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旨意自然不会那么快的就传到关外来,毕竟大雪纷飞的,道路也不好走,不过随着皇帝在崇德殿里警告四皇子的那句话,李玉在洛阳的贵族圈里就变成了名人,且有向民间传播的趋势。同时作为此次事件背景板的四皇子自然成为各家派系嘲笑的对象。
对于这种落面子的事情,刘昶本来也没太当回事,直到正月十五那天在自己家里偶然间听到女婢们居然因为这件事情在议论自己,那这就不能忍了啊!在审完议论的几个仆役之后,刘昶直接就处死了她们,并且立刻就前往大将军府。
“舅父,父皇处事如此不公,这流言分明是有人故意为之。”刘昶这会儿还没从那种气愤中恢复,两个女婢居然在聊他为了个连个豪族都不是的少年卑鄙的出言中伤。老子从头到尾都没有中伤过好吧,这种没营养的事情肯定是老大那边做的,当年老三就是上了老大那边的恶当才导致名声臭不可闻,直接失去了争储的机会。现在又来这一套,他刘昶可不吃这一套,“此必为刘祊所为。”
黄屹看着外甥那一脸不岔的表情,暗地里却叹了口气,他还是不懂陛下的用意,那日在朝堂上诸葛晟提完常备合军之后,便不再提换帅之事他就大致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幽州的军权不放,辽州的军权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还得其他的地方来换,陛下已经是开始深深的忌惮黄氏了。
这些年来小心翼翼的经营,尽量的不和文官来往就是表明黄氏没有反意,可是黄氏现有的势力已经让皇帝无法容忍了。看看杨氏的作为,那天杨敬的做法其实是在添油加火,老狐狸!故意的激起皇帝的反感,关外辽州形势并不乐观,姜盛的建议也是要再增兵一卫羽林军才有的打,要不然连守住都费劲。
皇帝不知道吗?不!他知道。他甚至可以知道自己等人私下所说的话语,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辽州的战事。湖州扬州和豫州两卫羽林军都可以增援关外,可皇帝就是不动,为什么?现在看来就是为了防备黄氏啊。可怜自己这个傻外甥还在那不依不饶的,皇长子刘祊充其量就是个添头,根本是没希望也没可能出头的,连陛下都已经放弃了,难道他还看不出来吗?
“昶儿,那日陛下已经下了旨意了,你不要再纠结此事了,区区几个下人的非议就让你如此恼火,如何成得大事?”黄屹规劝道,这个外甥从小就有点心高气傲,如此下去恐无容人之量。
“舅父,我...我明白父皇不满,可老大那里做得如此过分父皇难道就看不见吗?老三当年不就是被他用如此下作的手段给废了。不管舅父如何看,我对此事不会善罢甘休的。”刘昶边说还边握紧了拳头。
“昶儿,此事不必追究的,陛下也不会看不见,此事你是做的越多越错,不做就不错,稍安勿躁。”
看着黄屹的满头白发,刘昶突然觉得舅父老了,再没有以前的那股锐气了,舅父怕了。可他怕了,我却不怕,夺嫡之事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就退,如何能半途退缩,舅父不做,我做!
“是,甥儿明白了,最近在家思过,少外出便是。”刘昶面子上还是顺服了黄屹的意思,暗地里却暗暗发誓找个法子让老大刘祊难看。
被刘昶记恨的刘祊此时也在自己的住处和几个心腹在筹划,最近的流言他也听说了,可却不是从他这传出去的。不过他的确是帮着推波助澜了一下,特别是民间。不管是谁出的这个主意,他却是得利的。
“殿下,此事可不能就此结束,不若再去加把柴火,让四皇子那里跌的更惨一点。”晏旌一边喝着酒,一边对着刘祊侃侃而谈,“陛下那里显是对黄氏多有不满,若属下猜得不错,陛下已有收黄氏兵权之意,此时还未对姜盛撤换,一是怕临阵换帅与战事不利,二是可能想让四皇子和黄氏有所断连的意思。”
刘祊一听来了精神,“哦~~!东安可直言,我现时要做何事?”
“那李玉不是要来洛阳吗?殿下何不就此下手,死活皆可,那时四皇子那里不就百口莫辩了?”晏旌笑嘻嘻的说道。
对呀,一阶小小八品县尉,还是个虚职,在路上必然没有什么守卫力量。只要他死了或残了,甚至只要有人动手,那老四这个臭名就背定了,说不定还能和老三那样,直接就烂大街再也不复起了。
“好!好计啊!东安,当浮一大白,胜饮!哈哈...”刘祊听得是真高兴,向晏旌和在坐的几个心腹邀酒。
底下的人自然是都举起酒杯齐声道,“胜饮!”
喝完放下酒杯,刘祊接着问道:“此事定虽定矣,可如何做才能掩人耳目。”
“殿下只需找寻几个死士,半路上截杀就是,其行程必是沿着官道一路南来,只要进入豫州再动手便是。”
“啊?为何要在豫州?幽州冀州不是更好些?”刘祊有些不解。
“殿下,幽州动手怕是不利,那李玉在幽州小有名气,若是伤了民气,与战事不利,最坏的便是甄氏若是翻脸,虽不致直接针对我等,可万一他们行韩氏之事却是不妙。
冀州本是甄氏老家,被杨氏挤走本就不快,若在冀州出事就会使得别人怀疑杨氏,若杨氏插手了此事,以殿下和我等的实力未必能守得住秘密。”其实说白了就是实力不如人家,怕被杨氏追根刨底。
“豫州则不同,这里虽是靠近洛阳,可实际上黄氏在此地的势力极多,且不少黄氏下属军将的家眷都住在洛阳。即使别人知道是栽赃黄氏和四皇子,也会因为洛阳各方的势力庞杂而无从查起。”
刘祊一想,不错!的确是如此,就这么办了。至于死士嘛,好说,军权没有多少,这死士他刘祊可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