宏见过火炕,住过火炕,甚至还亲眼见过别人垒火炕。

但是吧,很多人都属于眼睛一看就会,手一干就废,脑子还根本记不住具体步骤。

刘宏也算得上是其中的典型。

在刘宏的印象里,火炕这个玩意儿好像并不复杂,大概就是用砖头垒起来,让烧火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烟道,从而让整个炕面都热起来。

简单点说就是先这样儿,再那样儿,然后就行了。

但是真让刘宏具体描述该怎么垒火炕,刘宏却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再一个就是后世的火炕是用砖头垒起来的,而这时候的大汉朝,砖头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用得起的。

像侯家庄那些倒塌的房屋就是使用泥胚而不是青砖。

不是老百姓不知道砖比泥胚结实,而是因为烧砖的条件和成本等因素,使得青砖售价极高,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承担不起。

合着朕还得先教他们挖土烧砖?

问题是砖头那玩意儿该怎么烧?

还有,火炕那玩意儿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来着?

要是大汉时期还没有火炕也就算了,要是大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火炕,自个儿又跳出来教百姓怎么垒火炕,那特么不是给广大的穿越者丢脸么!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刘宏干脆伸手招过曹节:“眼下天寒地冻,常侍可有什么看法?”

曹节微微一怔,心道这特么天寒地冻的,我一个死太监能有什么看法?我特么闭上眼睛不看行不行?

别说是这些穷苦百姓,就算你身为大汉天子,要想在冬天盖房子,也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行!

曹节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微微躬身,拜道:“臣愚钝,也实在没什么好法子。”

向着侯家庄方向打量一眼,曹节又接着说道:“不过,庄子上的房屋虽然被积雪压塌了不少,但是尚有许多完好的房屋,若是庄子上的百姓们愿意挤一挤,想来也是能撑到来年开春的?”

眼看着刘宏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旁边那些被救出来的老者顿时连声附和起来:“常侍说的对,庄子上大多都沾亲带故,挤一挤也无妨。”

“我等不是那不知好歹的刁民,陛下救了我等性命,又替我等借来这许多粮食,这已是万死难报的大恩,要是再让陛下替我等操心屋子的事儿,我等也实在没脸面再苟活下去了。”

“……”

面对这些老者的宽慰,刘宏却只是笑了笑,随后又望着曹节问道:“常侍可曾听说过火炕?”

曹节低头琢磨了半晌,斟酌着说道:“陛下说的可是暖床?床下有烟道,炉子与暖床之间以炉巷勾连,平时烧水做饭之余,余热便可将床面烘热,晚上睡时便颇为暖和?”

刘宏心道好险——还好没有冒冒失失的说自己发明了火炕,要不然可就不是装批失败那么简单了。

暗自长舒一口气,刘宏又笑着说道:“不错,朕忘了曾在何处见过还是听过这东西,这会儿忽然就想了起来。”

曹节一边斟酌,一边慢慢说道:“高邑么……倒也适合垒织火炕,越是往北,就越是适合。”

其实曹节的言外之意就是,高邑并不是很适合垒织火炕。

说白了吧,火炕这个玩意儿确实是个好东西,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是火炕这玩意儿的劣势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垒织火炕需要用到砖头,最次也得是泥胚砖,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其次,火炕对于柴火的需求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普通老百姓家里还真就烧不起。

最后一点就是高邑的位置并不算太往北方,即便是冬天,多盖一床被子也就能扛过去了,根本就没有搞火炕的必要。

至于说那些能烧得起火炕的大户人家……真正的大户人家有丫鬟暖床,不比火炕舒服?

刘宏自然也明白曹节话里话外的意思。

但是吧,在想到火炕这个东西的第一时间,刘宏还想到了另外一样东西。

煤。

普通老百姓烧柴火那确实是不够烧的,但是换成烧煤是不是就有得烧了?

煤面子掺上黄土,用水和匀实了,脱胚晒干的叫煤饼,不脱胚也不晒干的叫煤泥,要是提前准备好模具之类的东西,貌似还可以脱胚制成蜂窝煤。

然后,煤泥、煤饼和蜂窝煤可以让老百姓用来烧水、做饭、取暖,残渣可以用来铺路。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通畅了,货物的流通速度就能加快,老百姓赚钱的路子也能更多一些,日子也就能好过一些。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一分,摇摇欲坠的大汉朝就能稳固三分。

至于说煤这个东西从哪里来……

刘宏一边琢磨,一边笑着对一众老者们说道:“火炕的事情,朕不懂,怎么盖房子,朕也不懂。所以啊,朕就不瞎指挥了,回头老者们自己商量着办就是。”

想了想,刘宏又招过刘冲,吩咐道:“附近的庄子都怎么样了?”

刘冲躬身拜道:“回陛下,仆刚才已经问过了,附近的庄子和侯家庄的情况都差不多,都是有许多房屋被压塌。万幸的是,陛下早早的就让臣派出人手帮着处置,故而附近的庄子也没出现什么伤亡。”

刘宏笑着点了点头,又对一众老者们说道:“这样儿吧,朕让人把粮食给你们留下,再去附近的庄子走一走,等确定没什么问题之后,朕就继续上雒,等什么时候有机会了,朕再回来看望众位老者。”

……

雒阳。

嘉德殿内,当朝太后窦妙面无表情的安坐珠帘之后,槐里侯窦武、司徒胡广等文武重臣分立殿中,脸色也都不太好看。

迎立为天子的解渎亭侯在上雒途中停在高邑不前,原本定好的登基大典也不得不因此而延后。

这让群臣很是不满——想要救灾,等到上雒登基之后一道诏书就能调动整个大汉的人力物力前去救灾,而解渎亭侯却亲自留在高邑,置使帝位空悬,百官翘首,简直就是置整个国家朝廷于不顾!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