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双吩咐婢女上菜,三人围着桌子吃起了酒食。
黄大双将厚厚的羊肉不断往铁拐碗里夹,道:“贤侄,你是头一次上叔叔家,这羊肉最是好食,你正长身体,宜多吃。”
来了大隋那么长时间,铁拐至今没学会吃腥臊的羊肉。
黄大双如此热情,搞得铁拐连连道谢,拿着碗慌忙躲避,不敢再接,他是一口也吃不下啊!
黄安儿看着两人,埋怨道:“爹,你就别夹了,铁拐不吃羊肉,人家吃不下!”
黄大双讪讪然道:“如此啊!那贤侄便多吃点其他菜。”
铁拐道:“多谢黄叔,你真是太客气了。”
黄大双道:“我听安儿说起,贤侄的诗文做的极好,百尺竿头五两钱,此生何处都是家,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为了哪几个银钱,你黄叔我啊,真是有家不能归……”
黄大双说完,心中异常感慨。
黄安儿抱怨道:“爹,是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你说得都不对!”
黄大双尴尬一笑,道:“百尺竿头五两斜,没错,贤侄啊!你黄叔我没读过书,学不来这些,你多多体谅,以后你要多带带安儿,将来你们一起考科举中状元,只有做官才是真正有出息,光宗耀祖。”
铁拐道:“黄叔言重了,安儿学业认真,人又聪慧机灵,将来必能中举。”
黄大双闻言,高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黄大双显然对铁拐辩论张夫子的事极为感兴趣,不断追问那天发生的事,并不时的爽朗大笑。
饭席过后,婢女撤走了碗筷,再次沏上新茶。
黄家茶室很有氛围,布置亦是精致,铁拐不自觉的将后世喝茶习惯带了过来。
看着铁拐喝茶的架势慢调斯文,很有些门道。
黄大双大感好奇,道:“贤侄,我观你喝茶颇有讲究,是否平时有些钻研?我看县官大老爷也没你这么考究,不知从何处学来?”
铁拐尴尬一笑,道:“是吗?小侄不曾钻研,只不过看了些闲书,书上有注,东施效颦而已。”
黄大双竖起大拇指,道:“此法甚雅,有学问就是好啊!”
铁拐道:“今日侄儿前来,尚有一事相询,望黄叔为小侄解惑。”
黄大双道:“贤侄何事想问,你说来便是。”
铁拐道:“黄叔的新茶,都是如何加工制作的?”
其实铁拐这么问不太礼貌,毕竟茶叶制作工艺乃是商业秘密,一般不会与外人道。
黄大双倒是爽快,不以为意,道:“此事易而,新茶制作无非就是烘、烤、炒,贤侄问这些商贾之道做什么?”
铁拐笑笑道:“小侄刚刚品茶,忽有些灵感,不知能否帮到黄叔,所以随口一问。”
黄大双哦了一声,道:“贤侄有何妙法?”
铁拐道:“黄叔是否方便带小侄去茶庄一观?”
黄大双道:“这有何妨?都是些老掉牙的制茶之法,我们现在就去。”
黄大双的茶庄就在黄府的后街,连着黄府的后院,一墙之隔。
茶庄外面建了一道围墙,将一个大大的院子圈了起来,里面就是黄府茶庄工坊,每年黄家售卖的茶叶,都是从这里制作加工而成。
进了茶庄之后,只见十几名长工正在制作新茶,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制作好的茶叶,此时有些太阳,搬出来晒一晒,有利于防止发霉。
黄大双对着一处烘烤房道:“此处是新茶烘烤之房,每年的新茶收来以后,脱水烘烤就是如此了。”
过了烘烤房,三人来到一处炒房,黄大双道:“贤侄,这里是炒房,新茶先需炒制一番,杀青,这样可以去新茶的苦涩之味,使茶叶更醇厚。”
铁拐仔细观看一番,发现就是制作绿茶的最基本工艺,确实没啥秘密可言,便道:“黄叔,新茶制作工艺就这么简单?没啥其他程序了吗?”
黄大双疑惑道:“就是如此啊!难道还有别的工艺吗?大家皆如此啊!”
