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经过啊!”
经过李鸿运的讲述,众位皇帝们也都知道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由来!
“公羊儒,没想到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所产生的学派!”
大魏太子安逸颇为感慨说道,对于一本书,能够引起一个学派,还能统领整个国家,这对于安逸来说,有些超纲了!
“追其根源的话,这公羊儒学,也仅仅是治《春秋》的三大学派之一!一部春秋就有三个学派的!”
大翊皇帝刘信纠正了一下安逸,同样是十分的感慨!
“寡人倒是好奇,这《春秋三传》有什么不一样的么?分明只是一部著作,难不成会有很多种解释?”
李康对于一本书有三个注释,还都各自发展成了一个学派这件事情,有些好奇其中的缘由!
“还真就是这样,或者说,是《春秋三传》对于《春秋》的解释角度,略有不同。
再加上《春秋三传》诞生的年代不同,所以对于春秋的注释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偏差的!”
“而董仲舒又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春秋战国以来的宗教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
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也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此时的儒,已经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大不相同!
而董仲舒为了这一套思想的建立,也可以说的上是煞费苦心!”
“依你所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是纯粹的儒家,而董仲舒所建立的儒家思想,已经杂糅了太多东西于其中!
这个时候的儒家,比杂家还要杂家!”
大翊皇帝刘信,对比了两个时期的儒家学说,然后开口发言道。
“煞费苦心?看来这一套儒家思想的建立过程,也是相当精彩的!”
卫国国君李康,看着“煞费苦心”四字,竟然有些期待,一个影响千年的思想体系,究竟是以怎么样的方式建立的呢?
“说儒家是杂家……有些过分了哈,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董仲舒新儒家思想的主体,依旧是儒家思想,这和杂家的兼学,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一套思想的建立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可以说董仲舒对于儒家思想的筹划,并不是在武帝一朝才开始,而是在景帝时期就已经有所谋划!
景帝时期,发生了吴楚之乱,原本统一的汉王朝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于是乎董仲舒认为,大汉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格局的局面发生,也就是说,董仲舒也是一个中央集权派!
为了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春秋公羊传》中找到了“大一统”这个词。
于是乎,董仲舒就根据《春秋公羊传》中“大一统”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
原本只是对周朝礼仪宗法制的大一统描述,到了董仲舒这里,就变成了世间绝对的真理!”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是适合于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
“要知道,大一统的理论,只是在《春秋公羊传》中有描述,其他的春秋注,和《春秋》本身,都没有大一统这样的言论!”
“这就有点意思了啊!一个《春秋》本身没有的理论,一个注解中才独有的三个字,就能让董仲舒拿出来大做文章?”大翊皇帝刘信,对于董仲舒的骚操作,搞得有些目瞪口呆!
“这便是董仲舒经典的春秋注我,在得到大一统这个关键后,既然是普世道理,那么汉王朝自然是也要遵循这样的天理,而这也正是董仲舒所要设立的思想哲学的核心,
汉王朝要大一统,那么在思想上面也要大一统,站在董仲舒的角度,也就是儒家思想要在汉王朝完成大一统!
除了儒家思想,其他的都不允许发展下去!只有思想统一,才有法度的统一,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和巩固政治的统一!”
“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这……董仲舒真乃大才!”卫国国君李康,对于董仲舒这一番操作感到惊叹!
“当时的汉朝,按照董仲舒的解释,就是完成了政治的统一,但是并不稳固,于是思想上的统一成为了大一统的关键!这便是董仲舒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源所在!”
“董仲舒多次强调,要用孔子儒学,来统一天下的思想!”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采纳了这个建议!”
……
“李小子!你说的这么多我都还明白,但是这个春秋我注是什么意思?”
卫国国君李康对于李鸿运提到的“春秋注我”,有些不理解!
“春秋注我,说的便是董仲舒拿《春秋》中的言语,来讲述自己的理论!
就如同对大一统的解释,好像是《春秋》中的思想,但实际上却是董仲舒自己的理论,藏在了《春秋》当中。
“假装是在注春秋,其实说的全都是董仲舒自己的观点!”
“这便是春秋注我!”
随着李鸿运解释完,聊天群里的皇帝们,也都多学了一些知识,理解了“春秋注我”的意义!
“所以这《春秋》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啊?”
虽然都已经在书架上面购买过了,但是这些皇帝们,也都还没有来得及去看这些书籍,因此还不知道《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书架上面已经上传了啊!春秋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史书!相传出于孔子之手!
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十二代君主,二百四十四年的历史,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
当知道了《春秋》是一部史书之后,群聊中的皇帝们,顿时都有些坐不住了!
对于古代社会来说,书是可以传家的!什么样的东西传家,都不如书贵重,而史书,自己皇家藏书中的史书,有没有二百四十年都还是两说呢!
而且,这些皇帝们,哪一个不是学着史书长大的?更知道史书的重要性,那些个阴谋阳谋施政治国的策略,哪个不是在史书上学习的?
而现在,《春秋》是一部史书,这让他们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