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四九往事

https://img.ppxs5.com/f6/f9/828752b29c.jpg

首页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 >> 四合院:开局就截胡最新章节(目录)

第59章 会算计的秦淮茹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他可是入股三万,已经提前分红两千的二股东啊!

“淮茹,你怎么不早点叫我起床,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李治国有点着急了,周一之前必须把方案拿出来,不然对不起那股份。

“哥,你昨晚上说的八点半叫醒,不碍事,现在过去能赶上第二趟客车。第一趟七点就发车,你起不来。”

秦淮茹说着就把一个里衫给人套上,又帮着把外套穿好,天气没那么冷了,但还是得注意着点。

“那咱们抓紧点时间,对了,你家有笔和本子吧。”

他准备到老秦家去赶个工,纵情于山水之间,也好。

“有的,光明读书那会发的本子都没咋写过,攒起来的。”

秦淮茹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有多问。

家里做了早饭,但来不及吃了,九点一刻客车就得出发。

李治国火速洗漱完,提着自行车就出门,还得到南锣鼓巷那边的小院带上东西。

“哟,你们这是又回乡下。”

阎埠贵已经麻木了,这才过完年多久啊,才过元宵节,就不能让老丈人家缓缓

“秦淮茹他弟弟出了点事,昨儿托人带消息,我们得回去看看。

再让我那老丈人多养点鸡,不聊了,快赶不上客车。

三大爷,回头等我回来,院里有啥消息在告诉我。”

李治国提着自行车跨出了四合院大门。

“路上慢点啊!”

阎埠贵送到了门口,跟着就搓着手去了老何家。

今儿有一辆三轮车空着,就傻柱骑了一辆出去,他可以把另一辆借来拉活,补贴家用。

李治国这边,到小院提上包袱,跟着到了客运站,把自行车停到了收费看管的位置。

秦淮茹有了身孕,在搭乘自行车跑那么远山路就不妥了。

等到了地方下车后,距离村庄就不远了。

“哥,要不我来背包吧,你身子弱,别累着了。”

秦淮茹想去拿包却被挡下了。

“这不成,你有身孕,做点家务活就是了,以后啊,重活还是交给我,我只是胃病,影响不大,这身子骨哪里弱了。”

这得细水长流,头胎才怀上不久,后面至少还有两胎呢。

“哥,你对我真好!”

秦淮茹跟在后面,伸出手托着背包,总能给男人减轻点重量。

“哎哟,秦淮茹你又带姑爷回来了啊。”

“老秦家的姑爷来了。”

“老秦家女婿带着大包回来了。”

乡亲们都很热情,之前可是在村里办过酒席,还有上次秦家人去了城里,回来的时候全是新衣服,连小秦京茹都有,那得多少钱啊。

再加上秦家两口子出去一阵神吹,还有小秦京茹的童言无忌,再次塑造了李治国年少多金的形象。

这不,当人再次来村里的时候,就跟明星下乡一样,直接引发轰动了。

“哥,你到哪儿都这么受欢迎呢。”

秦淮茹感觉太有面子了,沾了男人的光。

“这没办法,老天爷赏饭。”

李治国这次来是带着租赁合同的,早点把事情敲定,省得人惦记。

这不是简单的糊弄,必须走流程。

让秦光明在见证下和老丈人分家,还需要在村里登记分户的。

以后真查起来,才不会出问题,别的先不提,只要保住那三进大院,他就是真躺平以后也能发。

“姐夫,姐夫!”

小秦京茹迈着小腿叫喊着,这是跑得比谁都快,赶来迎接了。

“哎哟,想姐夫了没。”

李治国一下把小秦京茹搂了起来,刚抱上,就被秦淮茹给接了下来。

“京茹,你姐夫背着包呢,那多重。光明、光友,快来。”

秦淮茹叫喊起来,见到两个傻弟弟了,这还没小秦京茹跑得快。

“来了来了。”

俩舅子一路好跑,他们不是不积极,是被叫到地里干活去了。

“快,帮你姐夫拿包。”

“得嘞!”

