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天,依然没有一点消息,两个大活人就这么在长安城里消失了吗?”
太极宫的甘露殿中,皇帝跪坐在桌案后,声音很低沉的询问太子李承乾。
“儿臣已在当日就通知了长安城十五门的金吾卫,次日又派出亲卫,将南城所有的寺庙、道观都齐齐的盘问一遍。想来今日必有消息。”
李承乾其实也很郁闷,自己给皇帝老子推荐的人才,皇帝是不说接受,也不说不接受。长乐说了几句抱怨的话,倒是让皇帝起了兴趣。自己一个堂堂太子在皇帝面前说话的份量,还不如自己的妹妹。这父皇偏心也太明显了。
这时的李世民听了太子说已经派人去了城南的寺庙寻找,心中恼怒之情稍稍减退了一些。
才又问道:“昨日去鸿胪客馆赐宴番邦使节,有何所得呀?”
本来像是宴请番邦使节这样的外交事件,按照常理是要在太极宫中进行的。但李世民觉得,如果让太子代为赐宴,那在太极宫就不太合适了。于是就放在了鸿胪客馆,类似于后世的钓鱼台国宾馆,倒也合适,不算是失礼。
李承乾垂手而立,躬身说道:“昨日儿臣奉旨赐宴,席间与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尽显我天朝威严。一众外邦蛮夷使臣,无不臣服莫名,都言将为我天朝马首。按照礼节,儿臣从户部支出五万贯用于赏赐各国使节,彰我皇皇大唐国威。”
李承乾偷看了一眼端坐在正位上皇帝,一脸古井无波的表情,他也不知道这样的回答,父皇是否满意。
缓了缓心神继续道:“众使者中有一倭国使臣,名唤犬上三田耜,与副使药师惠日,带来了近两百人的使团,想向我大唐学习文化,希望我大唐天朝能够恩准。”
“学习大唐文化?”皇帝狐疑的问道。
“儿臣从礼部了解到,曾经在前隋炀帝大业三年,当时的倭国国主叫做推古天皇,派遣过使团来到长安,使臣叫做小野妹子,同时还有数十名年轻学子和僧人随行。后来隋朝也派遣了使臣裴世清赴倭国回访。之后隋末大乱,两国交往就此断绝,今年倭国使节再次来朝,也是我大唐盛世天威,感召所致。”
听完太子的话,皇帝的脸色果然和颜不少。
“太子能在奏对之前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了解的如此清楚,想来之前也是做了不少功课,此事做的甚好。以后要入朝听政了,切记得,多听多学,遇事多问,少开口,多用心。”
李承乾听到皇帝表扬自己,内心无比开心。要知道能得到父亲的夸奖,对于从小在皇帝面前谨言慎行的太子而言,是多么重要的认可,同时也是李承乾唯一能感受到父爱的形式。
也许是李承乾太在乎父亲对自己的认可,所以每每在李世民面前说话做事都要瞻前顾后,生怕哪一句话说的失了礼数,惹得皇帝不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表面看似懦弱无能,犹豫不决的性格。
李承乾伏地拜倒说道:“孩儿诚惶诚恐。”
“惊慌什么?你是国之储君,未来的九五天子,你的言行要配得上你的身份,将来这天下臣民才能信服于你。”李世民每次看到李承乾唯唯诺诺的样子,都有种,子不类父,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但无奈其嫡长子的身份,也就只能叹息了。既然一时改变不了太子的性格,也只能是放在身边慢慢教导,以求日后有所改变。
皇帝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又对太子说道:“至于倭国使者的请求吗?你去和礼部、鸿胪寺商议,只要不牵扯我大唐的军事机密和重要朝政。一些民生技术和佛学教议便由他们去学。具体尺度,由你们自己掌握即可。”
太子应声称“诺”。
皇帝又道:“若有那少年的消息,便及时告知于朕。”
“诺!”
