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长夜风过

https://img.ppxs5.com/c0/4d/cbb298d1b5.jpg

首页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重生2004:独行文坛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二章 树立一个素质教育的典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燕京来人自然不是燕大的招生老师,而是“博客中华”的创始人,东方兴,还有他的朋友。

他看到王自新、张婷和张潮走进校长室,立刻就站了起来,越过两个老师,直接向张潮伸出了手,道:“你就是张潮吧。我是东方兴。第一次见面,幸会!”

张潮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在互联网历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忙握住了东方兴的手,道:“东方老师,您太客气了,能见到您,才是我的荣幸。”

这时候,校长吴兴雨先开口介绍道:“王老师是张潮同学的班主任,张老师是他的语文老师。这是市宣传部门的欧主任,这是县教育部门的李副书记,这是‘博客中华’的东方兴老师,这是《新燕京报》的李烈记者。”

众人这才开始互相寒暄。

这时候办公室的沙发就不太够坐了,办公室的干事小郑赶忙搬来了几张凳子,又知趣地退了出去,并且带上了门。

坐定以后,校长吴兴雨先开口道:“张潮同学,你的笔名,就是‘午夜潮汐’吧。”

张潮点点头。

东方兴开口道:“还是我来解释一下吧。”接着他就把上周《南国周末》专题增刊和“新理念作文大赛”复赛现场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还拿出了《南国周末》和几份报道了此事的有影响力的报纸出来作证。

张潮虽然上周在电话里已经听东方兴说过一遍,但现在听来,作为局内人的他,也仍然感觉惊心动魄。

一开始他只想博取一个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以写作扬名,蹭一蹭《新芽》杂志和“新理念作文大赛”的热度,绝没有想到会是今天这样的结果。

他还是低估了在纸媒时代,将《南国周末》、《新芽》,以及“新理念作文大赛”这三者搅和到一起去,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从《南国周末》决定刊发他那三篇文章开始,事情就已经朝着他不能控制的方向去了。

不过张潮此刻内心还是比较淡定的,经过周末两天时间的沉淀,他也笃定了今后的道路,无论能不能上大学,他都会以写作作为人生道路的首选。

这不再是一次投机,而是在重生这两周以来,他在高强度的写作中,内心重新燃起了那股只属于文学青年的火焰。

而《南国周末》,又为他打开了在这个年代,走上专业写作这条道路最艰难的一道大门。

想到这里,他望向东方兴的眼神就不免有些“含情脉脉”了。

东方兴讲得口干舌燥,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奈何他每讲三句话,就要绕回“张潮最早是在我们‘博客中华’上发表文章”这个议题上。

说到最后,他才进入正题,说道:“现在这件事正在风口浪尖上。因为张潮同学,不仅是挑破了笼罩在‘新理念作文大赛’头上的神圣光环,而且也给国家教育部门甚至整个社会抛出了一个严肃的议题——

人才的选拔标准到底是什么?大学的直录特招,到底是唯才是举,还是破坏了教育公平?而且媒体也对‘午夜潮汐’的真实身份很感兴趣。《南国周末》的江总编,就找到了我,想让我联系联系“午夜潮汐”,没想到……”

话没说完,眼神却瞅向了在座中最“人微言轻”的张婷。

张婷笑着接过话头,对众人,尤其是张潮解释道:“周五那天不是你的学习成果汇报会吗。都6点40了都不见你人,我就去找你。结果刚好看到你在电话亭打电话,还没等我走到那边,你就挂了电话一路跑。

我还想追上你,电话亭里的电话却响了,我觉得应该是找你的,有什么话没交代完,我就想先帮你接听,然后转告给你。结果是东方兴老师。一来二去,我就把你的情况说了。东方老师让我先别告诉你,怕你再拒绝。张潮,你也真是的,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拒绝呢?”

张潮道:“这不是期末吗……”

东方兴接话道:“我一直以为‘午夜潮汐’是个年轻的老师,没想到啊,你竟然是一位刚满18岁的高中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你的文章、你的身份,都与上面说的教育议题十分契合。刚好又有许多媒体要采访你,我怕你又不答应,就直接把人带过来了。

这位李烈老师,是我的好朋友。他不是普通的记者,而是《新燕京报》深度报道部的主编。听说你的事情以后,非常感兴趣,立刻就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跟我一起赶过来了。”

李烈不过三十出头,身材瘦削,十分精干,眼神尤其犀利。他说道:“我们《新燕京报》去年11月11日创刊,是羊城的‘南国报业集团’和沪上的‘光铭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的综合类大型日报。

我负责的‘深度报道部’,就是要对公众关切的各种社会话题进行深度挖掘,揭开内幕,还原真相。我看了张潮同学写的文章,结合最近围绕着‘新理念作文大赛’发生的种种事态,非常符合我们深度报道的宗旨。因此我就赶来了。

我希望能够对你进行一次独家采访。”

张潮心里了然,原来《新燕京报》是“南国报业集团”的亲儿子,算起来应该是《南国周末》的亲弟弟,怪不得能优先被东方兴带过来。

不等张潮回应,生怕张潮又犯愣拒绝的校长吴兴雨开口道:“张潮同学,这个采访,不仅对你来说是一个展现风采的好机会,对我们学校来说,也是一个展示教育成果,尤其是素质教育成果的好机会。”

市宣传部门的欧主任也说道:“一个高中生,能把文章发在影响力巨大的《南国周末》上,而且能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在近几年的福海还是新鲜事。你接受完《新燕京报》的专访以后,市电视台也会对你进行一个访问。”

县教育部门的李副书记跟着说道:“我们也会让县电视台对你进行一次采访。”

东方兴也接着说道:“《新燕京报》只是第一家,后面还有十几家媒体也想采访你。开一个好头,很重要。”

张潮明白这无论如何是拒绝不了了——况且他这次也没有想拒绝,于是大大方方地答应了下来:“感谢几位领导的认可,也感谢东方兴、李烈两位老师的重视。我就怕我讲不好。”

吴兴雨哈哈笑道:“我看过你前几天接受县电视台采访的片子了,你要是讲不好,咱们学校就没有讲得好的学生了。”

这时候班主任老王王自新才有机会开口,说道:“张潮,他就是我们市、我们县,还有我们三中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典型代表啊!是该好好报道。”

一句话,让在座领导们都开怀大乐。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