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公子許

https://img.ppxs5.com/04/50/1afdabb231.jpg

首页 >> 天唐锦绣 >> 天唐锦绣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千七百四七章 谋求吕宋(续)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当你的国民在万里之外遭受屠杀,你所要考虑的不是什么两国邦交、更不是什么大国气度,而是要狠狠报复回去的同时给予警告,使其肝胆俱颤、诚惶诚恐再不敢伤害大唐百姓,否则就要承受大唐十万水师之怒火!而不是发布所谓的照会在朝堂之上争来吵去口头谴责!”

苏定方大手狠狠往下挥动:“你记住,谴责是弱国之行为,若我为弱势一方那只能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牢记仇恨从长计议这没问题,但我大唐天威赫赫威震八荒,我大唐水师横行大洋所向无敌,为何要忍?你忍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忍了两次就会有无数次,直至将国人的血性都忍没了!”

“保境安民乃是军人之天职,现在托庇于水师羽翼之下的商人受到杀害,水师就应该哪怕万里之遥亦要讨回公道,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军队不是讲理的地方也不需要讲理,这个时候如果还要忍,那迟早将军队的骄横之气都给忍没了,没了骄横之气的军队与绵羊何异?你能指望一群绵羊去战胜敌酋、保家卫国吗?”

“更何况这一次若退缩忍让所谓的顾全大局,那些商贾会怎么看待水师?他们会觉得水师将士是懦夫、是废物,是托词于顾全大局但不敢奔赴万里为了那些死伤的唐人作战!如此一来商人对大唐的归属感会降低,对水师的认同感也会降低,再想将这份归属感、认同感找回来,需要的就不是一次两次战争那么简单!”

“我大唐威镇寰宇、所向披靡,谁敢打来,那就加倍打回去!”

“现在打尸罗夫港,如若大食国死心不改,那就算打到大马士革又有何妨?”

……

苏定方早就带着亲兵走了,卢承庆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堤坝上愣神,苏定方的话对他造成巨大冲击,让他从小形成的人生观产生巨大震撼。

对待胡人不是要予以感化吗?

礼仪之邦岂能睚眦必报?

怎能不经谴责给予外邦一个改过自新赔礼道歉的机会便开启战端呢?

商贾而已,在大唐很是低贱,岂能为了几个商贾便远涉万里不顾战败之危险擅自出兵呢?

一切都与从小受到的教育相背离,使的卢承庆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

好半晌,他才得出一个结论。

时代变了,与不懂礼法、不讲道德的番邦胡人打交道越来越多,那些温良恭俭让已经不管用了,因为你讲理、讲道理、讲诚信、讲规矩,但胡人什么都不讲。

他们只讲物竞天择,只讲弱肉强食。

你将他打疼了,他恭顺服帖摇尾乞怜,你打不过他,他就张开獠牙扑上来啃噬你的血肉。

从来治理国民的那一套不能用来对付番邦蛮胡,否则就是自讨苦吃。

……

苏定方回到临时设置的营帐,检查了书吏们撰写的军令,确认无误之后盖上印鉴马上送往岘港,然后亲自写了一封介绍详细情况且说明自己下达命令之原由,然后装入信封用火漆密封,派亲兵马上乘船返回华亭镇快马送抵京师交到房俊手上。

虽然那个时候大抵这场仗已经打完了,但必要的程序必须走。

最后苏定方斟酌片刻又下达了一道命令。

“号令水师各部,抽调战船、兵力、装备前往岘港集结,以防有可能发生的海战!”

尸罗夫港乃是大食国最为重要的港口,是与大唐、天竺等国贸易的中转站,如此重要的港口、如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却发生如此恶劣之事,足以说明大食国内部在对待大唐的态度上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谁知道是否是眼馋大唐的海上贸易,所以大食国意欲霸占所有航线取大唐而代之,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即便如此也不至于引发大食国的全力开战,但水师不能不早作准备。

一旦大食国当真有觊觎之心,那就用一场轰轰烈烈的海战将对方的野心彻底打散,甚至覆灭大食国所有的战船使其彻底丧失海上作战力量,片板不得下海!

“准许安西都护府自行屯田、截留钱税、且放宽百姓落户限制?”

听闻刘洎奏禀,李承乾反问一句,硬生生给气笑了。

“这厮想要作甚?将西域从大唐版图之内抠出去,让他自成一国吗?简直混账!”

