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0年6月2日,正是三国末期,整个中原大地被划分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鼎足而立:北方的曹魏政权最为强大,由魏王曹操建立,已历经三世,但不久之前却被家臣司马氏政变夺权。西南的蜀汉,开国之君是刘备,在与吴国的战争后病亡,托孤于丞相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如今只剩下一个昏弱之君刘禅。东南的吴国,奠基者是孙坚,大部分时间都偏安一隅,存在感不高。三个国家屡屡战乱,彼此各不相服。
然而,此时的魏国王宫中,一切却剑拔弩张了起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宁可死,也不愿坐困受辱,还请各位爱卿助我一同讨贼!”
说这话的正是魏国第四位皇帝——年仅19岁的曹髦(máo)。而他所提到的“司马昭”,正是如今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的权臣,也是逼他成为傀儡的始作俑者。
话说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之前装疯卖傻,扮演了几十年魏国的大忠臣,终于还是在自己七十岁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大逆不道地窃取了梦寐以求的魏国大权。而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更是亲手废掉了前任皇帝,扶植曹髦顶替。之后司马懿和司马师相继病亡,大权传到了司马昭手中。
自从上任第一天起,曹髦便对司马家充满了怨恨与警惕,也学起了司马懿的“隐忍”之术——收敛锋芒,却藏剑于心。
曹髦十分努力上进,经常前往太学与众学者一同讨论《尚书》、《易经》等儒学经典,而他的学问与见解也令很多学者都自愧不如。但他虽然博学,却有一个致命缺点——急躁而缺乏耐心。每次召见大臣都恨不得对方能够立刻站在自己面前。所以他的重臣们都得备好车马、随时待命,一经召见,就得马上一路小跑地前往。
也正是因为这个缺点,才让他此时急不可耐地想要除掉司马昭。
“当年司马懿推翻了我们曹家,如今我曹髦也要以牙还牙!你司马家能做到,我一样能做到!”
于是曹髦穿好盔甲,登上战车,大声疾呼着就要冲杀出去。
手下大臣拦路死谏:“陛下不可冲动!如今兵马钱粮都在司马昭手中,朝中的文武官员也早已为他所用。我们兵又少,武器又弱,如何以卵击石?”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些久经生死的老臣都害怕的司马家,这位十九岁的皇帝却不怕,那么多人都选择向现实投降,这位十九岁的皇帝却还没有放弃——可见他并非那些软弱的亡国之君所能相提并论。
曹髦果然不听他的劝阻,头也不回地领着身边仅有的侍卫冲上了街,直冲司马昭的府邸。
杀!!!
震彻天地的喊声回响在魏国的土地上。
都说杀红了眼,然而此时的曹髦虽然还未与敌拼杀,却也已红了眼。他的心中只剩下取司马昭性命这一件事,所以无论路上惊慌的百姓还是左右生死与共的下属,他都无暇注意,只是一路策马飞奔。
突然,前方战马一阵嘶鸣,整个队伍都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曹髦勒动缰绳,驾马向前探去,只见一个面露凶光的将军挡住了去路。
此人正是贾充,司马懿的心腹。他看到披甲带剑的曹髦起先也是一惊,不过立马恢复了冷静,命令手下开始作战。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刀剑相向。然而兵力悬殊之下,曹髦一方逐渐不支。
眼见左右所剩无几的将士一个接一个倒下,曹髦只好亲自拔剑向前,然而贾充的将士却都不敢对他兵刃相向,甚至有人弃剑而逃。
于是战局又开始向曹髦有利的一方转变。
眼见无人敢于出手,贾充突然叫道:“成济何在?”
“末将在此。”队伍中出现了一张坚毅的面庞。
“司马公平日厚待你们这些死士,可知为何?”