兄弟俩抢着把包接了过去,这是真挺沉,姐夫肯定又带好东西了。

秦淮茹见村里好些人都跑来看热闹,忍不住就炫耀起来,“光明啊,你姐夫在城里给你找了个工作,下午你就跟我们进城,明儿姐夫送你去上班。”

“啊!姐,姐夫,我真能去城里上班啊,以后当城里人了”

秦光明激动得发抖,上次去过城里后,他天天惦记着啥时候还能去一趟。

没想到这就来好消息了。

秦淮茹笑着说:“那可不,你姐夫为了你的事可没少操心,给你找了个好工作,你以后就住姐夫的院里。

等到了城里得好好上班,别给你姐夫丢脸,不然你把你赶回乡下。”

“姐,姐夫,我一定好好工作,绝对不给姐夫丢脸。”

秦光明脸上乐开了,他真要成城里人了。

“回家在慢慢说。”

李治国没了背包,又把小秦京茹搂过来,抱着往老丈人家而去。

没走几步路,一群孩子蜂拥而来,李治国索性从兜里摸出果,一个孩子发了两颗。

“谢谢姐夫!”

“姐夫,你下次啥时候回来。”

孩子们都惦记着果了,羡慕的看着秦京茹,有个好姐夫啊。

老秦家到了,李治国放下小秦京茹,给抓了一把,让其自己去玩。

跟着拿出烟来散了一圈。

等到看热闹的散去,他才到堂屋谈事情。

秦家三兄弟都等着的,等他坐下后,秦光明一脸讨好的递上了茶杯,就坐在旁边小板凳上候着,看着矮了一大截。

“爸、二叔、三叔,先说一个好消息,淮茹怀上了,预产期在十月份。”

话一落,老丈人秦长春乐得合不拢嘴,“好,好啊!”

二叔和三叔也是一脸喜色,大侄女这是立功了,就跟那话本里说的,母凭子贵啊,难怪光明一下就有工作。

“我跟正阳门那边,就是前门街道办事处的主任,关系比较好。

光明他明天跟我去街道报道,先当个实习生,转正就是街道干事,相当于最低的行政级别,但只要干得好,以后往上能升到街道干部。”

李治国让媳妇去厨房忙活了,不然在这儿一阵瞎吹,他的老底也得被掀掉。

虽说是在村里不用顾忌,但有些事还是要注意点影响。

“哎呀,光明是去街道上班啊,这岗位也太好了。”

秦家人震惊了,本来以为是去当个伙计,结果是去街道,这敢想“姐夫,你对我太好了。”

秦光明满脸喜色,旁边还坐着秦光友,小伙已经没心思上学了。

“嗯,工作的事就是这样。另外有个麻烦的事,光明在城里没住处,不过我在前门街道,东琉璃厂那儿有一套三进大院。

我打算把前院拿给光明住,每月租金五块钱,这是明面上的,钱不用给我。

但必须签正规的合同,方便光明之后把户口签到街道办去。”

李治国当然不可能提为了保住大院。

“女婿,你看,这太亏待你了。”

秦长春对这女婿太满意了,为了他们家太操心了。

“小事,都是一家人。不过光明必须要分户,不然他才十七,没法独立租赁一个院子,今儿下午就得在村里把手续办了。”

他来之前就打好腹稿的,这会都给交代清楚。

“这是应该的,吃了饭就找村上的人过来写证明,按手印。”

现在分户也简单,找村上的人来,手写三份证明,按手印,当事双方各留一份,村上在留一份归档。

分户之后就能申请一块宅基地修房子。

秦光明要进城工作就不用那么麻烦,只用把户头分出去就行了。

“爸,等光明在先城里站住脚,你和咱妈,还有光友也进城去,我把中院租给你们,同样就是走个形势。

妈以后要帮我和淮茹带孩子,光友就转到城里去读书,你这边,我给你找一个临时工的活,先干着。

以后咱们家都到城里去过日子,我上面没有长辈帮衬,你们都来帮我。”

李治国带着两份合同来的,把老秦家一起套牢。

“哎呀,我们全家都进城啊!”

秦长春震惊了,这得是多大的荣耀。

“对,都去!”