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想得到,哪怕得到以后在弃如敝履。尤其是富有四海的帝王,更是这种强迫症的重度患者。
太子躬身退出了甘露殿,皇帝轻轻的闭上双眼,半躺在宽大的榻椅上。太子的性格不像自己,这让李世民对未来的江山继承充满了担忧。
可毕竟太子现在年纪尚幼,自己又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这些都算得上是很久以后的烦恼了。
可是眼前就有一件麻烦的事情在等着自己。那就是太上皇李渊的寿诞马上就要到了。
此事让李世民已经纠结了好几天了,始终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才能让这位太上皇高兴。
当然即使不高兴也没关系,只是不要当着众人给自己这个当朝皇帝下不来台就谢天谢地了。
自从武德九年那场杀戮之后,李渊就在尉迟恭的“劝说”下,“高高兴兴”的坐上了大唐帝国万万人之上的太上皇的宝座。然后就光荣退休了。
退休后的李渊本来还是住在太极宫里的,直到贞观三年,也就是去年,才搬去了太极宫西面的大安宫。
说实话,在李渊迁宫这件事情上,李世民的做法是有瑕疵的。
既然李渊是大唐帝国的太上皇,也就是皇帝的皇帝,那理应是继续住在太极宫的。
但是毕竟两代皇帝的权利交接没有走合法的正常流程,非但如此,更可怕的是李世民用了最让人嗤之以鼻的方法得到了皇位,同时还杀死了李渊的两个儿子。
父子之间的嫌隙已经宽如鸿沟,在住在一座宫殿里就显得彼此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大家都不舒服,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搬家。
李世民不想搬家是因为,他要是搬出太极宫,就会让世人觉得他是得位不正,理亏在先。
李渊不想搬家是因为,他要是搬出太极宫,就等于连最后一块阵地都丢失了,在与儿子的战争中彻底的一败涂地。
父子两都有不想搬家的理由,也都有心里过不去的坎儿。
最后还是那个死了两儿子,又失去了一个儿子的倒霉老头儿妥协了。
而这时的李世民却做了一件让后世人诟病的事情,那就是让李渊搬进了位于太极宫西侧的弘义宫。
在当时这是一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也是能看出李世民其实一点也不像是后世史书里写的那样高风亮节,心胸宽广。反而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李渊登基之后,为了表示和自己的儿子们要同心同德的建立大唐江山,就让二儿子李世民住在太极殿西面的承乾殿,而太子李建成则住在太极殿东边的太子东宫。
时间久了,朝廷的文武大臣就有意见了。于是李渊就命人在太极宫西墙外修建了一座新的宫殿,给秦王李世民居住,并取名弘义宫。取“扶弘义以俊杰,大德也!”之意,希望李世民以李唐江山为重,没要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可讽刺的是,这座宫殿建好之后,李世民宁可住在比弘义宫小很多的秦王府,也不愿意在弘义宫里住一天。
可见李二郎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只做个庸庸碌碌,混吃等死的秦王。
到了给李渊选宫殿的时候,李世民直接就把弘义宫作为李渊的寝宫使用了。也许在李二郎的潜意识里,这也算是对父亲的一种报复。更诛心的是,李世民亲自为弘义宫改了名字,定名为“大安宫”。其中意思自然不言而喻了。
住在大安宫的李渊,一点也不安宁,依然用着他最后的倔强和李世民斗争。
那就是不停的生儿子!
李渊很清楚,他每生一个儿子就等于是给李世民带来一份麻烦,这样的麻烦让李世民束手无策,为了自己的名声只能好好供养着。
既然当年你说是太子和齐王要杀你,你才被迫反击的。那现在这些兄弟们个个年幼,对你没有危害,你总不能也杀了吧,既然不能杀,兄友弟恭的样子你也是要做一做的吧。我没办法治你,我就生一堆儿子,给你慢慢添乱。
这样的阳谋,也许就只有老李家这样的奇葩基因才能想出来吧!
李世民越想越烦躁,背负着千古骂名当上了皇帝,却依旧不能随心所欲,依旧处处有不如意。儿子让自己不满意,老子给自己找麻烦。原来当皇帝的糟心事也不少啊?
李世民的头隐隐的又开始疼了,最近以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那种额头发涨,昏昏沉沉的感觉是在是太难受。有一次竟然疼到呕吐,反而是吐了以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就在李世民隐隐头疼,昏昏欲睡时,一双温暖柔软,又均匀有力的玉手轻轻的按上了他的太阳穴。那种温柔又熟悉的触感,让皇帝烦躁不安的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观音婢,你来了!”皇帝用最温柔的语气问道。
“二郎这是又遇到烦心事了?”长孙皇后的声音同样纤细柔软。
李世民握住长孙的手,把她拉到榻椅上一同坐下,二人说起了太上皇寿诞的事情。
对于李渊这个舅翁,长孙也是有所愧疚的。玄武门之变的次日,长孙氏带兵进宫,将后宫彻底的清洗了一次。
包括在李渊面前搬弄是非的尹德妃和张婕妤在内,长孙氏当日在后宫共诛杀一千三百余人。
这样,长孙氏才在李世民登基后坐稳了整个后宫。
现在李世民和李渊闹成这样,长孙皇后其实是没有任何环转机会。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由李渊最疼爱的六女儿,永嘉公主在这父子二人中间调和环转。
前日永嘉公主带话给长孙皇后,说已经找到一件稀世珍宝,太上皇一定喜欢,过几日从蓝田别院回来,就进宫献给皇帝。
李世民一听,头疼之感果然减轻不少。马上坐直身子,问道:“当真?”
“自然当真,永嘉何时诓骗过陛下。最多不过多花些银钱而已。要说这永嘉公主也是,堂堂大唐公主,偏偏喜爱财货。”
“爱财有什么不好,朕倒是希望我皇家子弟个个爱财。这样朕也少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