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斗康麻子

麻辣马儿

https://img.ppxs5.com/b9/1b/985603c4ce.jpg

首页 >> 梦斗康麻子 >> 梦斗康麻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34章 技术不行,科技顶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观察这个竹子的形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记下一个重量。

然后就是验证我初中物理滑轮组部分知识的时刻了。

用一根长绳子,一头固定在竹子的一端,然后绕到竹子的另一端,从那个滑轮绕过去,再绕到对端的滑轮,再把绳子拉回来,固定到另外一头。

这样猛一看,这把弓有三根弓弦。

同样,把竹子弓挂在高处,然后在弓弦下挂重物。

当这个竹子达到上次记录的形变位置的时候,重量也就是比刚才的重量的一半多一些。

这和我在网上看到的动滑轮组可以省力接近50%,这个数据就非常契合了。

课本上的滑轮组部分总有一句话就是忽略摩擦等因素,理想状态才能达到省力1/2的标准,我这粗制滥造的一个小铁圈就能省将近一半的力量,那就已经够知足的了。

理论验证成功之后,剩下就是专业人士的问题了。

我把我的岳父拉过来,把验证的过程给他演示一遍,我的岳父兴致勃勃的拿着那根上面还有毛刺的竹子弓拉来拉去。

又试着射了几箭,说道“这个玩意儿,是个宝贝!先不说这个东西在战场上适不适用,至少在考试上是非常适用的。”

“好好的把这个东西做精致,绝对是那些文人们显示自己射箭技术的一个好工具。”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现在的领导喜欢又能骑马又会放箭,还能写文章作诗的文人。

特别现在还以秀才、举人考试为引导,所以现在的弓箭社,骑术俱乐部和诗社文社一样多。

只要是读书的,想当官的,家里肯定得有张弓,还有几支箭。

能骑的驴马比较贵,置办起来费劲,但一张简单的弓,一般的家庭还是置办的起的。

但是这些读书人存在着和我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力量不足。

力量这个东西是需要锻炼的,而且是需要持续锻炼,你苦练上一段时间,可以拉开三斗弓了,但是如果说十天半个月不去锻炼的话,再去拉这张弓,可就费劲了。

可是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谁会每天都花时间,费力气去拉这张能把手指磨出老茧的武器呢?

可是即使是当了官,你会发现你还经常得摸摸弓箭。

现在文人们聚个会玩个游戏什么的,经常会摆上个靶子,大家轮流上去看看谁的技术好?要是射不中的,得做首诗。

要是比赛的性质还会有彩头,原来可都是玩投壶,现在改射箭了。

目前,射箭的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装逼的手段,你也可以射的不准,但是不能不会,姿势必须优美。

于是高官们还有那些有钱的公子哥们,出门都习惯让一个仆人带上一把精致的弓,显示自己爱好这玩意。

就和文人腰里挂的那把剑一样,别管我这把剑抽出来,能不能砍的着人?但是露在外面的剑鞘和剑柄、剑穗一定得漂亮。

而现在我这款省力不少,射程不减的弓箭就非常适合那群有钱又没有力气,可又需要一把弓的装逼的家伙。

我的岳父很快的就找了一批工匠成立了一个小工坊,直接用我媳妇儿的名字注册。

算是我们夫妻的产业,找了个掌柜直接对我媳妇负责。

一个多月之后,十多个版本的滑轮弓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滑轮有大有小,弓臂有长有短,材质有贵有贱,装饰有简洁有复杂。

当然南京城里不久后也有了一家小小的弓箭铺子,专门出售这些滑轮弓,铺子的名字用了我们夫妻名字里的各一个字,叫“良巧弓箭”。

我试用了一番之后,挑选了一把一斗力多一些的弓,当然,这个长弓对于我来讲已经很长了。

我估计我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身高不会长的太高,就算是增长了一些,也不会太大。

好好熟悉这把弓的性能,参加考试的时候把握会高一点。

练了几天之后,我的箭还没有成功的上靶过,我就又开始搞小创造发明了,不搞点小玩意儿不行,我的手指头受不了呀。

哪怕是带上了专用的皮质护指,照样勒的手指头生疼,教我射箭的师傅告诉我,手指头磨出老茧来就好了。

可等我磨出老茧也得十几天以后了,这段时间还得忍着疼,接着练,要不然前面就算白疼了。

撒放器,网上看了那么多的视频和图片,我要连个撒放器都做不出来那叫白瞎了我那么多的网费。

三天以后,我让一个木匠用红木给我制造的一个撒放器就出场了。

我都觉得很佩服自己,就目前的材料和工艺水平,我竟然看着那些视频改造出一款能够适应现在使用的箭和弓的撒放器。

实际上,现在玩竞技中的那些撒放器大部分是没法用在古代的弓箭上。

因为箭尾是不同的,古代是要用手指把箭固定在弓弦上,而现在的竞技弓的箭尾巴上是有一个塑料的,带粘性的装置,可以自己固定在弓弦上。

弓拉开之后再放箭,就因为惯性飞出,而箭尾上那固定装置就会在较大的惯性之下自动松开,箭就自然而然的飞出去了。

古代射箭的方式,实际上有好几种,比较常见的是四指勾弦和大拇指勾弦。

用四个或者三个手指头的那种常被称作地中海式,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箭尾巴顶在弓弦上,然后几个手指一块用力把弓给张开。

