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

漂泊子木

https://img.ppxs5.com/c6/55/cfb1b03937.jpg

首页 >> 北朝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 >> 北朝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最新章节(目录)

第112章 丹书铁券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宋帝刘昱七月戊子被弑,京兆王子推壬辰卒,相隔四日,而消息几乎同时送入皇城。魏帝宏当然不会听到刘昱被弑的消息,只知道刘昱殂,其弟刘准即皇帝位。冯太后严厉禁止这类消息宫内传播,谁也不许提及;如有违反,非死即徙边。

冯太后与诸公并未视宋廷巨变为笑话,而是认真商讨,为什么?最后归结为,宋廷无礼、无孝,宋帝刘昱缺乏管教,甚至被有心人有意纵容,才会如此不堪,才会落到如此下场。有关刘昱传闻之真假,并未认真探讨;人人皆知,刘昱的传闻,与当年刘子业的传闻,没什么不同,其中必有缘故。

诸公之言都是大道理,都是长期国策,但对时下无用;冯太后忧虑,密召王睿问计:

“洛诚,如此形势,何以教我?”

王睿回答道:

“太后,权贵如饮酒,一杯不足,再来一杯,直至酩酊大醉,醒来后继续。当知,人之欲望,无边无际。其实,义嘉以来,僭宋之人、之事,无关权贵;归根返源,皆是缺信。彼此无信,妄加揣测;为活命,往往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惨剧,由此而生。”

冯太后若有所思,追问道:

“何以信?”

王睿:

“礼教之外,需特殊手段。但臣鲁钝,想不出任何有用之法,可以比权贵更有用。”

冯太后:

“许以不死如何?”

王睿:

“此为无法之法,姑且一试。”

冯太后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与诸公议政时,翻出《汉书·高帝纪》,说道:

“老身记性不好,识得几字,能读书,诸卿且听!”

说完话,紧接着咏读道: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仓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冯太后读完之后,发现诸公愣愣地发呆,便追问道:

“众卿以为如何?”

高闾说道:

“太后,萧何次律令,使天下有章可循,以律法治国。今者,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在下以为,当修改旧文,随例增减。”

高闾言毕,反而是冯太后有点懵,想不清楚,高闾何意,一时无言以对。拓跋丕见状,接着说道:

“高公所言极是,如今,斩者皆袒露伏铚,入死者绞;虽有律,却未执行。”

游明根又说道:

“刑法所以禁暴息奸,绝其命不在裸形。其参详旧典,务从宽仁。”

冯太后这才想起来,高宗拓跋濬时期,增加律令,致使刑罚过于严苛。显祖拓跋弘时,虽未修改律令,却除口误,开酒禁,罢门房之诛。后来,尤重刑罚,常为之哀伤。每有狱案,必令复审。而今,诸公再提律法,想是民间、百官,对律令怨言颇多。既然想改,那就改!

于是,冯太后回答道:

“诸卿言之有理,高公、游公可先召百官集议律令,再集中秘官等修改旧文。东阳王与游卿所言,可下旨申明,让诸官吏有所依据。”

虽然拓跋丕提及裸刑,但写圣旨却是高闾之职,是故,冯太后出言,领旨做事的是高闾、游明根,拓跋丕未再出言。

冯太后见诸公不能领会自己的意思,不得不自己说出:

“诸卿,汉高祖之丹书铁劵,是否可用?”

诸公仿佛这时候才明白冯太后咏读《高祖纪》之意,皆露出向往、兴奋之色,虽神情稍变,随即恢复正常,还是被冯太后看在眼里。不过,诸公还是没有回应。冯太后能理解诸君之意,都想学君子,不愿开口为自己求铁劵!

冯太后有了底气,面露微笑,说道:

“有人告诫老身,朝廷重臣总是惶惧不安,不敢用心做事。老身翻看史书,观他人之法,找到铁劵。老身打算让皇帝赐诸卿铁劵,许以不死,诸卿以为如何?”

刚才未曾出言的步六弧定国、侯莫陈建、若干颓、赵黑纷纷伏地谢恩:

“臣谢太后隆恩!但有所需,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拓跋丕、高闾、游明根紧随其后,伏地谢恩。冯太后颇有成就感,当初还怕出现高允、贾秀之辈倔强者,拒绝好意;且一直没想好,若诸公拒绝,又该如何应付。

冯太后信心十足,说道:

“都起来说话。诸卿,还需赐何人铁劵?”

若干颓说道:

“太后、诸君,在下以为,宿卫及皇帝、太后身边人,皆应许以不死。”

诸公皆附议,冯太后:

“河内,你与宕昌(钳耳庆时)草拟名单,而后诸卿公议。宫内事也是国家事,无事不可说!”

于是,杨播、杨椿、步六弧叡、万忸于烈、丘穆陵泰等宿卫官,王睿、李冲、程骏、高祐等,张祐、王琚、钳耳庆时、杞嶷、符承祖、王质等十七名宦官,皆赐铁劵,许以不死。

己酉,太和、安昌二殿成。冯太后与魏帝宏搬家,冯太后入驻太和殿,魏帝宏入住安昌殿。这时候,冯太后才感觉到安全,松了口气,才想到要建宫门,诏起朱明、思贤门。冯太后还觉得不放心,又调万忸于烈入皇城为幢将,负责宿卫。

搬了新家,冯太后与魏帝宏喜气洋洋。召见诸公时,冯太后突然问道:

“宫内大兴土木,为何诸卿处之泰然?”

诸公虽不能抬头,却也用余光瞥了一眼魏帝宏的衣裳。魏帝宏不肯穿衮冕,一直都是常服;又随冯太后俭素,衣裳洗得掉色。魏帝宏感觉到诸公的目光,看了一眼冯太后;冯太后面带慈祥,微围点头。而后,魏帝宏说道:

“中书(李冲)侍讲时说过,亭台楼阁无关乎民生,却可以给民赚钱机会。衣食不同,若是奢靡,必有挨饿受冻者!”

冯太后补充道:

“想是诸卿家用不足,勿忧,皇帝替你等出钱!”

魏帝宏:

“祖母所言极是,诸公劳苦功高,厚赏!”

冯太后:

“与建康相比,我京师太过寒酸,总是被僭宋使者嗤笑。卿等当引领京师权贵,大兴土木,给民机会。此为国策,虽不便明诏天下,诸卿当为国传言。切记,衣食等关乎民生之物,不可奢靡。”

太后论功行赏,总是带诸公参与评议,当然,也少不了赏赐诸公。众人为避嫌,总是夜深人静时,帷车载财货归家。众人知道,太后赏赐,必须花掉,不能存入仓库。花不完咋办?分给亲朋好友!除了财货,太后还时常赏赐田园、奴婢、牛马、杂畜,都是上等之货。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