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战死小卒,为何曾封狼居胥?

剑末流影

https://img.ppxs5.com/40/aa/f129bd1905.jpg

首页 >> 说好战死小卒,为何曾封狼居胥? >> 说好战死小卒,为何曾封狼居胥?最新章节(目录)

第3章 天才将领的诞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这样说来,那北漠王庭,只是在逢场作戏?”

姜羽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有些大开眼界。

听到姜羽的问询,薛世勇不由淡笑道:

“自古以来,都是底层为上层卖命的份,哪有上层为底层效力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姜羽身为骁勇卫最底层的“小卒”,也是“心有戚戚”焉!

沉默了一会儿,姜羽才点头道:“北方草原是这样的……”

“是啊,但粮食就这么多,谁也不会拱手相让。”薛世勇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些“冒失”,也就转移了话题。

然后,姜羽和薛世勇都没有了言语。

天愈发黑了,临时扎下的军营中,只有零星的火把照明,与天上的繁星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十四岁进入军队,至今已有三十年。”薛世勇率先打破了沉默,“我参军,除了混一口吃的之外,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带着功勋,荣归故里。”

“姜羽,你参军是为了什么?”薛世勇又问向姜羽。

“当然是为了赢得功名,换得富贵!”姜羽给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答案。

听着姜羽如此直白的回答,薛世勇不由失笑,而后又道:

“此次出征,有些不太寻常。”

“此话怎讲?”

姜羽有些惊讶:这几日的行军中,薛世勇可是很少主动提起此次出征的!

不过想来也对:这次出征,一路畅通无阻,过于顺利……

“按照我之前的经验,就算北漠王庭的主力在距血岭关以西数百里的地方,也不会将血岭关一带完全放空。除非……”

薛世勇说着说着,又停顿了下来。

“除非什么?”姜羽对这次出征也十分上心,毕竟战争对于军士而言,是攸关性命的存在。

“或许,北漠王庭想要真正的打一仗,所以把血岭关附近的部落军队对调往了正面战场……”薛世勇道。

他在军队里打拼多年,才混到总旗的位置,对北漠战事的认知自然比姜羽更加深刻。

“这样的话——我们这边岂不是就安全了!”

比起正面战场,姜羽更加关心骁勇卫这边的安全。

毕竟,骁勇卫才是孤军深入的一方。

又与薛世勇聊了几句,姜羽就回到了营帐中。

少女的召唤如期而至,姜羽在完成特训之后,再次向少女询问骁勇卫的消息,得到的答案一如既往——快了!

李晖的营帐中,数盏燃烧着的油灯,所发出的炽热光芒,交织在一起,令纸张上文字更加清晰:

“九月二十一,余统军已入敌境百里,势如破竹……所遇之敌军,无不竞相奔走,唯恐逃命不及……”

末尾又加上了那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之后,他把密封好的战报交给一名手下,同时问道:

“那些武夫可有来找我?”

“没有,他们似乎都没再提异议!”一名亲信道。

“谅他们也不敢!”

李晖用手抚动长须,心中不屑:

一连三日畅通无阻的行军,足以证明很多事情,那些武夫,自然也不敢再多言。

第四天,姜羽和众将士吃完早饭后,就听到了全军集合的命令。

李晖骑着一匹神异无比的白马,检阅全军。

北边的秋风愈发冷冽,李晖也披上了一件裘皮大衣。

他并未着甲,只是腰间佩戴着一柄剑鞘上雕满花纹的长剑。

白马穿过军阵,李晖一脸正色,目光扫过士卒,身上有着久居高位的气质。

看着阵列齐整的骁勇卫将士,李晖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心中不断畅想着大军凯旋而归,百姓夹道欢迎的场面。

他自小熟读兵书,常与人畅谈古今军事,对军事颇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

奈何,出生名门的他,只能继承父辈的事业,成为一名文官,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想到这儿,李晖又看向面前枕戈待旦的骁勇卫军士,心中愈发激动:

此次出征,乃是他精心推演,反复筹谋的结果,必将摧枯拉朽,一战封神,与大晋开国的传奇将领并肩!

等李晖巡视完军队,又登上了临时搭建的高台,开始进行动员:

“我大晋与北夷的恩怨,还要从大晋开国说起……”

李晖从开国讲起,细数大晋与北方草原的数次交战,并不断进行总结。

众军士心中不由一阵无语:出征虽然很重要,但也用不着回顾这么多战役吧?

李晖讲了大概半个小时后,终于回顾完古代的战役。

“全军听令,向北进军!”

随着李晖的一声令下,骁勇卫继续向草原深处行进。

这一天,又行进了四十余里,依旧没有遇到多少敌人。

这都一百四十余里了,为何还没有见到北夷的大军?姜羽心中十分诧异。

他想了又想,却没有结果,最后只能感叹一句:“如此看来,这李晖用兵不可以常理度之。”

然后,姜羽就在营帐中等待着少女的召唤……

中军的某处营帐,李晖像往常一样写着战报:

“九月二十二,入敌境一百五十余里……所过之处,敌军胆寒,皆避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将我的战报,带回大本营!”

李晖又走出营帐,看着夜色,身体有热血涌动。

他隐隐感觉,在这繁星点缀的星空下,将见证一名天才将领的诞生!

第五天。

姜羽看着蒙蒙亮的天空,有些感叹:

这次出关,至少走了一百四十余里地,却不见敌军有任何的预防措施,可真是意想不到。

如果按照之前薛世勇所说,北漠王庭将血岭关附近的军队都调至正面,那大晋在曲翼一带的主战场,岂不是压力山大?

若是正面战场败退,那骁勇卫这支偏军,恐怕必须得赶回去驰援正面战场?

想什么了!

姜羽不由摇头一笑,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

正面战场,大晋一方至少有十五万大军,哪有那么容易溃败?

与其担心数百里之外的正面战场,还是担心自己这一支偏军更实在。

“姜羽,准备上路了。”薛世勇的声音传来。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