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

吃红薯不

https://img.ppxs5.com/42/49/dac50c2b5e.jpg

首页 >> 临夏 >> 临夏最新章节(目录)

第120章,辩会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果然,我所料不错,物质上的极大丰沛后,接下来就是精神需求,通俗的风口到来了!’

方临心中隐隐激动,可旋即就又压下、忍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吸取前世的历史经验教训,就如某开初期,摸着石头过河,形势反复反弹,最早冒头的出头鸟,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这般反复中被波及打击了。’

‘不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掌柜的,既然京师督察院、应天国子监能卖,咱们店里是不是也能卖了?我想着,那种书肯定比经义典籍好卖,也赚钱得多。”黄荻说道。

“《忠义水浒传》在京师、应天一经售卖,的确是百姓竞相购买阅读,市场为之疯狂,可招来的反对声也不小,守旧文人骂声一片,说是有辱斯文……咱们店暂时售卖与否,这个……罢了,还是再等等。”

刘掌柜犹豫了下,还是做出再观望一番的决定,看向方临闻言点头,便道:“方临,此事你怎么看?”

他固然精明,但还有一种‘当局者迷’的困境,下意识地谨慎,但看到方临,心中就有底了,向这个军师询问意见。

“我觉得掌柜的做得对,就如先前所说,京师督查院、应天国子监售卖《忠义水浒传》,都是反对、骂声一片,他们能不在乎,咱们可不行……触动利益,必会引来反弹,此事或许还会有风波,不如等局势明朗清晰,再入场也不迟。”方临说着。

“不错,这是老成稳重之言呐,还是方临你有见地,不像我年大了,脑袋不行喽!”刘掌柜感叹。

此一事后,墨香馆掌柜状告这些文人;这些文人也去府衙状告墨香馆,检举揭发,说墨香馆违背朝廷法令,应当严惩。

果然如方临所料,几日后,淮安城中一处书肆墨香馆忍不住,率先开始售卖《水浒传》,一经出售,就有火爆之势,只是还没持续两天,就被一群守旧文人找上门去,打砸了铺子。

“临子,那個张大狗你还记得么?就是那天晚上去欧夫子家……那人?”方母没说出‘偷’字。

——京师督察院、应天国子监刊发《忠义水浒传》售卖不假,代表了官方认可,但暂时的确还没有明文律法。

方临晚上回家,明日轮休,一家人吃着饭,随意说着闲话。

“对呢,后来有次,我拿了两件需要的东西,他都非不收我钱。”田萱也是说着。

旁边,黄荻、柴一苇看到这始末,都是好笑地翻了个白眼。

同时,因为当下形势,北方地区夏收减产,城中百姓又有囤粮趋势,粮价价格再度开始上涨,这也是一石二鸟之计,转移百姓注意力。

此事在有意宣传下,很快传得沸沸扬扬,在淮安府城中引发极大关注。

“自然记得,怎么了?”方临问道。

“那人如今成个卖货郎了,那天过来感谢欧夫子,欧夫子给他出的主意、本钱,如今,每天就背个篾箩子,里面装着针线、顶针、花夹子、糖粒子、哨子等等女人小孩的东西,跛着脚一蹦一跳走街串巷,最多的是去府城下的村里,有时也会来咱们胡同。”

刘掌柜听了,笑得眉不见眼、合不拢嘴,感觉方临说话就是好听,相处起来,就是舒坦:“哈哈,我真是这么想的?嗯,真是吧,咱们英雄所见略同了,哈哈哈哈!”

……

——如有更高功名在身的落魄文人,纵使看不惯,也不会当众发表意见,也就是这群落魄守旧文人,写此类愚忠愚孝的,通俗的发行,直接触动他们利益,这才会赤膊子上阵。

双方都要官府评理,此事也不好论断,蒲知府便决定在十日之后公开审案,并请百姓来听,将此事作为一个典型。

“哪里?”方临摇头:“掌柜的一定也想到了,心明着呐,我只不过是组织语言说了出来,哪有什么功劳?就如我还在想,掌柜您就已经有了决定,这是我所不能及的啊!”