现在人流行的向人竖中指的这个动作,实际上就是英国长弓手为了惹怒法国人而特有的一种手势。

因为在英法战争当中法国人对苏格兰的长弓手是深恶痛绝,经常性的威胁要把俘虏到的长弓手割掉中指让他们没法用弓箭。

而长弓手们在战场上经常会伸出一只中指,让敌人看,表示自己的手指还在,有本事你来割。

我奇怪,为什么非要割中指?不割食指?到几年之后,我见到一位食指受伤的弓箭手直接用中指和无名指夹着箭尾射箭,射的也挺准。

我这时候才明白,割掉中指之后是没有办法用食指和无名指夹住箭尾的,所以只要把中指割掉,这名弓箭手就算废掉了。

我的射箭师傅也教了我蒙古式的射箭法,还专门给我找了一个和我的大拇指,能够大小匹配的扳指。

试了几次之后发现手指肚倒是不肿了,但是大拇指的关节非常的肿胀,用扳指勾住弓弦,这样我的大拇指的皮肉倒是不会被弓弦给割伤了。

但是大拇指的力量根本勾不住弓弦,必须用食指扣住大拇指的前端也就是指甲那个位置。

练的次数多了之后,大拇指的指甲盖就像被拔下来一样,而且在放手的瞬间要迅速的把手掌张开。

要不然迅速回弹的弓弦还是会把我的手指割一下,这个放弦的动作难度有点大,快了影响准确度,慢了割手指。

还是我制作的这个播放器好用,虽然每次都要先把撒放器勾在弓弦上,然后再把箭卡在撒放器专用的卡箭孔上。

要比那些真正的弓箭手抽箭压弦,开弓放箭的程序多了好几步,但问题是用撒放器之后,我可以多练,不会手指被割伤,造成明天的训练不能进行。

我的弓箭老师对这个撒放器愤怒了几天之后,拿我没办法,也就妥协了。

按他的话说,反正我到了战场上也是在指挥位置上,要轮到我用弓箭,那基本就快当俘虏了,射箭快和慢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在考场上,我这个玩意儿还是可以用的,只要能糊弄过考试,什么都好说。

过了几天之后,我又把箭台也给做了出来,把箭搭在自己的大拇指上,然后再射出去总觉得有点危险。

万一赶上一只箭杆上带毛刺的,不光溜的,我的大拇指和虎口就可能血肉模糊了。

而且要想射箭瞄的准,姿势就非常的重要,你每次拿起弓的位置要非常的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你射箭时的感觉一致。

才能够提高你击中目标的概率。

光是张弓这个姿势就要练好久,还要担心箭尾巴会不会把自己的肉皮给割破了。

干脆就在弓背的合适位置上加了一个小小的箭台。

虽然没有塑料,但是咱们有能工巧匠,用一些猪鬃和一截竹子就做成了一个像卷起来的毛刷一样的箭台。

把这个玩意儿加上之后,我终于能够射中50米之外的靶子了。

当然我的射箭师傅也是费了老鼻子劲儿来教我这只菜鸟。

反正我不会涉及会移动的目标,就是为了应付我的考试,所以对付的就是标准的50米距离的一个半仰着的箭靶。

再加上我的力气,所以我的老师就专门采用了一种非常机械的训练方法。

他测试了多次之后,在每支箭的箭杆上都画出了标记,每次开弓的时候,不用把弓拉到最大的限度。

我只要眼睛瞄着箭杆上的标记,让那个标记碰到弓臂的固定位置之后就可以松手了。

只要左右不偏移,向上仰射30度左右,基本就能落到把子的附近。

按照这个套路,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箭终于能够落到靶子上了。

而且有了那些辅助的工具,弓箭的射程就变得非常的稳定,需要我掌握的就是上下的仰角和左右的偏移。

很快我就把这个两个问题用技术给解决掉了。

因为是打固定靶,而且射程固定,这样每次开弓的弓弦和弓背的相对位置就是固定的。

要想射的准,那就玩三点一线吧,没过几天我就试出来,这三点一线的相对位置。

于是我在弓臂上挂了一个竹制的小圆圈,在弓弦靠近撒放器的位置挂了一个更小的小圆圈。

当靶子以及这两个小圆圈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我的箭射中靶子的概率就会提高3到4倍。

我的射箭师傅被我这种投机取巧的招数惊的是瞠目结舌,一个劲儿的感慨,“你们读书的人真的是不一样。”