“就是为了今天!”成济边说边拿起“戈”——一种尖锐的长柄兵器,向曹髦走去。
“逆贼,你敢?”曹髦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股热烈的东西从身体里喷溅而出,紧接着就动弹不得了。
“皇上死了,皇上死了!”左右大惊失色,百姓惊嚷叫喊,整个街市顿时乱做一团。
——自古弑君者虽然不少,但敢当街弑君的却没有几个。
听闻此事的司马昭惊慌失措地赶往现场,一把扑到曹髦的尸体上嚎啕大哭。
“臣有罪!臣有罪!臣不能保护好国君,以致陛下枉死,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说罢哭到晕厥,醒来后还一直说要追随曹髦而去。
司马昭是虚伪的,他的表情与内心总不能完全一致——明明比谁都高兴,却还要假惺惺地演上这一出,之后还要例行公事地召集群臣审理本次弑君一案。
当尚书建议严惩贾充时,司马昭立刻瞪他一眼以示威慑:“贾充是我的心腹,先生还是令谋处置吧。”
于是只好让成济当了替死鬼:谋弑皇帝,大逆不道——夷灭全族。可怜他对贾充和司马昭忠心耿耿,言听计从,最终却落了个全家死光的下场。
而曹髦的一生也在这最后的轰轰烈烈之中落下帷幕。虽然他没有得偿所愿,也无法挽救魏国的灭亡。但他的胆识与气魄却留在了整个青史。毕竟那么多帝王将相,能如他一般敢于反抗强权命运的却寥寥无几,更何况年仅十九岁的他直至战死都不曾有丝毫畏惧,始终勇往直前。
虽然司马昭成功反杀了曹髦,权位越坐越稳,但内外的威胁还是令他不敢放松:国内忠于曹氏的旧臣不断发起叛乱,恨不得杀尽司马氏全族;西南一方,蜀国的大将姜维不断侵扰,始终蠢蠢欲动;而在东南,吴国也于不久之前联合曹氏叛臣诸葛诞从淮南发起进攻,还是司马昭自己亲自征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诸葛诞自始至终都忠于曹氏,虽然兵败身死,但手下剩余那几百军士也个个都是好汉。面对司马昭的招降,他们整齐列队,宁死不从。于是司马昭下令将他们一个一个杀掉,每杀一人,就询问后面的军士投不投降,结果直到杀掉最后一人,也没有收获一句软话。这种风骨让司马昭在钦佩感动的同时,不禁也倒吸一口凉气:“曹氏忠臣,骨头都这么硬啊!”
不过幸运的是,他也有忠于自己的左膀右臂。除了贾充之外,还有两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王佐之才:一位名叫邓艾,另一位名叫钟会。
邓艾,生来口吃,一直为外人所看不起。之前不仅终日郁郁寡欢,也无法得到任何升迁的机会。直到遇上了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他的人生才发生了转变。司马懿很赏识邓艾的才华,坚持破格提拔,才给了他在仕途上展露头角的机会。而邓艾也没有辜负司马懿的期望,屡次打退西南边境蜀国的进攻。姜维已是名将,然而却始终不是邓艾的对手。可以说,魏国西南边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邓艾功不可没。
对比邓艾的曲折,钟会则是顺风顺水,年少时便才能卓著,广有贤名。当年司马懿篡取魏国政权后,有少数忠于曹氏的臣子因害怕被清剿而逃往蜀国,一心想要北伐魏国的姜维便找到其中一位将军询问虚实,对方说:“司马懿刚刚取得大权,不得不应对复杂的形势,所以对蜀国不会构成威胁。倒是有个叫钟会的,虽然年纪轻轻,却足智多谋,恐怕才是你们将来最大的祸患。不过像他这种才智非凡之人,必定不会甘于只为他人效命,而那些掌权者也同样不敢真正重用他,所以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不得不说,从钟会的最终结局来看,这位将军看人真准!