这日傍晚,西巷胡同。

这些守旧文人,更准确的说,是一群落魄守旧文人,功名不就,秀才都不是,基本都是童生,模仿《五伦全备记》写戏剧,糊口混饭。

……

方母说着:“他的东西不贵,也适用,名声挺好,那天他过来,欧夫子在教书,欧夫人去买菜了,我还拿来椅子让他坐,泡了芝麻豆子茶……”

“听说,他家日子如今也好过些了,妻子也病好些了,又养鸡、养鸭……这人是个勤快、能吃苦,又实诚的。”

方母随意聊着邻里家常,很快,话题又说到明天安排:“对了,明天就不去看戏了吧?咱家也去看知府大人审案,就是那个打砸书肆的案子,说是还有什么辩论大会。”

“行,我在码头都听说了,去看看也好,还不花钱。”方父点头。

“要说这事,明天我也在堂里。”方临忽然说道。

一家人闻言都是看来。

“是这样……”

蒲知府想将这个案子办成典型,决定后续城中通俗售卖与否,便决定在断案同时,邀请书商、邀请文人辩论,刘掌柜是轩墨斋掌柜,也在受邀之列,商量后带上方临过去。

“那就更得去看看了。”方母拍手道。

方父、田萱也是感到骄傲、高兴、自豪,更多的,暂时倒也没想。

‘明天,审时度势,说不得还要出一出风头。’方临暗道。

他本心是想低调的,但将来要卖,就必须要名气,没名气,质量再好,一开始也打不开局面,等口碑扩散,盗版都已经出来了,势必损失巨大。

‘我打听过,那些落魄守旧文人,最多都是童生,若是秀才之上,一方面在乎脸面,一方面有了些社会地位,至少都能抄书卖钱,基本不会去做写戏剧这般有辱斯文之事……所以,这些软柿子,其实是扬名最好的垫脚石。不过也不一定,明天再看看,顺势而为,顺时而动吧!’

这晚,方临睡觉时躺在床上,暗暗设想,明天对方会拿出什么托词,若是自己面对又该如何反驳。

……

同是这个晚上。

以仲宗典、代宗启、李公孺、庄育清、荣才林为首的落魄守旧文人,聚会盘算着明日之事。

“什么通俗,不过是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如今竟也能公开售卖,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京师督察员、应天国子监,也真是……”庄育清大摇其头。

“庄兄慎言。”

李公孺是个小心谨慎的,连忙制止,说道:“朝廷诸公或被奸人蒙蔽,但我等也不好不好妄议……不过,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等正本清源么?”

“不错,朝、朝堂大人,一定是遭奸人蒙蔽。”

荣才林此人平时说话还好,可情绪一激动,就有些口吃,此时说到‘朝堂大人’,下意识躬身哈腰,对京师方向一抱拳,可等说到百姓,又是挺直腰身,换为高高在上的倨傲神态:“百姓愚钝,懂什么戏剧?我们写什么,他们看什么就是,如今竟也跟着鼓噪饶舌,真是岂、岂有此理!”

这话翻译一下:百姓懂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我们才是最了解你们的,你们就该就该老老实实看我们的愚忠愚孝,乖乖被我们‘喂屎’,怎么能有自己的想法、主见呢?简直岂有此理!

“的确,咱们代百姓发声,此次若是赢了,这案例典型传到应天、京师,说不得能一举扭转颓势,改变朝廷政策……”

代宗启见有人面露疑惑,没太明白,索性说得更清楚了些:“如今全国各地,反对通俗售卖的复古势力声音,不过是被压下,落于下风。若咱们在明日辩论中获胜,将此案定为典型,这些力量势必会给予声援,掀起风潮,说不得就能反败为胜。”

此事就这么个道理,通俗开放与否,其实与‘某开某放’一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不错,若真能做到那个地步,到时我们名声广传,所写的书必然好卖,甚至,可能进入一些大人物眼中,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呐!所以,这不仅是个人饭碗问题,更事关我等前途,还请各位,务必勠力同心!”

仲宗典瞧着众人神色,最后压轴鼓舞说道,等看到庄育清神色微微变化,想说出什么不和谐、不团结之言,立刻又是改口笑道:“当然,这是较为功利的说法,实则么?祖宗之法不可变,我们这也是以正视听,往大了说,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庄育清听到改口,这才轻抚胡须,满意点头。

“对对,我们这是为天下计。”其他人听了,也是对视一眼,会意大笑。

文人都是好面子的,说得更直白些,就是当婊子还要立贞洁牌坊。这些落魄守旧文人中,除了个别不认同通俗本身,认为它毒害国家外,其他多数人都只是为一己私利而已,再如何装裱,说得再如何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实则蛇鼠一窝、狼狈为奸,妄图裹挟民意,行投机之举’的本质。

……

这边,落魄守旧文人因为通俗打砸饭碗,意识到危机,聚集在一起,看到机遇,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另一边,城中书商因为利益,固然倾向通俗,但他们知道通俗能赚钱,却不确定到底能有多赚钱,也没被逼到墙根上,想法不一,各自为政,如同一盘散沙。

就在这种局面下,次日的公开审案、辩论大会,到来了。

……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