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现在才知道,杨倓竟然不认识自己,他不由为之惊讶,既然杨倓都不认识自己,为何却又提议自己来担当赈济雁门的重任?
“臣,起居舍人虞世南,拜见燕王!”
“伯施,快快请起。”
杨倓上前扶起虞世南,笑道:“伯施,你乃是雁门郡守了,以后得改口了。”
虞世南这些天听说这位少年燕王平易近人,丝毫没亲王的架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见杨倓亲自来扶起自己,他不由受宠若惊。
“谢燕王的抬爱。”
“来,我们上马,边走边谈。”
二人翻身上马,并驾前行,赵忠等亲卫,护卫在二人的身后。
“燕王,臣有一事不明。”
并驾而行中,虞世南忍不住问出心中的疑惑,“燕王并不认识臣,而臣也是官低位卑,为何燕王却会向陛下提议让臣担当此任?”
杨倓笑道:“因为金紫光禄大夫。”
听到这个答案,虞世南顿时面露不悦之色,“臣为官,乃是因己身的能力,并非要倚仗兄长,若是这个原因,燕王请另择其人。”
杨倓道:“素闻伯施与金紫光禄大夫的为人大不相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看着虞世南的神情从不悦转为了错愕,杨倓笑了笑道:“我提议你来担此重任,正是因为你与金紫光禄大夫是完全相反的品性。”
“你清心寡欲,刚烈正直,为官十余年,却一直不媚上,始终恪守清廉洁明。”
“你有文人的傲骨,更有为官者的清廉。”
虞世南听完杨倓的这些话,内心被触动了。
入仕隋廷在杨广身边为官十余年,由于他的性格使然,并不违心的取悦任何人。
甚至他不接受位高权重的兄长相助,因此,他的官职,十余年都在原地踏步着。
虞世南本来以为,余生都不会得到赏识了。
可如今,他在别人眼中所不喜的怪毛病臭脾气,却得到这位少年燕王这般赏识。
杨倓续道:“这次赈济雁门一事,乃国之大事,乃事关天下民的生计,担此重任的人,必须要有才能,更要做到能够克己修身。”
“我思来想去想到了你,由你来担此重任,再合适不过。”
虞世南听着这些话,更是感觉到了杨倓对自己的极为重视。
人生第一次,他产生了遇到明主的感觉。
“燕王请放心,臣必恪尽职守,贯彻到底赈济雁门之策。”
“伯施你了解豪族,这次在赈济雁门过程中,豪族恐会不满,会从中作梗,甚至会对你下杀手,所以你务必要时刻小心谨慎了。”
“燕王如此贤明的政策,臣哪怕为之身死,也在所不惜。”
虞世南的声色有些激昂。
年轻入仕南陈时,他空有才名,而不得重用。
南陈覆灭入仕隋廷后,他因性格的原因,也只是因为才名留在了杨广身边,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一生蹉跎了五十余年,而不得志。
人到中年,他对余生也不再抱有多大希望了。
如今却遇到这样一位贤王,且这般的重视他。
他哪怕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也要为其效力,报知遇之恩。
“赵有根。”杨倓看向了行军队伍,出声将赵有根叫过来。
赵有根乃是当初他在雁门率领的那三千兵马中的一员,这次北上的一万大军中,从禁卫中抽调了一千人,其中有两百人是跟过他。
这赵有根虽然五大三粗,闷头闷脑的,但打起仗来却勇猛。
“燕王!”赵有根听到杨倓叫自己,慌忙激动的跑了过来。
“到雁门之后,由你率一队兵马,时刻保护虞郡守的安全,不得有任何闪失。”赈济雁门一事重大,他必须要保证虞世南的安全。
“喏。”赵有根恭敬回答,将杨倓的命令牢牢记在了心中。
片刻后,杨倓与虞世南边谈边策马行走,来到了大军的前方。
大军前方的萧瑀、秦叔宝、裴行俨,之前见到杨倓来送行时,他们便准备返回迎接杨倓,但见杨倓与虞世南谈着话,也就没上前。
此刻见着杨倓到来,三人纷纷施礼,“燕王!”