司马懿死后,钟会便成了司马昭身边最重要的谋臣,助他打胜了很多重要的战事,包括平定诸葛诞。司马昭也对钟会十分信任,重要的事情都会找他商议,将他比作自己的“张良”——前代汉朝最重要的开国谋臣。
不过钟会虽然一向自负于才华,却在不久之前吃了暗亏。
原来,他经常听到世人称颂有位名士叫做嵇康,一直心向往之,终于亲自上门拜访。
然而这位嵇康见到他后,不光从头到尾翘着个二郎腿,丝毫没有接待之意,还在他要回去的时候挑衅说:“你兴高采烈地来到我家不过是因为听说这里有你感兴趣之物,现在垂头丧气地离开也是因为你看出了这里没有你感兴趣之物。”(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听后更加愤恨。
嵇康何许人也?——竹林七贤之一。
何为竹林七贤?——当时的魏国盛行虚无玄学,讲求随心所欲,轻蔑礼法,空谈阔论。简单来说就是耍个性:你的所作所为越奇特、越古怪、越叛逆,你就越受欢迎。如果还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发一些疯癫,做一些常人难以启齿之事,那么恭喜你,距离在全魏国“走红”已经不远了!
而在这个价值体系下,很快便诞生了受到世人推崇的七位“问题青年”,号为“竹林七贤”。他们以荒诞的思想作为座右铭,以怪异的举止作为处世标准,很快便打出了名声。
而在这七人中,除了刚才面讽钟会的嵇康,这“第二贤”便是他的好友阮籍。
让阮籍成名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下棋。当然,肯定不是普通的下棋,而是在他母亲去世当天下棋。
在古代那个重视“孝道”的社会里,尤其之前以“儒家”为本的汉朝,甚至提出了“父母去世,守孝三年”的要求。所以阮籍这个举动在当时看来无疑十分有个性,甚至是离经叛道的。
就连他的棋友都不好意思了:
“改日再下吧,我害怕。”
他害怕的不仅是舆论压力,也担心万一阮籍母亲地下有知,夜半时分恐怕会来惩罚自己。
然而阮籍却不为所动:
“今天非分出个胜负!”
结果等下完棋,阮籍彷佛才感受到了母亲去世的悲痛,突然疯了一样又哭又闹,甚至吐出了几口鲜血,几日之内,身形便消瘦得像快散架了一样。然而很快他就又恢复正常,像平日一样开始饮酒作乐,让世人啧啧称奇。
很多看不惯他的人常常跑到司马昭面前告状,要求严惩。司马昭每次都护着他——因为他也欣赏阮籍的个性与才华。于是这些人始终拿阮籍没有办法。这要换做别的时代,阮籍的所作所为定会遭到严惩,然而三国末期由于战乱早已导致了道德的崩坏,所以他也算赶上了“好时候”——“时势造人”就是这个道理。
而“竹林七贤”的“第三贤”便是阮籍的侄子阮咸,他是个浪漫主义者,爱上了自己姑母的婢女,这在当时是不合礼法的。为了维护家族名誉,姑母自然将这个婢女赶走。然而这位阮咸听说后,立刻找人借到了马匹,一路追赶,终于赶上了那位婢女。然后,他将这位婢女抱到了自己的马上,二人一路相拥着共同骑马回了家——谁能想到,这偶像剧般的画面竟然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
——我的意中人是盖世的英雄,总有一天他会身骑白马前来娶我。
不知这是多少少女的梦。这位令人艳羡的婢女是否也有这个梦我们不得而知,但阮籍的所作所为确实满足了万千少女对“白马王子”的憧憬,这也让他在崇尚“大胆前卫”的魏国收获了一众崇拜者。
“竹林七贤”第四贤——刘伶,他是个自由主义者,追求无拘无束,主要体现在不爱穿衣服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裸奔”。有一天,他又光着身子在屋里晃荡,结果有个客人前来拜访,看到光溜溜的他难免指指点点。谁知刘伶却嘲笑他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是你非要跑到我的裤衩里来。”(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除了喜欢光着,刘伶还喜欢饮酒作乐,常常乘坐鹿车外出,随身带上一大壶,还命人背着铁铲跟在后面并嘱咐道:“如果我喝死了,请就地将我掩埋,死在哪就埋在哪。”
