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相权?”
看到何明的目的之后,群聊中的所有人都是脸色一紧,削弱相权,这样的话题太大了些,已经不单单是权力的斗争,而是涉及到王朝的正常运转。
“想要削弱相权的话,那就只有绕过相权了,提拔一批近臣、心腹参与决策,这样一来,便能够达到削弱相权的效果。”
卫国国君李康在一番思索后说道。
“这倒是和朕的措施差不多,想要削弱相权,搞来搞去,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手段。”
大翊皇帝刘信同样说道。
“这个主意好!”
看到李康给出的建议之后,何明不禁眼前一亮。
“不过这样的话对于皇帝的水平倒也有考验,并不能在制度上做到对相权的削弱。”
大燕皇帝周峰同样也用过类似的手段,明白其中对皇帝的才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何明想了想,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这样类似于内外朝的手段,皇帝自身的水平若是不够,还是容易出岔子。
“那要不问问李鸿运?看看他那里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魏太子安逸突然说道,对于削弱相权这样的议题,安逸此时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措施,于是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鸿运。
“这个可以有!朕倒是也想知道,李鸿运所在的华夏历史上,是如何解决相权的问题。朕倒是不相信,有魏武帝曹操和隋文帝杨坚先后篡位,后世对相权会没有约束的手段?”
大靖王朝的钟天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还有赵匡胤呢!这个也是篡位的!”
大夏齐王林远补充了一句。
“啊这!”
看到这里的杨旗,总感觉这是在阴阳自己。
“好!那就把问题交给李鸿运吧!”
大翊皇帝刘信说完,然后就先发了一个红包,而后艾特道:
“@平平无奇李鸿运,在你们的历史中,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削弱相权的呢?”
……
而李鸿运再次进入聊天群,已经是两天之后了,也就是从李鸿运关闭聊天群,到刘信艾特他,已经过去了两天。
“哈哈!讲究!感谢大翊皇帝刘信的红包!”
李鸿运在回到群聊之后,先是向刘信道了一个谢。
然后便以最快的速度翻了翻这两天的聊天记录。
(加上一个设定吧!每次聊天群关闭,只有收到群聊中人@,才能够再次进入聊天群?)
“咦?又来新人了?欢迎何明!”
翻看聊天记录,自然就注意到了何明这个新人。
“你好!李兄!”
何明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李鸿运,翻看记录的时候是看到有人叫他李小子,但是何明自己本身也就二十二岁,倒是对于这个称呼感觉有些别扭,想来想去,叫了一句李兄。
李鸿运对此倒是没有太过于在意,打招呼的同时,也翻看了一下书架,发现《隋唐演义》赫然在其中,也是眼前一亮。
“刚好,这两天把隋唐演义也下载了,可以直接上传了!”
说罢,李鸿运便将之前下载好的文本,上传到了群聊的书架上面。
当然,银行卡的余额也随之涨了一点。
对于何明的这个问题,李鸿运倒是不用去百度,直接说道:
“要削弱相权,怎么说呢,卫君所说的方法就挺好,提拔心腹,建立内外朝制度,一个负责决策,另一个只负责执行。这个也是在汉武帝时期,就使用的方法!”
“这也是汉武帝的手段?”
群聊中的皇帝们,对于李鸿运口中的汉武帝可是一点都不陌生,但是还不知道,华夏的历史上,汉武帝也对相权进行过削弱。
然后转而想想觉得也是,像汉武帝这样雄才伟略的帝王,自然是受不了相权的掣肘,加以削弱和限制自无不可。
“是的!汉武帝时期,政治上不仅仅是推恩令,开创察举制,在地方上设立刺史,在中央也开创了中外朝廷的官僚制度,以此来削弱宰相的权利,结果嘛,自然是让皇权更加稳固。。”
看到群中成员们惊讶,李鸿运当即解释说道。
“等等,你说的是汉武帝时期,施行的中外朝制度,那么有魏武帝曹操和隋文帝杨坚这样的事情之后,就没有进一步的措施么?”
而在李鸿运说完,大翊皇帝刘信就发现了问题。
“你们要削弱相权的方法,我自然是从汉武帝削弱相权开始讲了!后面的一切制度的改进,都是受其影响的!一切的革新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直接告诉你们结果的话,岂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李鸿运喜欢从头开始讲一个制度的演化,因为这样更能感受到制度演进过程中,时代的发展。
“那好!寡人便听你说说这个中外朝的制度!”
卫国国君李康,对于这样的讲述方式倒是很喜欢。
“何明你这剧本拿的跟汉宣帝的有点像,很多策略都是可以拿来直接用的,不过看你们之前的聊天,把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我这儿在削弱霍氏,哦不!削弱程氏的方法,也就不多说了!”
李鸿运对着提出这一问题的何明说道。
“而接下来我便说说这中外朝制度,中外朝,或者说内外朝廷,就是内朝廷也就是中朝,和外朝廷两个官僚制度的合称。
其中外朝廷就是你大晋朝堂上的那一班子朝臣,由丞相作为百官之首,率领百官协助皇帝治理内政。
这里边的丞相权利过大,容易威胁到皇权统治,想必你也深有体会。”
“这个朕自然是知道的,程平在世的时候,相权甚至一度压过皇权,朕也是因此,才会想到削弱相权的!”
何明点了点头说道。
“而内朝廷,也就是绕过外朝百官,组建的一个完全听从于皇帝诏令的宫内决策机构,这个机构中的成员,大多从与外朝关于没有瓜葛的人中挑选,从底层官员中选拔!”
“从底层中选拔……和外朝没有瓜葛,这样的话他们就只能依靠朕,只能听从于朕!”
何明当即便理解了这样选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