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沙枣树林

https://img.ppxs5.com/be/ac/9b4c0d8a66.jpg

首页 >> 退休回乡归园田居 >> 退休回乡归园田居最新章节(目录)

95,田园生活,心归当下,顺其自然,熙养天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田园生活,心归当下,顺其自然,熙养天年

昨日经过一场骤雨风急,清晨起来,雨过清凉,空气里满是自然的清香,走进院子里在植物的叶子上看到晶莹的水珠,花树和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心旷神怡,人的杂念也在一场风雨中,变得大梦初醒。此刻的蝉鸣,虫叫,鸟噪,树荫,藏在人间繁华的巷陌,藏在世间岁月的楼头。

心情虽然好,但身体有点困倦。

我昨天晚上被子没有盖好,早晨起来又得鼻塞,还轻微的咳嗽,有感冒的症状。

在这深山野村里,出外看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好在老单备了不少药,我拿了999感冒冲剂,用开水冲服了一包。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在这深山里,就医不方便,人一旦病了如何救急。

老单对我说:这也是他这几年在山村生活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所以平时要多锻炼,注意保暖,尽量不生病。老单无奈的对我说。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保证不生病啊!我提出疑问。

老单说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他到屋子里拿了一本书,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话,已将“不生病”的秘诀说得清清楚楚:“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名故曰朴。”1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采取避免接触疾病的感染源,对一切致病致灾的因素都要采取围追堵截和未病先防的措施。

2,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保持一颗平淡的心,并能守住真气。恬淡虚无讲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海纳百川,壁立千仞”的心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其实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更多的则是身不由己,也难怪人们难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心境。这是一种“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的达观,也是一种“和光同尘,与世无争”的态度,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接近这种境界。

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品格、是一种理智、是一种豁达、是一种善良、是一种平和。心静了,世界在你眼中就是一滴水,清澈而透明。

如何才能心静,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高濂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洗心说》写了心得方法。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

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

戒眼莫视他非,戒口莫谈他短,

戒念莫入贪淫,戒身莫随恶伴。

无益之言莫妄说,不干己事莫妄为。

默,默,默,无限神仙从此得;

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

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

休,休,休,盖世功名不自由。

尊君王,孝父母,礼贤能,

奉有德,别贤愚,恕无识。

物顺来而勿拒,物即去而勿追,

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勿思。

聪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

损人终有失,倚势祸相随。

戒之在心,守之在志。

为不节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

劝君自警于生平,可叹可警而可畏。

上临之以天神,下查之以地袛,

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

唯正可守,心不可欺。

3,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人体的精气神内守,以及心理筑起抵抗外邪的城墙,疾病也就难以接近人体。“精神内守”不单纯是人体内的精气神在体内保卫身体,还包含了让心灵变得坚强起来。而下面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是对精神内守的补充。只要我们能够不被外在的病邪和灾难所累,精神内守不仅是疗伤良药,还是心灵鸡汤。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人生“八静”之说,即:静心能去浮躁,静思能去烦恼;静观能得经验,静养能去心恼;静默能得事理,静望能躲干扰;静处能消杂念,静读能走正道。

自古崇尚静以修身、宁静致远,“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长竹气自豪”。心有多静,福有多深;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唯有平静做人、处事,才能心静如水、心情如水、静水流深!

4,志闲而少欲

胸中装有治国安天下的锦囊妙计,却闲情逸致,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没有不良的野心和欲望。就像诸葛孔明当年,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归当下,生活简单,日子安然”。

活在每一个当下,与生活相安,与日子相守,安度每一天,不负每一刻。

安度当下,风雨也变得温柔,岁月也变得多情。心若安,万物皆安,心若顺,万事皆顺。心胸开阔自无扰,烦恼由心而生,幸福由心而悟,放空自己的内心,过去的事当忘则忘,当下的事当过则过,与时间并肩而行,活在每个当下。

让往事随风,生活变得简单,步履变得轻松。人生只有当下,心归当下,不忆不念,不期不待。

平淡的日子,自有清欢相伴,若能安于平淡,幸福便会溢满心间。

5,心安而不惧

心境宁静和平安,具有君子的风范,具有慎独的品性。

用佛教的观点讲就是心无恐惧,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恐惧,这样才能使心态达到真人的心境。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每个人的脚步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

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然而,当人生步入晚年,我们该如何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或许,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顺其自然,放下昨天,享受好今天,别去管明天。

我们要学会放下昨天,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路程,经历了无数的起起落落。

此时此刻,他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

不要再去纠结于过去的得失,不要再去纠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

只有放下昨天,才能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6,形劳而不倦

每天都要进行劳作,但不能超过人体耐受的程度,要劳逸结合。劳动不能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每次劳动都要以身体不困倦为度。

7,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保持着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能够让不违背道德、不违背侠义的欲望和理想实现。做人要有正气,要有骨气,要有魄力,要有魅力,驾驭心中的欲望之火,合理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8,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食用没有腐烂、没有霉变的食物,穿着自己喜欢并不奢侈的服饰,并喜欢与传承传统习俗,没有高下、没有尊卑的世道。

这样的环境只有在山村里有,你看丝一方庭院,盛满了人间清欢,读书煮茶,会友畅游,一院素墙,映照清风与明月。院子的角落里古老的梧桐树,此时枝繁叶茂为小院投下一片清凉的树荫,坐在树荫下,听着蝉鸣,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仿佛时间都慢下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一般,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保持高度的一致和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