铁拐点点头,低头沉思起来。
黄大双笑道:“贤侄,可有所获?”
铁拐抬头望向黄大双,笑道:“黄叔,送您一场富贵,不知黄叔是否有兴趣?”
黄大双哈哈大笑,道:“我本商贾,求的就是富贵,贤侄要送黄叔什么富贵?”
铁拐微笑道:“新的制茶之法。”
黄大双好奇道:“什么新的制茶之法?此事非儿戏,你年纪尚小,可不能开你黄叔的玩笑。”
铁拐道:“小侄岂敢。”
见铁拐颇为认真,黄大双正色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回茶室。”
铁拐摇摇头,道:“黄叔不用,小侄只需一包刚刚下树的新鲜茶叶子,具体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小侄还需深究试验一番,等月余之后,再拿新茶给黄叔品鉴。”
黄大双闻言哈哈大笑,道:“此事简单。”
黄大双唤来一名长工,打包了一大袋子刚刚下树的新鲜茶叶子,命其推上鸡冠车,送到铁拐家。
对于铁拐的新制茶工艺,黄大双并不放在心上,心道:茶叶制作工艺起码数百上千年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谁弄出什么新的法门,你一个小娃娃,开口就要制新茶,新工艺和新流程还需回家细细思量一番……凭谁也不信啊!
黄大双见铁拐颇有跃跃欲试的兴趣,不便打击他的信心,少年人不知世事艰难,说话做事有些毛糙,在所难免。
再说,一包新茶叶子又算得了什么?
黄安儿倒是满心期待,他以为铁拐既说有制新茶之法,那应该就是有的。
经过上次的张夫子事件之后,黄安儿对铁拐有种近乎盲目的相信,完全不考虑绿茶千年不变的现实难题。
少年郎,世事不谙无所惧,对花对酒也轻狂。
回到家后,铁刘氏见铁拐拿着一大袋子新茶叶子,好奇问道:“今日不是去同窗家吃酒吗?怎给你送了一袋子新茶叶子?”
铁拐不理铁刘氏,反问道:“娘,可有大缸?”
大缸就是普通的陶缸,农家用来盛水的大容器,小的陶缸还可以用来腌菜、盛米等。
铁刘氏道:“你要大缸做什么?”
铁拐道:“娘,你就别问了,我用大缸做新茶。”
铁刘氏道:“那边就有一个,为娘将它空出来。”
铁刘氏说完,一边将大缸中的稻米用木桶另装,一边将大缸从角落移出来,笑着揶揄道:“我儿去一日茶庄同窗的家,连制茶的手艺都学到了。”
铁拐道:“我只是试一试,娘,你快来帮忙。”
铁刘氏笑道:“我儿要为娘帮啥忙?”
母子俩说干就干,将新茶叶子洗净去烂叶,然后反复揉捻,使得新茶叶子的细胞壁破裂,以便于茶叶后期发酵。
铁刘氏对制作茶叶一窍不通,对于儿子玩的这些小花样,还以为是茶庄同窗教授的法子,倒也不再追问。
母子俩将揉完的茶叶,均匀的放置在大缸中,静待发酵。
茶叶在发酵过程中,无色的茶多酚在氧化酶和氧气的作用下,会氧化为红色物质,这些红色物质被统称为茶色素,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茶叶与汤色就会呈现红色,且发酵度越高颜色越红。
所以,要分别红茶绿茶,看干茶、茶汤和叶底的颜色偏绿还是偏红,就可以大致了解该茶发酵的程度。
铁拐制作的正是红茶,而且是颜色较深、发酵程度较高、类似于后世流行的普洱一样的深度发酵熟茶。
如此过了数日,铁拐每天查看新茶叶子的发酵程度,直到茶叶彻底变为褐红色,并散发出类似焦糖一样的药用陈香。
铁拐将其捞出之后,放置在向远景制作的茶饼状小竹篓子里,然后用石头压紧,充分挤压茶叶发酵后的多余水分,直到茶饼成型。
铁拐再把成型后的茶饼,放在炭火上微微烤干。
如此这般,后世的大茶饼子,终于提前一千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