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那些事儿

八页草

https://img.ppxs5.com/eb/9c/0bc8978765.jpg

首页 >> 寄奴那些事儿 >> 寄奴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六章 蠢蠢欲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孙恩之乱暂且不表,话说桓玄、殷仲堪、杨佺期联盟同样不安分。

桓玄、殷仲堪、杨佺期三人自从回到自己的去处宛如猛虎归山,彻底放飞了自我。

蛟龙复得云雨,就不会在蜷缩于池中。整个荆州、江州、雍州几块占东晋朝廷三分之一的土地已不受朝廷控制,桓玄、殷仲堪、杨佺期自然形成了三股既听调也不听宣的割据势力。

东南诸郡已是乱局,朝廷忙着控制内乱,晋室衰微,此消彼长,西边自然会上演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然而四边未必是似铁板一块,三吴之地动乱愈演愈烈,三位大员失去了来自晋廷的压力,三人之间关系也变的微妙起来。

这就好似当初吴国和蜀国面对强大的魏国,两家同气连枝,可一旦赤壁之战魏国元气大伤,吴蜀马上便开始斗起来。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先前三人联盟就各怀鬼胎貌合神离,差点中了司马元显那么直白的离间计,如今“表面兄弟”的日子,也很快走到尽头。

三人的间隙早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整个大晋都乱成了一锅粥,年少老成的司马元显虽然腾出手来处理西部的问题,但他也不介意乱上加乱。

政治从来都没有永远的朋友,大伙都是演员,只是心照不宣。

于是晋廷加授桓玄都督荆州四郡军事,任命桓玄的兄长桓伟代替杨佺期的兄长杨广做南蛮校尉。

虽说几个州早已不受朝廷控制,朝廷的诏令就是鸡毛令箭,但其带来的效果就宛如一滴水滴入到了热油里。

诏书背后的小心思极其讲究:

若授桓玄都督荆州四郡军事后,荆州刺史殷仲堪情何以堪;

若让桓玄的兄长桓伟代替杨佺期的兄长杨广做南蛮校尉,杨佺期面子往哪里放。

此诏书不可谓不高明,将三人的小心思拿捏的恰到好处,虽是阳谋,但依据西边那“塑料”情谊,定然会有人按照剧本行事。

果不其然,桓伟二话不说代替了杨广做南蛮校尉。

有人蠢蠢欲动,有人便会不服。

杨佺期见状大为不满,大有要收拾桓玄的架势。

老实人殷仲堪一见这架势直摇头,人性也太经不起考验了,司马元显这么直白的挑拨,那几个小年轻还真就往坑里钻。

他最害怕三人分道扬镳搞内耗的,作为当初讨伐的挑头者之一,要是朝廷秋后算账,最先收拾的一定是他。

殷仲堪当即表示:没事,哥有钱,哥有地,都听哥的。

于是为了安抚杨佺期,他只得割自己的肉,将自己的宜都、建平二郡划给杨广,命其当太守。

太守跟南蛮校尉多少是平调,想来会平息杨佺期的怒火。

殷仲堪甘愿吃亏当好人,可其他人未必会领情。

在东晋政治上,好人从来都没有市场。

好心向来都是被当驴肝肺的,换来的只有得寸进尺和骄横跋扈。

桓玄作为挑事者,他并不吃独眼龙那一套,他可从未把殷仲堪当做“话事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老殷喜欢任命,那桓玄也给杨佺期的老弟来任命一把。

于是他招呼也不打一声,发兵突袭江夏郡,生擒了杨佺期之弟杨孜敬,并且假惺惺的任命其为谘议参军。

这一做法直接将三人的矛盾推上了明面上,本就脆弱联盟霎时间从相亲相爱变成了不共戴天。

兄弟阋墙,自然是外敌最喜爱的时刻。

后秦皇帝姚兴抓住难得的机遇,果断出兵晋朝的旧都洛阳。

当时的洛阳可是雍州刺史杨佺期的地盘,可他却没有出兵救援,他深知外战哪有内斗有意思啊,这攘外必先安内,此时正值内斗的节骨眼上,自然要保留实力,不能轻举妄动。

至于洛阳,随它去吧!

本着吃亏也要恶心人的精神,杨佺期干脆修书给北魏,表示只要能赶走姚兴,洛阳城可拱手相送。

也许杨佺期的本意是想借助北魏的力量与后秦抗衡以坐山观虎斗,只是他搞阴谋的水平还太过拙劣,甚至连时间都没有算对。

隆安三年(399年),十月。也就是孙恩攻克上虞之时,洛阳同时被后秦攻克。

可怜河南太守辛恭靖苦苦坚守城池百余日,却没有等来一个援兵,最终城陷被俘。

淝水之战好不容易才收复的旧都,就这般易主。

援军没来,那么北魏军是否来了呢?

来是来了,可来的时候洛阳已经给被攻克了,北魏军也只得沿路搜刮些盘缠,权当南下旅游一圈。

东晋的外藩如此胡闹,晋廷却束手无策、爱莫能助,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大好河山被敌国蚕食。

这情形宛如西晋灭亡的翻版,其实细细思忖,若是东晋诸州肝胆相照共御外敌,联手抗击后秦,洛阳岂是那么容易丢的。

历史经不起假设,不管晋人愿不愿意,洛阳失陷已成既定事实。

这个道理杨佺期也是明白的,在洛阳失陷之后,他反而开始疯狂叫嚣要出兵洛阳,夺回旧都。

如此高调,明眼人都知道,这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声东击西,奇袭桓玄。

杨佺期深知实力不济,不过他也没想着单打独斗,第一时间想起了好人殷仲堪。因为他每每想到此人舍己为人的行为,不自觉的把对方当成好大哥,自家人。

殷仲堪得知此事后,十分感动,想到这种事儿都要找到自己,是真把自己当大哥了。于是想也不想,便狠心的拒绝了对方,他年纪大了,喋血江湖不想过问太多。

大哥不同意,小弟也没辙,杨佺期只得黯然收兵。

殷仲堪想要两面光,但这种行为可谓两边不讨好。

谘议参军罗企生得知后极其无语,他直言对弟弟讲:“殷侯仁而无断,必及于难,吾蒙知遇,义不可去,必将死之。”

罗企生说的没错,殷仲堪仁义是真的仁义,是一个十足的好人,这一年荆州发水灾,平地三丈,他不忍百姓忍饥挨饿,甚至用军粮赈济灾民,这样的大善人你上哪里去寻。

可猛虎相斗,都会血溅四方,谁又能独善其身呢。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