李治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后,秦二叔和三叔都眼红了,大哥家是真生了个好女儿。

“这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秦长春是想去的。

“添什么麻烦,我那三进大院本来就是空着的,就是之前把家具全处理了。

我那两个舅舅以前抽大烟给抽没了,用过的家具不吉利都给卖了,回头找人打新家具。”

这借口也没毛病,当初缺钱啊,不卖点家具都拿不出彩礼。

那会想保住大院的法子跟现在也不同了。

“女婿,要打家具,找你三叔啊,他会做家具,手艺好着呢。

当初我们三兄弟,我去读私塾,没天分,没学好。

你二叔跟人学耕田,养牛耕地都是好手。

你三叔学的木匠,手艺很好。

村里没啥好木材,他平时就给集体做点风车,农具什么的。

你找点木材,让你三叔打家具,省钱。”

秦长春说起这事就脸红,当初老爹对他寄予厚望,结果学废了,也把家里给学穷了。

但他的命好啊,生了个好女儿。

三叔秦长青跟着就说:“姑爷,我帮你打家具不收钱,管饭就行。”

二叔秦长虹也不甘落后,“姑爷,你喜欢吃鸡,我家给多养点,攒够鸡蛋就给你送去,家里还有两只老母鸡,下午给你抓来。”

“二叔、三叔,你们这也太客气了。那就这么办,等我爸妈、光明、光友到城里站住脚。

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在安排你们两家进城。”

李治国体会到了什么叫供养,老秦家在村里的亲戚有四五十号人,沾亲带故的更多。

以后只等他振臂一呼,全来给他打工

“开饭了!”

秦淮茹叫喊了,光明和光友赶紧过去端菜,小秦京茹也跑去干活了。

李治国和长辈们直接就上桌,酒倒上开喝,君子远庖厨。

饭后,他本来想纵情于山水之间,结果因为起早了,先去补个觉。

他是歇着了,老秦家却忙活了起来。

亲戚们也纷纷来打听,一听说秦淮茹怀上了,秦光明要去街道上班,老秦家全家人都要搬进城里。

以后秦家老二和老三也可能进城,顿时全村都轰动了,纷纷跑来送礼。

别的不说,进个城好歹能找个不钱就能落脚的地方。

秦光明分户后,又赶忙去收拾行李,还得抽空跟伙伴们道别,这不吹嘘一番,对不起有个好姐夫。

“光明,你以后成了京城人,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发小啊。”

“光明,你姐夫也太能耐了,居然给你找个街道的工作,就是你读书那会,把你老爹的名字都写错了,这文化水平够吗”

一听这话,秦光明就连忙呵斥,“小四,这话不要乱传,小心我姐夫听到得收拾我。”

旁边的小伙也忙说,“小四,怎么跟你光明哥说话呢,人以后是街道干部,要注意影响。”

秦光明这才好受了点,“我姐夫本事大了去了,以后我发达了,请你们去城里玩,我跟你们说啊,城里可大了……”

……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治国猛然惊醒,卧槽,差点忘了正事。

“淮茹,来一下,淮茹……”

“姐夫,我来了。”

小秦京茹跑进屋说:“我姐忙着收东西,别家送了好多来呢。姐夫你要起了吗,我帮你穿鞋。”

“咳咳……我自个儿能穿,算了,我出去看看。”

李治国穿上贾张氏给做的布鞋,今儿回来换了双新的。

他是要纸和笔,准备研究一份扩大经营的策划,到时候拿到陈雪茹那里去,好歹他也是股东啊!

结果到了外边堂屋,好家伙,桌子上堆满了东西,秦淮茹和丈母娘在坝子里整理山货。

老丈人带着小舅子在杀鸡,二叔也在坝子里收拾木匠用的工具。

他在桌上翻了翻,好些东西不认识,但认识的都不差啊!

他要多来几次乡下,岂不是肥了自己穷了全村

这要把东西带回四合院里,他都解释不清楚了!

“淮茹,怎么多东西,都是乡亲们辛苦得来的,这收了不太好吧!

你看看这鸡多肥,别人得养好久,还有这鸡蛋,吃不过来啊。”

李治国熟读经典,明白竭泽而渔的道理,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杀了三只鸡,剩下的先养着,下回在拿。

还有这些都是干货,放久点也不会坏。

哥你一天吃五个鸡蛋,要不了多久就吃光了。”

秦淮茹都算好了的,不会浪费。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