如此豁达而又不受拘束,自然受到众多士大夫的追捧,甚至争相模仿。
就在嵇康与钟会会面不久后,“竹林七贤”的“第五贤”——山涛,想要举荐嵇康接替自己的职务。
可没想到正是此举,要了嵇康的命。
嵇康得知山涛对于自己的举荐,立马回信表示感谢,但同时强调自己不想参与俗世的政务。这本无可厚非,哪知嵇康为了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淡薄,竟然在信中越写越过分,甚至贬低起了古代圣贤。
而被他贬低之人,一个名为商汤,一个名为周武王。
这可就触发了危险的红线,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商汤和周武王最大的功绩是什么——推翻前朝,自立为王。
而此时的司马昭最想做什么——效仿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学习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而且不光是他,他的父亲司马懿和哥哥司马师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你嵇康辱骂商汤和周武王,不就是辱骂我们司马家?本来司马昭就得国不正,心中有鬼,对于“改朝换代”、“弑君夺位”等说法更是非常敏感。
然而漠视一切的嵇康哪会思虑得那么周密,他本就对什么都无所谓,当然想到哪说到哪。就像之前与钟会交恶,他也并非有意针对,而是本身就看不起这世上所有人,其中自然也包括商汤和周武王。
但钟会可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像他这种自视甚高之人,怎能忍受同样才华横溢的嵇康给自己的折辱?他和嵇康其实很像,都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区别在于,嵇康虽蔑视他人,却也不在乎他人的蔑视,钟会则是蔑视他人,却接受不了他人的蔑视。
司马昭本就被嵇康气得不轻,考虑到他的名气才华才暂作忍耐。但钟会却突然煽风点火,上奏直指嵇康曾想相助曹氏旧臣谋反,并捏造了证据。
这就触犯了司马昭的底线——毕竟对于掌权者来说,胡说八道尚可包容,想要造反就只能死路一条。
据说行刑当天,有上千名太学生来到刑场为嵇康请命,然而最终也只能无奈目送他眼神坚毅地走上刑台。
前来送他最后一程的亲友个个哭成泪人,嵇康却还是那副无所谓的表情。
“我的琴呢?”
死前,他要求最后弹奏一曲,献给前来送行之人,算是告别。
据说他演奏时,就连天上的飞鸟都落了下来环绕在他身边,而这最后一曲千古绝响便是闻名于世的《广陵散》,可惜现已失传。
临死前,嵇康回想起自己曾经拜访过的一位隐士对他的评价:“你这个人虽然不缺才能,但却不懂人性,恐怕很难善终。”
无妨,我也不想懂!
“行刑!”监斩官的一声令下给嵇康的人生画下了句号。
嵇康死了,钟会大为得意,认为是自己的进言才促成了司马昭的决心,只要自己愿意,便可把任何人都控制于股掌之间。司马昭离不开自己,天下更离不开自己。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心思,司马昭其实心知肚明。而对于司马昭来说,杀掉一个并无大用还爱乱说话的嵇康,既能讨好更有用的钟会,还能让他替自己背负骂名,可谓一石二鸟。从这点就能看出,司马昭的权谋并不亚于钟会,只可惜钟会到死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嵇康死后,“竹林七贤”也名存实亡——毕竟再高尚的情操,再浪漫的理想,也比不上拥有强权的人一声令下来得实用。所以,“竹林七贤”剩余那二位贤人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不久之后,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兴兵伐蜀。
