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灵诗生了。
福公公刚拿着参片进来,就听到了婴儿的哭声。
贵妃娘娘生了。
接生婆抱着包好的小婴儿走出来:“贵妃娘娘生了,一个皇子,一个公主。”
宁清染诧异,挑眉,她还以为,柏灵诗会将公主抱出去呢,原来,舍不得。
以柏灵诗生产前的肚子来看,不可能是双生子。
这一下子出来的是双生子,事实如何,可想而知。
可惜了,没有看到柏灵诗和梁氏做坏事的证据。
要不然,握在手里,将来也算是钳制柏灵诗的筹码。
毕竟,柏灵诗可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对付自己呢。
宁清染站起身,象征性地看了眼接生婆怀里的孩子:“这是皇子,还是公主。”
“回皇后娘娘,这是小皇子。小公主还在擦身子呢。”
孩子刚生下来,是要将身上的脏东西擦干净,才能抱着出来的。
接生婆有点心虚,小公主因为在母体憋的时间太长了,浑身青紫,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好。
“长得挺可爱的,就是有点不大像皇上。”
宁清染淡淡开口。
看破不说破!
福公公身躯一震,这话是可以这样说出来的嘛。
接生婆不敢抬头,小声回道:“孩子小,长大了就能看出来了。”
宁清染:“但愿吧。”
屋里的嫔妃们,一个个都不知道皇后娘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什么叫“长得不像皇上”?
什么又是“但愿吧”?
还是说,柏贵妃双生子的背后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江嫔最先吞了口口水,直觉告诉她,里面的确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害怕的抱紧自己的孩子,小公主被江嫔抓疼了,“哇哇”大哭起来。
江嫔就坡下驴,对宁清染说:“皇后娘娘,小公主哭闹,臣妾怕扰了贵妃娘娘休息,就先带着小公主回去了。”
宁清染点头:“本宫也要回去了。告诉柏贵妃,好好休息,有空,本宫再来探望她和小公主。”
“小公主”三个字,咬得有点重。
接生婆瑟缩一下,后退两步,低着头,不敢看宁清染。
她总觉得,这皇后娘娘话中有话。
宁清染嘴角勾起一抹笑,转身走了。
宁清染一走,屋里的嫔妃们就都呜呜啦啦离开了。
宁清染回道栖梧宫,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梁氏不可能无缘无故入宫的,即使柏灵诗再生产。
如果皇上允许了她入宫,那在生产前几日,梁氏就应该待在宫里了,而不是在这紧急关头进来。
而且,柏灵诗看的很仔细,那梁氏和她的丫鬟,手里也没拿东西,如果,孩子是她们从宫外带来的,那孩子是怎么带进来的。
“鸿韵,柏贵妃的母亲进来时,你有没有发现她哪里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
鸿韵仔细想了想,摇头。
“奴婢倒是没发现她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倒是贵妃娘娘的母亲身边的一个大丫鬟,奴婢瞧着走路走着不大自然。”
“哦?”宁清染来了精神,“说说看怎么个不自然法?”
鸿韵仔细想了想那个丫鬟的动作,组织了一下语言,感觉自己实在是形容不上来。
她拉过当归,将当归当成是梁氏,然后自己学着那大丫鬟的动作。
一手托着梁氏的胳膊,其实,手臂是抵着自己的腹部位置的,另一只手,虽然也是碰着梁氏的,可她整个胳膊其实都是放在自己的腹部的。
“奴婢觉得,她可能是有些不舒服。”
宁清染莞尔:“鸿韵说的对。”
她何止是不舒服,怕是不舒服的背后,还有一个绑在肚子上的孩子吧。
或许,随着她的到来,柏灵诗的轨迹也发生了变化。
宁清染不在纠结柏灵诗生的到底是皇子,还是公主了。
她只是有点可惜,失去了一个钳制柏灵诗的筹码。
说她是冷心冷清也好,无情无义也罢。
若是对着原书中宁清染的人生轨迹发展,这个柏灵诗和整个将军府所做的事情,千刀万剐十次都不足以泄宁清染心头之恨。
宁清染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原书中,宁清染的遭遇,她在读书的时候,就感觉像是自己经历过一样。
“皇后娘娘,这是宁国公给娘娘捎来的家书,和皇上的一起放着的。皇上让老奴给娘娘拿过来。”
福公公从梧桐苑离开后,就直接去了御书房,告诉皇上,柏贵妃生了一对双生子。
一个是皇子,接生婆抱出来了,长得挺可爱的。
还有一个小公主,因为没收拾好,就没有抱出来。
燕叙白听了,没有反应。
福公公心里直突突,按理说,这是皇上第一个皇子,皇上应该高兴才是啊,他怎么看着,这皇上没有高兴的意思啊。
燕叙白不过沉默了一会儿,就将一封书信给了他,让他给皇后娘娘送过来。
福公公马不停蹄就过来了。
看来,这皇上心里,皇后娘娘的地位,比他的皇子还重要啊。
鸿韵接过书信,谢了福公公。
宁清染赏了福公公一锭金子。
皇上身边的大总管,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不可得罪。
福公公推辞一下,乐呵呵收下了。
皇后娘娘抛来橄榄枝,他哪能不接着呢?
福公公道谢后,退下了。
宁清染打开书信,信中不过是宁国公去赈灾后,见到了外祖一家和哥哥,说明一切都好,也让她和母亲放心。
一句啰嗦话都没有。
看来,时间是比较紧的。
而赈灾时会有什么样的阻碍,宁国公一字未提。
即使不提,宁清染也知道,过程不会太容易。
原书中,这场洪水过后,锦城迎来了十年不遇的干旱。
若不是因为锦城本就是水乡,干旱程度还要严重。
看来,还是要抽时间出宫去,让母亲再悄悄屯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其干旱的严重程度,燕京城中都有不少流民乞讨。
可能是没有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当时锦城干旱的时候,燕叙白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流民越来越多,差点淹没了燕京城。
宁清染看完书信,将它重新折叠好。
“当归,这封信,你让小蓝子跑一趟宁国公府,将它交给本宫的母亲。”
大概是时间紧迫,父亲没有给母亲再单独写一封信。
当归点头,拿着书信出去了。
小蓝子如今俨然是宁清染和宁国公府连接的纽带了。
这小蓝子,人勤劳,话不多。
宁清染用着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