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东歌2

https://img.ppxs5.com/a8/dc/e4a50e6e03.jpg

首页 >> 四合院: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 四合院: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069、这是精粉?阎埠贵惊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当何雨柱带着妹妹走出小酒馆时,天已经不见半分光亮,伸手不见五指。

“看来明天得去百货商店买支手电筒了,不然每天摸黑走路太不方便了。”

“不过手电筒票是一个问题。”

心里想着,他看向了眼三轮车车厢里的何雨水:“雨水,你会不会害怕?”

“哥哥在身边,我不怕!”何雨柱脆生生的说道。

“雨水真乖。”赞了一声,两人往南锣鼓巷的方向赶去。

北国的冬天,冷风呼啸,仿佛刀子一般割的人皮肤生疼。

二人虽然全身都被棉袄包裹着,只剩眼睛露在外面,可还是有冷风灌进衣袖,让人忍不住直打哆嗦。

何雨柱心疼道:“雨水,以后你来小酒馆吃过晚饭后就先回家吧,天没黑前到家就没这么冷了。”

这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会好的多。

何雨水摇摇头,坚定的说道:“我要陪着哥哥一块,我不想一个人在家。”

何雨柱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心里打定主意要弄到些棉衣,可不能让小丫头给冻坏了。

没多久,二人回到了南锣鼓巷。

推着三轮车走入大院。

此时他已经没有想要隐瞒的想法,反正三轮车也不需要票,有钱就能买到,以大家对他财力的了解,买一辆三轮车是不成问题的。

刚穿过垂花门踏入前院,便听到一道惊呼。

“柱子?你买三轮车了?”

三大爷阎埠贵惊讶的看着何雨柱,打量着何雨柱推在手中的三轮车,眼里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自行车啊,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可惜他没钱,不然他也想整一辆。

何雨柱笑着点头:“是的,刚买没多久。三大爷您还没睡呢?”

阎埠贵叹了口气:“刚睡着来着,对门的二妞过来求救说她奶奶快不行了。”

何雨柱顿时惊了一下:“二妞她奶奶快不行了?这是怎么回事?”

二妞奶奶郑氏,是前院住户。

是刚建国那会全家逃荒来四九城的,后被安排住进了南锣鼓巷95号院。

在逃荒的过程中,二妞父母相继或染病、或饿死,全都早逝。

独留郑氏带着二妞生活。

郑氏年迈体弱,没法做其他的工作,只能每天去外面捡废品获取一些生活费,日子过的比曾经的何家还拮据。

阎埠贵无奈说道:“还能是什么,无非就是饿的呗。”

“郑老太每天出门捡废品,本就朝不保夕,现在值此寒冬,就更加无以为继。”

“可惜我家情况你也知道,实在是无能为力。”

“我现在打算去中院和后院找一大爷二大爷他们,看看他们能否出些力,帮助二妞这可怜的小丫头渡过这个寒冬呢!”

何雨柱默然。

后院的易家和刘家生活富余,尤其是易家人口少,收入高。

若是他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二妞一家渡过这个寒冬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他们真的会愿意援手吗?

易中海、刘海中自私自利,估计是很难的。

他想了想,暗自做了一个决定,说道:“不用去后院了,我家还有一些白面,等我回家去拿点过来。”

何雨柱愿意相助,阎埠贵自然非常乐见。

“行,那我先去二妞家里看看,三大妈现在在那边照顾郑老太呢。”

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很快回到了家里,他一边做面穗汤,一边叮嘱道:“雨水,待会哥哥去前院看看,你先去睡觉吧,明天还得上学呢。”

何雨水也很乖巧,立即应道:“好的,哥哥。”

很快他做了一锅穗汤,在汤里磕了两个鸡蛋,分别盛了两碗,端着往前院走去。

前院郑老太家里,郑老太虚弱的躺在床上,脸色煞白,整个人都是皮包骨的形象。

三大妈和一年约8岁的小女孩在床边照看。

离远一些则是三大爷阎埠贵。

听到动静,几人纷纷看过来。

“柱子,你来啦?”

见何雨柱端了两碗热汤,他连忙走过来帮忙。

“快让二妞和郑奶奶喝点热汤吧。”

三大妈将郑老太扶起来,阎埠贵在旁边协同,二人慢慢给虚弱不堪的郑老太喂面穗汤。

“嗬,还有鸡蛋呢。”

阎埠贵面露羡慕,同时也愈发觉得何雨柱够大方的。

上次他就送了两颗鸡蛋给自己家,如今又给郑老太两颗鸡蛋。

“这大院里,也就何雨柱值得深交!”他心中暗想。

另一边,何雨柱将面穗汤放到了二妞面前:“二妞,你也喝点,暖暖身子。”

二妞有些犹豫,看着面前的面穗汤咽了口口水,又转头看了看郑奶奶。

可此时的郑奶奶虚弱的都说不出话了。

何雨柱鼓励道:“二妞,别怕,放心喝吧,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照顾奶奶。”

听到说吃饱了才有力气照顾奶奶,二妞这才下定决心,接过了何雨柱递过来的勺子。

“谢谢柱子哥。”

然后咕噜咕噜的喝着面穗汤。

看着二人都在吃着面穗汤,何雨柱又想了想,回到了中院家中。

从储藏室里取出了一袋面粉,十斤装的。

又取出了五块钱放进兜里。

拎着面粉匆匆回了前院郑老太家。

他将面粉往阎埠贵面前一放,说道:“三大爷,还得请你帮个忙,明天走一趟黑市将这十斤白面换成二十斤二合面,郑老太和二妞没有粮食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

“另外,还得劳烦三大妈这些日子给二妞他们做些吃的,照看一番。”

三大妈刚想说没问题,都是应该的。

这时三大爷阎埠贵却迟疑道:“柱子,十斤白面怕是换不到二十斤二合面吧?换个十五斤差不多。”

说着,他打开了白面布袋,瞬间眼珠子都快被瞪出来了。

“嘶......这是精粉?”(ps.精粉,60面。)

听到他倒吸凉气的话,三大妈也忍不住好奇的伸头瞅了瞅:“什么精粉?”

“嘶......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60面?”

60面,市面上很少见,盖因这年代粮食短缺,普通人能填饱肚子就行了,所以为了能有更多的粮食,绝大多数的小麦都是制成了80面,这样也能惠及更多民众。

阎家贫困,每月的80面份额都要拿去黑市上置换成二合面、三合面,60面在他们眼中,与传说没有区别。

何雨柱微微颔首:“没错,这是精粉,十斤精粉换二十斤二合面能换吧?”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