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沙枣树林

https://img.ppxs5.com/be/ac/9b4c0d8a66.jpg

首页 >> 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 退休回乡归园田居最新章节(目录)

123,田园庭院设计理念之三借山岭树林之自然景观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田园庭院设计理念之三借山岭树林之自然景观

每块土地都有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使命,秀岭这片山川很有味道。

我家地理位置极好,远方有秦岭东麓的山峦,前有苍翠葱茏的松林,梯田基调的秀岭,岭低有风光旖旎的小湖,潺潺流淌的溪流。置身大自然,远跳山岭叠障,闻松涛涛海浪,白日观云,夜揽明月,枕着清风成眠。春来绿意盎然,呼吸清冽的空气,梳理杂乱的思想;夏来暖阳沐浴,晒出古铜色的皮肤;秋来红叶遍山,看大雁南飞;冬来空荡寂寥,冰封湖面,芦苇萋萋,一派“寒水映残荷,冷风摇残枝”的景象。

站在岭上,居高临下望去,山与山间,丘岭之间,连绵不断,沟壑纵横,高低起伏,群山碧透下是丘陵,岭下有3000余亩森林,依山傍岭,林木葱郁,氤氲缭绕。蜿蜒低吟的百鸟谷之间,“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林木松苍林翠中,村舍掩在其间,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境象。

我的仙云居民宿坐落其中,犹如世外桃源的一处静地。

这对庭院建设是一个很好的背景和远景,我曾多次在秀岭的树林中悠游,感受着山川自然的永恒,感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诗句,畅想着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对我们的馈赠,什么样的建筑才能与这片土地和谐地融为一体,在这里生活的人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历史、文化、土地、人文、习惯,民俗等太多思绪交织在一起,找到启发和答案。

这个山美岭秀的地方,位于树林之间,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林,仿佛是大自然的护卫者,不仅给人带来了视觉的愉悦,更为小院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站在院内,闭上眼睛,只专注于那一刻,仿佛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与它融为一体。

对秀岭的内涵气质深入探视后,我才明白,一处“文化家园”的打造,仅仅需要情怀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你慢下来,有足够的耐心,感受云雾缭绕时的洒脱,感受晚霞红透半边天的壮阔,观察一年轮回中山色的变化,观察雨水如何汇聚,了解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思索秀岭所代表的文化符号,了解周边的特色物产,去细致的观察,要不断地思考,去和自然对话,去和历史对话。

宗白华先生曾言:“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吐纳世界景物,人们把大自然吸收到庭户内,庭院艺术发达极高。”

在这方小小的庭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深广无穷的宇宙来亲近我们、扶持我们。

无需去争取那无穷的空间,只需在这有限的庭院中,静享大自然的恩赐与陪伴。

我需要跳出自己这一方庭院小天地,然后和整个自然进行融合。其实,不管我们的院子有多大,最后可以呈现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总不可能有无尽的花草树木进行装点,这个时候,就需要想办法,怎么和自然进行融合,在自然层面的横向或者纵向上,给人有扩展的视觉和想象。自然中的景色包括远方的山,临近的大树,也包括空中的飞鸟,池塘中的鱼,能将这些自然景象的进一步运用,最终也可以真正的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顺势将前山的景致揽入其中,借山峦、丘陵、山林的自然景观,构成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第一印象,置身于古树、老宅、村庄,营造一种独属于乡村的静谧。白天推开窗,放进来竹外的山,晚上闭上窗,映入竹后的月。

我于山脚下,丘陵坡,建一处小小的庭院,屋不求高,院不求大,安静即可。

院子无须大,老宅、新房、山林在架空层里交叠,只需植一圈竹,杂几色兰,以竹为篱,那竹篱内就是我的领地,围合出有趣的灰空间;场地通过自然化的草坡与原有的山林紧密相连,垦一方土,养一圃菊,栽几株梅,至于窗前,那必须请两三竿竹,竹不必高,梢及房檐即可,去感知花草树木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年四季沁入心脾的,是梅香熏过、菊香浸过、竹香滤过的气息,从山脚处来,从溪流处来,从鸟鸣处来,从鱼跃处来……在青山碧水间暂忘纷扰,诗与书的闲暇,邀三两好友对月饮酒,临风呷茶……

庭院深深深几许?在这方小小的天地中,藏着中国人的旧时风景与情怀。

愿你我心中都能安放一方这样的小院,在眼底留有诗意的同时,也让心头无事烦忧。

庭院之美,美在自然。

我的庭院设计者遵循自然的规律,将山、岭、树林、斜坡、植物、等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四季更替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春天,百花盛开,满园春色;夏天,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秋天,菊花盛开,金黄一片;冬天,雪花飘落,银装素裹。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