骑术和器械也不敢放松,骑术还好,每隔两三天骑着马在空地跑上几圈,多和马熟悉熟悉,给人家喂点好吃的,考个及格以上肯定是不成问题。

毕竟我的身子轻,马又好,也经过长时间的骑马赶路,现在至少保证在马背上不会轻易的掉下来。

而器械训练可就要加码了,当初我是占了年龄的光,而举行举人考试的时候,我已经年满15了。

标准就和成人是相同的了,按那个标准走,我还真有点玄乎,毕竟我的身高力量还有速度和真正的成年人,还有很大的差距。

只能通过刻苦的训练,利用技巧来弥补。

在训练器械的时候,我还特地增加了盾牌使用的训练。

这个不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战场上保命用。

我也算久经战阵了,不算城墙上的防守,我真正上战场的次数也有三回了。

在战场上,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那些不知道从哪飞过来的子弹或者箭,甚至是尸体的碎块,实在是防不胜防。

而被这些东西打中的话是否安然无恙,完全是靠概率。

所以在战场上躲在盾牌下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别人帮你扛的盾牌,就不如自己扛的盾牌那么让人放心和踏实。

我观察到那些左手小臂上卡了块盾牌,右手拿把短刀的刀盾手基本上没有被箭或者子弹打伤的。

被大火绳枪和我们那种大弩打中的不算,我说的就是基本上没有被流弹击中过。

请教了那群老兵之后,他们建议我,可以练习一下持盾的动作。

当这群老兵给我的小臂上绑好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盾牌,然后教我用不同的姿势,来保护身体的不同部分。

那些动作,练了一阵之后,就感觉像是武打片里的那些高手们用的肘击。

如果把这个盾牌从胳膊上摘下来,我练习那些动作基本就是把胳膊肘捣来捣去。

训练到了后面,老兵拿着一根竹棍从不同的角度击打我。

而我用盾牌用不同的姿势进行格挡,力量从小到大,刚开始的时候老兵们一竹竿就连盾牌带我一块打倒在地上。

或者速度稍快一点,我就顾不上抬起盾牌,被竹竿抽在身上。

练了有两个多月之后,我可以动作迅速的在竹竿打过来时候,把盾牌挡在合适的角度,身体做出合适的姿势。

再向后的训练就比较残暴了,这些老兵直接拿着木头棍子用力的打向我,然后我要用全身的力气把盾牌顶上去。

还要配合步伐,扭动身体,让盾牌以合适的角度去承受木棍的击打。姿势不对,就会被打趴下。

我发现练这个玩意儿非常长力气,练了三个月之后,我发现我的左胳膊比右胳膊粗了一号。

而且我的条件反射也练成了,在几米之外,有人用小石子打我,只要我的眼角能撇到,那盾牌马上就抬起来挡在我的脑袋和胸之间。

能有80%的概率把这块小石子挡住,后来我条件反射达到,只要侧面有东西在动,我的左胳膊肘就会抬起来。

周德良刻苦的训练,周小欢这边也能得到好处,本来周小欢这里的营养和条件比周德良要好无数倍,身体条件也好的多,至少周小欢的身高体重和力量比周德良要好的多。

比如十公斤的哑铃,周小欢可以轻松的举上20多次。

换成周德良最多十几次就不行了。

但是两边不论是谁学到的技术或者能力,对方很轻松,稍稍练练就可以掌握。

比如说周德良苦练挥刀的技术,周小欢拿着根扫把棍按照周德良的方式练了几天,就能够准确的把放在矿泉水瓶子上的小石头打飞。

还能保证矿泉水瓶子不倒。

同样练习的,用盾的方法,周小欢很快就掌握了,但是家里不可能给他藏一把盾,他只能拿着锅盖比划比划。

但是肌肉反应和,意识是到位了,也就是没有人配合他训练,缺少一些抗打击方面的磨练。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武侠梦,当生活稳定下来,吃饱了也喝足了,周德良就开始请教这些老兵。

能否教他一点,真正的武艺,比如铁砂掌、金刚掌、铁布衫、轻功等等这些玩意儿。

当然,被一群老兵给嘲笑了。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周小欢就认证了这些老兵,教他的那些东西,其实就是武术的一种。

起因很简单,这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但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那就是校园霸凌事件,那些管理的比较严的学校,表现的不明显,但是同学之间也会存在对某个或者某群同学的孤立,冷暴力或者热暴力。

像我们学校也有这种情况,但表现的比较激烈一些。

那几个是高二的,应该是十几个人的小团伙,可能是看古惑仔看多了,每天上学的时候,身上都藏着链子锁、铁棍、甚至是弹簧刀。

万幸的是,我们学校的保安是比较负责任的,曾经抓到过一个口袋里藏着把短刀的家伙。

这个小子差点被游街示众,被我们的校长拎到了主席台上,痛哭流涕的念了将近5000字的检查,还背了一个警告处分。

所以至少那群三哥四少们没有敢把那些管制刀具带入校园,毕竟那个痛哭流涕当众念5000字检查的老兄深刻的刺激了大家的神经。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