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听完,只觉汗毛倒竖冷气侵身。
这等谋划之长远简直骇人听闻。
虽然不甚稀奇,多是常用政治招数,可应在董卓身上,威力却无比强大,可行性也极高。
如果董卓愿意依计行事,袁绍曹操等人绝无觊觎天下之机。
董卓甚至有机会成为三兴炎汉之功臣并名留青史。
即便最后篡位夺权,也是王莽一般人物,而非普通草莽国贼。
想到这里,急忙追问:“此计如此神妙,也不难执行,董卓为何不予采纳?”
李儒苦涩一笑:“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刚愎自用,贪图享乐,优柔寡断,尤其缺乏政治嗅觉与素养,实在……难成大器。”
吕布则松了一口气。
幸好董卓确实不堪,否则他吕布哪儿有出头机会?
李儒再接着道:“儒之最后第三谋,便是与士族和而不同,将军可懂?”
吕布皱眉。
和而不同?
他隐约有所明悟,却又抓不住关键。
于是摇头。
李儒接着道:“和而不同乃政治斗争之最高明策略,允许敌人存在,甚至要主动寻求与敌人共存,但又要与敌人保持差异,使彼此相斗而不破坏大局,在斗争中步步争胜。”
吕布闻言,只觉颅中雷震,恍若再次开窍,又恍若茅塞顿开,又如干涸土地迎来春雨滋润,瞬间多了许多生机。
但还是有所不明,一把抓住李儒手臂:“文优细说。”
李儒见状,忽有路逢知己之感,清清嗓子继续道:“以士族举例,是董卓大敌,然而没必要对士族斩草除根,因为斩掉袁氏还有杨氏,斩掉杨氏还有荀氏,士族斩不尽杀不绝。”
“确实!”
“所以,不如斗而不杀,内有数万精锐在侧,外有二十万精锐虎视眈眈,董卓已然立于不败之地,只需在朝堂之上与袁氏争权,争得一分是一分,结合第二计,必然稳赢士族,十年之后,董氏便是天下最大之士族,谋划充分,将刘氏天下取而代之便是水到渠成。”
吕布豁然开朗。
原来,具体到实际操作竟如此简单。
不,也不简单。
以他之脾气,很难不杀人。
他的脾气比董卓更火爆。
董卓还会优柔寡断,而他根本不加思考,直接杀了了事。
但如果身边有李儒这般智谋之士出谋划策,他也不是不可以少杀人。
李儒之计实在太高明。
只是这等惊天动地之谋划,竟然丝毫不为人所知。
上辈子,他在董卓身边待了两年半,从来没发现李儒竟然有这般长远谋划。
来长安之前,还与贾诩说李儒长于务实而短于长远谋划。
现在才知是他孤陋寡闻。
李儒之才,比贾诩丝毫不差。
只是被董卓耽误。
难怪李儒对董卓心生不满,换作他是李儒,怕是早就杀董卓取而代之。
胸有吞并宇宙之志,腹有改天换日之谋,却完全不被重视与采纳,反而被当作处理琐碎事务之普通谋士,甚至被当作杀害皇帝的杀手。
李儒能忍董卓到现在,已经足见忠诚。
上辈子,李儒被董卓派去亲手杀害退位的弘农王与何太后母子,就很离谱,杀一对妇孺而已,随便两个士兵就能完成,何必让李儒一介谋士亲自动手?
恐怕董卓也不太信任李儒,试图以这种方式彻底断李儒之后路。
嗯,应该是了。
上辈子董卓死后李儒被举荐,连正需人才重整朝纲的刘协小皇帝都毫不犹豫地拒绝,可见董卓确实成功断掉李儒后路。
李傕举荐李儒之时曾言“……董卓所谓,非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这句话便是佐证。
想到这里,再仔细品味李儒为董卓所设三条谋划,更觉李儒可亲可爱。
这等大才,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走。
不但不能放走,更必须收其心纳其才。
同时也忍不住感慨:“果然是董卓无能,难成大器,三条谋划,只遵其一便可稳立不败之地,奈何不但不遵,还反其道而行之,焉有不败亡之理?”
李儒拱手:“董卓已亡,多说无益,现如今儒只求在并州寻一僻静之地安度残生,求将军恩准。”
吕布哈哈大笑:“文优,以你之见,某会准你所求否?”
李儒脸色微微变,叹口气:“将军行事霸道,又见某之才略,定然不准。”
“那你又作何应对?”
李儒再叹一声,直接拜倒:“属下……拜见主公。”
吕布放声大笑。
与聪明人交谈果然痛快。
一点就透。
不做无谓推诿与拉扯。
贾诩如此。
李儒也如此。
反之,能使李儒贾诩这等智者投效,即便略带强迫,那也足以证明他吕布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与上辈子相比,他吕布已然能入贾诩李儒这等大才之目。
上辈子,贾诩李儒这等智者在寻主之时怕是不会多看他一眼。
如此长进,当真可喜可贺。
吕布大笑着扶起李儒:“某得文优,如高祖得张良与萧何,文优之才,可胜其二人也,自此之后,文优便是某之军师将军。”
“将军谬赞。”
“某此言发自肺腑矣,某得文优,还要胜过高祖得张良萧何。”
吕布兴奋至极。
拉着李儒一路走一路聊,商量接管三河精卒之细节。
在三千骑兵以及两千多三河精卒的威慑下,顺利接管战场。
除少数皇甫嵩死忠以及部分心生去意,其余士卒与军官纷纷接受吕布调遣。
打扫完战场,吕布麾下兵力暴增,高达九千余人。
三千骑兵,六千步兵。
骑兵依然由吕布亲自辖制。
步兵却交给董越负责。
董越神情复杂,盯着吕布良久,而后缓缓下拜:“董越拜见主公。”
吕布点头:“叔超,我知你之才,也知你之德,在董卓帐下,你有志难伸,有才难展,但在某之麾下,你大可尽情施展。”
董越叩拜。
吕布不再多言。
对董越这种武将,千言万语不如一场大胜。
待董越领命上任原地调整六千精卒编制,初步掌控这支精锐,这才向右扶风出发。
目的是皇甫嵩虎符、印信、仪仗以及剩余两万三河精卒。
依然危险重重。
虽然三河精卒并非皇甫嵩私军,可自黄巾之战成立,这支三河精卒便始终由皇甫掌管,心腹绝对不少。
稍有不慎,必然有乱。
他能借身份之便靠近皇甫嵩并出其不意斩杀皇甫嵩,却不能出其不意斩杀全部皇甫嵩死忠。
何况,此时皇甫嵩身死之事必然已经先一步传到右扶风,皇甫嵩族人必然不甘心坐以待毙。
想到这里,吕布又觉头疼,下意识扭头问:“文优,可有良策?”