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让这些人主动掏钱肯定会举步艰难。
毕竟这种事情谁也没有做过,哪有皇帝落下面子跟群臣一起合作赚钱的事情。
更不要说这个皇帝前段时间还是执行海禁,压抑商人的皇帝。
所以这些群臣肯定会在内心诽腹猜测究竟是何用意。
至于如何让勋贵掏钱,这就只能由太子你自己想办法。
有一件事情我能跟你们保证,那就是这事能成,事后这些给钱的人得到比自己本金还要多的钱财。
看到丰厚的利润,他们哪怕没有任何人劝说的情况下,也会开始着手准备下一次合作。
甚至有官员直接跟苏杭的商会借钱,共同合作。
总而言之,可以把之前的矛盾,转移为共同的利益。
尝到甜头,这些先前坚定反对的勋贵,将会成为主张开海贸易的支持者。
赚钱这种事情就跟高山雪花一样,一旦形成雪球,就会越来越大。
要知道,大明有很多东西到外面的世界都能售卖出天价。
丝绸、茶叶、瓷器、漆器...这些在大明本就是奢侈品的玩意到了外边就是权贵争相获得的物品。
只要拉回几趟,不仅能快速回本当初建造商队的钱。
还能从而获取庞大利益,时间线稍微放长一点,大明朝廷这个水壶会以几何倍增的速度变大。
最主要的是一次贸易,就能获取比农税还要多出很多的钱财!”
霎那间,朱标跟朱棣已经看到本来捉襟见肘的大明国库忽然被从天而降的金山银山给填满。
无法想象,大明若是拥有这样的财富将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为什么政策无法实行下去,因为大明没钱。
为什么很多事情明明想得很好,却实行起来不得到完美的结果,因为大明没钱。
为什么他们都已经那么拮据,百姓依然过的不好,因为大明没钱。
一切都是因为没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不要说朝廷这个庞大的存在。
身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朱标不可能内心没有野望,无论是谁,都想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
让后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可朱标也清楚,如今大明看似无碍,实则内外都是通病,特别是在林北的阐述之后。
朱标觉得大明就好似弥留之际的王朝,只差最后一口气就会毁灭。
前些年,大明刚刚开始建立起来,甚至有不少百姓对皇室的政策感到不满意,于是就开始起义。
人数在几十人几百人不等,虽然少,可耐不住次数多。
这些人之所以会这样,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田地被淮西勋贵给抢夺霸占。
屠龙者终成恶龙,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朱标虽然没明白,但他这些年已经有觉察到。
所以,他不可能任由发展下去,否则大明将会毁于一旦!
然而此时此刻,无力的他从林北的话语里面找到一丝丝希望光芒。
他能让大明变得更好,让天下百姓活得更舒服。
淮西勋贵跟那些中层贵族曾经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于是就死命压榨百姓。
田地,人力,房屋等等值钱的东西全部都归于他们所有。
利用知识差来巧妙夺走百姓的一切,使其对方为他卖命打工一辈子。
现在,他有办法同时解决宗室跟贵族的问题。
把所有人都捆绑到他的船只上,就算对方反对那又如何?
事成之后,定然会有人见钱眼开,根本就不需要皇室主动,这些贪财的厄兽就会开始主动提口。
曾经坚持反对的人,最后将会变成贸易经济的簇拥者。
往后随着经济越来越好,开船出海的决定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这些豪绅挤破脑袋也要混上这条船。
成功达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场面。
大明朝廷有了钱,他朱标就能大展拳脚,想实行什么政策不行?
曾经能以没钱找借口,如今有钱了,若是还不能执行,那他朱标不介意拿出父亲的屠刀,让这金山增添一丝殷红。
朱标猛然起身,激动连连称叹:
“天才!你真是天才啊林北!哈哈哈!大明有救了!”
他本以为林北只是知道一些历史上的事迹,能从这些故事里面寻找救治的办法。
没想到对方直接脱口成章,将一个完美解决宗室供养,皇权贵族,大明国库的法子给说出来。
不!
是两个法子,一個法子针对一个毛病,朱标此刻已经迫不及待的去寻找朱元璋,把这些事情全部都告诉对方。
心念至此,他当然没有犹豫。
低头看向林北。
“快!跟我去见父皇,四弟,你也一起,这样的好消息,必须要让父皇知道。”
对方如此突兀的反应让林北猝手不及,没想到还要被对方带去面见朱元璋。
要知道,他早上才刚刚见过,离开的时候,对方可是很清楚明白的说过不想再看见他。
这才不到三个小时,正是一个吃午饭的好时间,怎能去触碰对方的霉头。
谁知道朱元璋会不会看到他觉得烦躁就先打一顿?
虽说他一个打三个或许没问题,但架不住皇宫都是朱元璋的人。
林北面露难色,一个字一个字的婉拒说道:
“那个...太子,我就不去了吧,万一......”
没等林北说完,朱标迫使自己冷静下来,直接招呼身后的侍卫。
“来人!”
下一刻,就出现四个牛高马大,身披锦衣黑甲的侍卫。
腰间还环佩制式宝刀,一看就知道力气大如奎牛。
见状,林北当即抬手制止对方。
“等等!我能自己走,别碰我,我不喜欢男人太靠近。”
话音落下,朱标赶紧喝令几人退下。
“林北,别客气,你放心,咱跟你保证,父皇肯定会对你有所改观,就你刚才那些话,等回去的时候原原本本的说给父皇听。
指不定,往后他能给你记下一个大功劳!”
闻言,林北呵呵一笑。
“算了吧,大功劳不需要,给我留条小命就行,最好是好好的活着。”
三人很快离开东宫,马不停蹄的往文华殿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