蜀国与魏国可谓世仇。蜀国的开国皇帝刘备一向以兴复前朝汉室作为口号,将魏国视作乱臣贼子。刘备死后,他的丞相诸葛亮更是数次出兵入侵,多亏了司马懿的坚守才勉强稳住局面。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了他的遗志,坚持进攻,使得边境不得安宁。
然而蜀国毕竟国力弱小,人口在三个国家里也是最少,长久而言本就不是魏国对手,之前全靠一帮强有力的谋臣武将勉力支撑,但到了此时却也已人才凋零。
所以才有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可就在这位平平无奇的廖化眼中,目前统领三军的姜维却还不如自己——“治军不严,智谋不足,自不量力,早晚自取灭亡。”
吴国的使者也评价蜀国:“刘备死后,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群臣碌碌无为,朝中奸臣当道,百姓困苦不堪,亡国是迟早的。”
“自打平定诸葛诞以来,我们休养生息已有六年。在此期间,我们的军队训练刻苦,我们的兵甲修造不停,就是为了攻灭吴、蜀这两个大敌。但是吴国土地广大,又拥有江河地利,直接进攻会比较困难。理应先攻灭蜀国,从那里组建水军顺流而下,再配合上国内的步骑兵水陆并进,定能平定天下。”
司马昭向群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我估算了一下,蜀国兵力最多九万,还得留下四万来守卫成都(蜀国的都城)和各处边境,真正能调动与我们对抗的不过五万。只要牵制住他们的主力姜维,再寻找守备空虚之处直插后方,突袭他们的老巢,以刘禅这种昏庸无能的主上,到时一定会自行慌乱,取胜易如反掌。”
朝臣们听后全都议论纷纷表示反对,就连邓艾都觉得此举太过冒险,但是钟会却站了出来力挺司马昭,不过他并非真心赞成,而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过,在他的鼎立支持下,反对的呼声还是逐渐被压了下去,使得司马昭能够力排众议,决心伐蜀。
姜维得到消息后立刻上奏蜀主刘禅:“钟会已从关中(陕西)调集军队想要攻打我们,应立即派遣廖化等将领屯驻各个隘口,以防敌人突然袭击。”然而刘禅所宠信的奸臣黄皓因听信巫术占卜之言,坚信魏国不会进攻。于是刘禅搁浅了此事,每日继续安心享乐。
263年8月,司马昭任用邓艾、钟会为将,大起魏军十六万,分兵两路浩浩荡荡进攻蜀地。
临行前,有谋臣向司马昭进言:“钟会此人虽才气纵横,但人品不佳,好生事端而又孤身一人,没有家属可以作为人质,平定蜀国后很可能会造反叛国,不可不防!”
“胡说八道!钟会对朝廷忠心耿耿,为国家不远千里奔赴讨贼,你这么说难道不怕那些浴血奋战的忠臣寒心嘛!”司马昭大怒,吼得那人羞惭而退。
谁知几日后,司马昭又偷偷传召了那人,屏退左右后命他坐到身旁,然后温和地说道:“我知道那天您是为我着想,只是碍于人多口杂不好多说。钟会的想法我又岂会不知?只因我们与蜀国对垒多年,双方军民早已疲惫不堪,如今正是时候结束战乱。然而满朝人心惶恐不决,全都不愿伐蜀,只有钟会与我意见相同,所以不得不对他加以重用。”
“如我所料不错,此次钟会必灭蜀国。蜀国若亡,他们的将士定然灰心丧气,对我们魏国心生恐惧,哪里还敢响应钟会共同造反?而到时他所统领的魏国士卒也才刚经历血战,都归心似箭地想要早日回家,又有谁甘愿背井离乡,陪他一同滞留千里之外的蜀地反抗朝廷?所以您无需担心,但日后也请谨言慎行,切勿打草惊蛇。”
“您的智谋,我远远不及!”谋臣听后钦佩不已,但更多的是震惊。
因为在世人眼中,司马昭虽善用兵,但并非那种揣度人性,老谋深算之人,就连钟会也看轻他不是自己的对手。然而司马昭向父亲司马懿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藏”,领悟了“剑藏于鞘才是最锋利”的道理,所以才会一直掩盖自己的锋芒,让钟会和邓艾等名臣猛将发光发热,然而最终胜利的却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