齐王杨暕也谨慎的向杨倓施礼,“仁安!”
他虽然也是亲王,更是杨倓的长辈,但他很清楚,如今在杨广心中,自己的这个大侄子的地位与重要性,完全不是他能够相比了。
同时,他能这般出镇北境,掌控兵权,也是杨倓带给他的。
对待自己的这个大侄子,于恩于情,他都不能对杨倓怠慢。
“二叔,你何故这般多礼?”杨倓上前,阻止杨暕的施礼。
“阿耶已经告诉过我,我能出镇北境,是你向阿耶的提议,你于我有恩,当得起我的一礼。”杨暕说的这些话是真心感激杨倓。
杨倓点了点头,与大家同行。
“诸君,此次赈济雁门与定襄及马邑,最重要的便是贯彻到平民之间。”
“这一点很苦,也很难,从中会遇到很多阻力。”
“甚至会引起一起豪族反叛,勾连突厥奴。”
听着杨倓说的这些话,众人纷纷面泛凝重之色。
他们也很清楚,这般免除边防三郡的徭役与赋税,豪族所掌控的人口,将会不再依附他们,这无疑是在挖豪族的地基。
到时候这些豪族反叛起来,真会选择勾连突厥。
“这次突厥南下,雁门、马邑、定襄,皆是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劫掠。”
“所以,诸君到边防三郡时,重点警惕那些没有损失或损失较少的豪族。”
众人点头。
他们明白其中道理,这些没有损失与损失较少的豪族,极有可能与突厥已经交好。
“如果发现这些豪族有反叛的迹象,当立刻除之,不得有误,届时呈报到朝廷,由我担着,我会向陛下进言。”
豪族不比世家门阀贵族,有粮有钱还有权,很轻易就能聚集到成千上万的兵马。
除掉这些地方上不听话的豪族,没有对付世家门阀那么困难。
“喏!”
“二叔,我们先行一步如何?”
“好!”
众人也是知道杨倓有话要与杨暕谈,也就没有再跟上去。
杨倓与杨暕策马单独走在了最前面。
“仁安,你有什么要叮嘱么?”杨暕很客气的主动问道。
“二叔,对付那些豪族,其实并不难。”杨倓道。
杨暕错愕的看着杨倓,有些不明白杨倓的这句话。
“重要的便是赢得平民百姓的支持。”
杨倓为杨暕解释,“只要他们知道了将免除徭役与赋税,便会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己身的利益,是会用命来守护。”
“因此,在边防三郡时,只要你能站在平民百姓这一边,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反过来保护你,豪族也将不足为虑了。”
杨暕终于明白了杨倓的意思。
这是杨倓在让他改掉以前的恶习,不能再像以前般胡作非为了。
杨倓续道:“二叔,你也看出来了,陛下对边防三郡非常重视,也对你寄予厚望,你定要让边防三郡固若金汤,万勿再让陛下失望。”
杨暕迟疑了一下,试探道:“仁安,你这般尽心的教我怎样治理边防三郡,不担忧将来我势大之后,会威胁到你么?”
“哈哈。”
杨倓忍不住笑了出来,“二叔若能痛改掉以前的恶习,励精图治,将来再有我在雁门的战绩,再说这句话吧。”
叔侄两相视一笑。
杨暕心中的芥蒂为之消散,笑道:“仁安,你看不起二叔啊。”
杨倓笑了笑,笑容敛去时,他郑重叮嘱道:“马邑郡守王仁恭,忠于大隋,你可重用,但其部下,鹰扬府郎将刘武周,你要时刻提防。”
刘武周是在大业十年,随杨广三佂高句丽之后,因功担任了马邑鹰扬府郎将。
在大业十三年的时候,杀了郡守王仁恭,投靠了突厥,起兵造反。
目前还是大业十一年,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大业十二年了,若这次赈济边防三郡能顺利完成,刘武周可能没机会起势,但不得不防着一点。
“若是二叔发现此人有异常的话,当立刻找个恰当理由杀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