一地之财税、人口是皇权得以彰显的根本,皇帝管不到税收多少、也管不到百姓人口,如何能说这块地域是在皇帝治理之下呢?

刘洎也摇头叹气:“说其自成一国倒也未必,追根到底还是朝廷难以长期负担安西军之粮秣消耗给逼的,别管好方法还是坏方法,总要提出来商议讨论一番,总之决定权在陛下您手里。不过话说回来,安西都护府是大唐最大的粮秣消耗大户,而皇家水师则是最大的财富引入大户,这一东一西、一多一少、一海一陆都算是当下最麻烦的地方,越国公一手擎之,颇为不易啊。”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知道他既然这么说一定有目的。

刘洎也没想着绕多大的弯子,只不过是由此引出话题而已:“无论安西军的整编亦或是水师的组建,都是越国公耗费无数心血以强力手腕而成就,两支军队受其影响理所应当。但这两支军队太过特殊,西域因其地理环境导致与中枢远隔千里,水师又飘荡在大洋之上控制海贸之根本,朝野上下无数人眼红其中之利益,长此以往,必然牢骚处处、人心不满啊。”

什么是朝堂?

朝堂就是利益分配的斗兽场,任何利益都在放在这里经由一番争斗之后不断的重新分配,当某一项利益被长久把持、旁人不得置喙,自然引发所有人的攻讦、不满。

我抢不到可以,那是我没本事,这次抢不过下次再来抢,可我连抢的资格都没有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安西军与水师就是如此。

“尤其是水师,控制着几乎所有大唐各处港口前往东洋、南洋的航线,甚至海贸的种类、数量、价格都在水师管辖之内,这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利益,看得到吃不到自然谁都不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刘洎也没假清高,当着皇帝的面谈论起利益之事理直气壮、毫无遮掩。

这种事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谁看着水师庞大的利益不眼红?

也就是水师满天下的搜罗金矿金矿每年给皇帝无以计数的金银充入内帑,支撑陛下完成超越父祖功业之野心,否则怕是连皇帝也要忍不住扑上去咬一口……

李承乾知道刘洎说的是实情,遂点点头。

说到底,为君之道首要就是“平衡”,这是老调重弹的话,却也是至理名言。

现在的安西军与水师就打破了平衡,房俊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将利益全部吞下连点渣都不给旁人,违背了君王治理天下之道。

但是让他从房俊手上将这些利益收回来再分润给别人,他也不愿意。

人家房俊之所以独占这些利益是付出之后的收获,是应得的,旁人既然事先不曾付出,又凭什么要求获取?

“中书令意欲何为?”

“不妨将水师所占据的利益分润出来一些,无需太多,只做个样子想来越国公也不会反对,如此一来旁人就不会闹腾,至于如何分配就要陛下乾纲独断了。”

“有什么建议就说说吧,朕会考虑考虑。”

“水师于海外占据了无数地盘,或租赁、或购买、或强占,全都是一国之富庶地域,也许可以择选一位足够分量的臣子任职一地之总督,负责当地贸易、民生,让文官们也参与到轰轰烈烈的远洋贸易之中……总不能文官只管陆地,出来海就是军队的天下吧?”

李承乾沉吟不语,这又涉及了文武之争,不得不重视。

况且特也觉得刘洎的话有几分道理,皇家水师现在于海外可谓开拓进取、狂飙突进,满天下的占地盘、搞贸易、开矿山,却完全是军方行为,文官根本插不进去手,眼瞅着军方大口吃肉文官却连汤都喝不上一口,岂能不闹?

再者,军方在海外一家独大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军政一体的结果就是滋生军阀,隐患重重,文武兼并、相互钳制才是最为稳妥的体制。

不过他也要确保他身为皇帝的利益,所以他提醒刘洎:“现在宗室、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建议将亲王们分封海外,水师占下的那些地方极有可能成为亲王们的封地,不可能如同大唐国内的州府郡县一样予以设置官职、并入版图。”

刘洎忙道:“这是极好的建议,微臣也赞同。”

亲王是很麻烦的一个群体,冷落了不好,旁人会说陛下刻薄寡恩,厚待也不好,搞不好就会弄出一个“八王之乱”,高祖、太宗两代皇帝留下的那些亲王们几乎个个都出类拔萃,一旦去往富庶之封地很容易折腾起波浪。

但若是如李恪那样分封于海外,则是完美的解决方式。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