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皇帝陛下和大将军惨死的成军士兵们,被团团包围在溧水边上,纷纷下马请降。
黄忠面无表情的走上前去,挥动手中大刀,砍下袁术头颅,交给下属硝制起来。
这个头颅,是要带回长安去的!
至于纪灵,倒是在黄忠的命令下被好好安葬了。
有了袁术的大纛和头颅,整个淮扬之地被迅速扫平。
西路的张任率军轻易拿下了庐江豫章二郡,直打到与荆州刘表接壤才停下了继续进兵的脚步。
东路的三个军团,各自分工,一路横推到了钱塘江边。
大难不死的吕布带着袁襄和几百骑兵,进入山阴投靠了孙坚。
由于江南逐渐进入了雨季,行军以及粮草辎重押运都不方便,汉军在扫平了吴郡以后也停下了进攻的步伐。
-----------------
长安,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前后脚将攻陷秣陵和斩首袁术的消息带了回来。
“哈哈,哈哈,好,四大军团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军机处,正在与一众军师们参谋军务的刘辩听到袁术授首的消息,刘辩开心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下从此一统,汉室中兴正在此时!”
在军机处当值的徐庶和法正,立即起身,恭贺起刘辩来。
“成逆已除,是时候收拾各路割据势力了。”刘辩笑呵呵的看着悬挂的地图,指了指地图上还没有标上龙旗的荆州、益州等地。
“刘表、刘璋、张鲁等人不过疥藓之患,传檄可定!”徐庶立马回答道。
“善,便由元直起草诏书,令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交州士燮、汉中张鲁入京面圣。”有了绝对的实力作为保障,刘辩丝毫不担心这些个割据一方的军阀还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如果有不听话的,如今正在南方征战的四大军团,会好好告诉他们应该怎么选择。
“成逆伪太子袁襄在吕布保护下入了孙坚麾下,且孙坚此前接受成逆册封,形同叛逆,不可不讨!”
法正也出言提醒刘辩,别忘了在江东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孙坚和武力天下无双的吕布在。
“军中士卒多为北方子弟,南方气候与北方大异,便让四大军团在江南先好好适应一番,攻伐孙坚一事,秋后再议!”对于江东,刘辩早有计划,只是如今南方雨季,不管是后勤运输的难度,还是士兵的适应程度,都有问题。
“令少府派遣工程队,快速修筑起一条自南阳到秣陵的马路,秋后讨伐孙坚,后勤务必跟上。”
法正闻言,立即做好记录,随后就要将命令送到少府去。
“令太常择一吉日,朕要到太庙祭告列祖列宗,不肖子孙总算没有丢了各位先祖的脸,哈哈!”
想到得意之处,如今越发沉稳的刘辩也忍不住又笑出声来。
“通告朝中各部臣公,半月后召开大朝会,朕有要事宣布,京中秩比2000石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随着天子刘辩的一条条指令下达,各项准备工作随着袁术身死,成国覆灭的消息传来开始准备了起来。
洪武五年,五月初八,洪武皇帝刘辩在太庙祭告大汉先祖,伪帝袁术的头颅成了最好的祭品。
在全城百姓和文武百官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天子刘辩接受了万民朝贺。
自此,从中平元年黄巾之乱以来到洪武五年一共十三年时间的动乱结束。
在这一场动乱之中,先后有灵帝、慜帝两位天子驾崩,大汉国都洛阳、长安先后为权臣占据,各路割据势力纷纷拥兵自重。
除了有张举张纯这般玩笑似的称帝,更有天下世家之首的袁家子弟袁术僭号称帝。
不过一切都在英明神武的洪武皇帝刘辩的努力下化为飞灰。
如今的大汉,终于又重新回到了正轨之上来。
洪武五年,五月十二,未央宫前殿中举行大朝会。
接受了百官三跪九叩大礼,山呼万岁之后,刘辩端坐龙椅之上,令黄门侍郎开始宣旨。
“……朕感三公九卿制之不足,为大汉千秋万代计,改三公九卿为两省六部,置左右相,置五军都督府,置内宫十二监。”
随着长长的圣旨宣读,跪伏在地聆听圣旨的众人有喜有悲,但更多的还是惊喜。
右相黄琬,左相杨彪,这都是早在灵帝朝时就享誉天下的大才,在刘辩称帝之后更是鞠躬尽瘁,为大汉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论从名望、资历、能力等各方面来说,都算是比较能服众的人选。
国丈蔡邕、光禄勋卢植则因为年事已高,直接从太常卸任,只保留了一个国子监博士的头衔,闲着的时候干干教书育人的活。
吏部尚书王匡,这是在刘辩刚刚脱离洛阳,还没立足跟脚的时候就予以支持的老臣,自然也没得说。吏部左右二侍郎分别为陈群和沮授,也算是平衡了世家和寒门,河南河北的势力分配。
礼部尚书荀彧,作为大世家的代表,能力出众的荀彧也足以服众,左右二侍郎分别为司马朗和刘晔,其中刘晔本是曹操麾下,如今曹操归顺朝廷,作为汉室宗亲的刘晔也得到重用。
户部尚书陈群,左右侍郎分别为司马朗和钟繇,三人都算是在并州时期就已经主政一方的俊才,且都精通内政,主管钱粮和农政,倒也算得上知人善用。
工部尚书韩浩,左右侍郎魏机和简雍,这工部主要却是以墨家子弟为主,不过墨家子弟多不善政务,只会研发,故安排韩浩和简雍二人主持政务工作。
刑部尚书徐邈,左右侍郎分别为田丰和程昱,其中徐邈作为最早一批追随刘辩的士子,走上尚书之位兵部让人意外,性格刚直的田丰和程昱二人担任侍郎,则是冲着二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去的。
兵部尚书郭嘉,左右二侍郎分别为徐庶和戏忠,年轻的法正只安排了个兵部司郎中、职方司郎中荀攸却是因为吃了加入时间稍晚的亏。
除了设立左右二相和六部二十四司,内廷仿照明朝时期设立十二监,分别负责处理皇宫之内各项政务。
于政务之外,所有军事权力又被进行了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