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沙枣树林

https://img.ppxs5.com/be/ac/9b4c0d8a66.jpg

首页 >> 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 退休回乡归园田居最新章节(目录)

103,回归田园,避开红尘,自然闭关,外不较劲,内不纠结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回归田园,避开红尘,自然闭关,外不较劲,内不纠结,是最高级的养生

齐善鸿教授说过一句话:“疾病的第一发动力量,都来自心中的负能量。”

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往往就是心灵状态的反映。

生活中有很多人,遇事总是看不惯,又放不下,不断给自己的内心添堵。

久而久之,让自己长期处在愤懑、忧虑等负面情绪中,必然就导致身虚体弱,疾病缠身。

正所谓,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人到中年,半生已过。谁也不敢说“还能否再活这么多年?”。中年开始,身体机能下降,上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儿女还未立业,这个时候压力巨大。虽然工作兢兢业业,但好像也是不冷不热。

对于一些人来说,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才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他们追求的是高楼大厦间的速度与激情,是五光十色中的梦想与希望。他们喜欢穿梭在人群之中,感受那份热闹与喧嚣,享受那份刺激与变化。

世间之事,总是林林总总,纷纷扰扰。

现在的人起早摸黑,在单位里兢兢业业地干活,其实不过就是为了碎银几两。下班时间一到,立马拿包走人,一分钟也不想多待。在单位里,别看人多热闹,可是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没有。

就像作家张爱玲说的那样,自己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却不知道到哪里去,不知道去找谁。

人心莫测,与人交流总要小心翼翼,欲言又止。好像说什么,都不妥当似的。对人说开心的事,别人认为你炫耀;你对人说扎心的事,别人认为你卖惨。除了确实有事需要交流,常常见人不知道说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圈子是越来越小,工作上的事也越来越少。看似清闲,实则累的慌,那是心累。那是无人问津,不被关心,不被需要的荒凉,让人看不到人生的方向,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任何事都郁结于心,只会让人寝食难安、形容枯槁。

因为压力大,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有些人开始进入更年期。这个时候很容易烦躁,爱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有时候还容易失眠,身体的不舒服也导致心理不适。

这种生活并非人人向往。

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就是无人问津,不被需要。任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任你高官厚禄,名满天下。到你年事太高,无能为力的时候,都是一样的结局。人生就是一场戏,只不过每个人落幕的时间早晚不同而已。

这个时候应该调理一下,不然确实会影响身心健康的。如果这个时候对自己不理不睬,忽视了健康,可能真的会由一点点不舒服,最后发展成疾病。这个时候调整身心,开始养生。这个时候也是开始养生最好的时期。关于养生,明朝医学家龚廷贤在《古今医鉴》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真正高级的养生,不仅在于对肉体的保养,更注重对内心的调节。

学会把心放宽一点,少思虑,常乐观,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养成恬淡平和的性情,减少内心的消耗,是一个人抵御衰老与疾病最好的良方。

教大家几个调整身心的方法:圈小,事少,人闲,心静。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回归田园,避开红尘,自然闭关,外不较劲,内不纠结,是最高级的养生方法。修行人有闭关一说,指在修行期间,把自己隔绝在一个小地方,闭关期间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饮少量的水,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关闭自己的六根,身,口,意,不让心被杂染,正是在这种极端的状态下,人的潜能才得以发挥修行者会专心的修行。人在一生的历程中,尤其是人到中年,况味人生,适当的关闭自己,静养自己,修炼自己,对养生是很有益的。

当人生的列车缓缓驶向未知的远方,我们不禁会想,余生的自己,会栖身于何处?是城市的霓虹闪烁,还是乡村的月光如水?

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哪怕一个人待着,或者看书、喝茶、赏花,也会觉得怡然自得,胜过一堆人七嘴八舌地尬聊。

悠闲的是那颗无欲无求的心。

年龄大了,只想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外界的喧嚣,与我无关,城市的繁华,那也是别人的。

回归田园,有一个乡间小屋,远离大城市的喧嚣,避开过去的人际圈子,绕过是非圈子,这是自然的闭关。

在这样的环境里,,欲望少了,放下执念,自然心静如水。

对于那些内心渴望宁静、追求自然的人来说,农家小院无疑是他们灵魂的归宿。农家小院的生活,犹如一幅淡墨山水画,静静地等待那些与之灵魂相契合的人。农家小院,是一处充满诗意和哲思的避风港。在那里,我们可以倾听风的细语,感受阳光的拥抱,与大地、天空、河流和森林为伴。这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一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宁静。

他们喜欢在小院里种上几株花草,养上几只鸡鸭,看它们悠然自得地生长。他们喜欢在小院里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感受那份从心底涌起的满足与愉悦。

在自然闭关的田园里,心中无所挂碍,对外不纠结,不多虑,小事不用计较,过去不必记挂,未来不必担忧,尤如修行人闭关期问“不念、不思、不想”。

大自然是人最好的心灵栖息地,能带来豁达的心态,不断地为身体注入能量。

对外,不较劲。在乡村田园里,在自己的小院里,隔绝外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理会外在的是非,不陷于无谓的争端,内心平和,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